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岸管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厦门年鉴.2006》 图书
唯一号: 130120020210001348
颗粒名称: 口岸管理
分类号: F752.55
页数: 7
页码: 216-222
摘要: 本文记述2005年厦门市口岸管理的情况。其中包括海关、检验检疫、海事监管、边防检查等。
关键词: 厦门市 2005年 口岸管理

内容

【概况】 2005年,厦门市按照海、空港发展要求,进一步落实“大通关”的各项措施,调整、优化监管查验方式,不断提高通关效率。积极协调和推动口岸查验单位出台各种通关便捷措施,完善、落实已出台的各种通关提速制度,并扩大适用范围,特别是对“区港联动”、国际中转、内支线中转、多式联运、两岸货物和人员往来的查验监管,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整和优化。不断完善大通关运行机制,加强大通关热线值班制度,落实“急事急办、特事特办”服务措施,及时协调解决通关中的问题。在东渡联检中心和厦门机场实施7天通关工作制试点,改善周末通关环境。口岸电子信息平台框架基本形成并逐步完善,已上线运行或试运行9个系统,包括海运电子舱单系统、空运进出口电子作业系统、加工贸易联网监管系统、国检口岸快速检验等。全年口岸出入境旅客达到177.5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5.08%。(翁明鸿)
  海关
  【概况】 2005年,厦门海关确立“争创一流海关、构建和谐海关”奋斗目标,全面提高海关五种能力,高质量履行海关各项职能,促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对外贸易健康、快速发展。关区全年报关单总数1489283张,增长11.77%;进出口总值首次突破400亿美元,达425.6亿美元,增长17.5%;进出口货运量3601.23万吨,增长9.46%;监管进出口集装箱290.97万标箱,增长12.63%;监管进出境人员221.19万人次,增长12.39%;共征收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合计入库达134.23亿元,增长10.54%;审批减免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18.94亿元。全年共受理刑事案件90起,同比下降10%;立案63起,案值人民币14853.9万元,涉嫌偷逃税款人民币3484.7万元,抓获犯罪嫌疑人182人,刑事拘留98人,逮捕63人;移送起诉47起87人。行政立案938起,案值人民币30288.18万元。
  【试行七天工作制】 根据福建省政府统一部署,从10月9日起,厦门海关在东渡海关和高崎机场海关试行每周7天工作制,即视同周一至周五的工作模式办理所有的通关业务,以适应现代物流的发展要求,提高贸易效率,降低企业成本,为广大进出口企业提供高效便捷的通关环境。年内,厦门关区进口货物当天放行率达54.51%,出口货物当天放行率达82.42%,同比分别增长10%与4.1%。
  【加工贸易联网监管全面推进】 该项改革是保税加工及保税物流监管制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审批、备案、进出口报关、报核的全程网络化管理,努力做到节省时间、费用,促进关区加工贸易快速发展。截至年底,关区全年加工贸易备案金额109.82亿美元,加工贸易联网监管企业101家,其中年内新增联网企业77家,联网监管企业的进出口值占关区加工贸易进出口总值的70%。
