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图书馆
厦门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厦门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检验检疫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厦门年鉴.2009》
图书
唯一号:
130120020210000207
颗粒名称:
检验检疫
分类号:
F752.55
页数:
3
页码:
287-289
摘要:
本章记述了2008年福建省厦门检验检疫工作情况,包括部分重点产品专项整治、积极应对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疫情疫病防控、实施全过程监管、检验监管机制改革、对台检验检疫工作、大通关建设、支持地方重点项目建设、扩大农产品出口举措、服务企业工作、科技兴检、电子口岸建设几方面情况。
关键词:
厦门市
海关管理
检验检疫
内容
【概况】 2008年,厦门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共受理货物报检77.49万批,货值379.02亿美元;实施货物检验检疫32.96万批,179.86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2.31%和25.35%。实施轮船检疫1.69万艘次,飞机检疫1.48架次,集装箱检疫387.97万标箱,快件检疫98.66万件,邮包检疫54.62万件;完成出口商品包装鉴定1.52万批、16.75万件;完成重量鉴定744.71万吨。查验出入境人员267.92万人次;实施出入境人员健康检查1.79人次,艾滋病监测1.51人次,预防接种9149人次。通过检验检疫,共发现不合格出入境货物2785批次,货值9.37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4.72%和70.14%;截获各类动植物疫情280种4.26万种次。在出入境人员健康检查中共发现病例6730人次,同比增长77.57%。
【部分重点产品专项整治】 3~9月,厦门检区按照质检总局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对玩具、服装、家具、仿真饰品、进口涂料、小家电等6类进出口重点产品开展专项整治,共完成生产企业清查352家,100%签订《产品质量安全承诺书》,其中249家法定检验目录内出口商品生产企业100%建立质量档案;对43家出口童装生产企业和40家出口小家电生产企业100%建立产品安全质量控制制度,14家出口玩具生产企业100%实施产能核定;对150家家具生产企业的高风险原辅料以及对应的供应商实施报备。实施进口产品安全健康、环保项目抽查330批,其中2批进口玩具因无3C认证及部分产品脏污陈旧作销毁或退运处理。实施强制性产品认证(CCC认证)管理,进口涂料入境验证6批。通过开展集中整治,增强进出口企业第一责任人的产品质量意识,较好地解决了上述重点产品存在的各类安全隐患问题。
【积极应对食品安全突发事件】 5月,输日干香菇辐照事件发生后,厦门检验检疫局提出强化和规范辐照食品检验监管的措施,得到质检总局肯定并在全系统推广。9月,三鹿婴幼儿奶粉事件发生后,检验检疫局迅速启动食品安全应急反应机制,抽调15位业务骨干组成5个食品安全工作组派驻9个分支机构加强督查指导;抽调13名检验人员向厦门检区所有出口含乳食品生产企业实施驻厂监管,加强对企业生产过程的监督和质量控制;迅速开展以排查含乳食品和饲用品污染三聚氰胺为主要内容的专项清查工作;对进出口含乳食品批批严格检测三聚氰胺;严格按要求做好信息报送及投诉举报的处理工作,妥善处理消费者投诉举报事件;开设乳制品报检专窗和检测绿色通道,成立专业检测突击队,检测设备24小时运转,累计完成2000多个样品的检测,切实保障厦门口岸进出口乳制品安全。
