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协作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厦门年鉴.2008》 图书
唯一号: 130120020210000605
颗粒名称: 区域经济协作
分类号: F124.4
页数: 6
页码: 249-254
摘要: 本文记述了2007年厦门市区域经济协作的情况,概括了国内经济合作交流、闽粤赣十三市区域经济合作、闽西南五市区域合作、厦漳龙山海协作、厦泉漳龙城市联盟、对口支援和帮扶等。
关键词: 区域经济协作 厦门市 经济合作

内容

综述
  2007年,厦门市按照新一轮跨越式发展战略部署,国内区域经济协作得到进一步加强。
  一、国内经济合作交流取得新成效。
  进一步完善国内经济合作的各项基础性工作,增强境内招商引资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加大工作力度,组织召开国内驻厦机构工作座谈会,密切与驻厦机构联系;有序地开展国内友城缔结活动,与兰州市结成友好城市;强化异地社团管理,推动异地社团党建工作的开展。全市共完成引资项目3334个,协议资金436亿元,实际到资303亿元,实际利用内资209亿元。
  二、区域经济合作和山海协作向纵深发展。
  通过完善闽粤赣十三市区域合作、闽西南五市区域合作、厦漳龙山海协作、厦泉漳龙城市联盟和厦门港经济合作等平台建设,创新工作机制,积极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有序地开展区域经济和山海协作工作。召开闽西南五市党政领导第11次联席会议,审议通过《加强闽西南五市部门合作工作方案》,五市12个部门分别签订合作协议。召开闽粤赣十三市党政领导第12次联席会议,在推进交通、旅游、物流等全面合作的基础上,以民营经济合作为切入点,进一步推进区域产业合作。完善区域信息交流机制,成功改版闽粤赣十三市区域合作信息网,为信息交流提供良好的平台。
  三、对口支援和帮扶工作再上新台阶。
  积极开展第三批援藏工作,协调协助援藏干部交接,开展对口支援重庆、宁夏挂职干部挂职任前培训,提高挂职干部工作的针对性。强化对口支援和帮扶项目及资金的管理,研究确定并拨付对口支援和帮扶西藏、新疆、宁夏、重庆资金2280万元。举办西部地区管理人才创新培训研修班和对口支援和帮扶培训班,为西部培训人才;举办厦门市劳动力培训校企合作对接会,实现用工企业与省内外技术院校的对接,有效地缓解高级技能人才紧缺和用工结构性矛盾问题。
  (市经发局)
  国内经济合作交流
  【概况】 2007年,国内招商引资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全市完成引资协议资金436亿元,同比增长13%;实际到资303亿元,同比增长28%;实际利用内资209亿元,同比增长30%,各项指标完成情况为改革开放以来最好的一年。继续发挥驻厦办主任联谊会、内联企业协会的桥梁纽带作用,帮助驻厦机构协调处理发展中遇到的用工、培训、投资等困难和问题,与国内驻厦机构的沟通和联系更加密切,新设立宜宾八洞天酒业有限公司驻厦办、蒲城县经济贸易局驻厦办等13家外地驻厦机构;举办国内驻厦机构经济合作交流座谈会,对33家驻厦机构及经济合作组织进行表彰;与西北重镇兰州市缔结为友好城市,实现厦门经济腹地向内陆广大地区的纵深推进,厦门市缔结的国内友好城市已达31个;加大对异地社团管理和服务,有序地发展异地社团组织,新成立厦门市湖南经济文化促进会等10家异地社团组织,引导异地社团加强党建工作。
  【沈阳市党政代表团来厦考察】 5月9~10日,以辽宁省委常委、沈阳市委书记陈政高为团长的沈阳市党政代表团一行来厦参观考察。代表团在厦期间举行了招商会,来自闽南、台湾等地的100多位企业界人士参加,代表团还参观了鼓浪屿夜景工程。市委副书记、市长刘赐贵会见沈阳市党政代表团一行。
