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篮子工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厦门年鉴.2006》 图书
唯一号: 130120020210001323
颗粒名称: 菜篮子工程
分类号: F326
页数: 2
页码: 175-176
摘要: 本文记述了2005年厦门市菜篮子工程的情况,其中包括了副食品管理工作成效显著、实施"放心食品工程”、薄熙来肯定中埔市场农产品检测工作、加强“三绿工程”建设等。
关键词: 贸易经济 厦门市 菜篮子工程

内容

【概况】 2005年,全市牲畜定点屠宰上市量116.5万头,比增16.9%;蔬菜上市交易量101.8万吨,比增30.63%;活禽上市6062吨,比减14.9%;水果上市交易量9.9万吨,比增5.5%。主要特点:
  (1)食品安全形势良好,全市治理“餐桌污染”36项指标全面达标。(2)蔬菜批发市场交易大幅增长,农产品物流批发中心集散功能进一步增强,同安闽南果蔬批发市场55%以上的蔬菜销往外地。(3)总体上全市生鲜食品批发交易量增加,需求增加,价格走势有升有降,但总体平稳。
  【副食品管理工作成效显著】 2005年,厦门市全面完成国家、省、市下达的“放心食品工程”36项治理工作指标。市区定点屠宰肉品覆盖率达98%,岛外各区所在地覆盖率达95%;生猪产销环节“瘦肉精”检出率控制在0.8%以内;上市蔬菜农药残留超标检出率2.8%;蔬菜重金属超标率控制在4.8%;主要水果农药残留抽检超标率0.1%;猪、牛、羊肉品市场卫生指标抽检合格率为99.2%;禽类抗生素、磺胺类药物检测超标率分别控制在1.5%以下;上市水产品药物残留超标检出率1.7%,水产品及水发产品甲醛检出率控制在0.1%以下;二次供水4项常规指标合格率95.4%;矿泉水、纯净水生产企业和市场抽检合格率分别达99%、98.6%;酱油、食醋生产企业产品卫生指标市场抽检合格率98.8%;豆腐等旦制品市场抽检合格率95.8%;小麦粉增白剂市场抽检合格率97.5%;粮食复制品(挂面、线面、粉干)抽检合格率99%;食用油黄曲霉毒素B1市场抽检合格率99.7%;肉蛋乳再制品市场抽检合格率96.3%;罐头、饮料、糕点、酒类市场抽检合格率95.3%。
  【实施"放心食品工程”】 2005年,食品安全工作成为中共厦门市委、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之一。市政府出台《厦门市生鲜食品安全监管办法》,规范生鲜食品管理,这是全国首部对生鲜食品进行立法的政府规章;开展苏丹红、地沟油、蔬菜农残、“瘦肉精”以及建筑工地食堂等专项整治;积极防控禽流感和猪链球菌;积极做好节庆和重大活动期间的食品安全工作;在全省率先建立“放心食品工程”工作综合评价体系,全市各项监测指标均达到省、市定标准;在全省食品“放心示范店”评选工作中,厦门市食品示范店占全省总量的83.8%。
  【薄熙来肯定中埔市场农产品检测工作】
  9月8日,商务部部长薄熙来在中共厦门市委书记何立峰、市长张昌平的陪同下,视察了中埔蔬菜农产品批发市场。在市场农产品检测实验室,薄部长详细了解农产品检测上市把关情况,对厦门市建设“放心食品工程”工作给予充分的肯定,认为批发市场能自律做到批批检测,在全国是第一个。实验室的建设也是全国批发市场最好之一。厦门市政府及有关部门对食品安全工作是高度重视,而且工作也很努力,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加强“三绿工程”建设】 2005年,厦门市加强“三绿工程”(提供绿色消费、培育绿色市场、开辟绿色通道)建设:开展“三绿工程宣传月”活动;组织推荐厦门是盛等11家企业产品申请列入国家“三绿工程畅销品牌”;实施生鲜食品流通现代化工程,加强批发市场建设,充实完善水果批发市场的农残检测,推动中埔蔬菜批发市场的扩建工作;推动市场生鲜化改造,支持农产品物流体系建设,促进“三绿工程”系统化发展。12月,厦门市被评为争创全国“三绿工程”城市。厦门市主要农副产品批发交易市场见表7。
  【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 2005年,厦门市推进全国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城市工作进入第二阶段。主要工作内容为:在肉类、面粉生产企业推行企业经营示范文本,公布试点单位,为全面推行经营示范文本提供好的经验和做法;建立畅通的信息发布制度,选择蔬菜农残、“瘦肉精”检测等人民群众比较关注的、有代表性的食品检测项目,定期向社会公布该类食品安全状况,定期发布等信息。
  【出台《厦门生鲜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 该《管理办法》于5月12日以市府令第118号发布,由总则、生鲜食品的生产、生鲜食品的流通、监督管理、法律责任、附则6章34条组成,并于2005年9月1日起正式实施,是全国首部以“生鲜食品”名称立法的规早。
