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雷电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省志·气象志》 图书
唯一号: 130020020220003854
颗粒名称: 第五节 雷电
分类号: P427.32
页数: 2
页码: 17-18
摘要: 本文记述了福建省年雷电日数和雷电日数季节分布。
关键词: 福建省 气象 雷电

内容

一、年雷电日数
  1956—2005年,年平均雷电(雷暴)日数24~78天,沿海地区少,内陆地区多。沿海地区大部年平均雷电日数50天以下,内陆地区大部年平均雷电日数50天以上,其中,龙岩和三明大部66天以上,是省内雷电活动最频繁的地区。
  根据福州、厦门、南平和龙岩1956—2005年平均雷电日数统计,20世纪80年代以来,雷暴日数呈减少趋势,雷暴日数最少的前5名出现在1990年以后,2003年为最少雷暴年。
  二、雷电日数季节分布
  1971—2005年,每月都有雷电活动,主要集中在3—9月(占全年雷电日数的95%,下同),平均月雷电日数8天,其中6—8月雷电活动最为频繁(占54%),平均月雷电日数11天。每年从3月起,雷电呈增多趋势,9月起雷电活动次数迅速减少,10月平均雷电日数仅1天。
  初雷与终雷分别表示该年雷电活动的开始和结束。最早初雷1月13日,最晚终雷12月9日。开始时间具有“西早东晚”和“北早南晚”的特点。
  初雷日至终雷日是年内雷暴活动日数:西部北部地区初雷日早、终雷日晚,雷暴活动日数240天以上;沿海及南部地区初雷日迟、终雷日早,漳州南部约210天。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气象志

《福建省志·气象志》

出版者: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本书是记述福建省气象事业发展脉络的资料性著述,它全面、系统、准确地记述了这一时期气象事业在历史巨变中的新面貌、新成就、新特色,客观地体现出气象与经济、气象与社会民生的密切关系,详述出气象科技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所具有的基础性、先导性作用。

阅读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