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环境保护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厦门年鉴.2008》 图书
唯一号: 130120020210000649
颗粒名称: 海洋环境保护
分类号: X145
页数: 2
页码: 285-286
摘要: 本文记述了2007年厦门市海洋环境保护的工作情况。其中包含:概况、发布《2006年厦门市海洋环境质量公报》、启动环东海域红树林湿地生态公园建设工程、人工增殖放流、厦门海域中华白海豚种群出现回升迹象、九龙江一厦门湾综合流域和海岸带管理专题研讨会等。
关键词: 海洋 环境保护 厦门市

内容

【概况】 2007年,厦门市海洋与渔业局继续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海洋节能减排、海洋环境监测、海洋生态修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保护区的管理与建设、海洋环境执法监察为主线,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全面推进厦门海洋环境保护工作,实现经济社会与海洋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年内,先后启动海水入侵和土壤盐渍化监测,组织开展环东海域红树林种植生态修复和人工增殖放流工作,海洋环境整体质量比上年有所改善。
  【发布《2006年厦门市海洋环境质量公报》】 11月,市海洋与渔业局发布《2006年厦门市海洋环境质量公报》。公报对厦门海域的环境质量状况、陆源入海排污口及邻近海域环境质量状况、九龙江入海污染物污染状况、海洋功能区环境状况、海洋赤潮灾害状况等进行评价:2006年,厦门全海域海水富营养化程度比2005年略有提高,影响厦门海域海水环境质量的主要化学环境因子仍为无机氮、活性磷酸盐。其中马銮湾、西海域、南部海域、河口区和同安湾的无机氮达到严重污染程度;马銮湾、西海域和同安湾的活性磷酸盐达到严重污染程度。陆源入海排污口及邻近海域环境质量状况比2005年有所好转,质量状况改善最好的是东部海域,其次是西海域。九龙江入海污染物总量比2005年增加28.58%。东部滨海旅游度假区和鼓浪屿滨海旅游度假区环境质量良好;海水浴场水质与2005年相比变化不大。同安湾和大嶝海水增养殖区的水质及沉积物环境质量比2005年有所好转。
  【启动环东海域红树林湿地生态公园建设工程】 年内,按照市环东海域整治的统一部署,海洋与渔业局组织开展环东海域红树林种植生态修复的有关工作。理顺红树林种植工程建设机制,组织竞争性谈判,确定工程设计单位,在环东海域红树林种植规划的基础上,对红树林种植工程进行包括岛型、景观效果及施工方案的设计。年内,完成龙舟池外侧、集美大桥北侧滩涂的抬高工程60亩,种植红树林40亩,共完成投资334万元。
  【人工增殖放流】 年内,市海洋与渔业局遵循“实施人工增殖放流,恢复海洋生物多样性”的方针,严格按照“论证先行、公开招标、公证介入、宣传不误、跟踪调查”的增殖放流工作机制,共投放4批次、1.64亿尾长毛对虾和76.32万尾黄鳍鲷。
  【厦门海域中华白海豚种群出现回升迹象】 年内,市海洋与渔业局加快厦门珍稀海洋物种救护中心及救护基地的建设,并与国家海洋三所共建“厦门珍稀海洋动植物保护研究中心”,提升厦门市海洋生物资源保护与研究的科研水平。通过观测表明,2007年厦门海域中华白海豚的数量明显增多,在66~98只之间,百公里遇见率提升了50%。中华白海豚处于生物链最上层,种群数量的增多表明厦门海域海水的清澈程度和天然饵料丰富程度已经恢复到一定水平。
  【九龙江一厦门湾综合流域和海岸带管理专题研讨会】 5月28~29日在厦门国家会计学院召开。会议由厦门市海洋与渔业局主办,出席研讨会的有美国海洋与大气局(NOAA)、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国家海洋局国际合作司的官员和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厦门大学、龙岩市环保局、厦门市环境保护科研所等相关单位的代表和专家。研讨会重点讨论在九龙江流域和厦门湾进行海域和海岸综合管理的范围、内容以及需要优先考虑的议题和关注的焦点问题,包括流域边界的定义、流域管理示范区的选择、数据和模型的选取等。此次会议的召开为将九龙江流域整治纳入到全球环境基金(GEF)的示范区范围内,通过流域综合管理的策略进行污染减排奠定了基础,也为实现九龙江流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知识出处

厦门年鉴.2008

《厦门年鉴.2008》

出版者:中华书局

本年鉴主体内容时限为2007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发生在厦门或与厦门有关的重大事件、重要活动。系统地反映厦门市在该年度经济、文化、政治、人民生活等各个方面的发展情况。

阅读

相关地名

厦门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