  【保税物流园区全程电子智能化管理】 12月21日,厦门象屿保税物流园区顺利通过海关总署等国家部委验收后,厦门海关以全程智能化对进出园区的货物进行管理,通过电子闸门、电子地磅、电子车牌识别、集装箱号识别、IC卡识别、监控室监控、GPS监控等监管设施联动,自动采集核对有关数据,完善人工监控措施和规范业务操作流程,保证严密监管。同时,对园区企业实行无纸化通关、仓储企业账册电子化管理、仓储货物可在园区内自由转让、区港间货物24小时直通、园区货物到港后船边提货直接入区、货物可分批进入园区集中报关等管理形式,保证高效运作。2005年,保税区一线进出口货物34.14万吨,货值23.77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55.61%和35.91%;出口加工区进出口货物5.19万吨,货值2.86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83%和105%。
  【促进对台交流】 厦门海关积极做好对台各项工作,主动开辟快速通道,确保台湾农产品、水果通关顺畅。年内共办理51批次台湾水果通关手续,验放台湾水果269吨,价值28.5万美元;实行“一三五分钟”的“无障碍通关”方式(即:对无需申报的旅客,平均每人一分钟完成通关;对必须申报的旅客,平均每人三分钟内通关;对须办理征税手续的,平均五分钟内办理完毕),推动厦金直航健康快速发展。年内共监管厦金航线客运进出境船舶3740航次,进出境旅客51.84万人次,同比分别增长20.8%、27.78%;两岸试点直航货运量236万吨,同比增长34.09%。促进大嶝对台小额商品交易市场健康发展,大嶝市场进口货值790.35万美元,创历史新高。
  【通过“网上缉私”破获团伙走私案】 厦门海关在全国海关系统中率先开展“网上缉私”试点,运用各种技术资源,对货运渠道的远洋船舶跨关区走私进行全程跟踪,成功侦破一起集加工贸易、转口贸易、海上偷运走私为一体的团伙犯罪案件,摧毁长期活动在闽粤两地的重要走私通道。为在全国海关推广“网上缉私”积累了经验。
  【打击毒品走私】 2005年,厦门海关各部门间形成“信息共享、快速反应、互相协调、整体联动”的缉毒运行机制,加大对重点航班、重点旅客的查缉力度,在遏制境外毒源、截断毒品通道、查缉毒品走私上取得成效,全年共破获重、特大走私毒品案7起,同比增长3倍,查缴毒品23217.31克(其中海洛因188.39克),共抓获犯罪嫌疑人19名,其中台湾籍犯罪嫌疑人4名,查扣毒资近30万元,摧毁犯罪团伙2个,得到总署嘉奖。
  【推进口岸多边合作】 年内,厦门海关积极落实《海关支持和推动“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十项措施》,推进“泛珠三角”区域海关合作。同时建立福厦两关打私联盟、关税联盟等合作机制,厦门、福州两关间的“多点报关,口岸验放”开始试点。实现与三明海关、赣州海关、南昌海关的海铁联运连接,福厦两地空港出口陆空联运也正式运行,形成“海铁联运”、“陆空联运”等“多联式”监管模式;与福建、厦门检验检疫局分别签订合作备忘录,推动关检合作,拓展协作内容、丰富协作形式,营造“客乐其行、物畅其流”的通关环境。
  【举办海关开放日活动】 11月30日,厦门海关举办开放日活动,向各界代表介绍海关为支持厦门口岸经济发展采取的一系列便捷措施,讲解相关海关法律、政策,解答海关业务和法律问题,市民代表、行风评议代表、新闻媒体记者等各界人士踊跃参加。在参观海关H986集装箱检查系统和东渡海关物流监控中心之后,还观看了海关缉私警现场指挥缉毒犬搜毒演示。举办海关开放日,促进了社会各界与海关的沟通交流与相互理解。
