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地方戏剧布袋木偶戏的情况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旅游志》
唯一号: 130034020220000779
专题名称: 福建省地方戏剧布袋木偶戏的情况
文件路径: 1300/01/object/PDF/130010020220000013/001
起始页: 0185.pdf
专题类型: 民俗

专题描述

流行于漳州地区,用闽南方言演唱。由于道具简单小巧,艺人们把木偶装在布袋里下乡演出,所以俗称布袋木偶戏,亦称掌中戏。 据传系明隆庆年间(1567~1572年)自泉州传入。起初演唱梨园戏曲调,后改唱皮黄、昆曲,芗剧兴起后,又改唱芗剧曲调。擅长武戏,尤擅长演两人对打的场面,如骑马、射箭、翻墙、越城、转碟、顶碗等特技动作。传统剧目有319个,1561本,后又编演50多个现代剧和童话剧,并扩大舞台和使用灯光布景,改2人坐着表演为站着表演,20个角色可同时登台,木偶也由高26.4厘米改为50厘米。《大闹天宫》、《雷万春打虎》、《蒋干盗书》、《大名府》、《抢米》、《浪子回头》、《卖马闹府》、《画皮》及《闽南傀儡戏》、《掌中艺术》等已摄成影片。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旅游志

《福建省志·旅游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出版

本志是福建省第一部比较全面系统地记述旅游资源及旅游发展的专业分志。全志分为旅游资源和旅游发展两大部分,大体上第一、二章为旅游资源部分,其余为旅游发展部分。第一章旅游景区,各片的介绍一般先列旅游中心城市或主要旅游景区所在地的旅游点,然后列出其它地区的旅游点;同一地的旅游点先列自然景观为主的,再列人文景观为主的;同类景观则按其等级顺序排列。

阅读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