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涤纶丝丝织品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省志·纺织工业志》 图书
唯一号: 130020020230002941
颗粒名称: 五、涤纶丝丝织品
分类号: F426.81
页数: 6
页码: 95-100
摘要: 本文记述了福建涤纶丝丝织品迅速发展,成为主导地位的丝织产品大类。品种、规格繁多,累计总产量占丝织品总量22%,居第二位。
关键词: 福建省 涤纶丝 丝织品

内容

涤纶丝丝织品(称涤丝织品)于70年初开始开发,迅速发展成为80年代后期福建占主导地位的丝织产品大类。
  随着国内外涤纶长丝生产规模增大、品种增多,福建省于1973年开始开发生产以纯涤纶丝为原料的涤丝织品。到1975年,涤丝织品年产量升至九大类丝织品的第三位。1980年,福建丝绸工业开发生产以低弹涤纶丝为原料的涤丝织品。1981年,年产量跃居九大类丝织品的第二位;1984年后居九大类之首。
  80年代中期,福建开发生产以网络丝为原料涤丝织品;80年代末,开发生产涤纶仿真丝产品已达国内先进水平。至1990年止,福建生产的涤丝织品累计总产量4448.90万米,占丝织品总量22%,居第二位。
  福建涤丝织品品种、规格繁多,计有纺、绫、缎、绉、纱、呢、绸及被面等8类。
  (一)绸类
  福建省从70年代初开始开发绸类涤丝丝织品。1973年,福州丝绸厂开发涤凉绸,邵武丝绸厂开发生产涤纤绸、.涤条绸、涤影绸等4个品种,当年4个品种生产30.19万米。
  70年代上半期,省内又开发涤庆绸、涤丽绸等12个品种。1975年,福建省共生产绸类涤丝丝织品46.45万米。
  80年代上半期,品种开发生产不少,但产量未见上扬,1985年,全省绸类涤丝丝织品共生产69.58万米。
  1987年,福州丝绸厂开发塔夫绸,尔后邵武丝绸厂、寿宁丝绸厂、仙游丝绸厂相继参与生产。
  1988年,塔夫绸年产猛增至107.83万米。当年涤格绸产品除福州丝绸厂、邵武丝绸厂生产外,仙游丝绸厂、福州鼓楼区丝绸厂也有生产,因此涤格绸年产量增至30.99万米。当年,省内绸类涤丝丝织品产量升到178.24万米。
  80年代后期,泉州鲤耀纺织开发有限公司于1989年采用喷水织机,先后开发涤纶防水绸、涤纶白坯绸、涤纶丝花绸等新品种。其中涤纶丝花绸两年内共生产90.18万米,于1990年获福建省优产品称号。
  在此期间,省内共开发18个绸类涤丝新产品,其中新士绸(邵武丝绸厂开发)获1989年省优秀设计三等奖。
  至1990年,福建省共开发绸类涤丝丝织品79个品种,其中主导产品3种,即涤弹绸、塔夫绸、涤凉绸,历年累计产量分别为265.44万米、245.43万米、245万米,主要产品13种(历年产量在10万米以上),其他品种63种。1990年绸类涤丝丝织品产量262.26万米。
  1973~1990年,绸类涤丝丝织品累计生产1441.28万米,占涤丝丝织品总量的32.75%。在涤丝丝织品中为第一大宗产品。
  (二)绉类
  绉类涤丝丝织品由邵武丝绸厂于1973年首先开发,第一个产品是涤纶绉,当年生产1.83万米。随后,邵武丝绸厂又开发涤纹绉,福州丝绸厂开发并生产涤丝绉、涤新绉、涤格绉和明月绉。
  70年代,仅以上两家企业生产绉类涤丝丝织品,品种少,产量低。1978年,全省共生产6.19万米。
  80年代上半期,福州丝绸厂连续开发涤华绉和万利绉新产品。1981年,利用技改筹措的资金增添30台丝织机,加强生产能力,促使原开发的涤新绉产品形成批量生产能力,从1982年年产27.18万米跃至1983年年产82.78万米,1984年达101.47万米,涤新绉迅速成为福建省超过百万米(年产量)的主导产品。1982年,全省绉类涤丝丝织品总量为108.79万米。
