杉木林

知识类型: 自然资源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地理志》
唯一号: 130034020230000071
专题名称: 杉木林
文件路径: 1300/01/object/PDF/130010020230000003/001
起始页: 0242.pdf
专题类型: 自然资源

专题描述

杉木林在福建分布很广,林地面积约140余万公顷,木材蓄积量约8285万立方米,主要分布于南平、三明和龙岩三市。特别是延平、建瓯、顺昌、邵武、将乐、沙县、永安、清流、尤溪、武夷山和三元区、梅列区等12县、市、区,杉木长势最好,是杉木的中心产区。这里处于闽江上游,海拔多在800米左右,山岭逶迤,沟谷纵横,加以两侧有闽西和闽中两大山带屏障,形成温暖湿润的少风或静风的生态环境,土层深厚肥沃,极有利于杉木的生长,其单位面积生长量和蓄积量均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在杉木中心产区边缘的闽东南沿海地区,由于气温偏高、风力强、相对湿度小,且土壤偏酸偏瘦,杉木就生长不好,有的甚至呈“小老头”状态,难以成材。 反映杉木中心产区的杉木林,可以南平市延平区王台镇溪后林场为代表,群落外貌整齐,呈深绿色或灰绿色,植株分布均匀,高度也较一致。群落结构可以分为乔木、灌木、草本三层。乔木层以杉木居绝对优势,密度每100平方米16.5株,树龄40年,树高约40米,胸径平均0.25米,枝下高约20米,郁闭度为0.8;灌木层种类较多,主要有丝栗栲、黄楠、牛奶树(Symplocoslaurina)等幼树及黄瑞木、罗伞树、毛冬青等;草本层生长茂密,以福建座莲蕨(Angiopterisfokiensis)为主,其它有华南毛蕨(Cyclosorusparasiticus)、福建蹄盖蕨(Athyriumfukienensis)等;藤本植物有鸡血藤、菝葜、玉叶金花(Mussaendaparvi-flora)等。这是一片成熟的杉木林。 福建的杉木林主要是人工林,部分为半人工林或天然次生林。天然次生林在龙岩、上杭与连城交界的梅花山自然保护区内罗胜、将军山一带有成片分布,面积约667公顷,其中有6株“杉木王”,最大一株高34.8米,胸径1.91米,材积达28.8立方米,树龄近千年而长势仍旺盛。类似这样的杉木林,在宁化县水茜乡也有分布。 杉木材质坚韧,木理通直,易于加工,且经久耐用,不易为白蚁所蠹,是建筑、家具、桥梁、船舶等的良好用材。福建人民对营造杉木林有丰富的经验,早在50年代,溪后林场就以种植杉木速生丰产而闻名全国。1985年,在顺昌县高阳虎头山(海拔540米)发现50多亩杉木丰产林,平均每公顷材积高达755.56立方米,这片林是当地农民在民国8年(1919年)和民国12年用插条式方法营造的,“高阳杉”遂闻名全国。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地理志

《福建省志·地理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由总概述、大事记、地图集、专业分志、人物志和附录等部分组成。

阅读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