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农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省志·烟草志》 图书
唯一号: 130020020230007232
颗粒名称: 一、农业
分类号: TS41
页数: 3
页码: 291-293
摘要: 本文记述了福建省烟叶生产经历了晒烟到烤烟的转变。福建省通过良种选育、技术研究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努力,提高了烟叶质量和产量,并取得了一系列科技成果和奖项。
关键词: 福建省 烟草 农业

内容

福建省烟叶生产的发展历史,主要经历了从晒烟到烤烟两大阶段。50年代以前,福建晒烟产量、质量虽曾有过辉煌的时候,但由于品种多且杂,有盖露、机尾、乌叶、红叶、桐山、红骨子、乌骨子、古泽本、船本等数十个品种。加上历代政府从未曾建立过研究机构,开展有组织、有领导的烟草科研活动,烟叶栽培和晾晒技术基本由民间自发交流,技术水平虽有所改进、提高,但缺乏有系统的总结和文字记载,再加上各地区土壤、气候和消费习惯的差异,形成各具地域特色的品种及栽培和晾晒技术。随着烤烟生产的发展,晒烟逐步被烤烟取代。90年代以来,全省除沙县、平和县等部分乡村,因有自己烟叶的品质优势,得以继续成片种植晒烟外,其他地区多利用田头、地尾、‘房前和屋后栽种,仅供农民自食,即使有少量产品上集市交易,也形不成大批商品量。至于香料烟和白肋烟,福建虽曾试种过,但因多种原因都已停止种植。
  烤烟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发展起来的,但后来居上。各级人民政府农业主管部门,将烟草生产纳入经济作物的一个重要项目,加强科研工作,改善和推广烟草生产技术,促进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福建省烟草公司组建后,省公司科学技术部和烟叶生产部,与福建农学院、福建农业科学研究院、龙岩地区烟科所,以及与其他有关院校合作,开展各种课题研究,涌现出一批新技术、新成果。
  (一)良种选育、引进与推广
  永定1号 是永定县农科所卢万泰等人于1975年开始从当地品种“特字401”中系统选育而成,曾名“提纯401”,经1979年至1981年全省区域试验并鉴定后,由永定县科委命名为“永定1号”。该品种一般亩产125公斤,上等烟占20%以上,外观质量好,内在化学成份较为协调,还原糖18~22%,尼古丁1.5~2%,色、香、味均较优,曾被中国烟草总公司于1984年认定为全国七大主推品种之一。1988年前,该品种种植占全省烤烟面积的70%左右。广东、广西等省(自治区)也有推广种植。80年代末期以来,基本被外引品种所取代。
  翠碧1号 1977年宁化县张仁琳等人从烟田变异单株选育而成。其综合性状表现良好,大田生长整齐,具有耐寒、耐旱、耐瘠瘦等优点,烟叶外观及内在质量均较好,亩产125~150公斤。1989年通过福建省烟草品种审评委员会审评推荐;1991年5月,全国烟草品种审定委员会专家进行现场验评,同年12月,全国烟草品种审定委员会会议通过对该品种的认定。1993年,种植面积约占全省烟草种植面积的30%。
  “4-4” 龙岩地区烟科所郭企彦等以“401”作母本,G140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全生育期240天,株高92厘米,有效叶20片,亩产约130公斤,上等烟20%以上,上中等烟90%以上。适应性好,不早花,耐肥、耐寒性较好,较抗根茎病,曾一度被推广,后为其它更好的优良品种取代。
  此外,龙岩地区烟科所曾选育出“78-20”、“闽烟2号”、“闽烟4号”、“6013”以及杂交一代优良组合“岩杂2号”、“岩杂3号”等品种。云霄县农科所曾选育出“80-1”品种,上杭县引进美国抗病品种“柯克176”等,都在当地试种过几年,但面积不大。从1986年起,福建省烟草公司与龙岩、三明烟草分公司、永定县、宁化县烟草公司配合,在组织全省烤烟品种区域试验、品种考察和良种配套栽培技术研究的基础上,一面推广省内选育的烤烟良种翠碧1号,一面用调整播栽期克服早花的办法,推广国外优良品种G28、G80和K326等外引良种。至1993年,推广良种面积占全省90%以上,克服了福建省烤烟品种杂乱现象,实现全省烤烟良种更新,同时,也改变了外引优良品种在福建长期未能种植的局面。获1992年省科技星火二等奖。
  (二)烤烟栽培技术研究与开发
  烤烟优质适产栽培及烘烤技术开发 1986~1989年,在永定县烟区组织实施,以提高烟叶质量和增加上、中等烟比例为目的,在永定县14个乡镇试验,推行良种规范栽培模式,使平均单叶重增加0.96克,黄烟率提高到96%以上。在此基础上,进行大面积开发,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明显增加,1988年获省科技星火奖,又于1991年11月,荣获全国星火计划成果博览会金奖。