  由于邵武丝绸厂、福州丝绸厂对涤纶绉、涤新绉两个主导产品加强质量管理,1984年,邵武丝绸厂金山牌印花涤纶绉获中国丝绸总公司优质产品奖,并获1984年省优产品称号;福州丝绸厂百花牌印花涤新绉获1984年福州市名牌产品称号。
  1985~1990年,每年省内各厂均有开发绉类涤纶丝织品新品种3~5种,此类产品品种总数达39个。其中,双面绉于1987年由福州丝绸厂、邵武丝绸厂同时开发生产。福州丝绸厂用喷水织机加工,邵武丝绸厂用剑杆织机加工。这两种机单产高、质量好,开发当年就生产12.48万米。至1990年,虽生产期不长,但总产量达149万米,成为绉类涤丝织品中第三大类产品。罗纹绉于1987年先由邵武丝绸厂、福州丝绸厂开发,后寿宁丝绸厂、浦城丝织厂、仙游丝绸厂、闽侯丝绸厂参与生产,也成为省内绉类涤丝织品中的重要产品。
  至1990年止,涤新绉共生产496.72万米,成为绉类涤丝织品首位;涤纶绉达390.86万米,居第二位。而涤绉类涤丝织品1973~1990年共生产1289万米,列涤丝织品中第二位,占纯涤产品28.98%。
  省内生产绉类产品的企业还有福州金利森有限公司及光泽丝绸厂。
  (三)绫类
  福建生产绫类涤丝丝织品始于1975年,品种不多,但累计产量仍为纯涤丝织品中4个主要类别之一,名列第三。主要品种有涤弹绫、涤纶斜纹绸(绫)、涤纹绫、涤络绫、涤美丽绸(绫)等11个品种。
  1975年,邵武丝绸厂开发涤斜绸(凌)绫类涤丝丝织品,当年生产1531米。1980年,福州丝绸厂连续开发涤弹绫、华涤绫两个品种。1975~1980年,省内虽有两个厂生产3个品种,因属间断生产,且未形成批量,仅产3.65万米。
  1981年,福州丝绸厂开发涤纹绫、涤黎绫两个产品。当年涤弹绫已初步形成批量,生产26.28万米,使省内绫类涤丝丝织品当年总产量上升至29.13万米。
  随后两年,邵武丝绸厂也生产涤弹绫,涤弹绫总产量迅速增加,从1981年的26.28万米,增至1982年的80.12万米、1983年的109.72万米;涤弹绫品种一举成为绫类涤丝丝织品中的主导产品。其加工织造类型有喷水织机和有梭织机,有单幅和双幅,且品种规格又分涤弹绫(01)、(02)、(1)、(2)、(3)、(4)等多种。
  1983年,福州丝绸厂又开发克罗绫新品种,省内绫类涤丝丝织品总产量迅速增至112.44万米,呈上升趋势。
  1985年,主导产品涤弹绫产量为136.71万米,为产量最高年份。因此全省绫类涤丝织品产量当年达141.68万米。
  80年代下半期,邵武丝绸厂和福州丝绸厂每年均开发一二个新品种,其中福州丝绸厂开发涤纶斜纹绸、涤格绫,邵武丝绸厂开发涤美丽绸,均成为绫类涤丝丝织品中重要品种。尔后,还开发精纺斜纹呢(绫)、素光绫被,但产量不高。
  80年代后期,闽侯丝绸厂也开始生产此类产品,省内虽有3个企业共同生产五六个产品,但市场萎缩。1990年,全省产量下降至13.58万米。
  涤弹绫自1980年开发至1990年,共生产663.71万米,成为绫类涤丝丝织品中主导产品,也成为纯涤丝丝织品大类中的首位高产品种。
  1975~1990年,全省绫类涤丝丝织品共生产802万米,占纯涤丝丝织品中18.03%。
  (四)呢类
  福建生产呢类涤丝丝织品始于1981年,先后有10多个企业生产此类产品,品种繁多,为涤丝丝织品中4个主要类别之一,名列第四。主要品种有华达呢、克罗丁、华络呢,还有新风呢、时装呢、涤华呢、涤弹呢、高尔夫、人字呢、网络呢、涤文呢、涤意呢、凡立丁、玉光呢等69种。
  1981年,福州丝绸厂开发弹涤呢、涤罗呢、新光呢、涤文呢及格文呢共5个呢类涤丝丝织品,以上各品种当年产量达4.62万米。
  1982年,福州丝绸厂又开发涤华呢等3个品种,当时全省仅福州丝绸厂1家生产呢类涤纶丝丝织品,总产量达19.57万米。
  1983年,邵武丝绸厂开始生产涤弹呢品种,当年生产1万米。福州丝绸厂新开发克罗丁、新风呢、涤纹呢等3个品种。
