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城寺

知识类型: 地理名称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九华山志》
地理名称: 化城寺
唯一号: 120033020221001429
文件路径: 1200/01/object/PDF/120013020220000020/006
起始页: 0010.pdf
地名类型: 经济文化区
层级分类: 宗教、历史
隶属: 九华山

参考方位

在今安徽省青阳县西南的九华山中心

介绍

化城寺在今安徽省青阳县西南的九华山中心,是九华山的开山寺,位列九华山四大丛林之首。化城源出佛教故事,谓佛祖引导徒众往佛地宝境时,于中途遇险,佛祖指地而幻化出一座城郭,作为徒众休憩避难之所。化城寺地处山谷平地,四周芙蓉峰、神光岭、白云山、东岩等诸峰环抱如城,遂借用佛经故事而命名。化城寺始建于唐肃宗二年(公元757年),为新罗国(朝鲜半岛古代国家)王子金乔觉(金地藏)道场。唐建中二年(公元781年),唐德宗赐额“化城寺”。此后明宣宗、神宗和清圣祖、高宗均先后御书匾额。今寺除经楼为明宣德年间(公元1426—1435年)建筑外,余皆清代重建。化城寺庄即今以化城寺为中心的九华街区,由原来寺属庄园扩展成现在的镇落。这首诗通过作者——一位云游途经此地的僧人的目光所触,描绘出九华山化城寺一带清幽美丽的景致。也表达了作者坚持隐居的决心。诗写得清新明丽,很有韵味。

知识出处

九华山志

《九华山志》

九华山志是描述九华山之史地艺文掌故之典籍。本文八卷,首一卷。本书的编辑,始于明·嘉靖年间(1522~1566)。在此之前,虽有若干描述九华山之诗文,但迄未撰成方志。直至明·嘉靖五年(1526)王一槐始辑山志六卷;万历朝二度重修,万历二十一年(1593),知县蔡立身主持重修成为八卷。清康熙、乾隆二朝均有续修,然皆散佚无考。至光绪二十六年(1900) 纂修为十卷,考证较前书正确,文亦较工。民国·印光嘱修三名山志,九华即其一。除依据前志之外,并增立圣迹、梵刹、高僧、灵应、檀施等各门。

阅读

相关地名

九华山
隶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