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图书馆
厦门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厦门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对台贸易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厦门年鉴.2009》
图书
唯一号:
130120020210000286
颗粒名称:
对台贸易
分类号:
F727
页数:
3
页码:
369-371
摘要:
本文记述了2008年福建省厦门市对台贸易的情况,包括促进对台经贸四项措施、推动台湾水果进口、两岸展会交流、对台进出口前十名企业、自台进口前十名企业、对金门蔬菜出口重新启动、利用“小三通”优势进口台湾水果、首批台湾水果直航抵厦、国家博物馆永久收藏厦门对台经贸交流实几方面情况。
关键词:
厦门市
商业贸易
对台贸易
内容
【概况】2008年,厦门市对台进岀口额38.3亿美元,同比增长25.9%。其中,出口7.1亿美元,增长38.8%;进口31.2亿美元,增长23.2%。对台贸易主要有三大特点:1.对台贸易增长呈项目拉动型。全年对台进出口、出口、进口增幅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分别高出11.8、23.8和10.8个百分点。台企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全年自台进口142亿美元,增长70.3%,对全市对台进口增长的贡献率99.5%;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全年对台出口1.3亿美元,对全市对台出口增长的贡献率65%。
2.对台设备出口增长最快。年内,厦门市机器、机械器具、电气设备对台出口3.8亿美元,同比增长107.1%,在主要对台出口大类商品中增幅最高。此外,化工产品出口0.6亿美元,同比增长9.8%;纺织原料及纺织品出口0.5亿美元,同比增长36.9%,车辆等运输设备出口0.4亿美元,同比增长8.3%。以上大类商品占对台出口总值的70%。
3.对台进口仍以上游原料为主。主要进口商品有:光学、照相及电影器材进口14.1亿美元,同比增长49.4%;机器、机械器具及电气设备进口7.0亿美元,同比增长3.4%;化工产品进口3.2亿美元,同比增长32.4%,塑料及其制品进口3.1亿美元,同比增长12.1%。以上主要商品占对台进口总值的87.9%。
此外,2008年厦门对金门直接贸易货物量8.1万吨,增长14.1%;货值1336.3万美元,增长53.2%;对金蔬菜出口10批次120吨。对澎湖出口货物量15.7万吨,增长179%,货值54万美元,增长230.7%。
【促进对台经贸四项措施】2008年,市贸发局4项对台经贸措施是:(1)利用厦金直航以及台湾方面政策的松动,推动台资企业生产资料、台湾水果等农产品经金门进入厦门,推动厦门市对金门蔬菜等农副产品出口,推动台湾大型企业在厦门设立物流分拨中心。(2)搭建两岸专业展会平台,办好“台交会”、“食博会”、“礼品展”、“体博会”等涉台展会,继续组织大陆企业赴台办展,争取将其作为厦门与台湾的固定经贸活动平台。(3)加快台湾水果销售集散中心建设,重新规划1.6万平方米土地作为台湾水果销售集散中心用地,继续执行台湾水果进口奖励政策,帮助台湾水果经营商开拓大陆市场。(4)推动并参与大嶝对台小额商品交易市场0.8平方公里的整体规划和建设,引进台湾有实力的团体和企业进入市场;协调落实大嶝市场免税额提升到3000元人民币的政策以及台湾香烟进入市场销售的问题。至年底,大嶝市场累计进口台湾商品1962万美元,增长46.5%。
【推动台湾水果进口】2008年,厦门市积极推动台湾水果进口,全年进口台湾水果达1627吨,增长76.5%,居全国第一位。具体措施:一是由政府出资,国有企业夏商集团负责承建台湾水果销售集散中心,在短时间内完成主体大楼的选址、拆迁和建设工作。二是继续实施奖励措施,在继续对厦门市企业进口台湾水果每吨奖励1000元的基础上,对“小三通”进口台湾水果的奖励标准从1000元/吨提高到1500元/吨,并兑现对台湾水果经销商免一年经营场租金和冷藏费政策,绝大部分台湾水果通过“小三通”途径进入厦门市场。三是优化进口环境。积极争取解决“小三通”的水果产地证问题,争取扩大厦门口岸进口水果种类和国别并取得零的突破,编印《进口台湾农产品手册》等。四是开拓台湾水果市场,积极推动并组织台湾水果经营者在本地或赴大陆其他城市进行参展和促销活动,举办台湾水果推介或订货会,建立营销渠道。