  【强化生猪屠宰行业管理六项措施】
  2005年,厦门市采取六项措施强化生猪屠宰行业管理:一是出台全国首部生鲜食品安全管理的地方规章《厦门市生鲜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从法律上建立了食品安全长效监管机制。二是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有利流通、方便群众、便于检疫和管理”的原则,结合实际制定了《厦门市牲畜屠宰行业发展规划》。三是积极稳妥推进同安、翔安、集美区开展镇级牲畜定点屠宰厂(场)的清理整顿工作,拟将原集美和后溪2个生猪定点屠宰厂整合为一个,将灌口和杏林2个定点屠宰厂整合为1个,将翔安区原有5个屠宰场整合为2个;抓紧建设海沧区定点屠宰厂。四是加强无公害生猪基地建设,严把屠宰场生猪无公害准入关,加强“瘦肉精”检测监控工作,增加检疫检测设施投入,促进品牌专卖店经营,推动“放心肉”流通体系建设,鼓励支持优势企业做大做强食品产业。五是加强食品安全知识宣传,开展无公害肉品、食品安全信用、屠工技术人员、肉品品质检验检测人员等培训。六是组织工商、农业、卫生等部门开展联合执法,并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自律作用,协助相关行政执法部门加强市场管理,督促肉类经营者守法经营。
  【严防猪链球菌疫情入厦】 7月,四川省资阳市和内江市相继发生了由猪链球菌感染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市贸发局下发《关于加强疫情防控,确保市场猪肉安全供应的紧急通知》,并采取五项措施,严防猪链球菌疫情入厦:一是认真落实好定点屠宰厂(场)检疫检验工作,定点厂屠宰的猪肉必须经过严格检疫检验,检疫检验合格的要加盖合格章并出具合格证方可出场,确保肉品质量,确保消费者放心食用。二是加强定点屠宰厂(场)检查、管理,要求定点屠宰厂(场)严禁宰杀病死猪,发现不明原因死亡的生猪要立即报告动物防疫部门,对病死猪要进行无害化处理,不得流入市场。三是积极牵头会同工商、农业、卫生、公安等部门以及镇(街)政府办事处开展联动执法,严厉打击辖区内私屠滥宰,防止疫情传播,确保当地居民吃上“放心肉”。四是要求各鲜肉批发行不买卖、不运输、不销售病死猪肉,严禁从疫区或无产地检疫合格证或未经本市复检合格的生猪进入本市屠宰厂屠宰。五是严把肉品调入关,对来自四川的冷冻肉品及其产品,应当按照国家规定随车携带产地检疫合格等有关证明,并在指定的场所,接受本市动物防疫监督部门的监督检查,经复检合格后方可上市经营销售,肉品及其产品的运输必须采取封闭和消毒措施。由于采取了以上措施,至年底,厦门市未发生一例由猪链球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病,确保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银祥集团取得全国首张绿色市场认证证书】 6月18日,中国检验认证集团质量认证有限公司为厦门银祥集团有限公司颁发了全国首张绿色市场认证证书。厦门银祥集团有限公司是全国饲料行业百强企业和18家“争创全国绿色零售市场示范单位”之一。
  【“新时蚬”蔬菜获全国三绿工程畅销推荐品牌】 9月13日,国家商务部公布了全国三绿工程30个畅销推荐品牌,其中肉类、白酒、蔬菜品牌各10个。厦门市新时鲜食品有限公司“新时蚬”蔬菜品牌名列其中。该公司经营的主要产品有保鲜蔬菜、腌制蔬菜、冷冻水产品等,产品出口日本、韩国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
  【黄金香食品有限公司开发出肉品质量(信用)公示查询系统】 为保障消费者知情权,增强消费透明度,促进肉类食品的消费安全,更好保护消费者身体健康,厦门黄金香食品有限公司投资开发的无公害肉品质量(信用)公示查询系统于8月15日投入使用。这是厦门乃至全省首个肉品质量查询系统。消费者可通过现场查询或登录公司网站查询,了解所购肉品来源于哪个养猪场、生猪的饲养过程、加工检疫等信息,将肉品生产经营全过程的每个环节都置于肉品质量安全规范制度的控制之下,真正建立肉品质量的可追溯制,该系统已在黄金香的凯旋、小学路、湖景、博物馆、金尚、金鸡亭等6家专卖店推行。
  (陈慧坚)

知识出处

厦门年鉴.2006

《厦门年鉴.2006》

出版者:中华书局

本年鉴主体内容时限为2005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发生在厦门或与厦门有关的重大事件、重要活动。系统地反映厦门市在该年度经济、文化、政治、人民生活等各个方面的发展情况。

阅读

相关地名

厦门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