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图书馆
安徽省图书馆
机构用户
安徽省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古籍善本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山川改第一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天童寺续志》
古籍
唯一号:
120020020221007052
颗粒名称:
山川改第一
分类号:
K928.75
页数:
37
页码:
一至十九
摘要:
《天童寺续志》中的山川部分。
关键词:
地方志
寺庙
内容
晉稱太白唐號天重其名雖岐其山則一魏魏乎
勢拔穹蒼蕩蕩乎形盤大地羣峰環倚秀麗迷空
雙鏡湛然雲天倒影靈巖之怪石欲飛幽瀑之奔
流若吼於是遊屐留題吟笻嚮往匪僅供詞人墨
客選勝探奇即兩澗之源始則濆激久乃徐流若
練若鑑灌慨田畦利薄無窮之界也志山川
山川形勝總志
太白山又名天專山距縣治六十里水程四十五里旱道十有五里
在鄮溪鄉舊稱陽堂鄉民國初年始改今名之界舟程未半即見
太白一峯聳出雲表及小白河捨舟登陸反為諸
峯掩映無所覩矣厯小白嶺入伏虎亭近觀形勢
峻偉狀似彌勒之梳招提宏壯恍若稱腹而坐所
謂二十里松行欲盡青山捧出梵王宮者是也寺
之左右皆有登太白峯蹊徑唯烏道巉戰艱于攀
援好奇之士率多從玲瓏巖而上笻路既廣景致
益勝姑就玲瓏巖登太白峯以紀之
由寺之西澗渡羅漢橋從曲徑盤繞而上厯慈磴數
百級為玲瓏巖疊而倒嵌欲齋不墜若蜂房若蟻
穴倏突倏平葬雲怪石古木飛泉種種殊樂不可
言狀復由玲瓏蓬東北攀蘿躡石而上行里許茂
林深處有悟心洞焉洞內穿而迫窄如石罅然僅
容一人傴屢而過洞外倏然地平如臺廣無一丈
縱無喜尺與玲瓏蓬咫尺相望聲款俱聞洞口刻
有遊者題名苔蘚剝蝕難於椎拓由此又上里許
山益峻石益奇為觀音洞相傳大士嘗現身巖上
影興萬工池中右偏爲善財洞二洞相望有拜經
臺頂平足削周以異石登臺俯視全寺千楹萬礎
瞭然在目卽回廊疏寮亦厯歷可數再上里許爲
巖之絕頂頂有曲徑北行三里爲事旗峯路難崎
嶇頂却平坦怪石林立可趺可眠臥而遙望則有
煙迷黛岫坐而下瞰則有雲鎖梵宮過此一里平
疇卽太白山也巍巍卓立雄尊秀蔚俯視飛雲起
於足下山之坦夷寬廣十有餘畝中有太白庵基
基之東南卽隱龍潭相傳舊在清關橋下禪師心
鏡徙遷於此延表一丈有奇深約四正尺晴旱不
減霆潦不增間有蜥蜴亦名龍子出沒其中雲禱輙應
更北上一里乃太白絕頂最高峯也蓋龍潭在太
白為極高而此較龍潭尤高故曰最高峯遠眺三
面環海南向東湖近視萬山環拱千峯競秀故云
諸山羅列鞏兒孫也自最高峯西行百餘步有饗
石焉縱衡五尺許扣之鏗匐有聲由此向龍湫東
南下行二里許為鉢盂峯上圓下展宛肖覆盂之
