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图书馆
福建省图书馆
机构用户
福建省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二节 煤炭资源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省志·煤炭工业志》
图书
唯一号:
130020020220001944
颗粒名称:
第二节 煤炭资源
分类号:
F426.21
页数:
7
页码:
14-20
摘要:
本文记述了福建省煤炭资源的发展情况,其中包含探明储量及勘探成果利用、预测储量、煤种与煤质。
关键词:
福建省
煤炭
资源
内容
一、探明储量及勘探成果利用
(一)探明储量
截至1990年底,全省已探明储量的矿区有24处,计120个井田,探明总储量11.65亿吨,其中A+B+C级6.15亿吨。全省保有储量10.42亿吨,其中A+B+C级5.07亿吨。
已探明的矿区中,按矿区规模分,属中型矿区5处,即龙岩矿区、永定矿区、大田矿区、永安矿区、天湖山矿区,其余均属小型矿区;按勘探程度分,精查井田65个,探明储量8.35亿吨;详查井田7个,探明储量0.33亿吨;普查(含找煤)井田48个,探明储量2.97亿吨。已探明的储量中,按煤质分,无烟煤占98.4%,贫瘦煤占1.5%,褐煤占0.06%;按地区分,三明市占42.1%,龙岩地区占41.4%,泉州市占11.7%,漳州市占2.4%,南平地区占2一4%。
(二)勘探成果利用
福建已列入储量表的120个井田可划分为5类,即已被生产矿井开采利用井田、在建矿井利用井田、可供规划利用井田、需进一步勘探井田和难以开发利用井田。
已被生产矿井开采利用井田。共84个,占用储量81679.1万吨,占累计探明总储量的70.11%。其中省属矿36个井田,储量60323.7万吨,形成生产矿井31处能力508万吨/年;县办矿24个井田,储量11623万吨,形成生产矿井28处能力115万吨/年;乡镇矿24个井田,储量9732.4万吨。
在建矿井利用井田。共7个,占用储量8792.6万吨,在建矿井6处能力66万吨/年。其中省属矿4处(永定龙潭、苏邦二号、天湖山含春和龙岩王庄),能力45万吨/年;龙岩地区办北山矿井1处,能力15万吨/年;大田县办大竹林矿井1处,能力6万吨/年。
可供规划利用井田。共7个,储量8227.2万吨,可供规划建设矿井8处,设计能力63万吨/年。井田包括天湖山新村、苏邦凤山岐、永定背头凹、永定龙潭东、龙岩罗厝山、武平宁洋北和大田山贵崎。
需进一步勘探井田。共12个,储量17030.9万吨。包括苏邦白沙南、漳平吾祠及内林、龙岩赤坑、武夷山陈坜、永安溪口及小台溪、文龙、大田永丰东、溪口、桃舟北、大竹林北等。
难以开发利用井田。共10个,储量724.3万吨。
二、预测储量
1958年至1959年,福建省第一次开展煤田预测工作,预测煤炭储量148.95亿吨。
1975年3月至1978年6月,由福建省地质局地质资料综合研究室(现省地质科研所)牵头,地质一团(现121煤田地质队)、地质二团(现闽西地质队)、地质三团(现闽北地质队)及地质六队(现197煤田地质队)等单位派人参加,组成福建省煤田预测组,共同完成了第二次煤田预测任务。
此次预测主要对象为下二迭统童子岩组,其次为上三迭统焦坑组、文宾山组、大坑组,在个别地区还预测了上二迭统翠屏山组。预测总面积为1892.6平方公里,其中下二迭统童子岩组1693.2平方公里,上三迭统199.4平方公里。预测最大深度为当地最低侵蚀基准面向下垂深2000米。
预测区域根据含煤地层的沉积特征,分布的延续及面积大小,储量规模,煤田地质工作程度,资源开发利用情况及交通条件,分为三个不同等级。
—级预测区。有龙岩、永定、永安加福、大田上京、永春天湖山、清流一连城等6个。这些预测区含煤地层分布连续性好,分布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可采煤层总厚在3~5米以上,预测和已探明储量在数亿吨以上;地质工作程度较高,煤炭资源已大规模被开发利用;交通方便,铁路或公路可直达预测区。
二级预测区。有武平岩前、将乐老虎山、永安洪田、大田广平、漳平赤水、明溪牛角坑和漳平旗头山等7个。这些预测区含煤地层连续性稍差,面积约30~100平方公里,可采煤层总厚1~3米,预测储量在5000万吨至1亿吨左右;地质工作程度较低,有的井田已进行普查勘探,并有一些小型煤矿开采;交通较为便利。
