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一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省志·税务志1989-2005》 图书
唯一号: 130020020230004229
颗粒名称: 序一
页数: 2

内容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这些震古烁今的至理名言无不道出记载历史、传承文明的重要性。编史修志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一部二十四史,纵述千古,横概八荒,浩渺博大,记载了上至三皇五帝,下至大明王朝,悠悠四千多年的历史,蕴含着丰富的治国安邦的历史经验。至清朝、民国,地方志的编幕不仅成为文化传承的一部分,还被纳入国家的运行机制,有了较为明确的规定和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党和政府更加重视编纂地方志,编幕《福建省志.税务志(1989—2005)》亦在于以志察古知今,述往事而思来者。
  福建税收的历史,是无数税收前辈工作实践和智慧的结晶,其辛劳和汗水更非笔墨所能形容于万一。通过志书记载,了解福建税情,有助于借鉴以往历史经验,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扬长避短,发挥优势,以利于处理当前税收工作中出现的纷繁复杂的情况。《福建省志.税务志(1989—2005)》全面、系统地记述了1989—2005年福建税务情况,重点记述十七年来福建税制管理体制改革与发展的历程,充分反映全省税务工作者“为国聚财,为民服务”的精神风貌,充分显示福建税收的地方特色和时代特征。1989—2005年,福建省税收工作经历了国家“八五”、“九五”、“十五”三个五年计划时期,为服务经济作出了贡献;经历了工商税制的全面改革,使税收紧跟时代步伐;经历了税收管理体制以及税收征管模式的变革,使征收管理更加科学;经历了税收管理从手工操作到计算机网络的普遍应用,先进的技术使税收管理有了质的飞跃。《福建省志·税务志(1989—2005)》在整理大量史料的基础上,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对上述诸方面加以发掘,科学编排,有序记述,内容丰富,行文规范,言简意赅,特色突出。全志涵盖国税、地税方方面面,分则独立,合则系列,以详见长,以精取胜。阅读此志,可领略福建税务沧桑巨变,探索事业发展规律。该志不愧为“以史为镜谋方略,秉笔直书写春秋”,给福建税务系统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福建省志·税务志(1989—2005)》的编幕出版,来之不易。本志数十万言,历经数载编幕,广征博采,几易其稿,其间,亦不乏绝宾客之至、忘室家之业者,发愤而作,乃成此志。为确保史料的系统性和真实性,编者不畏艰辛,多方搜集和考辨资料,其执著精神和严谨作风难能可贵。
  昨天的福建税务已载入史册,可传而不朽;明天的福建税务有待我们去拼搏、去创新。当前,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大潮蓬勃兴起,全省税务工作者要顺应历史潮流,在新的征途中,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推进我省税务事业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坚持依法治税,深化征管改革,完善税收制度,强化税收管理,提高队伍素质,发挥税收职能,以大手笔,再谱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历史的福建税务新篇章!
  予为斯序,与吾省税务工作者并广大读者共勉之。
  福建省国家税务局党组书记、局长臧耀民
  2012年5月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税务志1989-2005

《福建省志·税务志1989-2005》

出版者: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本书记述了1989-2005年福建税务的发展情况,重点记述这期间福建税制管理体制改革与发展的历程,充分反映全省税务工作者“为国聚财、为民服务”的精神风貌,全面展示福建税收的地方特色和时代特征。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