  【兰州市党政代表团来厦考察】 5月15~16日,以甘肃省委常委、兰州市委书记陈宝生为团长的兰州市党政代表团一行来厦参观考察。省委常委、市委书记何立峰会见代表团一行,双方一致认为尽管两个城市地理环境差异很大,但在一些方面仍有互补性,希望进一步加强交流合作,互相学习,共谋发展,为两地的城市建设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一起努力。代表团一行在厦期间参观考察了部分企业。
  【厦门与兰州缔结为友好城市 7月3日,厦门市与兰州市缔结友好城市协议书在兰州签订,两市就加强友好往来达成7项协议:建立两市领导互访机制,每两年至少安排一次党政领导联席会议,由市领导带队率团互访;推进两市间相互了解,新闻媒体间相互建立联系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公布两市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发展情况和主要指标;扩大经济领域方面的相互合作,重点是制造业、高新技术、商贸物流、民营企业、房地产业和社会事业等方面的合作交流;加强人才交流,充分利用两地人才优势,建立产学研基地,联合组织科技攻关;扩展文化领域的交流,加强在文化、体育等方面的合作,不定期地组织两市之间的文化、体育交流;拓展旅游合作项目,发展两地旅游合作,交叉推介促销,联合促进外向型旅游业的形成和区域旅游商品的开发生产和销售;友好城市的日常联络和协调工作由两市经济协作部门具体负责。
  【刘赐贵率团赴沈阳参访】 9月19日,厦门市委副书记、市长刘赐贵等参加在沈阳举办的东北亚高新技术博览会,出席东北亚高新技术博览会招待会,回访友好城市沈阳。刘赐贵一行在沈阳期间,还与沈阳市市长李英杰就进一步加强两市之间的友好往来进行沟通。
  【驻厦机构工作座谈会召开】 9月28日下午,国内驻厦机构经济合作交流座谈会在东方豪悦国际酒店举行,与会的驻厦机构代表就如何进一步发挥驻厦机构在联结两地发展中的桥梁和纽带作用进行交流和沟通。各地政府、企业驻厦办,省部属驻厦企业,内资内联企业,各地经济合作社团组织的代表及驻厦办主任联谊会和内联企业协会会员等300人参加。会上对33家驻厦机构进行表彰。
  (市经发局)
  闽粤赣十三市区域经济合作
  【海关区域通关合作】 1月11日,厦门、福州、杭州、宁波、武汉、长沙、南昌、汕头、贵阳、银川等10个海关在厦门签署《“海西”区域通关改革联系配合办法》,标志闽、赣、浙、湘、鄂、黔、宁及粤东海关区域通关合作启动,全面推广“属地申报,口岸验放”通关模式。
  【赣厦国际集装箱班列正式开通】 6月29日,赣州—厦门国际集装箱班列正式开通,往返厦门、赣州之间的集装箱单程运输时间基本保持在20小时左右,为赣州的外贸出口货物提供便捷通道,降低进出口企业的物流成本,也为厦门市实施“以港兴市”战略拓展了港口腹地。该班列的开通标志着两地间的海铁联运步入规模化、常态化、快速化轨道。
  【第二届龙头企业(电子)产品配套对接会】 7月18日在厦门宾馆明宵厅举行,由厦门市经济发展局联合火炬高技术产业区管委会、闽粤赣十三市区域办、闽西南五市区域办、厦门市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厦门市光电子行业协会和厦门市电子信息产业商会共同举办。宸鸿、友达、联想、夏新、厦华等10多家知名的电子龙头企业发布配套产品需求,包括厦门、泉州、漳州、三明、龙岩、潮州等地的近200家电子零部件供应商慕名而来参加对接。会上,火炬高技术产业区管委会介绍高新区投资政策,厦门三安电子有限公司、厦门华联电子有限公司、厦门通士达照明有限公司签订半导体照明上中下游产品开发合作协议书,麦克奥迪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和厦门市LED促进中心签订LED光源在显微系统中的应用研究合作协议。