【两岸展会交流】2008年,两岸展会交流活动更加频繁:一是赴台举办展会。先后组团参加“两岸建筑建材暨产品展”,中国五矿化工进出口商会主动加入;首次参与主办厦门市在台举办的“2008年两岸建筑建材暨产品展”,本届展会展位数117个,参展参会企业90家,参展商品近2500种,比上届增加1000种,共有来自全国20多个省、市企业及相关机构的174人参加,这是两岸建筑建材及相关行业交流史上参展规模最大、参与省份和参与人数最多、参展内容最丰富的一次经贸交流活动。二是做大对台交流展会平台。“食博会”连续3年设立台湾展区,展品品种也从以往的果蔬农产品扩大到整个食品行业,展位规模也扩大到150个。“体博会”除了与台北市体育用品商业同业公会继续共同主办外,台湾区体育用品工业同业公会也应邀参与协办。“礼品展”台湾工艺企业参展展位数35个。2008年,在厦门市常年举办的18个专业展览会中,有9个有台湾工商团体参与主办或协办,分别是:“文博会”、“台交会”、“佛事用品展”、“食博会”、“图交会”、“礼品展”、“体博会”、“石材展”、“汽博会”,全年共有489家台湾本岛企业来厦参展,展位数1360个,参展台湾本岛企业最多的是“文博会”,共有113家台湾企业参展,展位321个。此外,投洽会也有24家台湾企业参展,展位38个。(详见本书会展业相关条目)
【对台进出口前十名企业】2008年厦门市对台出口前十名企业是: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高时(厦门)石业有限公司、厦门新凯复材科技有限公司、厦门中端电器有限公司、厦门士林电机有限公司、厦门春保精密钨钢制品有限公司、厦门紫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首雷光电科技(厦门)有限公司、森嘉食品有限公司、友达光电(厦门)有限公司。以上企业同时获得“2008年度厦门市对台贸易先进企业”称号。
【自台进口前十名企业】2008年自台进口前十名企业是:友达光电(厦门)有限公司、翔鹭石化有限公司、巨茂光电(厦门)有限公司、翔鹭化纤有限公司、腾龙特种树脂有限公司、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联想移动通讯科技有限公司、明达实业有限公司、亚美(厦门)皮件有限公司、叶水福物流(厦门)有限公司。
【对金门蔬菜出口重新启动】7月4日,厦门对金门蔬菜出口重新启动,此次出口蔬菜16.4吨(7个品种),货值0.59万美元;花生仁19.4吨,货值3.36万美元。由于从2007年7月起,国家开始对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进行专项整治,要求出口农产品必须由专门的种植基地生产,并对基地实行备案管理,厦门市对金门蔬菜出口曾一度中止。
【利用“小三通”优势进口台湾水果】从2008年起,市贸发局协调台湾水果经营者尽可能使用同一艘船运输台湾水果,以降低金门至厦门的运费。7月10日,金门“德旺”号轮首次使用冷藏柜运输台湾水果至厦门,水果品质得到保证,同时降低运输成本。7月17日,该轮再次抵厦,运载3个冷柜(其中,发往北京、上海和在周边城市销售各1柜),这是“小三通”进口台湾水果数量最大的一次,体现了厦门通过“小三通”批量进口台湾水果的优势。以前厦门市通过“小三通”进口台湾水果由于数量少,而且使用小吨位散货船运输,造成运费高、损耗大,也影响了水果品质。
【首批台湾水果直航抵厦】12月17日,万海航运公司的“明春”轮装载5个货柜的台湾柳丁从高雄直航抵达厦门东渡象屿码头,这是两岸直航后首艘抵达厦门的货轮,也是台湾水果首次通过直航抵达大陆。“明春”轮海上航行时间仅15个小时,比原来两岸三地航线节省3天行程。随同台湾水果一起来厦的还有200多个货柜的其他货物。
【国家博物馆永久收藏厦门对台经贸交流实物】12月,国家博物馆决定永久收藏厦门市4件对台经贸交流实物,这4件实物为:(1)2006年4月,台湾政要马英九、王金平为厦门市对外经贸企业协会与台北市商业会建立的“姐妹会”友好合作10周年的题词;(2)2006年12月,厦门市在台北市世贸中心成功举办的首届“两岸建筑建材暨产品展”使用的横幅;(3)2005年5月28日,台湾首批水果通过“小三通”进入厦门口岸的报关单、检验检疫证明复印件;(4)2008年5月,台湾台塑集团与厦门合资兴建的大陆第一家医院——长庚医院开幕典礼嘉宾签名簿。
知识出处
《厦门年鉴.2009》
出版者:中华书局
本年鉴资料收录时限为2008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全面、系统地反映厦门市在该年度经济、文化、政治、社会发展等各个方面的发展情况。
阅读
相关人物
陈慧坚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厦门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