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庭坚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焦山志》
唯一号: 120030020221021592
人物姓名: 黄庭坚
人物异名: 字:鲁直;乳名:绳权;号:清风阁;号:山谷道人;号:山谷老人;号:涪翁;号:涪皤;号:摩围老人;号:黔安居士;号:八桂老人;谥号:文节;世称:黄山谷;世称:黄太史;世称:黄文节;世称:豫章先生
文件路径: 1200/01/object/PDF/120013020220000024/003
起始页: 0037.pdf
性别:
时代: 北宋
出生年: 1045年6月12日
卒年: 1105年9月30日
籍贯: 江南西路洪州府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
亲属: 黄庶;黄相
非亲属: 苏轼;张耒;晁补之;秦观

传略

黄庭坚(1045年6月12日—1105年9月30日),字鲁直,乳名绳权,号清风阁、山谷道人、山谷老人、涪翁、涪皤、摩围老人、黔安居士、八桂老人,谥号文节,世称黄山谷、黄太史、黄文节、豫章先生。宋江南西路洪州府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祖籍浙江省金华市。北宋诗人黄庶之子,南宋中奉大夫黄相之父。北宋大孝子,《二十四孝》中“涤亲溺器”故事的主角。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江西诗派开山之祖。 黄庭坚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黄庭坚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黄庭坚的诗,被苏轼称为“山谷体”。黄庭坚的书法独树一格,自成一家,他和北宋书法家苏轼、米芾和蔡襄齐名,世称为“宋四家”。在文学界,黄庭坚生前与苏轼齐名,时称“苏黄”。作品有《山谷词》《豫章黄先生文集》等。 治平四年(1067年),黄庭坚进士及第,历任叶县县尉、北京国子监教授、泰和县知县、德平镇监、秘书省校书郎、《神宗实录》编修官、集贤校理、国史局编修官、起居舍人、宣州知州、鄂州知州、涪州别驾、宣议郎监鄂州、奉议郎兼宁国军判官、朝奉郎兼舒州知州、吏部员外郎、太平州知州等职。1105年,黄庭坚病逝于宜州南楼,享年61岁。而后,宋高宗追赠黄庭坚为“龙图阁大学士”。1265年,宋度宗追赠黄庭坚谥号:文节。黄庭坚一生为官清正,治学严谨,以文坛宗师、孝廉楷模垂范千古。

知识出处

焦山志

《焦山志》

《焦山志》同治四年(1865)刻本,共二十六卷。 分为:卷首为宸翰及御赐。 卷一,山水建置。 卷二至卷三,周鼎。 卷四,西汉定陶鼎(附杂器)。 卷五至卷六,瘗鹤铭等。记载了焦山的历史沿革、行政区划、地理环境、风俗文化、历史人物、重大事件、人口民族、自然资源、民俗宗教等焦山相关内容。

阅读

相关专题

县尉
职位
教授
职位
知县
职位
镇监
职位
校书郎
职位
集贤校理
职位
起居舍人
职位
知州
职位
知州
职位
别驾
职位
宣议郎监
职位
奉议郎
职位
判官
职位
朝奉郎
职位
知州
职位
知州
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