  【鹰厦国际港铁联运开通】 6月23日,由鹰潭铁路南站货场和厦门外代国际货运有限公司合作的鹰潭国际港铁联运正式开通,首批4个20英尺集装箱由鹰潭铁路南站货场装车,直达厦门港后发往国外。这使鹰潭市乃至赣东北地区的货物出口又多了一条便捷、安全、低廉的运输通道。
  【首届闽粤赣边民营经济合作与发展论坛】 8月5日在武平举行,厦门、漳州、龙岩、梅州、赣州以及闽粤赣边县(市、区)的领导、嘉宾、专家学者、工商联负责人和民营企业代表260余人参加。与会者围绕“区域间民营企业的合作与发展”主题,共商合作与发展大计,共谋合作与发展思路。
  【粤东五市首次来厦举办旅游推介】 9月9日,粤东五市在厦门联合举办粤东旅游推介会,向福建、香港、澳门、台湾等地的旅游界人士以及新闻媒体推介五市的特色旅游资源,并与福建旅游界达成合作意向。
  【厦门市党政代表团赴赣州考察】 11月6日,以省委常委、市委书记何立峰为团长的厦门市党政代表团一行前往江西赣州,宣传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战略,推进两地经济合作。考察期间,两市举行了加强海西建设促进区域合作座谈会,厦门市长刘赐贵、赣州市长蔡晓明分别代表两市签订《关于加强“海西”建设,进一步推进区域合作的协议书》,根据协议,厦门与赣州将在交通建设、投资贸易、物流、旅游、劳务等方面加强合作。
  【第四届中国龙岩投资项目洽谈会】 由福建省外经贸厅和赣州、梅州、龙岩三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厦门、汕头、潮州、泉州、抚州、揭阳、漳州、鹰潭、三明和汕尾等城市协办,11月18日在龙岩开幕。作为第四届中国龙岩投资项目洽谈会重要活动,闽西南、粤东、赣东南协作市投资合作论坛同日在龙岩举行,龙岩、梅州、厦门、汕头、泉州、漳州、三明等地领导就进一步推进区域投资合作进行探讨。
  【闽粤赣十三市党政领导第十二次联席会议】 12月3~4日在汕尾市召开。会议的主题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继续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战略部署,落实三省和各市党委全委扩大会提出的工作任务,探讨闽粤赣十三市经济协作区在海峡西岸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在推进交通、旅游、物流等全面合作的基础上,以民营经济合作为切入点,进一步推进区域产业合作。会议审议通过《闽粤赣十三市区域合作工作报告》,讨论通过《闽粤赣十三市民营经济合作实施意见》。
  (市经发局)
  闽西南五市区域合作
  【夏商集团投资沙县民发广场】 1月28日,在三明市协作办牵头引进下,厦门夏商集团投资沙县民发广场项目正式签约。夏商集团首期投资6000万元在民发广场一楼、二楼规划设立流行广场,包括百货、特色餐饮、儿童服饰、婚纱、体育用品等业态。
  【厦门市党政代表团赴泉州考察】 3月9~10日,省委常委、市委书记何立峰率厦门市党政代表团赴泉州安溪县、南安市学习考察,分别与当地领导举行座谈,听取情况介绍,同时也向他们介绍了厦门推进新一轮跨越式发展的情况。在考察中代表团与泉州市领导同叙睦邻情谊,共谋进一步扩大两地间交流合作,实现双赢的发展大计。
  【闽西南五市党政领导第十一次联席会议】 6月23~24日在厦门召开。会议听取并审议通过《闽西南五市区域合作工作报告》,对区域合作进行具体部署。会议还审议通过《加强闽西南五市部门合作工作方案》,五市宣传、交通、规划、旅游、工业、商贸、科技、环保、教育、卫生、劳动与社会保障、物流等12个部门签订了对口合作协议书。