勢峰之西北有佛蹟石坐禪石問水石祖印崖各
具勝致足稱奇觀相近又有活眼泉涓涓清流大
旱不竭為西澗發源之處
復由寺迤東一里松篁夾徑即青龍崗梅花叢中露
屋數楹為冷香增院即寄禪禪師藏骨處又沿麓
東行數十武萬山環抱松杉碧繞為中峯庵在中峯之
麓舊有天然閣疊秀軒近廢乃建三楹以存遺迹
由此東行不二雨為東谷即古天童在東乳二峯之下乃
義興始祖開山之處今隰州古佛幻藏在焉內祀
十大高僧有碑寧六通已遭剝蝕相近有歸來庵
山翠透窗流雲繞户至此可停遊笻烹石煮泉暫
少憇焉又東行二里許爲放羊山之麓聲石爲屋
有王地祠祀王榖之神由此曲徑上行二里有篷
曰放羊即凈心禪師闢荒蕪治森林之所又西上
行三里則大雲山矣
泉在寺者有五大翹之陰爲宏法泉泉中疊石爲山
法堂後有泉二東曰楞嚴西曰體淨官客堂下爲
潛源泉羅漢堂東爲應真泉諸泉蓋發源於應真
泉而滙於潛源泉由此潛入天王殿基下馳道達
內萬工池石在寺可紀者有二琵琶石在天王殿
前階下池上以足頓之鏗鏘發聲酷肖琵琶覺聲
石在選佛場旁擊之琳瑯聲發清響遠聞寺前有
二池為內外萬工淳澈如練鬚眉可鑑故曰雙鏡
池又寺之西澗俗呼羅漢溝溝中怪石蹲踞而迅
湍奔騰聲若雷嗚雖天朗氣清而激水濆濺如在
大霧中行澗之流秘二池之西有石梁跨於兩岸
越之即西山博也近翟荒二十餘畝砌勵為蔬圃
名新蔬園
復甲寺前幹路南行繞萬工池數十步為清關橋峯
縈水映崖赤松青與白練千條奔響若吼互為吐
吞橋下有紅豆崖由此至伏虎亭三里許清陰布
地翠蓋彌天即夾道松徑也游人至此如在綠慕
中行頗有興趣復由清關橋前行半里為景倩亭
古謂鎻翠亭隱蓋亭俗謂著衣亭亭之西首有新
庵俗呼山寮中奉大士現棲巡山僧復由景倩亭
前行數十步為古山門由此從東支徑過金莊橋
厯案山篷二里至南山溪回山合木秀石奇越大
僧橋過肅敬亭數十武卽密祖塔院也堵坡卓立
穹碑錯峙明窗開豁秀麗無際者焉由塔院迤北
經溪橋為顺娘廟卽太白廟杜孝子雍之母由廟前東趨二里
烟樹行行粉屋重重為三塘頭之村清東上二里
許為天童大嶺又曰太白嶺乃軍鎮分界之處由
嶺分岐右通三山海濱左達龍角山新禊頭
復由古山門幹徑厯伏虎亭乾溪橋過徐御史進士
牌坊明萬暦年間建里許至九龍山麓為天童街民居約
二千餘戶商肆數十餘家街有徐氏香眉閣別業
紀御史避地居復有太白廟卽杜孝子廟廟前南薰亭
民國初年里
人徐敦南建文西行一里為方嶺庵厯張家橋過
廣德亭相子巖卽杜雍負母葉子之處上小白嶺三里嶺上
有庵日甘露又有揖讓亭鎮嶙塔鐵蛇關僂首石
等古迹存焉下嶺二里厯太平橋吉祥亭太平盛
又一里水注橋橋境建亭名聚義亭後有菴曰西
方又里詩經方井潭至小白廟傍有蔡廷尉逍遙
堂今廢又數十武至上馬塘卽萬松關舊址按當時會建牌
坊上書萬松關今久廢唯路兩傍石柱腳尚存
前面卽止宿庵天童中院
再數武即小白河頭舟美白華亭陸路止此矣
附紀
山之脈從天台摘星峯逶迤頓伏厯緱城四
明金峩大梅福泉諸山而來續衍雲峯嗚角