【疫情疫病防控】 年内,厦门检验检疫局积极推进创建国际卫生海港、国际卫生机场工作,严格实施登革热、艾滋病、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点传染病的监测和防控,妥善处置“巴拿马船员水痘”、“锆英砂放射性严重超标”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开展舞毒蛾、检疫性实蝇、红火蚁等动植物疫情疫病监测和预警。加强进出口水果、种苗、花卉、粮食、原木、活动物、肉类、水产品、饲料等重点敏感产品检验检疫工作,检出率大幅提高。加强病媒生物监测,全年从出入境交通工具、集装箱、货物中发现病媒生物323.1万只,同比增长310%,截获数量位居全国系统首位。强化联合执法,与厦门市公安、卫生、教育以及海关、边检等部门签订《厦金航线重大传染性疾病防范工作联络协商机制》、《外国人管理工作联络协商机制》和《口岸现场处置突发事件联系配合机制》等。加强口岸核心能力建设,自行研发的口岸核与辐射监测设备通过质检总局鉴定,全年共排查出12例出入境旅客、1例行李放射性超标事件。8月,成功组织厦门口岸首次核与辐射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演练。
【实施全过程监管】 检验检疫局在实施全过程监管中采取了四项措施:一是强化源头管理。对厦门检区6653家企业进行备案,建立较为完善的企业质量档案,基本覆盖所有进出口企业和出口货物生产企业。对茶叶、蔬菜、食用菌等种养殖基地全面实行备案管理,对出口农产品企业全面实施注册登记制度,开展出口食品、农产品残留监控,有效保障源头监管,减少农兽药残留风险。二是强化日常监管。加强对法定检验商品,特别是进口废物原料、旧机电、医疗器械、进出境集装箱等重点敏感商品检验监管,加大对非法定检验商品的抽查力度,扩大检验检疫覆盖面,提高不合格商品和疫情疫病的检出率。三是完善监管长效机制建设,全年共制(修)定各类检验检疫业务规章制度61个。四是加大违法案件查处力度。完善对外稽查机制和内部行政执法监督检查机制,有效查堵“飞单”、逃漏检、假冒检验检疫标识等违法行为,全年共实施行政处罚293件,处罚金额526万元,同比增长357.4%。
【检验监管机制改革】 一是改革自理报检单位备案登记及报检员管理模式,将备案权限下放给各分支机构,提高工作效率。二是改革报检审单管理模式,推行电子集中审单系统,实现24小时全天候受理报检、系统24小时自动审单、企业实时获取信息,通关提速三分之一,列入电子监管的企业从申请报检到通关只需8分钟;对高风险和重点敏感商品实现通关全程、多方位监管,统一把关尺度。三是改革分类管理办法,采用企业质量诚信评价、产品风险管理和相应的检验检疫监管相结合的办法,建立新型的出口企业及其产品分类管理机制,将全检区出口工业品企业全部纳入分类管理,提高监管的有效性。
【对台检验检疫工作】 年内,厦门对台检验检疫工作取得三大突破:一是完善服务举措,认真做好厦金航线、两岸包机、台湾农产品输入大陆以及大陆游客赴台旅游的检验检疫工作。对台湾农产品输入大陆探索试行风险分析与分类管理相结合的检验检疫监管模式,加快验放速度。全年共检验检疫进口台湾水果1506吨,进口量跃居全国第一。促成台资漳州信华食品公司从台湾进口800吨猪肉作为出口加工原料,首开台湾猪肉进入大陆先例。大力支持台湾水果销售集散中心、闽台渔港中心、闽荷花卉中心、大嶝对台小额商品交易市场等涉台功能区建设和发展。二是积极开展对台检验检疫政策研究。承担对台科研课题《海峡两岸检验检疫法律制度及对策分析》通过国家鉴定。出台《厦门检验检疫局海峡两岸直航特别管理办法》,对以海峡两岸直航方式出入境的货物、人员及其携带物、交通工具和邮包等提供便捷的通关措施。三是积极推动两岸检验检疫交流合作。成功承办海峡两岸近60年来最大规模的一次检验检疫交流活动——2008海峡两岸农产品检验检疫研讨会,与台湾动植物防疫检疫发展协会就扩大厦台两地农产品贸易、建立有效的两岸检验检疫沟通协调机制等方面达成五点新共识。12月,组团赴金门实地考察两岸经贸往来需求,和台湾检验检疫机构就建立两岸特别是两门(厦门、金门)检验检疫交流协调平台和业务主管部门专家会商制度等问题进行沟通和研讨,实现两岸检验检疫机构合作交流的历史性突破。
【大通关建设】 2008年,厦门检验检疫局积极采取各项措施,健全口岸通关机制,全面实行出口货物通关单联网核查,积极推行跨检区的检验检疫直通放行制度,大幅提高口岸通关速度。加强口岸通关协作,扶持大宗资源性商品从厦门海港口岸进口,促进检区港口经济发展。与江西检验检疫局、鹰潭市政府签订合作意向书,优化服务措施,促成江西重点建设项目所涉及的废物原料从厦门口岸入境,每年可为厦门港增加100多万个货柜,近200万吨铜废料的吞吐量。