  【厦泉漳龙金旅游圈形成】 4月23日,厦门、泉州、漳州、龙岩、金门等五市(县)在厦门联合召开“五一”旅游黄金周新闻发布会,这是金门继参与2006年“十一”、2007年春节和“五一”活动后又一次与厦泉漳龙旅游协作体的合作,标志着厦泉漳龙和金门已逐渐形成“4+1”协作模式,厦泉漳龙金旅游圈正式形成。
  【泉州市党政代表团来厦考察】 4月27日,由泉州市委书记郑道溪率领的泉州市党政代表团一行来厦参观考察并与厦门市党政领导进行座谈。市领导何立峰、刘赐贵、陈修茂、黄杰成、丁国炎、徐模、杜明聪、裴金佳、桂其明,泉州市领导郑道溪、傅圆圆、林荣取、林文杰、吴汉民、廖小军、骆国清、杨益民、黄源水、许昆贞等参加座谈。代表团深入到厦门市的部分在建重点项目工地、工业集中区、城市建设和夜景工程进行学习考察。
  【现代农业模式带动周边地区协调发展】 在发展现代农业过程中,厦门市大力推行“两头在厦,中间在外”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战略,即把高科技种苗业和现代化加工销售业这两头放在厦门发展,支持企业到周边地区开拓原料基地,发展种植业、养殖业等中间环节。截至7月底,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银祥集团在龙岩、三明、南平等地建立生猪养殖基地60多个,累计带动养殖户2万多户,免费培训2.3万余人次。在这一模式的引导下,厦门市许多农业龙头企业纷纷将中间环节放在外地,推动漳州、泉州、三明、龙岩等厦门周边地区农业共同发展。
  【闽西南五市纺织企业项目推介暨信息发布会】 11月23日在厦门会展中心举办。发布会由泉州市经委和厦门市经发局牵头。旨在进一步推动闽西南五市纺织龙头企业实现协作区内配套,加强协作区内相关企业的产业对接,推进各市纺织产业和工业经济的全面发展。海天轻纺集团、翔鹭化纤股份有限公司、凤竹集团、华懋织染有限公司、大帝集团、万杰隆工贸有限公司等企业在大会上发布供求信息。共有高档纺织面料开发、工业园区建设、竹纤维纺织产业化基地建设、服装生产合作等4个项目进行洽谈,意向金额近10亿元。
  【厦门—三明集装箱海铁联运推介会】 11月12日在三明举行。会上,厦门外代国际货运公司与三明市货主企业签订了海铁联运业务合作协议,厦门港务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与沙县政府签订了《三明物流园区(无水港)投资合作意向书》,共同打造一个专门服务海铁联运的三明物流园区“无水港”。截至年底,厦门、三明有50多家企业开展海铁联运合作。
  【三明至厦门双层列车正式开通】 11月7日,三明至厦门双层列车正式开通,每节车厢由原来的110多座增加到150多座,缓解了旅客增多的要求。(市经发局)
  厦漳龙山海协作
  【同安区挂钩帮扶龙岩庐丰畲族乡】 1月,厦门市民族与宗教事务管理局和同安区有关领导到龙岩上杭县庐丰畲族乡开展挂钩帮扶活动,探讨第三轮挂钩帮扶的形式和内容。同安区向庐丰畲族乡提供25万元帮扶资金,并表示要加大帮扶力度,推动挂钩帮扶工作深入开展。
  【厦门与漳州共建长泰枋洋水利枢纽工程】 3月13日,厦门市党政代表团赴漳州考察,期间,厦门市副市长潘世建与漳州市委副书记、常务副市长吴志明共同签署《长泰枋洋水利枢纽工程项目建设合作协议》。该水利枢纽工程项目建议书于上年12月修编完成,将上报省发改委和省水利厅。
  【举办对口帮扶区域经济合作培训班】 5月8日,漳州市、龙岩市共48名从事山海协作对口帮扶工作的负责人及经办人员在厦门经理学院进行为期4天的区域经济合作培训。厦门市经发局副局长许青松为学员们作《区域经济合作与展望》的专题讲座,厦门市政府副秘书长曹放介绍厦门社会经济发展的经验。培训班还安排学员们参观厦门银鹭集团等知名企业,并前往金门进行考察。
  【南普陀寺慈善事业基金会赴龙岩开展慈善捐赠活动】 6月28日,厦门南普陀寺慈善事业基金会到龙岩市上杭县庐丰畲族乡开展慈善捐赠活动,为庐丰卫生院捐赠总价值达16万元的医疗设备,向贫困生发放助学金近8万元,现场接受群众义诊近500人,发放药品120余种价值近6000元。
