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制度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省志》 图书
唯一号: 130020020220000845
颗粒名称: 二、制度
分类号: G251.3
页数: 2
页码: 119-120
摘要: 本文记述了福建省民国时期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制度、其中包括了园规主要包括教职工职业道德守则和教职工日常行为规范方面的内容、会议制度包括、工作制度包括等内容。
关键词: 制度 管理 福建省

内容

民国时期,福建省多数幼稚园制订“园则”,内容包括办园宗旨、培养目标、入园年龄、招生条件、保育年限、收费标准、课程设置、每学期在园日数、每周保育时数、每日进园出园时间、入园及退园手续等。省立师范学校和省立小学附设幼稚园、集美幼稚园等,还制订幼稚生毕业标准。一般幼稚园保育期满,无特殊情况,都给予毕业或修业期满证书。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福建省幼儿园根据教育部颁发的《幼儿园暂行规程(草案)》规定,重视幼儿园规章制度的建立。50年代初,一般订有会议、请假、作息制度等,至“文化大革命”前基本上形成较系统、完整的制度体系。在保教人员方面,有上班、值班、学习、备课、请假制度及教养员、保育员分工职责条例。儿童生活方面,有季节作息制度、儿童入园登记制度、儿童服装被盖调节表等,寄宿制幼儿园有夜班记录制度。卫生保健方面,有新工作人员及新生入园前体格检查、每日晨检、儿童日常卫生、儿童用具洗涤和消毒、炊事人员卫生、环境卫生、定期体检和防疫注射等制度。后勤方面,有总务工作制度及职责分工等。全园性的有收托、会议、作息、考勤、检查评比等制度。示范性幼儿园有参观、教研、观摩、培训等制度。
  “文化大革命”期间,原有规章制度被废除。
  1978年后,逐步恢复各种规章制度。经过逐年修订,不断完善,至1989年主要有下列规章制度:
  1.园规主要包括教职工职业道德守则和教职工日常行为规范方面的内容,有的也包括幼儿日常行为规范。
  2.会议制度包括全体教职工大会,园务会议,保教、保健、总务工会会议,段务、班务会议,党、团、工会会议,家长会议等。
  3.工作制度包括招生制度,作息制度,岗位责任制度,政治、业务学习制度,教研、科研制度,伙食管理制度,保管、财务制度,业务档案制度,门卫、安全制度,家园联系制度,考绩、评估、奖惩制度等。考绩、评估及奖惩制度是80年代后期建立的,有些幼儿园在岗位责任制的基础上,试行改革人事管理制度。明溪县实验幼儿园从1988年开始实行“责任制聘用合同”,签定合同时,园领导对教研组长、年段长、教师、保育员、炊事员、行政人员等做到定时、定量、定任务、定要求,聘用期均为1年。考评时,从园领导至组长、段长逐层负责考评所聘人员完成合同要求情况,将考评结果作为奖惩条件及续聘的依据。
  1989年,福建省实验幼儿园制定的保教人员考绩考核及奖惩制度如下:
  (1)考绩考核包括德、能、勤、绩4个方面
  ①遵守职业道德,按职按量完成工作;
  ②努力钻研业务,提高教学质量,大胆探索、创新、改革及提建议;
  ③主动担任公开观摩课;
  ④认真总结经验并在省、市级有关报刊发表文章;
  ⑤自制教玩具;
  ⑥参加园外各项竞赛获奖;
  ⑦园内各种评比活动优胜;⑧加班、代带班、开讲座;
  ⑨在抢险救灾中表现突出,确保幼儿安全;
  ⑩出勤情况;
  ⑪参加政治、业务学习(进修)及考试成绩情况;
  ⑫乐意接受任务,完成临时分配的任务情况。
  (2)评比和奖励办法
  每季一小评,每学期一大评,每学年一总评;发扬民主,成立临时评议小组,实行精神鼓励和物质奖励相结合的办法,对入选者授予“先进工作者”、“优秀保教工作者”等光荣称号,并给予适当的经济奖励。
  (3)对以下情况者,给予教育或处罚
  ①无故旷工或缺勤多的;
  ②工作失职造成事故的;
  ③体罚或变相体罚孩子损害其身心健康的;
  ④不服从工作分配造成不良后果的;
  ⑤工作质量差的;
  ⑥违反组织纪律和本园规章制度的;
  ⑦经常不参加政治、业务学习的。
  (4)处罚办法
  以教育为主,情节严重的分别情况作书面检查、公开检讨、行政处分以及扣发奖金、工资等。
  4.卫生保健制度见第二节“卫生保健”。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

《福建省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记载了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全面记述福建省学校教育自萌生至1989年的发展历程。全书14章,卷首冠以“概述”,卷末附录“大事年表”及“福建省当代教育人物表”。

阅读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