  【海关实行新闻发布会制度】 从2005年起,厦门海关不定期召开常规性、公告性和专题性的新闻发布会,由关领导、相关职能部门领导向新闻媒体通报和介绍海关工作情况,并回答记者的提问。每次的新闻发布会一般都有《人民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光明日报》,以及《福建日报》和《厦门日报》等中央、省、市近20家新闻媒体记者参加。年内,厦门海关先后5次分别就海关年度重点工作部署、地方外经贸运行情况、海关推进口岸大通关、支持泛珠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改革的具体措施、改革航空口岸旅客申报制度、向社会曝光加工贸易渠道走私违规案件、海关取消“征税货物信任放行”管理办法等召开新闻发布会。举行新闻发布会,是厦门海关推动关务公开、警务公开,树立海关形象而采取的一项新措施。
  (吴建华)
  检验检疫
  【概况】 2005年,厦门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共受理报检/申报出入境货物64.3万批,货值211.3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3.3%和17.8%;实施货物检验检疫24.2万批,货值102.2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1.8%和15.6%。实施轮船检疫1.13万艘次,飞机检疫1.28万架次,集装箱检疫291.4万标箱,快件检疫89.5万件,邮包检疫36.4万件;完成外商投资财产价值鉴定903批,总报价1.2亿美元;完成出口商品包装鉴定5030批,8149.6万件。在鉴定业务中,衡器计重、水尺计重、容量计重536.2万吨,出境集装箱适载检验10.2万标箱。完成出入境人员检疫196.3万人次,出入境人员健康检查7064人次,艾滋病监测15550人次,预防接种4289人次,发放国际旅行健康证4812份。新发、换发出口商品质量许可证34家,新增卫生注册登记企业63家,签发706份免办证明,新评审和复审ISO9000等管理体系企业198家。共签发普惠制原产地证书11.7万份,货值25.1亿美元。通过检验检疫,检出不合格商品1817批,货值2.02亿美元;截获各类动植物疫情221种3818种次。在出入境人员健康检查中共发现病例656人次,其中艾滋病毒感染者6例、性病12例。
  【积极应对国际间出现的疫情疫病】 3月初,针对“苏丹红”事件,厦门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一方面从进口、出口、市场流通三个领域全面加强对食品的卫生监管和检测力度,严查食品中的“苏丹红”;另一方面组织技术力量紧急攻关,在很短的时间内研制出可同时定性定量检测“苏丹红工、Ⅱ、Ⅲ、Ⅳ号”的新型检测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及“色谱—质谱联用确证法”,确保广大人民的生命健康安全。年初针对香港、广东等地相继发生的“红火蚁”疫情,立即采取加大疫情监测、实施重点监控、加强科普宣传和防控知识培训等有效措施。3月底,接到总局关于危险性植物加拿大一枝黄花的预警通报后,立即会同厦门市农业局对厦门种植加拿大一枝黄花的情况展开实地调查,用一个月的时间对厦门市发现的一枝黄花进行了全面铲除。9月,根据总局预警,与厦门市农业局联手首次查出刺桐树上的刺桐姬小蜂疫情,并及时向市政府通报,厦门电视台“十分关注”节目也作了专题报道。此外,针对境外禽流感疫情不断蔓延的情况,严格按照总局部署,加强疫情动态监控,完善口岸疫情预警机制,加大口岸查验与监测力度,加强对入境人员的体温检测和现场医学巡查,密切与海关、边检等部门的沟通配合,坚决防止禽流感疫情从厦门口岸传入。同时于11月21日在和平码头开展一场口岸人员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应急处理防控演习,增强了检验检疫人员防控禽流感的实战经验。