  【山海协作党政领导联席会议召开】 11月7~8日,厦门龙岩山海协作党政领导联席会议在龙岩召开。会上,厦门市长刘赐贵、龙岩市长雷春美代表两市政府签订《厦门市人民政府、龙岩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开展山海协作的协议》。思明区与武平县,湖里区与连城县,海沧区与长汀县,集美区与漳平县,同安区与上杭县,翔安区、火炬高新区与永定县也分别签订《关于进一步开展山海协作的协议》。
  【开展区域环保协作】 8月27~31日,厦门市环保局组团赴漳州、龙岩、三明等市,调研流域水污染和生态破坏整治,组织《区域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编制和实施。期间,各市代表交流了流域污染整治、海漂垃圾整治、水源保护、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等方面的工作经验,讨论了流域内存在的主要生态问题。
  【厦门漳州两市治理九龙江取得成效】 2007年,厦门、漳州两市联合开展九龙江流域(漳州)段水环境综合整治,全年累计投入整治资金2亿多元,据省控监测断面水质监测,水域功能达标率北溪漳州段平均达96%,西溪达91.4%,均高于年初整治目标。 (市经发局)
  厦泉漳龙城市联盟
  【厦漳泉三地交警春运联勤】 1月26日,厦门、漳州、泉州三地交警和高速支队交警负责人在厦门签署相关协议,决定在春运期间跨区域联勤协作,建立信息互通和反馈制度,共同打击查处肇事逃逸、超载卸客、车匪路霸等违法行为。这是省内设区市交警部门首次建立类似制度。
  【厦漳泉联手建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 3月30日,由国家文化部、福建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福建省文化厅以及厦门、泉州、漳州三地政府共同承办的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工作研讨会在厦门市闭幕。与会领导和专家一致赞成建立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认为建立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的条件已成熟,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有望成为首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南安市与翔安区建立维权联动机制】 6月,南安市与厦门翔安区签订“联手保护知识产权,共同维护消费安全”联动协议书,建立城市联盟维权的新模式。
  【厦漳龙电视信号实现相互覆盖】 6月15日起,厦门、漳州、龙岩电视台节目信号实现相互覆盖。漳州电视台一套可覆盖厦门、龙岩两市,而厦门卫视、厦门一套、龙岩电视台综合频道也可同时出现在漳州观众的视野里。此外,厦门电视台与龙岩电视台的节目信号在年底前也实现了相互覆盖。
  【厦泉漳龙城市联盟首届设计师论坛】 6月18日,厦泉漳龙城市联盟首届设计师论坛暨第六届环太平洋社区设计师研讨会在泉州举行。加强城市规划与设计工作经验交流,成立规划师、建筑师联盟,组织开展设计师论坛,建立厦泉漳龙城市规划会商合作机制,是2007年城市联盟工作重要的活动内容之一。
  【厦泉漳龙四城市打造一小时交通圈】 11月,在由省建设厅牵头组织的厦泉漳龙城市联盟第五次市长联席会议上,发布了由四城市多轮商谈后的联盟发展规划阶段成果,规划在四个城市的产业转移整合、基础设施共建共享、交通路网大提速、滨海环湾走廊等方面明确了协作共赢的思路。同时指出将构筑基础设施网络,建设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和城际快速路,打造一小时交通圈,形成联系紧密交通便捷的城市区。
