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监督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厦门年鉴.2007》 图书
唯一号: 130120020210000982
颗粒名称: 安全生产监督
分类号: X921
页数: 3
页码: 198-200
摘要: 本文记述了2006年厦门市安全生产继续保持相对平稳态势专项整治安全管理。
关键词: 安全生产 厦门市 2006年

内容

【概况】 2006年,厦门市安全生产继续保持相对平稳态势,全年发生各类事故2271起,同比下降47.11%,死亡304人,同比增加1人,受伤1648人,同比下降48.50%,经济损失1573.98万元,同比下降26.71%。其中,道路交通事故死亡245人,同比下降0.81%;工伤事故死亡52人,同比上升18.18%(工矿商贸事故死亡16人,同比下降5.88%;工程建筑事故死亡18人,同比上升20%;其他行业事故死亡18人,同比去年上升50%);火灾事故死亡7人,同比下降22.22%。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0.26,工矿商贸企业十万从业人员事故死亡率4.22,道路交通事故万车死亡率5.8。
  事故的特点:(1)道路交通事故是第一杀手。全年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1679起,占全市事故总数73.93%;死亡245人,占80.59%;受伤1600人,占97.09%;直接经济损失511.38万元,占32.49%。主要原因:一是道路交通设施不够完善,有的道路基础设施设置不合理、配套设施不足;二是车辆增幅加速,道路交通安全压力加大。(2)建筑工程事故增加。年内全市发生工程建筑事故24起,死亡18人,同比增加20%。主要原因:全市建设规模迅速扩大(全年建安产值约220亿元,比上年增长51.2%),部分工程项目前期安全生产工作准备仓促、队伍素质参差不齐、综合环境复杂等(3)火灾事故频发。年内火情总量超标(死亡7人,超出省控指标40%)。主要原因:一是用火不慎引起火灾177起,占全年总起数40.3%,居火灾引发原因首位;二是电气火灾156起,占全年总起数35.5%;三是违章操作引发的火灾占全年总起数6.7%。(详见表3)
  【非煤矿山安全专项整治】 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印发、转发《关于加强非煤矿山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协调集美、海沧、同安、翔安区相关部门强化监管主体责任,加大对已通过审核但仍存在部分安全隐患或尚未完全满足安全生产要求的非煤矿山企业的督促整改力度,强化现场安全管理;健全会议、检查、通报制度,层层思想发动,宣传安全常识,摸清开采现状、安全机构配备、安全投入、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底数,建立健全企业基本情况数据库;加强对已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非煤矿山企业的动态监管力度,检查全市采石场;组织召开全市非煤矿山点评会、整治观摩会,积极推广碗窑竹仔坑采石场整改安全隐患、规范安全生产的做法;严格审查企业上报的非煤矿山改、扩建材料;受理非煤矿山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申请,组织专家现场审核;截至年底,全市共有34家非煤矿山企业改、扩建“三同时”验收合格,50家非煤矿山企业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
  【危险化学品安全专项整治】 市安监局全年对企业进行现场核查218家(次),共审核发放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含变更、换发证)172家,审查通过呈报省安监局颁发的危化品安全生产许可证31家。做好不符合办证条件的企业的关闭、搬迁工作。责令存在较大问题,无法整改或经整改后仍不符合办证要求的4家企业关闭或进行搬迁。做好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企业的新、改、扩建项目的审批,把好源头关。组织专家分别对博坦储罐改造工程、夏商二期仓库等12个新、改、扩建项目进行安全预评审和安全审查。加大涉危企业检查整改力度。共检查、复查、复核企业90家(次)。责令名士鞋业等40家企业限期整改。协调、督促相关职能部门在各自职能范围内开展烟花爆竹、易制毒化学品等的安全监管,开展查处违法销售烟花爆竹专项整治。
  【做好事故调查和批复】 市安监局做好事故调查、批复结案工作。开展“1·8”高速公路重大道路交通事故、“1·11”海沧明发石料场碎石滑坡事故的调查工作并将调查报告上报审批;审查批复各区各部门上报的事故;分析2006年工伤事故的主要原因并提出对策措施;组织召开事故分析会,由生产经营单位的领导及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参会,强化生产经营单位尤其是非公有制中小企业安全生产主体意识,教育从业单位举一反三,吸取事故教训,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抓好安全生产,防范事故发生。查处的所有工伤事故及重大交通事故均做到事故定性准确,原因分析清楚,预防措施到位,责任者处罚恰当,职工群众受教育深刻;督促有关部门对所辖单位生产安全事故进行调查处理并落实事故查处档案;及时、准确地做好全市工矿企业工伤事故的归口统计和报告工作;开展2006年以来事故单位安全生产情况大检查,督促事故单位吸取教训,建设制度、整改隐患。
  【加大安全隐患查处、整改力度】 年内,市安监局通过检查、复查、复核危险化学品从业企业,查出或督促整改安全隐患上千处,对47家企业开出整改指令书,对45家违法违规的企业罚款46.54万元。全年共受理涉及生产安全事故隐患举报案件296起,每一起均能做到及时登记立案、立即到场核实、严肃督促整改、及时消除隐患。对举报的事故隐患逐一评估,并给予相应奖励,奖励金额共4.2万元。
  【开展应急救援演习】 6月29日上午,市安监局指导集美区安监局会同消防、公安、交警、环保、卫生等部门在厦门二化化工公司开展“甲醇外泄事故”应急救援演练。演练的事故设计为二化化工公司200多平方米储罐区发生甲醇外泄并引起火灾,两名职工在罐区受伤,整个罐区瞬间被弥漫的烟雾笼罩,情况危急。按照实战需要组织救援演练,二化化工公司迅速出动职工救援抢险队、义务消防队、医疗救护队开展抢救伤员、切断电源、关闭罐区阀门、开启抗溶灭火系统等先期救援项目,区政府接报后启动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立即成立了现场指挥部,就近调集消防、交警、环保、卫生等部门,协助救援。这次演练利用危化品生产企业现场,从实战角度出发,融合了企业自救和社会救援等多项内容,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为提升应对危化品事故处置能力积累了经验。