螻佛隴盤山度天童大嶺起大雲落放羊東峯
乳峯中峯缺孟峯結脈於太白山焉復由太白
開東西兩帳西帳為外太白厯九隴山小白嶺
得箕鯉魚山等處東帳爲瑞巖山厯柴橋穿山
等處五脈北行至烏石山玉几峯赤董鄭峯等
處寺之脈落於中峯西北之麓頓伏制為高原
而梵剎奠於斯焉水之源蓋聚北山諸水繞
寺右羅漢溝厯萬工池清關橋舊龍淋注於青
龍崗為西澗發源於東乳二峯之下由東谷至
青龍崗者為東澗兩澗合流趨金莊橋至伏虎
亭合南山諸水至乾溪橋又合塘綠水為天童
溪出彩虹橋再合凰下溪為清水潭出三溪浦
會三溪水入東吳鎮出大涵山合小
白河西趨注於後塘河灌入雨江也
又紀
東谷之蓮蕩今廢而爲田寺東之核桃坑寺
西之羅樹圃亦廢而不治無可記也虎跑泉
舊誌云在西澗之齊今無迹可喜詢諸耆老曰
中房對面園地上首卽虎跑泉也佛殿之下有
古柏數本稷路垂幾翠色可挹或曰卽
獅子柏也或日非也姑附之以備參攷
太白峯
宋薛嵎太白山觀雪詩
二十里松聲千山雪未晴人當
絕頂見吟到此時清大地球琳
滿空林烏雀驚老僧
觀物化無滅亦無生
明月漁盧澐詩
蒼松浮日光太白山正曉
時聞伐木聲丁丁雜啼烏
嘉則沈明臣詩
太白平爲雲行歌復采薪
但聞樵唱響不見采樵人
慈谿元仲馮次牧詩
橫黛堆藍百二重不知雲帶不
知峯文殊南陶稱高妙此是天
童一
大宗
清忻思榮詩
絕頂臨千仞乘危更一探瀑前安茗
竈松杪出花龕鶴老歸量帙龍遊傍
竹菴興闌回首
看星自耀天南
東門李暾同鄭南谿泉聲上人登太白山頂歌
太白巓太白巓我
之不登曰廿年南
谿語我關中之太白壁立億萬仞白石上與青
天連我謂南谿此遊往返一萬裏豈當咫尺之
勝於汝反無緣空樓滯陰雨乞晴詩祝天天果
放紅日短杖扶直前茅塞喜無路葉厚踏不堅
到此消塵雜水汲龍潭煎山頂一石西肩立三
人飛躍同魚寫我欲與南谿東西相較焉滄茫
大海無不有仙如希夷多百千彼即高於此目
中心中之樂衛遂天淵懸正如君之身高低上
下便我固逡巡萬不及君一及其到頭不分强
與辱知君歸去口猶吟不輟我將閉目養心高
枕且安眠
釋太虛詩
巍巍一太白獨冠萬山雄雲壓金峩
白霞蒸玉几紅松杉青掩映嚴石碧
玲瓏苦行感金宿深林湧梵宮鐘聲流遠賴花
雨散遙空大法宏臨濟單傳繼少嵩雨中再沸
地宇內仰禪宗棒唱
誰能會諸方拜下風
鉢盂峯
頭馮次牧詩
羽化盂中攤軟熟衆生鉢禮貯彫胡
一人得食諸人飽乞米牙信咬得無
中峯
明中丞定齊王應鵬詩
谷口逢僧語相攜看碧峯白雲
飛不盡黃鶴去無從石室聞靈
籟齊堂報午鐘露葵
如可折還與坐高春
聿旂峯東峯乳峯飛來峯
祖印崖
明馮次牧詩
心印燈傳只得皮赤條條露鏡中絲
陳年爛法無些子坐定枯巖豈燎饑
玲瓏巖
明密雲圓悟偈
遠望宛然如鐵壁近觀竅穴自分明
曾無一點時他得故指玲瓏今古稱
馮次牧詩
右陰嵐濕霧濛濛豈是巖空自性空
再得徑山師唱豉不玲瓏地也玪瓏
清大雷本慶詩
芙蓉削青漢杖履躡雲根葉落緯聲
寂泉奔烏道喧堵汲崇峭舊佛迹見
朝戰童子知幽
勝攀蘿到洞門
東門李暾詩