  【厦泉漳龙四市实现e通卡互通】 12月26日起,厦泉漳龙四地市民持一张e通卡即可乘坐厦、漳、泉(安溪)、龙四地公交车,实现四地公交系统刷卡互通,将为四地提供便利的交通信息化服务,为加速四地旅游业发展奠定基础。
  【《厦泉漳龙城市联盟发展走廊规划》及专项规划公布】 12月7日,福建省建设厅公布《厦泉漳龙城市联盟发展走廊规划》及其专项规划初步成果,该规划提出:厦门、泉州、漳州、龙岩地区将构筑为“一带”,即沿海发展走廊;“两轴”,即山海协作轴和沿海发展轴;“两湾”,即厦门湾城镇群和泉州湾城镇群;“四区”,即厦门、泉州、漳州和龙岩城市区。其中厦门和泉州两城市将组合形成大都市区,并依托规划的一小时交通圈,辐射带动漳州和龙岩。规划还确定将采取五大行动计划,协同建设四个联盟城市的公共配套设施。
  【厦门—安溪城际快速路开工】 2月14日,厦门—安溪城际快速路正式开工。厦门至安溪城际快速路(云埔—龙门段)将用3年左右的时间建成通车,这条按照高速公路标准建设的快速路将极大地改善安溪与厦门间的交通条件,加强两地间的山海联系,完善沿海与内陆地区之间的交通运输网络。
  【福建厦漳大桥有限公司成立】 3月9日,福建厦漳大桥有限公司在招商局漳州开发区举行成立大会,标志着备受各界关注的厦漳跨海大桥建设开始实质性运作。
  【龙厦铁路建设全线展开】 8月3日,福建省“十一五”铁路建设计划的重点工程——龙厦铁路在龙岩举行全线开工动员大会,会上举行了铁路设计、施工、监理、廉政等协议签字仪式,标志着龙厦铁路建设全线展开。
  【泉厦高速扩建工程正式动工】 12月28日,泉厦高速扩建工程正式动工,该工程计划将现有双向4车道增至8车道,通行能力将增加2.5倍,扩建工程预计2009年12月建成。
  (市经发局)
  对口支援和帮扶
  【概况】 2007年,厦门市在认真审核对口支援和帮扶项目的基础上,共向西藏、新疆、宁夏、重庆等地拨付对口支援和帮扶资金2280万元,其中西藏1100万元、新疆70万元、宁夏410万元、重庆700万元。年内,厦门市组织项目检查组赴重庆、西藏检查对口支援和帮扶项目,强化对口支援和帮扶资金管理;做好与对口支援和帮扶地区高层间的互访,为对口支援和帮扶工作的开展奠定良好基础;举办西部地区管理人才创新培训研修班,共有西部7个省市的乡镇以上领导和企业负责人参加培训,为黔江区、武隆县、万州区的900多干部和企业领导举办对口支援和帮扶培训班。
  【厦门市对口支援和帮扶工作座谈会】 1月22~24日在宁夏银川市召开。会议对对口支援和帮扶工作提出要求,并对工作内容和项目进行对接。在宁夏期间,厦门市副市长叶重耕率团赴厦门市对口帮扶的泾源县、海原县实地考察。
  【西藏自治区党政代表团来厦参观考察】 4月6~8日,以西藏自治区党委书记张庆黎为团长的西藏自治区党政代表团来厦参观考察,与福建省、厦门市领导座谈,互相交流发展经验、共商合作发展大计。省、市领导何立峰、陈少勇、李川、刘赐贵、黄笑影、徐模等陪同代表团参观考察了鼓浪屿、环岛路、五缘湾以及厦门首个保障性住房项目——高林居住区和夜景工程等。
  【叶重耕率团考察万州】 4月20日,副市长叶重耕率厦门市党政代表团赴重庆市万州区考察,参观考察了厦门市政府援建的冯家院移民休闲广场,并召开座谈会就厦门市部门帮扶的任务进行安排落实。
  【刘赐贵率团考察对口帮扶地区】 7月23~27日,市委副书记、市长刘赐贵率厦门市党政代表团参加在宁夏召开的闽宁互学互助对口扶贫协作第十一次联席会,会后深入厦门对口帮扶县——宁夏固原市泾源县和中卫市海原县,考察厦门对口帮扶项目成果,看望厦门市在宁夏挂职干部。考察期间,厦门市思明区和湖里区分别与泾源县和海原县签订了对口帮扶协议,市区两级共向泾源县和海原县捐赠资金260多万元。