三级预测区。有连城庙前、宁化甘木潭、大田钓潭、大田槐林、大田高才坪、尤溪古迹口、尤溪剑溪、永安岭头、永安虾蛤、安溪潘田一漳平洛阳、三明台江、浦城大路沿、崇安下梅、浦城杉坊、泰宁大布和南平一建瓯等16个。这些预测区含煤地层分布连续性差,面积30~40平方公里,多呈小块分布;含煤性差,可采煤层变化较大,储量一般在3000万吨以下;地质工作程度较低,煤炭资源多为县、乡镇小煤矿开采利用;交通不太便利。
全省预测总储量38.85亿吨,其中童子岩组38.19亿吨,上三迭统0.66亿吨。各预测区预测储量详见表1一3。
1982年,根据煤炭部地质局(关于对煤田预测储量复查统计的通知)要求,福建省煤炭工业局和地质矿产局组织力量,对全省第二次煤田预测成果进行复查核实。复核后的二迭纪储量为23.90亿吨,是原预测储量38.19亿吨的63%,其中垂深600米水平以上8.32亿吨,为原预测储量13.79亿吨的60%。经以后煤田勘探证实,复核后的预测储量较为可靠,比较接近实际储量。
三、煤种与煤质
(一)煤种
福建省除漳平矿区有少量烟煤(贫瘦煤)外,几乎全为无烟煤,且绝大多数属无烟煤一号,仅永安丰海、东坑仔矿,龙岩田螺形、红炭山、虎坑山、坑柄矿及苏邦煤矿有部分煤属无烟煤二号。
(二)煤质
1.煤岩特征
福建无烟煤煤化程度很高,具有清晰的条带结构。条带由亮煤、镜煤相间组成。煤岩类型大多属半亮型,少数煤层因部分煤分层中矿物杂质多而呈现半暗型,光亮型的煤很少。由于后期构造的影响,煤层被挤压、错动、揉搓,原生结构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条带结构完全的煤,外生裂隙发育,裂隙中常充填有石英细脉或碳酸盐薄膜,性脆,敲击后即成碎块。条带结构遭到破坏的煤有两种情况:一是粉状、粉粒状,非常疏松,开采过程中几乎没有块,即使有块,往往呈鳞片状集合体,一碰击即碎;另一种是被挤压成不同粒度的碎块及至粉末(碎块由2~3毫米到20毫米不等),并混杂有顶、底板及矸石中的泥质成分,最终被挤压成坚硬的碎粒状煤或似“结晶高岭土”状煤层,滑动镜面发育。此种煤在上京及天湖山矿区特多。
福建成煤原始物质主要为高等植物,属于腐植煤。煤中有机组分平均含量一般为85~93%。矿物杂质体积含量波动范围较大,为2.04~31.89%,其中天湖山、上京矿区最低,邵武和将乐矿区最高。矿物质种类主要为粘土类矿物、硫化物类矿物、碳酸盐类矿物和氧化物类矿物,其它矿物含量很少。
无烟煤显微硬度最低的是龙岩苏邦北井田的20号煤层,仅60.2公斤/平方毫米;最高的是清流罗口煤矿7号煤下分层,硬度值达233公斤/平方毫米;绝大多数煤层的显微硬度值都在100公斤/平方毫米以上。
2.煤质主要指标
(1)元素分析指标
碳:无烟煤中,无水无灰基碳含量一般都在90%以上,最高达98.2%(龙岩陆家地38号煤),最低为82.45%(龙岩坑柄3号煤)。
氢:无烟煤中,无水无灰氢含量一般均小于2%。
氮:除漳平煤矿贫瘦煤中无水无灰基氮含量达1.8%外,无烟煤中一般都小于1%,仅龙岩苏邦、坑柄个别煤层在1%左右。
(2)工业分析指标
灰分:主要可采煤层灰分由南向北逐渐增高。天湖山矿区较低,一般在14~18%,邵武矿区最高,达30~38%。商品煤灰分平均在23%左右。
硫分:从西到东逐渐变少。永定矿区含硫量最高达2.8%,天湖山矿区一般为0.2~0.5%。
磷:含量较低,变化在0.005~0.02%之间。永定、龙岩矿区含磷量相对稍高。
挥发分:无烟煤一号一般为2~3%,无烟煤二号4~6%,漳平的贫瘦煤挥发分为11~15%。
发热量:变化范围在6000卡/克~7500卡/克之间。
灰溶点:二迭系煤的灰熔点较低,一般在1300~1400℃;三迭系煤的灰熔点较高,一般在1300~1450℃。全省灰熔点常见值为1250~1350℃。
综上所述,福建省多数煤层属于低硫、低一中灰、高热值、热稳定性好、强度高的优质无烟煤,但块煤率不高。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煤炭工业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时限始于明代,止于1990年底。包括煤炭资源与勘探、煤矿建设、煤炭生产、煤矿安全、行业管理、煤矿专用器材设备生产、煤炭专业教育与科研等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