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图书馆
厦门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厦门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污染物排放控制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厦门年鉴.2009》
图书
唯一号:
130120020210000052
颗粒名称:
污染物排放控制
分类号:
X506
页数:
3
页码:
82-84
摘要:
本文记述的是2008年是主要污染物减排进入攻坚战的关键性一年,厦门市继续坚持“控制增量、不欠新账,削减存量、多还旧账”的原则。采取强化领导、落实责任,源头把关、控制增量,工程减排、落实到位,建立体系、强化监管等措施,确保主要污染物减排目标、计划、任务和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关键词:
污染物排放
控制
厦门
内容
【概况】 2008年是主要污染物减排进入攻坚战的关键性一年,厦门市继续坚持“控制增量、不欠新账,削减存量、多还旧账”的原则。采取强化领导、落实责任,源头把关、控制增量,工程减排、落实到位,建立体系、强化监管等措施,确保主要污染物减排目标、计划、任务和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1.领导重视,落实责任。市委、市政府领导先后多次召开全市节能减排专题工作会议,协调解决节能减排工作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要求市财政支持主要污染物减排基础能力建设和重点项目建设,建立全市主要污染物减排工作奖惩机制,严抓工作落实,确保实现主要污染物减排工作目标。
2.制订计划,落实措施。市政府出台《厦门市2008年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工作意见》,确定全市2008年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控制在4.93万吨,较上年净削减650吨,年度削减量为1.3%;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控制5.244万吨,较上年净削减580吨,年度削减量为1.1%。为实现年度主要污染物减排目标,全市通过“工程减排、结构减排、监管减排”三大措施,共完成重点减排工程项目22个,其中化学需氧量减排项目14个,新增削减量6216吨;二氧化硫减排项目8个,新增削减量8120吨。
3.技术创新,结构减排。促进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和升级,淘汰现有落后产能、工艺设备。推广使用清洁能源,推行热电联产、集中供热。建成4家热电厂和1家自备电站,已替代144家企业中小燃煤锅炉。对现有燃煤、燃重油锅炉逐步进行改造,推广使用水煤浆,有条件的改用电、用气锅炉。引导现有布局不合理企业和新建项目向岛外迁移。推广适用新技术,在造纸行业中推广使用高效絮凝技术,促进污水循环利用,实现污水、污泥“零排放”;在制药、化工业等行业,采用汽提法对污水进行处理,既处理污水,也治理异味;在电子类公司建设先进的催化燃烧装置(RTO)对废气进行治理,大幅减少废气排放。
4.项目落实,工程减排。全市落实重点减排工程项目共22个,其中化学需氧量减排项目14个,二氧化硫减排项目8个。在化学需氧量减排方面,厦门市水务中环污水处理有限公司通过加大污水管网建设力度,提高污水截流率,增加污水处理量。同安华达利纸业有限公司等5家造纸企业完成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与改造,基本实现污水、污泥“零排放”。厦门银鹭食品有限公司污水处理场二期工程、厦门海洋职业学院生活污水处理中水回用工程已建成运行,实现中水全部回用。在二氧化硫减排方面,厦门市华夏电力、腾龙树脂、新阳热电、瑞新热电已于2007年完成脱硫工程建设,脱硫设施均能正常运行。明达玻璃(厦门)有限公司两套废气排放在线监控系统安装完毕,试运行情况良好。重点减排企业在线监控设施均与省、市环保部门监控中心联网。
5.严格执法,监管减排。严把环评、审批和环保验收关,提高环境准入门槛,按照主要污染物区域和“点对点”削减调剂的要求,落实新、扩、改建设项目新增污染物排放指标来源,严格控制污染新增量;全面推行排污申报登记与排污许可证制度,在发放环节落实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减排要求;加大排污费征收管理力度,促使企业加强污染治理。加强日常监督执法和环境稽查现场执法,确保重点减排项目和重点排污企业污染治理设施正常稳定运行并达标排放。加大排放化学需氧量重点企业的治理力度,促进中水回用,完善减排“三大体系”和基础设施建设工作。
【废水主要污染物排放量】 厦门市全年取水总量约为29586万吨,比上年增长2.71%;全年废水排放总量为22715.82万吨,比上年(21353.8万吨)增加1361.93万吨,增幅6.38%。其中,生活污水排放总量18690.92万吨,占全市废水排放总量的82.28%,比上年增加1650.9万吨;全市工业废水排放总量4024.90万吨,占全市废水排放总量的17.72%,比上年减少288.97万吨,减幅6.70%;全市重点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为99.75%。