  1985年,邵武丝绸厂开发华达呢,后福州丝绸厂也参与生产。此外还有邵武第二丝绸厂、浦城丝绸厂、仙游丝绸厂、寿宁丝绸厂、浦城化纤丝厂、闽侯丝绸厂、政和东平丝织厂、浦城第二丝织厂等也先后生产该产品。华达呢产品从刚生产时年产4万米到后来发展成为呢类涤丝丝织品中的主导产品,累计产量达252万米。1985年福州丝绸厂又开发生产网络呢产品,该产品用涤纶网络丝为原料,产品风格独特。克罗丁产量也提高到37.52万米,克罗丁产品一直持续生产到1988年,共生产83.17万米,成为呢类涤丝织品中的主导产品之一。
  80年代上半期,福州丝绸厂、邵武丝绸厂两家共开发19个品种。1985年全省生产呢类涤丝丝织品71.00万米。
  80年代下半期,省内对呢类涤丝丝织品开发生产进入兴旺时期。1987年,开发生产高尔夫、玉光呢、涤意呢3个主要品种,加上其他品种共计19个。当年主导品种华达呢又有发展,按织造方式分有用剑杆织机、喷水织机和有梭织机生产3种,按风格和原料分则有网络、精纺、细旦、仿毛、缎背等多种。当年华达呢产量达101.19万米,当年呢类涤丝丝织品也达顶峰,共年产155.14万米。随后,每年均以近10种新品种开发速度一直持续至1990年,其中又开发华络呢、时装呢、凡立丁、人字呢等4个主要品种和其他品种22个。其中时装呢于1990年获省优产品称号。
  省内生产此类产品的企业,除上述厂以外,还有光泽丝绸厂、金利森纺织有限公司和福州鼓楼区丝绸厂。
  1990年,全省生产呢类涤丝丝织品84.13万米。
  1981~1990年,此产品共生产657万米,占纯涤纶织品中14.77%。
  (五)纺类
  纺类涤丝丝织品,福建于1981年开始生产,1985年后形成批量生产,品种不多,累计产量也较少。主要由福州丝绸厂与邵武丝绸厂组织生产,先后共开发生产10个品种,富丽纺、绣纹纺、新乐纺为纺类涤丝丝织品中重要品种。1981~1990年,全省共生产此类织品150.54万米。除福州丝绸厂、邵武丝绸厂两个厂生产外,浦城丝绸厂及福州丝绸厂的联营厂也曾参与生产。
  (六)纱类
  福建纱类涤丝丝织品生产始于1973年,其品种较少,生产时断时续,经历10多年,累计产量仅20.53万米。省内主要生产企业是福州丝绸厂、邵武丝绸厂,后期福州金利森纺织有限公司也曾生产此类产品。1973~1990年,省内共开发生产8种产品,其中邵武丝绸厂于1989年开发的波斯纱产量最大,两年内共生产10.8万米,并获1989年度省优秀新产品奖和1989年度省行业优良产品称号。
  (七)缎类
  福建生产缎类涤丝丝织品较迟,始于1986年,其品种不多,产量也较少,但其发展较快。1986年、1987年属开发初期,仅1个品种,全省产量在1万米左右。1988年、1989年增加至8个品种,年产量均在20万米水平。进入1990年又开发8个品种,全省产量猛增至46万米。5年中共生产此类织品87.75万米。
  邵武丝绸厂、福州丝绸厂是省内开发生产此类产品的主要企业,福州金利森有限公司和闽侯丝绸厂也曾生产此类产品,5年共生产缎类涤丝丝织品18种,其中素光缎、万利缎、花香缎为主要品种。
  (八)被面类
  1987年,由邵武丝绸厂开发生产印花被面1种,生产期1年,共生产798.7米。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纺织工业志

《福建省志·纺织工业志》

出版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福建省志·纺织工业志

阅读

相关机构

福州丝绸厂
相关机构
邵武丝绸厂
相关机构
寿宁丝绸厂
相关机构
仙游丝绸厂
相关机构
闽侯丝绸厂
相关机构
浦城第二丝织厂
相关机构
政和东平丝织厂
相关机构
浦城化纤丝厂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