  【加强食品源头管理】 年内,厦门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同市贸发局等9部门建立了食品安全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解决厦门出口食品源头管理的有关问题。对出口蔬菜企业大力推行“公司+基地+标准化”的出口生产管理模式,认真实施出口生产基地备案管理制度,帮助企业提升自检自控能力,努力解决农残药残问题;帮助厦门口岸重点茶叶出口企业启动茶叶基地建设,在全省率先开展出口茶叶种植基地备案,至年底已完成3万多亩出口茶叶种植基地的备案;认真落实出口水产品养殖场登记备案制度,同时加强对出口水产品有害物质残留检测,把好源头;开展对养鳗场使用孔雀石绿违禁药物的专项调查。
  【帮助企业有效应对国外技术壁垒】 受四川资阳地区猪链球菌疫情的影响,8月,厦门口岸猪肉罐头主要输入国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一度中止从中国进口猪肉罐头。厦门罐头厂这个厦门口岸唯一生产出口肉类罐头的企业因此面临着严重的困难。厦门检验检疫局从源头质量把关等方面给予全力帮助,终于使其冲破“猪链”壁垒,重返国际市场。针对欧盟“两指令”及日本“肯定列表制度”等日益严格的国外技术壁垒,则通过召开专题宣贯大会,在局外部网站增设“检企互动”栏目等多种方式,及时解决企业在出口过程中遇到的难点问题。
  【全力打造电子检验检疫系统】 1月,厦门检验检疫局在全国率先推出手机短信电子转单报检业务,实现内地出口企业24小时远程申报,随时随地获知出口货物的报检信息,彻底改变窗口报检模式。继续推广出口货物快速核放系统,年内,共对65家企业实行出口产品快速核放系统管理;有23家企业实行电子监管工作试点,产品涉及机电、轻化、食品、动植物及其产品等30多种;海港快速查验系统已在检务处、东渡办试点上线运行。至年底,已完成较为完善的网络系统,推广应用了入境快件查验系统、出境电子监管系统、出口快速核放系统、报检单位诚信管理系统、产地证综合业务管理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局公共信息网络系统等,建设了一支素质较高的信息化工作队伍。
  【检验检疫监管模式改革】 一是全面推进出口企业分类管理,加强风险分析和风险评估,根据不同企业的情况采取不同的监管方式;二是于6月15日在厦门国际机场启用两只检疫犬对入境旅客携带物进行现场查验,形成“人、机、犬”全方位立体查验模式,提高检验检疫速度,增强旅检通道检验检疫的有效性;三是对在海天码头的进境非法检货物木质包装确定了“港区查验为主、周边堆场查验为辅,积极推进集中查验”的业务管理思路,变分散查验为集中查验,提高查验效率;四是积极响应省政府的号召,从10月9日起,在东渡港区和航空港货运联检报关中心实行每周“5+2”工作制度,实行双休日加班,进一步方便了外经贸企业。
  【构建关检、贸检、检检大协作体系】 4月20日,厦门检验检疫局与福建省外经贸厅、福建检验检疫局共同签订《贸检协作工作备忘录》;为进一步方便江西省外贸货物在厦门口岸的进出,4月29日与江西检验检疫局签署《海铁联运检验检疫工作合作备忘录》和《关于促进江西柑橘出口的合作协议》;为推动与海关的立体式合作关系,6月12日与厦门海关联合召开“2005年度厦门关检合作联席会议”,共同签署《厦门关检全面贯彻落实海关总署和国家质检总局〈关于建立关检合作机制的备忘录〉的合作协议》。同时,还与厦门市贸易发展局共同建立了WTO/SPS—TBT厦门工作站,为帮助企业有效应对国外技术壁垒打下良好基础。通过加强与有关单位的协作配合,形成了关检、贸检、检检协作的大协作体系。
  【开展厦金航线“平安无障碍通道”活动】 活动内容主要包括在和平码头查验现场增加旅客查验通道,增设宣传灯箱、服务台、快速体温检测仪器等设施,对台胞提供热情服务和帮助,进一步加快通关速度。会同厦门市台办、红十字会、相关医疗单位就厦金航线危急病人的救助和运输进行研究,建立台胞救助绿色通道,方便危急病人的进出等。2005年共检疫厦金航线班轮3728艘次,出入境旅客和船员56万人次,占全省两岸客运直航总人数的93.4%;通过检验检疫,共截获禁止入境携带物品1192批次,检出二类危险性害虫10批次。
