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矿产资源储量管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省志·国土资源志1991-2005》 图书
唯一号: 130020020220002726
颗粒名称: 第二节 矿产资源储量管理
分类号: F407.1
页数: 3
页码: 152-154
摘要: 本节记述了福建省矿产资源,储量登记、储量统计、储量评审、储量套改、登记等储量管理情况的简介。
关键词: 福建省 矿产资源 储量管理

内容

一、储量登记
  1995年,根据国家地质矿产部颁布《矿产储量登记统计管理暂行办法》,福建省在全国率先开展地质勘察单位查明矿产资源的储量登记。
  2000年下半年,对矿山进行资源储量核实,并通过省国土资源评估中心组织评估师和专家对核实报告进行评审,确定矿山资源储量。2001年6月,完成矿产资源储量登记,占应登记矿山总数的96%。2002年,对资源储量严重不实的6个矿山进行核查试点,查出3个煤炭矿山资源储量相差总数达1700多万吨,3个金属矿山资源储量年度减少大。2004年3月1日起,国土资源部将矿产储量登记改为查明矿产资源储量登记。至2005年,全省完成246宗矿产资源储量登记及补登记。
  二、储量统计
  1991年,福建省地质资料处继续负责对储量表的审核、汇总,并编制成矿产资源年报及时出版,供国家及省内有关部门使用。由于矿产资源覆盖面不广,统计的矿山数仅为开采矿山数的一小部分。2001年底,全省上储表的矿区矿产数为845处,被列入甲类矿山上储表的矿区矿产数424处,总计1269处。全省持证开采矿山达5800处,上储表的矿区矿产数仅占总数的20%。矿山资源储量依法登记后,福建省上国家储量表的矿山不多。2002年,全省持证开采矿山5240处,而上国家储量表的矿山仅766处,开采矿山上储量表的仅占全省持证开采矿山的8.87%。从2001年开始,福建省开展对持证矿山的全面登记统计,对地质工作程度低、业经资源储量审批部门或单位评审,达不到上国家储量统计要求的也要进行统计。全省被列入统计的持证开采矿山3042处。统计结果,全省饰面用花岗岩等14个非金属矿种资源储量总量增加10%以上。直至2005年,从不间断,及时将储量表和数据软盘上报国土资源部。储量数据基本上通过国土资源部一次性验收,并获得好评。
  三、储量评审
  2001年前,矿产资源储量评审由福建省和设区市管理。
  2001年,根据《福建省矿产资源储量评审认定管理办法》,将政府部门统一审批储量报告改为由评审机构组织有资格的专家评审,然后再由政府部门认定。
  2002年,组建省国土资源评估中心,矿产资源储量评审由该中心承担,实行政事分开。为使矿产资源储量评审走上规范化轨道,是年,人事部、国土资源部联合发布《矿产储量评估师执业制度暂行规定》,省国土资源评估中心对重大项目召开评审会,对有一定规模、储量变化大、社会影响广、水文工程比较复杂的评审项目进行会审。
  至2005年,先后完成两批25名矿产储量评估师、96名矿产储量评估员的申报、考核、培训和注册。是年,对全省2200多个持证矿山的资源进行评审备案(认定),并登记、统计。核实了70%持证矿山的资源储量,澄清了家底。
  四、储量套改、登记
  1999年12月,根据国土资源部《关于开展矿产资源储量套改工作的通知》以及全国矿产资源储量套改工作会议精神,省地矿厅成立省矿产资源储量套改领导小组,由地矿厅、地勘局、地质资源馆及省直有关工业部门等10人组成,主管副厅长任组长。另由5人组成套改工作项目组,制定《套改实施方案》,并先后举办两期180余人参加的矿产储量登记培训班,选择矿区数量最多的煤炭矿山为前期套改试点。
  2000年6月,全面完成31个矿种、63个矿区的储量套改,通过国土资源部验收。10月,各地在自查基础上,对全省9市(地)和12个县(市)区的占用储量登记工作进行检查。至是年9月底,全省应登记矿山5572处,完成占用储量登记的4986处,占应登记的89.5%。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国土资源志1991-2005

《福建省志·国土资源志1991-2005》

出版者: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本书分为12章,分别就福建1991-2005年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海洋矿产资源开采、管理、法制建设、信息化管理、机构建设情况进行了全面、细致的介绍。

阅读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