朝餐上玲瓏從者數十輩青松飾日
光白雲雜烏隊人勇爭先行我步緩
不逮尋徑撥沙石觸目橫草萊葉爛滑於油衣
單重於鎧回首人漸稀招之甘後退荒山餘一
人浩氣生萬倍攀附登其巓四顧人寰內道若
大路然人自半途廢仰視太白高何時登泰岱
我腳畏奔走我心愛岧堯心勇腳力隨輕攀
同猿察但願所獲者足以償其勞幾片石皆聽
兩眼樹黼操如蘇讀孟詩佳處時一遭瀑布飛
芙蓉過雲聳妙高吾遊兩浙中二者無其曹此
亦幽奇士何
足壓羣豪
慈谿西溟姜宸英望
一片玲瓏石登臨出世間白移
人過樹紅亂日沈山野鹿禦花
去溪猿聽法還悠然
俯下界燈火閉禪關
謝山全祖望詩
洞天東諸峯太白最居上其中玲
瓏巖小有洞天曠定是長庚精巧
琢怎
童狀
鄞令鞠友黃大華詩
絕巘登臨日詞人換骨時客攜
綠玉杖奴背錦囊詩巖溜穿危
石山僧獻野芝欲將
身化鶴飛上萬年枝
住山寄禪敬安和詩
千古玲瓏勝清游各一時且尋
林下趣休話劍南詩養性非關
酒忘情不採芝但須
腰腳健莫負紫藤枝
又
偕子和蒲仙昆仲游玲瓏巖詩
偶著謝公屐相隨此地遊
嶺雲多在樹溪雨欲沈樓
地僻人稀到巖深夏亦秋
夕陽歸好路谷口起樵謳
又夜登玲瓏巖詩
老僧好奇險古洞夜深探螺旋佛
頂綠螢飛鬼面藍披雲踏松影掃
月坐蒲龕到此忘
炎郁禪從冷處參
樸庵戴彥遊玲隴巖詩
六度遊天童未登玲瓏巖我今
一奮足奇特果非凡經阮芳草
掩山近雲猶緘力疲意彌福平地視巉巉祗圖
履名騰不暇榛莽芟中有一山僧額古氣且國
詢其食飲狀便知戒律嚴笑余長僕僕
世味嘗酸豳安得擯塵俗日日坐嶔嵌
觀音洞善財洞悟心洞
東谷
清大雷本慶詩
仄徑奪苔滑廻巒複道懸橋吞雙澗
尾塔卓萬峯顛少憇松間石頻摩石
上篇古今如且
暮抱膝看雲還
太白嶺
小白嶺
清東門李暾冒兩過小白嶺詩
欲起不起山頭雲欲上不上
嶺頭屐雲中四翠愁渺茫時
有清光未收拾百年幾遂邱壑心快遊安得
俟風日雙肩竹轎去如飛但聞兩耳松濤急
餘山陳僅歸途度小白嶺詩
一雨倦游興言辭麋鹿羣僧
從松下別路向嶺邊分駐屐
邀黃鵠留詩贈白雲後
期終不爽菁語佛應聞
響石
明密雲圓悟偈
看來一塊精頑石擊著響聲隨扣出
東西南北暫皆驚縱然睡熟也惺徹
馮次牧詩
扣石淙淙響石鐘元然不受白雲封
笑拈誤落曇花片流出深溪帶雨濃
清全祖望詩
金庭有動石四面俱作聲未若此山
骨中含太古清風靜雨亦止餘響猶
鏗
鏗
佛蹟石
明馮次牧詩
佛蹟剛留四尺强草鞋踏破日微茫
雖然劉有雙趺跡只恐青苦爛石林
坐禪石
明密雲圓悟偈
分明一段寘奇特行住坐臥無人識
偶然走到暫踟趺錯認將為坐禪石
馮次牧詩
磐石分明馬祖磗大如蟻子小于拳
相傳要坐花臺後作佛何曾參野禪
問水石
明馮次牧詩
左个冷然泉眼瞎西來屹若石頭平
水聲當響山容寂莫問兒曹水火爭
東西瞰
明馮次牧詩
噴雪奔雷澗合流槎牙怪石斷槎頭
山廚接竹空旋蟻隴畝肥田笑覓牛
天童溪乾溪清水潭三溪
雙鏡池
隱龍潭
明密雲圓悟倡
太白峯頭一隊龍興雲致雨顯神通
潭中靜處非爲隱隱顯當知沒兩容
馮次牧詩
