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茶叶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省志·旅游志》 图书
唯一号: 130020020220002539
颗粒名称: 三、茶叶
分类号: TS272.5
页数: 2
页码: 147-148
摘要: 本文记述了福建省土特产品茶叶的情况。其中包括铁观音、茉莉花茶、武夷岩茶、白毫银针等。
关键词: 福建省 土特产品 茶叶

内容

铁观音乌龙茶中的珍品,安溪产的最好。其叶张紧结,卷曲如螺,色泽乌润;泡饮时汤色橙亮,甘芳四溢,香味浓郁,独具一格;品饮后齿颊留香,舌底回甘,素有“绿叶红镶边,七泡有余香”之美称。铁观音还含有多种生物碱、多种维生素、儿茶素、果胶质、醣类蛋白质、芳香油等物质,具有清心明目、减肥美容、防治动脉硬化和某些癌症,以及减轻辐射伤害等功效。
  1982年,凤山牌特级铁观音获国家金质奖;1986年,新芽牌铁观音在法国巴黎举行的国际美食博览会上被评为世界10大名茶之一;1987年,凤山牌特级和一级铁观音双获北京国际博览会金奖。产品远销东南亚、日本、美国、英国等国家和地区。
  茉莉花茶主产地福州,在清代就开始大规模生产,以香气清新,滋味清远醇和见称。主要品种有茉莉大毫、茉莉银毫、茉莉春风及蛾眉、雀舌、明前、龙团等。茉莉大毫选用高山地区芽叶肥壮而多毫的大白茶和伏天所采的优质单、双瓣茉莉花,按一定配比经七窨一提而成。该茶外形紧直匀称,色泽浅褐带微黄,满披白色茸毛;香气郁烈鲜灵,滋味鲜浓醇厚,冲泡四五次余香犹存。
  武夷岩茶是武夷山一带生产的乌龙茶类的总称,是半发酵茶,集红茶和绿茶的功效于一身,在乌龙茶中最负盛名。
  成茶条形壮结、匀整,色泽绿褐鲜润,称为“宝色”,部分叶面呈现蛙皮状小白点。沏后茶汤呈深橙黄色,清澈艳丽,叶片澄绿,边缘淡红,自成一格。轻呷一口,香满齿颊,沁人心脾,浓而不涩,久而益醇。具有提神消食,生津止渴,减肥健美的功效。主要品种有肉桂、水仙、乌龙、梅占等,“大红袍”、“白鸡冠”、“铁罗汉”、“水金龟”是武夷岩茶的精品,号称“四大名丛”。早在唐代,就有“武夷春暖月初圆,手摘新茶献地仙”的诗咏。到元代,武夷岩茶被定为贡茶。大德年间(1297~1307年),九曲溪畔专设御茶园。威廉•乌克斯《茶叶全书》载,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荷兰东印度公司就从澳门采购武夷岩茶,经爪哇转口销往欧洲,并很快占领欧洲市场。
  白毫银针珍贵名茶,产于福鼎太姥山麓,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就有生产。清明时节,采摘当地特有的大白茶树新梢的肥壮单芽,加工而成。因芽长近寸,满披白毫,色泽如银,挺直似针,故名。冲泡杯中,条条挺立,上下交错,蔚为奇观。饮之香气清鲜,滋味醇和,微甘渗甜,爽口无穷。其性清凉,有健胃提神、祛湿退热的功效,而且存放的时间越长效果越佳。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旅游志

《福建省志·旅游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出版

本志是福建省第一部比较全面系统地记述旅游资源及旅游发展的专业分志。全志分为旅游资源和旅游发展两大部分,大体上第一、二章为旅游资源部分,其余为旅游发展部分。第一章旅游景区,各片的介绍一般先列旅游中心城市或主要旅游景区所在地的旅游点,然后列出其它地区的旅游点;同一地的旅游点先列自然景观为主的,再列人文景观为主的;同类景观则按其等级顺序排列。

阅读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