  【重点建设工程安全整治】 根据全市重点工程督查工作会议和市领导有关指示精神,市安监局督促相关部门加强重点工程施工安全监管工作,督促建设、监理、施工单位履行各自安全管理职责,协调建设、交通等部门抓好火炬(翔安)产业区、集美机械制造集中区及东通道(翔安隧道)施工安全监管工作,分别组织有关专家对集美大道、市文化艺术中心图书馆艺术馆及工人体育馆施工现场安全情况进行抽查,责令施工单位立即整改隐患,督促相关单位落实整改措施。
  【实施道路交通事故责任倒查】 10月底至12月底,市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开展全市重大道路交通事故企业责任倒查活动。活动采取企业自查和重点抽查相结合方式,对2006年以来全市发生道路交通事故造成重伤以上且负主要责任的客运企业实行责任倒查。各企业通过自查,针对本企业发生道路交通责任事故和运输车辆违法行为突出的情况,认真查原因找教训,揭露存在问题,制定整改措施认真加以整改;各相关部门在企业自查的基础上,重点抽查了10家客运企业、6家土方运输企业,帮助企业分析事故原因教训和违法行为存在的根源,与企业共同研究解决措施和办法,通过自查、督查、整改,进一步推动企业提高安全意识、完善规章制度、加强安全管理、强化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开展安全培训】 市安监局指导全市各安全生产培训机构按照规定组织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等高危行业和特种作业人员参加岗位资格培训。年内,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697人参加岗位安全资格培训班;组织全市特种作业人员9406人参加安全操作上岗证培训;组织非高危行业的生产经营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527人参加安全生产知识培训班。同时,严格督促生产经营单位切实负起对员工的培训责任。结合日常安全检查、节日期间重点督查及组织半年、全年的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制考核工作,督促生产经营单位加强对员工的应急教育和培训,使其具备本岗位安全操作、自救互救以及应急处置等知识和技能。
  【普及安全教育】 通过电影、电视、电台、报纸、网络、手机等信息传播介质,采取媒体宣传、领导宣讲、培训教育等多种形式,加强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安全生产知识的宣传。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大力开展安全宣传报道。年内,在电台、电视台开设安全生产专栏的基础上,又在《厦门广播电视报》新开设《关注安全、关爱生命》专栏。同时,依托市安监局网站,宣传安全法规,传播安全信息,公开政务动态。全年共播出电视节目53期、广播节目3180多分钟、报纸专刊47期。在全社会引起较大反响,宣传效果日渐凸显。
  【安全生产月七项活动】 2006年“全国安全生产月”主题是“安全发展,国泰民安”。市安监局结合厦门实际,在“安全生产月”活动中集中开展七项活动:(1)在全市交通主干道、学校、繁华商业地段、外来人口聚居地周边公交站设置灯箱广告,打出“关注安全、关爱生命”等宣传口号;(2)举办安全生产知识竞赛活动。5月26日,16个代表队分两场进行预赛,6月20日举行决赛,并由市电视台转播;(3)开展安全生产宣传咨询日活动。6月10日,市安监局组织13个部门在市外来务工人员服务中心设立咨询台,就危化品安全管理、劳动保护、工伤保险等方面的法律、法规接受群众的咨询;(4)开展安全生产进社区活动。6月16日晚,组织相关部门共同在厦门市金山小区中庭广场开展安全生产进社区咨询服务活动;(5)开展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演练,提高对危化品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置能力;(6)开展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活动;(7)开展形式多样的安全教育、培训和宣传报道工作,新闻媒体对安全生产月各项活动进行集中报道,在《厦门日报》等主流报刊报道18篇,在厦门电视台新闻栏目报道10次。
  【建立安全生产隐患综合点评新机制】 市安监局将隐患点评作为阶段性重点工作来抓,深入查找各类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做好点评工作。1月23日,首次召开由各区区长、分管副区长、安委会成员及新闻媒体参加的事故隐患点评会,市安监局就非煤矿山存在主要隐患进行了点评。张昌平市长在点评会上要求存在安全隐患的非煤矿山立即整改整治,实行“包矿到户”。149个非煤矿山在春节前要逐个检查,一个都不能疏漏,涉及跨部门、边界的,要认真协调解决,明确责任,不可推诿扯皮。会后市安监局协调各级、各部门立即组织力量严厉打击无证非法盗采行为,追究非法盗采者的法律责任。加大执法检查力度,对发现的隐患立即采取有力措施督促整改,并对整改情况跟踪督察,直到隐患彻底消除为止。对隐患整改不力的,坚决采取措施停产整顿,在隐患未排除前不得恢复生产,擅自组织生产的依法给予处罚。加大对事故多发、安全工作薄弱、存在事故隐患单位监控力度,采取跟踪督查等措施,督促责任单位对事故隐患落实整改责任人、整改资金,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整改。6月21日,市安监局还召开全市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点评会议。 (郑若飞)

知识出处

厦门年鉴.2007

《厦门年鉴.2007》

出版者:海风出版社

本年鉴主体内容时限为2006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发生在厦门或与厦门有关的重大事件、重要活动。系统地反映厦门市在该年度经济、文化、政治、人民生活等各个方面的发展情况。

阅读

相关人物

郑若飞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厦门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