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山古城

知识类型: 作品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旅游志》
唯一号: 130035020220000503
作品名称: 铜山古城
文件路径: 1300/01/object/PDF/130010020220000013/001
起始页: 0077.pdf
分类: 遗址
创建时间: 1387年
分类号: K928.72
主题词: 文化遗址-名胜古迹-中国

作品简介

附近的铜山古城始建于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东、南、北三面临海,西面直达九仙顶,因依傍铜钵、东山两个村庄,故各取一字名之。城墙为花岗石砌成,长1903米,高7米,城堞有864个垛口,东西南北各有城门,西南二处建有城楼,为环山临海的水寨。明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戚继光在此全歼倭寇;崇祯六年(1633年),巡按路振飞大帅徐一鸣在铜山海面二次击败荷兰帝国东印舰队;隆武二年(1646年),郑成功以此为抗清根据地之一,训练水师,收复台湾;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福建水师提督施琅从铜山港和宫前港起航东征,统一台湾。 城东门外海滨有天然石洞,传有虎踞,故号“虎崆”。洞长15米,宽约5米,有清泉甘美,大旱不干,壁上镌“灵液”石匾,称“虎崆滴玉”。城最高处九仙顶有“人世仙境”、“海天一色”、“宦海恩波”、“三岛春秋”等摩崖题刻20多处。一块刻有“瑶台仙娇”的巨石是当年戚继光、郑成功的水操台。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旅游志

《福建省志·旅游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出版

本志是福建省第一部比较全面系统地记述旅游资源及旅游发展的专业分志。全志分为旅游资源和旅游发展两大部分,大体上第一、二章为旅游资源部分,其余为旅游发展部分。第一章旅游景区,各片的介绍一般先列旅游中心城市或主要旅游景区所在地的旅游点,然后列出其它地区的旅游点;同一地的旅游点先列自然景观为主的,再列人文景观为主的;同类景观则按其等级顺序排列。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