全市废水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1)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4.704万吨,比上年削减0.291万吨,减排量达5.83%。其中,生活污水中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为4.402万吨,占全市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的93.58%;工业废水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为0.302万吨,比上年减少20.5%。(2)全市氨氮排放总量为0.363万吨,比上年的0.48万吨减少0.118万吨,减排达24.58%。其中,生活氨氮排放总量0.323万吨,占全市氨氮排放总量的89.0%;工业废水中氨氮排放总量为0.04万吨,比上年减少9.0%,占全市氨氮排放总量的11.0%。全市现有城市污水处理厂8座,设计处理能力为85.1万吨/日,全年处理污水总量为18222万吨,日平均处理污水量为49.98万吨。其中,年处理城市生活污水总量为15002万吨,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82.26%,化学需氧量去除量3.4159万吨,氨氮去除量0.2850万吨;年处理工业废水量3220万吨。
【废气主要污染物排放量】 全市工业煤炭消费总量为438.88万吨,比上年减少1.1%。煤炭消费量主要分布在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达364.67吨,占总量的83.09%。燃料油消费量13.78万吨,比上年减少5.62%。燃油仍以重油为主,为12.86万吨,占总燃油量的88.1%。
全市废气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1)工业废气排放量676.30亿标立方米,比上年增长3.16%。其中,燃料燃烧排放废气量417.95亿标立方米,比上年增长1.73%;生产工艺废气排放量258.35亿标立方米,比上年244.79亿标立方米增加长5.54%。(2)二氧化硫排放量为4.667万吨,比2007年减少0.635万吨,减排量达11.95%。其中,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为4.578万吨,比上年减少12.13%,工业二氧化硫达标率为99.98%。(3)烟尘排放量为0.153万吨,比上年减少64.15%。其中工业烟尘排放量为0.1398万吨,比上年减少66.12%,工业烟尘排放达标率为99.8%。工业粉尘排放量285.37吨,比上年减少36.27%,工业粉尘排放达标为99.91%。(4)生活耗煤量为5.24万吨,比上年减少14.5%。生活二氧化硫排放量892吨,比上年减少3.25%。生活烟尘排放量132吨,比上年减少6.38%。(5)氮氧化物排放量为3.289万吨,比上年增长23.24%。其中工业源氮氧化物的排放量为1.200万吨,比上年减少3.40%;生活源与移动源氮氧化物的排放量为2.089万吨,比上年增长46.43%。
【固体废物处理和利用】 全市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134.97万吨,比上年增加5.78%。工业固体废物处置量为3.95万吨,比上年减少50.78%。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124.25万吨,比上年增加3.37%,其中综合利用往年贮存量1.27万吨,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为91.2%,比上年基本持平。工业固体废物贮存量为8.05万吨,比上年增加131%。工业固废排放量为0万吨。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94.1%。
全市危险废物产生量1.61万吨,比上年增加29.5%,危险废物的综合利用量为0.538万吨,危险废物处置量为1.072万吨,全市危险废物处置利用率达100%。全市县(区)级以上医院医疗废物产生量0.14万吨,医疗废物集中处置量为0.14万吨,医疗废物集中处置率为100%。
全市城市生活垃圾产生总量为87.06万吨,比上年(83.18万吨)增加3.88万吨,比上年增加4.66%;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总量为84.40万吨,比上年(80.36万吨)增加4.04万吨;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为96.94%,比上年(96.61%)基本持平。
知识出处
《厦门年鉴.2009》
出版者:中华书局
本年鉴资料收录时限为2008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全面、系统地反映厦门市在该年度经济、文化、政治、社会发展等各个方面的发展情况。
阅读
相关人物
汤晓平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厦门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