  【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党政代表团来厦考察】 9月5日,以党委书记李学军为团长的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党政代表团来厦参观考察,参加第十一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并参观鼓浪屿、环岛路、高林保障性住房工地。市领导何立峰会见了代表团一行。
  【厦门市劳动力培训校企合作对接会】 4月27~29日,厦门市举办第三届校企合作对接会。对接会的目的在于通过政府搭建的平台,实现用工企业与省内外技术学(院)校,特别是中西部对口支援和帮扶劳务输出大省的职业学校、技工学校的对接,缓解厦门市高技能人才紧缺和就业(用工)结构性矛盾。对接会邀请厦门市对口支援和帮扶地区的21所院校和厦门市部分工业企业参会。
  【市援藏项目检查组赴西藏检查】 5月26日至6月6日,由市委组织部、市经发局、建设局等部门组成的厦门市援藏项目检查组赴西藏林芝地区米林县检查援藏项目建设情况并参加米林县珞巴民俗暨藏医药文化节活动。通过检查进一步了解掌握了几年来厦门市对口支援和帮扶西藏项目的建设及资金使用情况,厦门市共筹措支持米林县建设的社会资金和物资折合达1512万元,加上财政援藏资金,总金额达5062万元,较上一批援藏资金高出112万元,其中包括援助各乡镇小学校舍新建及维修工程、集美幼儿园、传染病房、同安屠宰场、工商局综合楼、中小学电脑配备、医疗物资、海关扶贫物资等。
  【市广电援藏采访团赴藏采访】 6月9~22日,由市委宣传部、市广电集团等组成的厦门市广电援藏采访团赴西藏米林县采访报道。采访团克服高原缺氧带来的种种困难,深入到边防哨所、偏远农牧民居住区等,全方位报道在厦门市援藏干部的努力和在全市各界大力支持下,米林县的社会经济和农牧民生活水平所取得的变化。
  【第三批援藏干部赴任】 7月10日,5名厦门市第三批援藏干部赴对口支援的西藏林芝地区米林县任职,任职时间3年,分别担任米林县委书记、县委副书记、县委副书记兼常务副县长、副县长和县检察院副检察长等职务。从2001年起,厦门市已选派两批援藏干部进行援藏,并在资金、项目、物质、人才等方面支持米林县的发展,投入援藏资金超过1亿元,实施援藏项目96个。
  【举办西部地区管理人才研修班】 按照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西部地区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精神,12月2日,由国务院西部开发办主办,厦门市对口办公室组织实施的西部地区管理人才创新培训专题研修班开课。来自四川、云南、广西、宁夏、西藏、重庆、新疆等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新疆建设兵团的104人参加培训。研修班开设领导科学与艺术、营销新理念、旅游资源开发与目的地营销战略等课程,邀请原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卢存岳教授,华侨大学旅游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郑向敏教授等授课。同时,还邀请北京大学博士后、国务院扶贫办国际合作与社会扶贫组曹洪民处长为学员讲解“十七大”报告与区域协调发展情况。
  (市经发局)

知识出处

厦门年鉴.2008

《厦门年鉴.2008》

出版者:中华书局

本年鉴主体内容时限为2007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发生在厦门或与厦门有关的重大事件、重要活动。系统地反映厦门市在该年度经济、文化、政治、人民生活等各个方面的发展情况。

阅读

相关地名

厦门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