  《烤烟综合标准》1984~1985年,由福建省烟草公司与省标准计量局合作制定的福建省地方标准。该《标准》规定的福建省烤烟13个标准系列,符合福建省客观实际,初步具备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管理科学、整体协调等特点,为烤烟生产、加工、贮运等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检验标准。《烤烟综合标准》经省标准计量局于1985年11月20日批准发布,决定于1986年1月1日起试行。试行以来,取得明显的经济效果,获1987年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优质烟栽培技术开发研究 1988~1990年,由省烟草公司与龙岩地区烟科所以及永定、上杭、龙岩、清流、宁化等县(市)烟草公司联合进行研究。针对福建省烤烟栽培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育苗方式、播栽期等一系列试验,烟叶质量达到以下指标:亩产150公斤左右,上中等烟比例占90%以上,最小叶片≥45厘米,平均烟碱含量为2~2.5%,糖碱比值为8~10,叶片均匀度30%。由此,探索出一套适合福建省气候、土壤特点的优质烟栽培技术规范,为福建省烤烟生产提供良好的技术保证,推广面积逐年扩大。1991年推广达1.3万公顷,推广面达36.03%,获1992年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单晚田烤烟优质适产栽培技术综合开发研究 由宁化县烟草公司组织进行,获中国烟草总公司1993年科技进步三等奖。
  主料烟开发研究 1991~1993年,在全省范围内组织进行,累计开发面积达1.56万公顷,烤烟单产提高,烟叶外观改良,化学成份谐调,香吃味改善,提高了全省烤烟生产的整体水平。
  此外,各级烟草公司与有关农业院校及研究所合作,开展烟草“进单上山”、营养袋育苗、单垄高畦、土壤与肥力、施肥技术、地膜覆盖栽培以及稀土微肥多种叶面肥等耕作栽培的研究。
  (三)病虫害防治
  烟草病毒病防治研究 以福建农学院病毒研究室为主,从1984年开始,开展烟草病毒病的系统研究,查明了福建烟草病毒病的病源种群共有12种病毒,首次弄清了福建烟草病毒的优势种群和优势株系,以及各种病毒株系的发病和发生频率,为病害监测和对症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明确了烟草主要品种,不同前作和苗地类型与病害发生的关系,有利于指导烟农生产,发挥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1992年,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烟草蚜虫生物防治研究 由中国烟草总公司立项,以福建农学院益虫研究室和福建省烟草公司为主,三明市烟草分公司、宁化县烟草公司协作承担,是我国首次以蜂药结合防治烟蚜。在烟草开放式生态环境下,经异地重点试验,防治烟蚜效果在90%以上。该研究从蚜虫体上分离出耳霉菌及其研究成果,为蚜虫的真菌防治研究开辟了新路,获中国烟草总公司1992年科技进步二等奖。
  全国烟草侵染性病害调查研究 由福建省各级烟草公司和有关院校专业人员参加,于1989~1991年进行,通过调查研究,发现福建省烟草侵染性病害发生种类共31种,其中,真菌病害10种,细菌病害4种,病毒病害12种,类菌原体病害1种,粘菌病害1种,线虫病害3种。为防治福建省烟草侵染性病害提供了可靠依据。
  抑芽剂一点灵 福建教育学院吸取了国内外使用的抑芽剂的优点,研制成功一种以触杀为主的混合型烟草抑芽剂。在国内首创了点滴施药方法,经过7年在不同地点、不同烤烟品种上的试验和应用,表明具有理想的抑芽效果。1987~1993年,累计在福建省使用面积达3300多公顷。1993年10月,福建省烟草公司召开鉴定会,一致认为:一点灵居国内先进水平,其抑芽效果与美国除芽通相当,是一种高效、无毒、无异味、适合于南方多雨地区使用的较理想的抑芽剂,可在全省大面积推广。
  此外,龙岩地区烟科所等单位,还对烟草青枯病、黑胫病、气候性斑点病等病害的发病规律及预防措施,对烟草虫害及其天敌调查等均进行较深入的研究。
  (四)烤房与烘烤技术
  烤烟开窗烘烤技术规程及其研究 1985年由龙岩地区农业局经济作物站与龙岩烟草分公司共同协作开展研究,针对30多年沿用的“闭窗变黄、开窗定色、后期干筋”的闭窗烘烤弊端,改用开窗烘烤。其特点是:变黄期温度降低,时间拉长,定色时间短,没有明显的变黄期与定色期界线,称之为变黄干叶期。干筋后期干球温度不超过70℃,湿球温度最低为34℃,最高不超过41℃,做到以湿调温,以温调节加煤等技术。开窗烘烤与闭窗烘烤相比较,经济效益大,经1984~1985年在永定、上杭部分乡村试烘,每公斤干烟增加收入0.153~0.40元,耗煤节约30~40%,并有效控制黑糟烟的出现。
  平走式五道火管烤房技术 由漳平市烟草公司组织研究并推广。它使烤房5道火管处于平行状态,不跨越,不重迭。烘烤时走火顺畅,升温平稳,平面温差小于2℃,煤耗降低20~30%,上中等烟提高7~14%,经济效益显著,获1992年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此外,三明、龙岩等烟草分公司在开展烟叶生产“进单上山”、营养袋假植、南方多雨地区烟叶地膜覆盖栽培,以及推广烟草单垄种植等科研活动中也取得明显进展。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烟草志

《福建省志·烟草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出版

本书全方位记述了福建省烟草业发展的情况。全志由总概述、大事记、地图集、专业分志、人物志和附录等部分组成。

阅读

相关人物

郭企彦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福建省烟草公司
相关机构
福建农学院
相关机构
龙岩地区烟科所
相关机构
中国烟草总公司
相关机构
云霄县农科所
相关机构
宁化县烟草公司
相关机构
龙岩烟草分公司
相关机构
漳平市烟草公司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
沙县区
相关地名
平和县
相关地名
三明市
相关地名
龙岩市
相关地名
永定区
相关地名
上杭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