寒潭放得老龍蟠灑淅粘空六月寒
水底深沉葉不落存只身在白雲端
清子相陳勱詩
太白峯高號禪窟頂有龍湫雲霧鬱
尚逢日影麗晴霄一潭澄水如鏡德
風振林木落葉飛從無一片入清池神龍所宅
靈不測斯理微渺不可思吾聞育王金沙井亦
有靈觴常匿數天生神物非偶然卜鄰並託仙
佛境蒼生方待霖雨澤功施潤物期奉職何當
化育贊蒼嘗出
雲降雨滋稼穡
虎跑泉
明馮次牧詩
天童西澗虎跑泉雨嘯風聞不記年
莫慮年荒登稼少瀉清借灌杜陵阻
清全祖望詩
吾聞虎嘯風不聞能生水忽然風水
遭至文發天髓平地作滄溟神力亦
已偉
活眼泉
明密雲圓悟偈
水石高源流不絕清虛招物映青天
日明雲暗隨時鑑是故稱名活眼泉
馮次牧詩
岕片松蘿活火煎絕無中冷慧山泉
趙州換却青蓮眼今日猶將活眼泉
弘法泉
釋如幻重濬弘法泉磊立假山銘
并序謹按寺志載此
泉聲自密雲悟祖在大
殿之後法喜之下勞不盈曠不涸先未有名清
初世祖篤信佛乘召密祖門人山翁入遊問佛
法大意應對稱宣賜山翁以直覺之號錫天童
以弘法之額山翁還山遂以寺之名而名泉用
別恩澤泉之名於是乎顯焉迄今垂三百餘稔
矣惜當時僅用亂石堆砌不甚堅牢年湮代遠
切入池中兼之浮泥泌塞雖有泉之名而無泉
之用也久矣予於前清光緒丙午間住庫司充
都監之職念密祖慘淡經營手濬此泉一且湮
沒深為可惜殊非保存古蹟之道適承修大殿
餘暇自行捐資並募緇素共成善舉由是鳩工
尼材先將泉中泌塞淪汝凈藥然後選以石余
駁砌泉畔傍鋪石脫圍以鐵欄泉中餒養金饑
藉資點綴屈指又十易寒暑矣常聞遊人云泉
中金鱗每值盛暑流金之時苦無隱身之所有
失庇護之法今冬予重捐資購石於泉中立假
山一座山下空洞無障便魚游潛以助觀魚者
之興工既竣並述其顛末如此銘日謂泉即法
謂法即泉法乎泉乎出自本源涓涓愛水汨沒
有情將寒其流當凈厥心心凈士凈人觸法蠲
蕩滌愛垢唯法訓泉分泉分法總未通達泉法
不二方稱弘法弘不自弘因法而弘法不自法
因弘有法弘也法也度生寶後盡未來際幽顯
咸治人能弘法非法弘人以法名泉豈日無因
雖名弘法無弘法者
有法可宏白雲萬里
錢唐仲嶼孫寶瑄弘法泉銘跋
宏法泉銘者天童住持淨
心禪師自撰也因泉而畜
魚因魚而搆山石空其下以庇魚禪師之仁恩
及物可謂周矣余來四載曾爲太白遊禪師苦
邀余重往不果踐約
書此爲志以俟異日
鄞縣事錢唐知祝紹箕弘法泉銘跋
淨心禪師濬弘法泉爲
竟密祖志也然而魚得
其所矣天機活潑超軼塵俗淨心豈凡僧哉後
之人觀夫錦鱗遊詠勿僅僅以泉石點綴忽之
楞嚴泉
釋圓瑛銘
并序釋迦如來應世二千九百四
十一年凈公住持斯席宗說並重冬
參夏講克紹寄長老之遺規是夏浴佛後四日
延瑛開講大佛真首楞嚴經講堂之陰濬是一
泉擬曰楞嚴囑述數語子紀之梵語首楞嚴華
言一切事究竟堅固一切事不出四科七大而
水大居其一焉夫性水真空性空真水清凈本
然周徧法界於此見得寸土不動濬泉已竟一
泓冷然澄瑩涓潔可以留白雲之影可以映明
月之痕去熱惱而獲清涼滌識情而蠲塵垢何