  【完成进口台湾水果检验检疫工作】 为确保台湾水果顺利输入厦门,厦门检验检疫局全面落实以“快速审批、快速查验、快速放行、快速反应”为核心内容的进口台湾水果绿色通关规程:一是在台湾水果运抵厦门口岸前,提前做好检验检疫人员、技术和实验室的准备,做到24小时等待、全天候服务;二是装载台湾水果的船舶一经靠岸,立即卸往进境水果检验检疫专用仓库,检验检疫人员立即实施现场检验检疫,检验检疫合格的水果立即放行;三是加强与口岸各部门的协作,确保进口台湾水果的正常贸易,努力营造快速安全的通关环境。自5月28日首批台湾水果进入厦门以来,截至年底,共检疫进口台湾水果31批、计有菠萝、芒果、莲雾、木瓜等11个品种,近2万箱、202吨,约占2005年全国台湾水果进口总值的13%。
  【实验室建设取得新成效】 一是严格按照实验室管理体系要求规范实验室的管理,所有的实验室均通过CNAL(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员会)监督评审。HIV确认实验室通过了2004年度卫生部参比实验室质量考评并获得优秀,在卫生部血液检验室间质评活动中各项参评项目均获满分;二是提高实验室检测水平,拓展实验室检测项目,在较短的时间内开展了食品中苏丹红、对位红,水产品中孔雀石绿、无色孔雀石绿、结晶紫等新项目的检测;三是针对突发疫情疫病开展科研攻关,如针对水产品中残留孔雀石绿事件,2005年7月研制了HPLC(高效液相色谱法)及LC-MS-MS(色谱—质谱联用法)方法,可同时检测孔雀石绿和结晶紫,已颁布的国家标准《水产品中孔雀石绿和结晶紫检测方法》的第一法,即采用此方法。
  (吴琼)
  海事监管
  【概况】 2005年,厦门海事局认真落实水上交通安全监管任务,整合完善管理信息平台,进一步提高执法队伍素质,增强执法监管能力,优化执法装备配置,在改革中创新管理,实现有效监管和服务社会能力双提高,维护了辖区水上安全形势的稳定,促进了航运经济的发展。根据厦门湾港口建设项目多、规模大、参加施工船舶多的特点,强化通航安全评估和现场监督,实现了重点工程建设“零事故”。全年发布航行通(警)告140份,水工作业审批30件,转接甚高频无线电话7237次/13224分钟。确保了通航与施工作业的安全有序,为厦门“海湾型”城市建设和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截至年底,辖区进出港船舶18.1万艘次、3.2亿总吨,其中国际航行船舶1.5万艘次、2.3亿总吨。在船舶数量、吨位特别是大型集装箱干线班轮快速增长的情况下,海上事故指标全面下降,得到了省政府安全考核组的肯定。厦门海事局被交通部评为“全国海事系统文明达标单位”,漳州海事局荣获“漳州市文明单位”称号,VTS中心被授予市级青年文明号。
  【实施动态巡查执法】 全年实施巡航1496次,巡航里程34843海里,巡航时间3152.6小时;出动巡航船艇1696艘次,巡航人员7845人次,完成巡航任务14701件,纠正违章5367次。此外,联合当地涉海执法单位展开海上综合执法行动,打击违法违章捕捞行为,维护了厦金航线的安全畅通,全年保障厦金客运3364艘次、474684万人次的安全直航和厦大漳州校区师生的渡运安全。
  【船舶监督管理】 全年办理各类船舶登记785艘次,提前完成新版船舶登记软件的数据录入和档案整理工作;核发船舶最低安全配员证书302份,按时完成辖区航运公司所有适用规则船舶新版配员证书的换发工作;推进《船舶安全营运与防止污染规则》的实施工作,派员参加全国各航运公司的安全管理体系审核49人次,指导和督促辖区9家航运公司36艘船舶安全管理体系的完善和有效运行;完成68人次新取证安检员的实船检查培训,提高了安检工作水平。截至年底,实施国轮安检944艘次、港口国轮监督检查96艘次,国轮安检滞留率居全省首位,连续3年保持经厦门海事局开航前检查船舶在国外滞留率为零的好成绩。
