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厦门化纤织造厂引进1台西德KS2型经编机,这台KS2经编机为该厂“经编生产之母”。在该机上试制了尼龙经编蚊帐布,至1967年开始生产涤纶蚊帐布。1973年,厦门化纤织造厂生产涤纶蚊帐2.87万床。随着市场的开拓,至1978年该厂陆续增添国产Z303型经编机达27台,涤纶蚊帐产量猛增至10.4万床,当时全省仅厦门化纤织造厂1家生产此产品。厦门化纤织造厂历年来又在蚊帐结构及加工工艺、款式上多次改造,并以“杏花”牌商标面市,成为我国涤纶蚊帐的著名品牌。1980年、1986年、1989年连续三次荣获福建省优产品称号。1990年该厂涤纶密顶蚊帐获中国妇女儿童用品40周年博览会铜奖。
至1982年,福州袜厂于国产Z303型机上采用网眼组织开发35克/平方米克重的涤纶经编蚊帐布,是年全省经编蚊帐产量增至11万床。
1986年,厦门化纤织造厂拥有的经编机已达51台(包括进口机16台,提花机4台)。当年三明市针织厂用变化经平组织,在SW-2型机上开发30克/平方米克重的蚊帐布,并制成单人、双人、圆顶、方帐应市,当年生产1万床。1986年,全省经编蚊帐又增至21.2万床。
1988年,建宁县针织厂在Z303三梳栉经编机上,用经平组织生产21克/平方米涤纶蚊帐布,当年全省共生产29.5万床涤纶蚊帐,为福建省该产品产量的顶峰。
在此期间,罗源化纤针织厂及长乐县的乡镇企业和家庭企业均较大规模地生产过此类产品,福建省的涤纶蚊帐一度行销省内外,影响颇大。
1989年,福州袜厂开发提花蚊帐布新产品,南平针织厂生产变化经平组织的蚊帐布。
1990年,全省经编涤纶蚊帐产品仍高居于27.16万床水平(不包括乡镇企业、个体企业生产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