莫非如來藏心妙用也歟森羅萬象海印同歸
更不必向山色溪聲尋清淨聲廣長舌矣銘日
湛湛性水清凈本然是如來藏不變陶緣
究竟堅固曰楞嚴泉觸境會心妙定斯圓
體凈泉
蹇叟張美翊記
凈心和尚住持天童濬泉於法堂
後之東偏維時正講首楞嚴經因
名之曰楞嚴泉講主圓瑛法師製舉越二年老
友顧元琛居士與和即為方外交來遊天童弊
見東偏有泉謂西不能無之比如單因不生唯
緣無滅生滅相待東西相成而為法界之緣起
理勢然也和尚欣然從之既濬得水於中史石
階之下煩湧而出其清潔踰東泉之水居士歡
喜歎未會有擬以和尚之名名泉和尚却之云
以人名泉待諸名人衲非名人有玲雅觀因取
楞嚴性淨明體徹法底源之意兼採肇論離微
體淨之旨目之曰體淨泉而自為之銘適余以
續修天童山志到寺居于同在座相與啜清茗
談經論若有所得爰記顛末而繫以和尚之銘
其詞日內心寂滅諸見不移外塵無依萬累莫
羈妙凈理體功用難思眞空性水湛寂生輝隨
緣隱顯何盈何虧澄決諸有滌蕩羣迷澹
分若海清且漣滿識浪不起智照靡遺
應真泉潛源泉甲擊泉
萬松關鐵蛇關清關
明馮次牧詩
廿里松號空翠間藤纏苔縛滿深山
年深失却蒼髯叟林老亭亭不受關
太白支分小白嶺是妖是睡鎭靈山雌嗚錮
在昆吾鐵月黑風饕夜守關合沓松聲嗚不
歇橋邊獨過落花潭寒泉滴
■清兼濁出入何分一與三
清大雷本慶清關橋聽瀑詩
鰲背時聞落瀑聲寒泓酒處
浪花生泉分嶽頂龍淵濶響
接松濤鶴夢驚萬壑風迴紅樹老千峯雨過
白雲平高山流水情無限豈在絲桐膝上橫
全祖望清關松詩
廿里蒼松根一直到清關吾憂
長虬枝或生梁棟間俄而驚濤
作喚醒
春夢殘
寄禪敬安清關噴雪詩
灑面沾裳六月寒清關直下萬
層灘不知多少遊山客認作匡
廬瀑
布看
一
又清關橋水詩
試問清關水為何不在山
清關關不住奔走到人間
琵琶石
漢陽種青趙潤記
光緒王寅春余偕武昌黃菊友明
府遊天童住持寄禪余館衡陽時
方外交也握手歡甚為雨阻不克流覽山中名
勝鬬韻一宿即去今年三月重訪是剎俯仰尺
波十九寒暑菊友寄禪百相繼殂謝山陽笛黃
公爐有同慨焉當年掌管鑰僧凈心師已自方
丈而退院亦垂垂老矣相見泣然導余往萬工
池觀魚出天王殿下階數武余足偶觸石鏗然
有聲異之其殆如大瀉銅鼓洞庭神鉅乎淨心
告余曰此琶琵石也形固不類音酷肖故名相
傳日久公不可不有以紀之余塵俗吏曷能文
倩吾第石槁書此三字並所贅數言以誌獸雪
云
附錄
清慈水仲蘭葉元堦對詩
溪口行來接翠屏旋崖折阪曉
冥冥雲端一塔瘦如箕風送簷
鈴與客聽廿里松陰十里亭亭中嵐氣撲窗
腥遊人來往驚相問底事鬚眉一樣青世外
高人號密雲老通文墨仗靈根拈來斑管知何
物狂草天然鎭法門嚴廊曲曲搆玲瓏經嗚
遙傳夕照中不但塵懷如水淨萬山都向磬聲
空曉出西園松掩關雛僧向我指雲間客來
都道千秋雪不識泉飛太白山尋幽又過小
天童嶺上聲聲聞午鐘到此不嫌初夏日佛樓
濃壓四
簷松
秋生徐畹詩
前遊卅載忽如夢靈跡猶記晉僧庵
春風好烏招聯屐谿行有興資儻貪