  【船员监督管理】 实施各类统考和专业特殊培训考试385期、17382人,颁发海员证2402本、出境证明1268份、服务簿2141本,适任证书532本、专业和特殊培训合格证13557本。率先在全省颁布实施船员证件申办单位信誉管理办法,促进船员公司的自身管理。50多家单位按要求进行了自查整改,其中厦门海隆对外劳务合作有限公司等3家单位被评为首批船员管理信誉单位。结合《船舶最低安全配员规则》的实施,进一步落实厦门湾小型船舶尤其是旅游观光客船的安全配员要求。组织开展船员质量管理年活动,完成辖区3家船员教育培训机构和有关船公司、引航机构167名评估员的培训工作,初步摸清了辖区评估员队伍的基本状况,为评估员的异地调用打下基础。
  【开展“危管防污”工作】 进一步修订《厦门海域溢油应急计划》和工作程序并上报厦门市政府,对辖区清污队伍状况进行评估,摸清底数,督促船舶和相关作业单位完善防污设备和器材。贯彻执行《73/78防污公约》附则V的1995年修正案,积极落实单壳油轮进港的监控措施和现场检查要求。开展危险货物集装箱装箱安全和船舶载运散装危险货物专项整治活动,对易燃液体、化学品船舶和其他散装油类专项检查率达到100%。截至年底,完成辖区内11家从事船舶残余油类物质接收处理单位的报备及现场核实工作;办理船舶载运危险货物进出港申报审批2978艘次,现场监督检查1332次,审批污染危害性作业1029次,签发各类防污文书487份;组织船舶载运包装危险货物专项检查,检查船舶367艘次,确保水上危险货物管理安全有效。
  【船舶检验管理】 按照上级部署,做好厦门、漳州地区船检业务分工和授权工作,进一步规范船舶检验及发证程序。加强辖区砂船的设计审图及建造检验工作,有效监控船舶修造质量。开展低质量船舶的专项治理工作,年内,完成27艘厦门港籍重点船舶的专项附加检验,杜绝不合格船舶进入航运市场。全年共检验船舶566艘次、378384总吨,未发生一起检验责任事故。
  【做好搜救防台工作】 年内,厦门海事局完成了厦门海上搜救分中心成员的调整工作。根据辖区海上搜救工作特点,进一步完善与东海第二救助飞行队的联系协调机制,率先在全省开展海空搜救联合演练,提高船、机、岸三方的协调配合能力,扩大了社会影响。加强国际遇险通信频道的值守,较好地发挥海岸电台的通信保障作用。全年共实施海上搜救行动29次,救助遇险船舶23艘、遇险人员373人。进一步加强与金门港务部门的协作配合,联手成功救助了“炜伦13”、 “静涛22”、 “建兴”、“金吉”等4艘船舶,获救船员36人,促进了厦金两地搜救应急联动形成常态化。严格落实防台预案,超前部署,科学防御,充分发挥VTS(船舶交通管理系统)与现场巡逻船艇协作能力,组织疏导1312艘千吨级以上船舶避风,成功抗御了“海棠”、“泰利”等多个台风对辖区的影响,避免了重大险情、事故和人员伤亡事件的发生。针对厦门船舶重工新下水的舾装船“MORNINGMIRA-CLE”轮无动力、无锚泊能力的特点,主动上门走访,指导督促各项防台措施落实,使其经受住台风的考验,得到了有关各方的好评。
  【开展“法制管理年”活动】 进一步完善工作标准和程序,明确行政强制、行政处罚等行政行为的内部运行过程、步骤、方式和权限,规范行政执法行为,确保海事统一政令、统一执法、统一管理。针对辖区管理实际,开展“非营业性游艇安全管理”课题研究,出台了《船舶签证和查验工作规定》、《船舶明火作业管理指导意见》和《船舶残余油类物质作业监督管理工作程序》等规范性文件,逐步实现从被动防范向源头管理的转变。认真贯彻福建海事局《海上事故隐患和海事行政违法举报办法》等三项制度,全面更新《政务公开指南》,及时向社会公开举报方式、途径和联系方法,使各种执法行为置于有效的监督之下。根据上级检查反馈意见,加强指导,跟踪整改,促进行政执法工作上层次、上水平。全年实施行政处罚467起,行政强制25起,没有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案件。
