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惠庙

知识类型: 作品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旅游志》
唯一号: 130035020220000514
作品名称: 威惠庙
文件路径: 1300/01/object/PDF/130010020220000013/001
起始页: 0083.pdf
分类: 建筑
分类号: K928.75
主题词: 寺庙-名胜古迹-中国

作品简介

威惠庙唐仪凤二年(677年),陈元光开辟漳州,政绩显著,死后州民念其功德,立庙奉祀,尊为“开漳圣王”。漳州各地都有祀奉陈元光的威惠庙。 最出名的威惠庙有两座。一在云霄县城西,始建于唐嗣圣元年(684年),明成化年间(1465~1487年)在今址重建,弘治四年(1491年)重修,祀奉陈政、陈元光父子及其部将。庙宇宏伟,占地面积1000多平方米,二进一殿建制,抬梁式结构,连左右回廊。正殿供奉陈政以及陈元光夫妇,左右厢房供奉开漳功臣。大门石联曰:“威震漳州南国兵戈化礼乐惠流云水西门宫阙亘河山”,庙内20多根石柱刻10多对楹联,概括陈元光的主要功绩。一在漳浦县西郊西宸岭,始建于唐开元四年(716年),原为七进王府式建制,后毁于火。现庙宇牌楼等为近年重修。 每年“开漳圣王”生日(农历二月十五)、忌日(农历十一月初五)和农历正月十五“走王”时,威惠庙前搭戏台,演潮剧,游神像,十分热闹。 明、清时期,漳籍先民入台。“开漳圣王”的香火也随之赴台,现台北、宜兰、桃园等地有50多座威惠庙。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旅游志

《福建省志·旅游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出版

本志是福建省第一部比较全面系统地记述旅游资源及旅游发展的专业分志。全志分为旅游资源和旅游发展两大部分,大体上第一、二章为旅游资源部分,其余为旅游发展部分。第一章旅游景区,各片的介绍一般先列旅游中心城市或主要旅游景区所在地的旅游点,然后列出其它地区的旅游点;同一地的旅游点先列自然景观为主的,再列人文景观为主的;同类景观则按其等级顺序排列。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