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管理机构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省志·旅游志》 图书
唯一号: 130020020220002611
颗粒名称: 第一节 管理机构
分类号: F592.757
页数: 5
页码: 238-242
摘要: 本文记述了福建省旅游管理机构的情况。其中包括省旅游局、地区旅游局、县市旅游局等。
关键词: 福建省 旅游 管理机构

内容

福建省旅游业起步慢,省旅游局成立的时间比较晚,但地(市)县旅游管理机构在全国各省(市)中是比较多的。1988年,全省9个地市全部成立旅游局,长乐、连江、福鼎、宁德、福安、屏南、周宁、霞浦、泰宁、将乐、永安、连城、龙岩、永定、南平、邵武、建瓯、崇安、惠安、东山、龙海、平和、漳浦等32个县(市)成立旅游管理机构。
  1995年底,设旅游局的县(市)接近40个。
  一、省旅游局
  为适应本省福州、厦门、漳州、泉州4市对外开放和旅游事业发展的需要,1980年6月,中共福建省委批准成立福建省旅行游览事业管理局。该局为一级局,归统战口,初定事业编制20人,暂与省外办、省侨办合署办公,其主要职责是管理和规划全省旅游业务。
  1981年11月,重新核定该局行政编制30人,下设办公室、业务处、宣传处、规划建设处,正式对外办公。
  1983年5月,接国家旅游局通知,该局更名为福建省旅游局,印章从当年6月1日起启用。
  1983年10月,局内部机构调整,设办公室、宣传处、计划基建处和企业管理处。
  1985年4月,局机关机构设置调整,设办公室、计划基建财务处、企业管理处、宣传处、外联处、人事教育处、机关党总支。
  1986年5月,省编委批准省旅游局增加行政编制20人,下设办公室、企业管理处、人事教育处、计划基建财务处、宣传处、外联处、机关党委会和党组纪检组,负责制订全省旅游发展的年度计划和中长期规划,组织各类旅游宣传促销活动,运用法律手段、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对省内所有旅游单位实行全行业管理,指导促进全省旅游系统的教育培训工作。
  1989年4月,撤销外联处,设立政策研究室。
  1990年,设立监察室。
  1991年7月,省编委根据福建省旅游业发展现状,核定省旅游局机关行政编制为60人,同时考虑到台湾已成为本省主要的客源市场,批准省旅游局增设台湾事务办公室。
  1992年,台湾事务办公室更名为港台国际联络处,政策研究室更名为资源法规处。
  1995年6月,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福建省旅游局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方案》。福建省旅游局作为省人民政府主管全省旅游行业的职能部门,内设办公室、人事教育处、企业管理处、市场开发处、资源法规处、计划财务处、港台国际联络处等7个职能处室和机关党委,行政编制48名,事业编制6名。
  1995年底,福建省旅游局的直属单位有:福建海外旅游实业总公司、福建省中国国际旅行社(原中国国际旅行社福州分社)、福建省旅游公司、福建省国际旅游航空服务公司、福建省康辉旅行社、福建省旅游汽车公司、福建省旅游贸易公司(原福建省旅游服务公司)、东湖宾馆、福建省旅游声像艺术中心(原福建省旅游声像制作公司)、福建省旅游干部学校,并有香港华闽旅游有限公司、福州温泉大饭店、福贝装饰材料有限公司、福贝塑胶有限公司、福履鞋厂、武夷山玉女大酒店等6个中外合资、合作企业。
  二、地区(市)旅游局
  各地(市)中最早成立旅游行政管理机构的是福州市;至1985年,只有宁德、三明、莆田尚未成立旅游局,但也派专人或指定相应机构分管旅游;1988年,全省9个地(市)都成立旅游局。
  福州市旅游局成立于1980年5月24日,是全省最早的旅游管理机构,原名福州市旅行游览事业管理局;1981年9月8日,挂福州旅游公司牌子,属事业单位,实行企业管理;1983年7月18日,改为旅游公司,属企业性质,兼有行政职能;1989年6月13日,恢复福州市旅游局,内设办公室、行业管理科、计划财务科、外联科和组干科。下属单位有福州旅行社、福州市旅游商品服务公司、福州市旅游客运公司、华林宾馆等,另有闽港汽车运输有限公司、榕城汽车服务公司、伊法达台胞旅游服务有限公司、南方索道有限公司等合资企业。
  厦门市旅游局成立于1982年4月1日,内设政治处、办公室、市场处、企业管理处,下属厦门市旅游总公司、厦门市旅游培训中心和胡里山炮台管理处等。
  泉州市旅游局成立于1984年2月,当时称晋江地区旅游局,1985年改现名。行政编制16个,事业编制2个,内设办公室、企管科、市场科和计财科。下属单位有泉州市中国国际旅行社、市旅游服务公司、市旅游汽车公司和刺桐饭店(中外合资)等。
  漳州市旅游局成立于1984年6月25日,当时称龙溪地区旅游局,与地区侨务办公室、外事办公室合署办公,1985年分出,改现名。内设人事秘书科、旅游管理科、外联宣传科,行政编制7个。下属单位有温泉大厦和漳州市中国国际旅行社等。
  南平市旅游局成立于1985年8月1日,当时称建阳地区旅游局,与武夷山管理局合署办公。1986年8月,与武夷山管理局分开,编制10人,内设综合科、企业管理科。1988年,随行署搬迁至南平,更名为南平地区旅游局。编制增至12人,内设办公室、企业管理科、人事教育科、市场开发科。1995年改现名。
  龙岩地区旅游局成立于1985年10月,编制6人。内设人秘科、企业管理科。下属单位有龙岩中国国际旅行社、闽西旅行社、龙岩地区旅游运输公司、龙岩地区旅游商品采购供应站、龙岩地区旅游服务培训中心等。
  三明市旅游局成立于1986年6月,编制3人。下属单位有三明中国国际旅行社、三明市旅游公司、三明市海外旅游服务中心、三明市旅游服务公司、三明市航空机票服务公司及三明市旅游接待员工培训中心。
  宁德地区旅游局成立于1988年4月,原与地区侨办合署办公,1991年分出。
  莆田市旅游局成立于1988年9月。内设办公室、企业管理科、宣传科。下属单位有天妃温泉饭店、天妃旅游公司、莆田市旅行社、莆田市旅游贸易公司、莆田市天妃旅游品制作中心、莆田市境外旅游办事处、香港天通旅游贸易公司等。
  三、县(市)旅游局
  县级旅游管理机构成立最早的是武夷山市旅游局(原崇安县旅游局)和屏南县旅游局;成立最多的是宁德地区,每个县(市)都有;有的县(市)旅游局因为条件限制,没有很好地发挥作用;有的县(市)设过旅游局又撤销了,如惠安、长乐等地。还有的县(市)在综合管理部门内设旅游管理机构,如石狮市在侨台外事局内设旅游科。
  在1995年开始的机构改革中,不少县级旅游管理机构面临撤并。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旅游志

《福建省志·旅游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出版

本志是福建省第一部比较全面系统地记述旅游资源及旅游发展的专业分志。全志分为旅游资源和旅游发展两大部分,大体上第一、二章为旅游资源部分,其余为旅游发展部分。第一章旅游景区,各片的介绍一般先列旅游中心城市或主要旅游景区所在地的旅游点,然后列出其它地区的旅游点;同一地的旅游点先列自然景观为主的,再列人文景观为主的;同类景观则按其等级顺序排列。

阅读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