2006年4月8日厦门台湾水果销售集散中心正式挂牌

知识类型: 事件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厦门年鉴.2007》
唯一号: 130132020210003693
事件名称: 2006年4月8日厦门台湾水果销售集散中心正式挂牌
文件路径: 1301/01/object/PDF/130110020210000003/001
起始页: 0378.pdf
事件类型: 社会事件
起始时间: 2006年4月8日
发生地点: 厦门市

事件描述

2006年4月8日,厦门台湾水果销售集散中心正式挂牌。作为祖国大陆惠及台湾同胞的15项政策措施之一,厦门市将台湾水果集散中心的建设列入“十一五”规划,大力构建台湾水果销售集散中心。一是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台湾水果批发专属区,将原来5000平方米的专属区扩大至约2万平方米;新建350平方米的进口水果集中查验场、1300立方米保鲜冷库和1000平方米水果恒温展示厅,大嶝对台小额商品交易市场也已建成一个128吨专用冷库;建设台湾农产品水果商务大厦,计划在2007年前投入使用。二是营造良好的口岸环境。口岸部门针对台湾水果进口制定便捷的监管、检疫措施。海关对台湾水果采取了“提前报关,提前确认仓单,预约加班,船边验放、非侵入式查验(过X光机)”等便捷措施;厦门检验检疫局设立“绿色通道”,对台湾水果采取快速反应、快速查验、快速放行措施,根据企业需要实施移场查验,对台湾水果“特事特办”;同时,积极完善相应的物流配套措施,推动厦航公司等制定优惠的台湾水果空运价格,并提供优质的配套服务;引导相关物流企业配置适合台湾水果运输的车辆。三是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健全各项管理制度,抓好市场有序经营,引入现代交易方式,完善台湾水果交易信息的平台建设,为经营者提供网络远程交易,台湾水果到货,资料马上全部上网供大陆各地采购,中埔市场的电子屏上也可以看到大陆各地水果的交易情况。四是加快国内市场的开拓。利用“投洽会”、“台交会”等厦门知名展会的平台,加强宣传,扩大厦门的影响;利用“食博会”等专业展会,设立台湾农产品展览专区,为两岸的专业客商搭建交流平台;对国内重点城市进行市场开拓和宣传,重点针对有市场潜力的内陆城市,如南昌、长沙、武汉、合肥、南京、郑州、太原、成都等地,通过到当地举办小型台湾水果及农产品展,举办小型对接洽谈会,为两地的批发市场及经营业者牵线搭桥,建立联系,吸引外地水果大户直接从厦门口岸进口台湾水果。五是制定并落实财政扶持政策。对进口台湾水果实行每吨1500元的奖励政策,奖励政策每半年兑现一次,对于异地水果进口商通过厦门口岸进口台湾水果,单家企业半年进口量达到100吨以上者,视同本地企业享受奖励政策;对市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给予5年的贷款贴息。六是通过台商及台湾的农业团体做台湾方面的工作,争取早日实现台湾水果直航或通过金门中转。

知识出处

厦门年鉴.2007

《厦门年鉴.2007》

出版者:海风出版社

本年鉴主体内容时限为2006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发生在厦门或与厦门有关的重大事件、重要活动。系统地反映厦门市在该年度经济、文化、政治、人民生活等各个方面的发展情况。

阅读

相关地名

厦门市
发生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