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图书馆
福建省图书馆
机构用户
福建省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黄红壤
知识类型:
自然资源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地理志》
唯一号:
130034020230000053
专题名称:
黄红壤
文件路径:
1300/01/object/PDF/130010020230000003/001
起始页:
0207.pdf
专题类型:
自然资源
分布:
分布于海拔800~1000米的山地
专题描述
主要分布于海拔800~1000米的山地,面积为154.98万公顷,占该土类的20.23%。 黄红壤是红壤向黄壤过渡的土壤类型。其成土的热量条件较红壤低,而降水量和相对湿度较红壤高,年均温度15℃~17.5℃,年降水量2000毫米左右,相对湿度大于85%。因此,其成土的富铝化作用比红壤弱,表现为土壤游离铁含量和铁的游离度较红壤低,而铁的活化度则较高,粘土矿物以高岭石为主,伴有较多的蛭石和一定量的水云母和三水铝石。黄红壤的原生植被为从常绿针阔叶林过渡到常绿针阔混交林,因生长繁茂,覆盖度较大,加之气候较温湿,所以生物积累量较红壤亚类强,土壤有机质含量也相对较高。 黄红壤的主要性状反映其过渡性特点:在形态上,土体分异较明显,剖面构型为Ah-Bs-C;由于受湿度较大的影响,土体上部氧化铁水化度较高,土色为棕黄或黄棕色,而土体下部则为淡棕红或淡棕色。土壤理化性质也介于红壤和黄壤之间,表层有机质含量平均为52.3±23.9克/千克,全氮2.01±0.9克/千克,全磷0.54±0.2克/千克,全钾16.1±6.4克/千克,速效磷缺乏,速效钾106±63毫克/千克,阳离子代换量11.37±3.27厘摩尔/千克。黄红壤的水热条件和土壤条件均较好,在利用上主要发展松、杉、竹、茶、油茶、油桐等用材林、经济作物和经济林。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地理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由总概述、大事记、地图集、专业分志、人物志和附录等部分组成。
阅读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