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理分布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省志·气象志》 图书
唯一号: 130020020220003762
颗粒名称: 一、地理分布
分类号: P429
页数: 2
页码: 128-129
摘要: 本文记述了福建省气象灾害大风的地理分布,沿海多,内陆少,高山多,河谷低地少。
关键词: 地理分布 福建省 大风

内容

(一)沿海多,内陆少
  大风随地域变化很大,福建地形复杂,各地大风出现日数相差悬殊。沿海的大陆突出部和海湾外面的岛屿全年的大风日数可达90~100天,有的地方可达160多天,自海岛或沿海向内陆深人,大风现象锐减,平均每向内地深入1公里,减少3~4天。沿海各县城关的大风日数,多的地方可达20多天,少的不足10天。
  (二)高山多,河谷低地少
  高山顶常年可达80多天,以至180余天,如九仙山最多年景可达268天(1969年)。在同一山体,不同部位差别甚大,九仙山和德化的海拔高度分别为1650米和521米,前者多年平均大风日数比后者偏多将近180天,永春的海拔为38.3米,大风日数反而比德化多。七仙山和崇安的海拔高度分别为1414米和233米,其大风日数分别为80.3天和6天。闽西北的边缘地带以及鹫峰山地可达10多天,北部、西北部闽赣交界处的一些“隘”、“关”、“口”,大风日数也较多,但缺乏记录。内陆腹地多半在3~9天(见图5-4)。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气象志

《福建省志·气象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书是福建省气象事业发展脉络的资料性著述。全书全面、系统地、准确地记述了1991-2005年期间气象事业在历史巨变中的新面貌、新成就、新特色,客观地体现出气象与经济、气象与社会民生的密切关系,详述出气象科技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所具有的基础性、先导性作用。

阅读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