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东南沿海“猪→沼→果”生态农业模式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农业志1991-2005》
唯一号: 130034020220001252
专题名称: 福建省东南沿海“猪→沼→果”生态农业模式
文件路径: 1300/01/object/PDF/130010020220000017/001
起始页: 0438.pdf
专题类型: 其他

专题描述

1994年开始试点,至2001年在甫田、福安、长泰、漳平、诏安及长汀等县(市)示范,2002—2005年在全省推广。 该模式在吸收消化外省推广的“猪→沼→果”技术模式基础上,结合福建省实际,创新并示范推广的具有东南沿海特色的生态农业模式。其核心内容是把养殖业(猪)、农村能源建设(沼)、种植业(果)有机结合起来,以沼气为纽带,带动生猪和果业综合发展。项目实施地点,选择果树面积较大和养殖业相对发达的福安市、莆田县、长泰县、漳平市、诏安县以及长汀县作为示范县,之后在全省各地市全面推广。 该模式以沼气为纽带,将沼气池、猪舍、果园有机结合在一起,形成农业资源生态良性循环利用。围绕主导产业(果、猪),因地制宜开展“三沼”(沼气、沼渣、沼液)综合利用。将厕所、猪舍、沼气池“三结合”进行规划建设,人畜粪便直接入池发酵,使人畜粪便中大量的寄生虫卵、害虫卵和有害病菌被杀灭,改变了办沼气前“猪牛栏粪便(水)遍地流、臭气满村头”的现象,据项目区调查,常见传染病明显减少,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环境卫生得到明显改善。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农业志1991-2005

《福建省志·农业志1991-2005》

出版者: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本书设有生产条件、农村经济、农业技术、粮油作物、工业原料作物、园艺作物、热带与南亚热带作物、教育与科技等类目,记述了1991~2005年福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历史发展过程。

阅读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