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事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厦门年鉴.2008》 图书
唯一号: 130120020210000643
颗粒名称: 气象事业
分类号: S16
页数: 2
页码: 282-283
摘要: 本章节包括了气象局、海洋环境预报台的内容介绍。
关键词: 农业气象 气象事业 厦门市

内容

【概况】 2007年,厦门市气象局全面落实中国气象局关于业务技术体制改革的部署,积极推进现代气象业务建设,认真做好气象灾害的监测预报工作。
  1.继续推进多轨道业务建设。完成天气要素预报业务系统及其运行流程的设计,着手建设灾害临近和短时指导预报业务系统。建立厦门市气候业务系统,为气候分析和气候预测提供基本气候资料数据平台,初步建立行业气象服务效用评估数据库。开展5次人工增雨净化城市空气质量的实验;开展“桥梁雷电防护地方标准”、“雷电监测数据库资料处理系统”、“厦金两地雷电监测预警”等课题的申报和研究;开展生态和农业气象监测与服务。与环保局合作开展厦门阴霾天气现状及对策分析,并向市科技局申请专项课题。
  2.气象科研和气象科技创新。投入80万元用于台风预警预报、海上风浪能见度预报、雷暴大风预报、强降水预报、雷电预警和防护等预报工具研发以及中尺度数值预报平台建设等8个科研项目的研究。牵头承担“加快城市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建设”项目,重点开展“厦门气候变化对社会发展影响的分析与评估”的课题研究;推进厦金航线气象保障服务系统项目研究和建设,启动厦门城市与海洋气象防灾减灾预警工程、海峡大气探测中心、翔安区气象局“三位一体”共同建设方案。开展自动气象站布点建设,在海沧大桥、厦门大桥和五缘湾大桥上布设多要素气象观测仪器,以保证台风影响期间能提供及时准确的第一手气象实况资料。与厦门移动公司共建气象灾害应急信息发布平台,建成我国气象部门首个电离层观测站,为国防、航空、航天提供重要的数据。
  【灾害性天气监测预报】 3~6月,厦门市雷电暴雨频繁,气象台充分发挥新一代天气雷达等现代化设备的作用,及时发布暴雨警报和雷电预报。7月,厦门连续出现晴热少雨天气,气象台及时启动高温预警信号,连续多天发布黄色和橙色高温预警信号,及时提醒广大市民注意做好防暑降温工作。8月,随着高温及旱情的发展,及时以专题呈阅件向市委市政府报告厦门市高温干旱情况,供市领导决策参考。高温和暴雨影响期间,与电视台、电台连线互动,气象专家以直播方式介绍暴雨及高温的最新动态以及防御知识等,受到市民的欢迎。9号台风影响期间,气象台启动每小时一次的气象专家电视连线直播节目,共连线直播40次;启动气象灾害应急短信发布平台,每小时发布次气象灾害信息,服务对象覆盖到基层单位。专业气象台还通过邮件、传真等服务方式,每小时为专业用户提供台风路径图和台风警报,根据厦门港的风力变化,为海事局提供风情预报及共同发布风球信号。
  【气象服务】 年内,厦门市气象局继续为厦金航线春运、台交会、省农运会、“九八”投洽会、第六届中国园林花卉博览会、国庆节花车巡游等重大社会活动提供气象服务。特别是在厦门国际马拉松比赛期间,为组委会提供天气气候展望,中短期天气预报和短时精细天气预报,并派出业务人员进行现场气象观测,通过电视、电台及时播报最新气象信息,为活动的顺利开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高考期间,市气象局每天为市高考考试中心提供滚动天气预报,在报纸、电台、电视台等媒体发布高考天气预报,提醒考生、学校及家长注意灾害性天气对考试的影响。下半年还根据社会需求,与厦门交通经济广播电台合作,举办气象专家直播节目。
  (帅红)

知识出处

厦门年鉴.2008

《厦门年鉴.2008》

出版者:中华书局

本年鉴主体内容时限为2007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发生在厦门或与厦门有关的重大事件、重要活动。系统地反映厦门市在该年度经济、文化、政治、人民生活等各个方面的发展情况。

阅读

相关地名

厦门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