  【改革海事监管模式】 整合管理资源,成立船舶交管中心与通航管理处合署办公,组建通信信息中心和服务中心,将基层海事处原通航管理科、船舶监督科、综合办公室归并为监督管理科和综合业务科,暂时关闭漳州海事局古雷、后石办事处,撤销东山海事处冬古办事处,实行内外勤分开、动静适当分离、执法与监督分离,优化运行机制,综合效果明显。全面运行福建海事局船员管理质量体系和船舶检验质量体系,进一步理顺管理关系、明确事权主体,促进各项工作的无缝衔接。加强费收的稽核检查,适时推出《厦门海事局行政事业性收费管理办法》,强化内部征管质量考核,全年上缴各项规费收入达8443万元,创历史新高,为交通海事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潘毅龙)
  边防检查
  【概况】 1998年7月1日,根据国务院关于在北京等九城市实行边防检查职业化改革试点方案的批复精神,中华人民共和国厦门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简称“厦门边检总站”)正式成立,由原隶属武警福建边防总队的高崎边防检查站、厦门边防检查站和总队机关部分人员组建成立,从现役制改为职业制人民警察。总站隶属公安部垂直领导,下辖东渡(原厦门边防检查站)、高崎两个出入境边防检查站,2003年7月16日,经公安部批准,又成立海沧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总站及其所辖边检站主要担负厦门海空口岸出入境人员及其行李物品、交通运输工具及其运载货物的出入境边防检查任务。
  2005年,厦门边检总站以出入境边防检查执勤工作为中心,认真履行把关与服务职责,积极推出通关便利新举措,努力优化通关环境,提高口岸通关效率;文明规范执勤,严格公正执法,提升通关服务质量和执法水平。全年共检查出入境旅客1817623人次,员工296527人,交通运输工具23934艘/架次,查获偷渡人员259人,接收处理境外遣返人员4205人,发现、处理违反出入境管理法规人员1250人,交通运输工具8艘/架次,有力地维护了厦门口岸安全、稳定与畅通。
  【厦金直航旅客查验量首度突破50万】 2005年,针对厦金航线旅客流量持续增加的特点,厦门边检总站着眼于“优质服务、方便往来、快捷畅通”,投入充足警力,增设一个旅客检查队,推行“金门游”团队网上预报预检,提高旅游团队验放速度,开设生命救助“绿色通道”,提供通关便利,利用“厦金之声”、边检咨询台、滚动式液晶电视宣传台等服务渠道,宣传出入境政策法规、口岸通关常识及边检便民利民措施,使厦金航线逐步成为海峡两岸人员、货物交往的一条重要通道。年内,厦金航线出入境旅客查验数首度突破50万,达518386人次,比2004年增长27.43%。
  【启用出口集装箱安全自查网上申报系统】 1月1日,东渡、海沧两个海港边检站推行出口集装箱安全自查“网上申报”业务,建立集装箱电子信息流转平台,实现出口集装箱申报由手工管理转向电子化管理模式。边检机关提供24小时服务,受理申报信息。通过系统自动比对申报信息及码头放行信息,适时掌握申报动态情况,有针对性地加强后续管理,进一步规范出口集装箱安全自查网上申报,达到方便企业生产、规范检查管理、提高通关效率的目的。货代公司通过委托船代进行网上申报,缩短办理手续时间,有效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企业运营成本。至年底,共有12家船舶代理公司与边检机关签订网上报检协议,出口集装箱网上申报864123标箱,申报率达到98%以上。
  【改进船舶网上报检工作】 根据船舶代理公司的业务需求,对系统进行优化升级,增加功能模块,简化操作流程,提高系统运行速度和服务质量;放宽船舶办妥边防检查手续后的在港停留时间限制,并通过各种形式和渠道,加强对“网上报检”业务的宣传,扩大船舶“网上报检”范围。自2002年1月船舶“网上报检”业务推行以来,厦门口岸参与“网上报检”的代理公司共20家;加大对船舶代理人员的管理力度,年内,组织2期81人次的报检员培训和考核,并于年底完成对船舶“网上报检”代理人员账户的清理。全年共受理“网上报检”船舶6425航次,占入出境(港)船舶的77.97%。