【支持地方重点项目建设】 年内,厦门检验检疫局对腾龙公司、ECCO公司、柯达图文影像集团等地方重点项目进口成套设备实施项目管理,提供全程跟踪服务,项目备案金额总值达9.7亿美元,同比增长835%。针对新加坡来宝资源公司进口棉花、福建炼化一体化项目进口成套设备等检验检疫问题,深入企业进行调研,采取相应措施,深受地方政府和企业好评。积极落实“节能减排”政策,扶持节能减排型产品出口,全年辖区出口节能灯5.5亿美元,同比增长13%。
【扩大农产品出口举措】 年内,厦门检验检疫局采取四项措施,帮助农产品生产企业扩大出口:一是对列入法定检验的出口农产品继续免收检验检疫费用,全年减收企业费用总额超过1500万元。二是推荐农产品生产企业对国外注册,至年底共有74家(次)农产品生产企业获得国外注册。三是组织开展良好农业规范(GAP)试点工作,帮助厦门如意集团有限公司、厦门市同安区恒利茶叶有限公司、厦门茶叶进出口有限公司、厦门健民食品有限公司、厦门同泉水产食品有限公司、厦门杏林鳗业有限公司等6家企业顺利通过中国质量认证中心的良好GAP审核,成为厦门首批获得GAP一级认证证书的企业。四是发挥技术优势,指导企业解决技术难题,促进检区特色农产品扩大出口。全年辖区出口农产品14亿美元,同比增长11%,在相对困难的形势下保持出口的逆势上扬。
【服务企业工作】 针对日益严峻的外经贸发展形势,厦门检验检疫局先后出台《做好服务企业工作的30条意见》等一系列帮扶企业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促进外贸发展的措施。自9月5日起,组建13支技术服务队深入开展“服务企业百日行活动”,编印1200多册纺织品服装、食品包装国内外技术法规汇编、REACH(即欧盟化学品监管体系)法规指南等分发企业,重点帮扶生产经营出现困难、业务明显萎缩的中小企业自主创新,免费提供信息、技术和政策培训等服务,受到企业好评。全力帮助企业有效应对技术壁垒,免费为企业提供专业咨询和技术指导,帮助辖区34家企业完成REACH法规预注册。积极开展贸易技术壁垒调查研究,选择200多家可能受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较大冲击的企业,帮助制定应对方案。加大被国外通报的生产企业的技术帮扶力度,全年共帮助30批次被国外检验检疫机构检出安全卫生问题的食品企业进行整改并恢复出口,帮助2家被质检总局纳入出口食品违规企业名单的蔬菜企业成功撤销名单并恢复生产出口。鼓励和支持企业用好用活各种优惠政策,帮助企业获得近3亿美元的关税减免。
【科技兴检】 9月,位于海沧的厦门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综合实验楼正式投入使用,面积由6000多平方米扩充到1.2万平方米,设施全面更新,经过技术资源整合,实验室检测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9月8日,厦门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成立,首聘中科院院士为高级顾问。科研制标和技术攻关工作取得新进展,共有6个科研项目获得质检总局立项,创历年新高;25个项目被列为2008年检验检疫行业标准制(修)定计划,完成质检总局科研项目鉴定2项。
【电子口岸建设】 年内,检验检疫局启用海港入境货物检验检疫电子闸口系统,完成检验检疫国有资产管理系统测试、运行、升级,扩大出口电子监管系统应用,完成内外网升级改版及视频监控中心的建设。开发应用“企业监管及申报综合管理系统”,实现企业ERP系统(即企业资源计划管理系统)、电子监管系统、电子申报系统数据交互的无缝集成。船舶重量鉴定应用“鉴定数据现场处理软件”,登轮鉴定现场全面实现电算化。加快福建电子口岸共建步伐,与电子口岸有限公司联合开发完成海港入境货物检验检疫电子闸口系统及进口报检信息查询系统。
知识出处
《厦门年鉴.2009》
出版者:中华书局
本年鉴资料收录时限为2008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全面、系统地反映厦门市在该年度经济、文化、政治、社会发展等各个方面的发展情况。
阅读
相关人物
吴琼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厦门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