  【推行“金门游”团队网上预报预检】 厦门边检总站因应福建居民赴金门旅游的需求,推行“金门游”团队网上预报预检,提前对旅客证件和名单表实施查验,旅游团队出境时进行人证对照后发还旅客,大大提高旅游团通关速度。加强与旅游主管部门、组团社的联系沟通,及时掌握组团情况,适时调整勤务部署和警力配置,开设“金门游”团队专用通道,确保通关快捷。年内,共查验180个“金门游”团队3327人次,有5家旅游公司参与网上预报预检。
  【加强船舶检查管理】 7月以来,按照公安部出入境管理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港口边防检查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根据各港口出入境船舶数量,加大登船检查、船体检查比例。交检队每天对在港船舶抽查一次,登轮检查人员在船舶靠泊码头前10分钟到达码头前沿等候登轮,实行双人登轮检查,一次性办妥船舶入出境手续,并视情进行人证对照。有针对性地组织船体检查,加大对重点航线、重点船舶特别是有违法纪录船舶的检查力度。至12月共抽查在港船舶440艘次。
  【建立反偷渡工作协作机制】 8月,为加大反偷渡工作力度,深挖“蛇头”、打击偷渡团伙,与福建省公安厅出入境管理处签订《反偷渡工作协作机制》,建立办案协作机制,将口岸查获涉嫌刑事犯罪的组织者、协助者和多次实施偷渡人员移交地方公安机关进一步侦查,并及时向发证部门通报查获的伪假证件、违规办证情况,形成打击合力,提高对偷渡活动的打击效能。一年来,先后向地方公安机关移交偷渡案件68起110人,通报违规办证信息118条,7名犯罪分子被追究刑事责任。
  【指挥信息中心建立】 1月,边检总站指挥信息中心建设工程启动,年内先后完成了光纤网络、服务器、监控系统、强弱电工程等项目建设,并组织开发相配套的办公自动化系统,整个建设工程于年底竣工,将在2006年1月1日正式投入使用。该中心是出入境边防检查的领导指挥、决策、监督的执行机构和代言机构,具备网络化业务综合处理、电子化办公、网上可视对讲、实时监控、指挥调度等功能,对实现集中统一指挥,促进边检工作信息化、现代化水平的提高将起到重要作用。
  【二度维和民警赵雷凯旋】 8月2日,受命远赴非洲利比里亚维和的高崎边检站民警赵雷圆满完成任务,顺利返厦。赵雷曾于2000年赴东帝汶执行维和任务,2004年5月再次受公安部指派,远赴利比里亚,二度执行联合国维和任务,并担任中国驻利比里亚维和民事警察大队队长。执行任务期间,赵雷带领全队19名维和民警,克服重重困难,勤勉履行职责,全心全意为维和任务区人民谋安全求福祉,分别被联合国驻利比里亚派遣团和公安部授予“维和勋章”。9月27日,公安部给予赵雷记个人二等功一次。
  【加大口岸处突力度】 为加强处突工作,严密口岸管控,结合厦门口岸实际,修订完善反恐怖、防爆炸、防闯关、反偷渡、反劫船及系统故障等方面的应急处置预案,适时组织应急模拟演练。根据事件性质主动与市委、市政府有关部门、公安机关、消防支队、口岸相关单位联系,及时通报事件情况,配合做好处置工作。全年,所属各边检站先后组织25次模拟演练,会同码头公司组织2次联合演练,有效提高民警临机处置口岸突发事件的能力和协同作战能力,确保口岸安全稳定。(吴俊生)

知识出处

厦门年鉴.2006

《厦门年鉴.2006》

出版者:中华书局

本年鉴主体内容时限为2005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发生在厦门或与厦门有关的重大事件、重要活动。系统地反映厦门市在该年度经济、文化、政治、人民生活等各个方面的发展情况。

阅读

相关地名

厦门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