再來伏虎亭跋足望見殿屋深潭潭辰松閱盡
幾朝客廿里夾道無十三青山捧出誦佳詠接
踪介甫追奇跋金碧莊嚴參妙相峯亂挹翠書
樓南玲瓏巖險老叵上窮幽孤負性所耽一宵
之宿向東谷壁題先進領交談我詩不望碧紗
罩鴉塗潦草宜包含歸來兩輿肩三僕首尾猶
可中何堪又況好事喜摩壁重以雙袖霑濃嵐
思潤吟腸逢酒店破戒佛子喉先甘醉出小白
爭水宿一船詩
夢誰似東門酣
蛟川某伯姚燮詩
捫嶺迥南阿清娛足平甸桑麻蒸
微暄風翻色時變籟寂嗚烏和樹
稀行人見移意就嶒峻拓胸先曠散緣徑抵松
括層陰失霄漢窮帽搜闢陰森躡跡謝羈絳烏
道出窮霽盤梁何略欲披雲割健步至帶紛蒼
青湍流抗佳激山響隨嘯膺俗心掉塵鞅微理
悟超乘飢巖瞰丹果飛欲挂綺藤物尚有至見
就僻辭詭争天門排咫尺金碧輝母提蘭臺
冠丹巘萬閣陵翠梯層層播復峻上欲雲漢齊
象王窮窈窕華蓋夢路衣彈指青蓮華幻出峯
戀低微生苦塵優清凈夙所希持寂意無澤妙
明相因依念此一延佇心與淨雲飛周覽苦
紆折還登疊翠樓縱目鮮遺景奇觀能博收白
日涵大照清爽橫高秋明山東赴江婉蜓爭上
流遠海北茫昧勢與蒼煙浮控顧信雄傑慷慨
生浩愁排空安有翮聯袂太白遊回瞰入山路
風淡雲夷猶峯平樹如齊塔靜鈴語幽閑樵濯
虹澗飛烏下龍淑仙根不可母日暮難久留行
將覓輿返身
世真浮漚
子彝張培基和詩
二月天薄寒春意媚芳甸林木
蒸晴旭一綠熊千蠻倒影入清
流畫本恍一見幽烏媧野性不逐行人散入山
此未深塵俗隔霄漢笑語同遊人麗焉脫牽給
平坡鑿坦易怪石分順嶸盤折入幽勝竹柏
交蒼青隔林喧樵語巖空時*膺健步羨仙塵
吾漸趨下乘厓岸垂天花倒懸千尺藤松花幾
時熟日有聽鼠争山行快輕捷未有壺福提
安得童子來持盂落天梯但逢行腳僧荷擔與
肩齊臺殿凌高迥吾訝雲霧低竭來心乍空慧
性明幾希終恐龍莫降未許空王依疎鐘一聲
動上有鸞烏飛日淩絕高頂更上山頂樓開
悟參上禪萬類平等收山靜奠盤古樹老亦千
秋下瞰滔滔泉皆為無漏流捫胸盪諸想化作
煙雲浮諮子何切切己動離家愁吾嗟信宿閒
未快道遙遊萬卷亦會讀未壯方叔猶不如隨
首座長聽清磬幽舒嘯登鳳崗說法安龍淑洗
根清凈源揭為慈月留妙悟池上蓮身世波中
漚
餘山陳僅遊玲瓏巖中途風雨暴至不得登詩
直上如雙鶻前山
路却迷眞成緣烏
道重與轉花蹊導我一僧健招人羣嶂齊應憐
倦黃鶴飛下夕陽西欲共禮龍語來為絕壁
行林容長作與石氣不能晴雷雨通呼吸
雲煙辯性情平生多奇興誰遣老僧驚
又客有談玲瓏巖之勝者詩
記昔靈巖到天梯厯下方雲
煙迷忠尺風雨悔章皇蠟屐
從茲誤聞鐘只自傷愛
君發高詠吾亦意蒼茫
又和詩香姪夢遊天童山詩
昔我遊天童置身青蒼間意
靜步屣遠入山如無山石泉
嗚幽幽林麋走間閭雲歸澗邊雨僧定松下關
邇來倦行腳魂夢常飛翻落日沒高烏但見空
際烟阿咸山水客頗亦參禪觀袖中夢游詩讀
之情往還賞契物外地理徹塵中天一笑東嶺
頭眼明
朱霞鲜
紉蘭陳詩香夢遊天童詩
手持南華文偃問南窗間夢
身化蝴蝶飛入天童山看花
心益淡繞竹情自間小寺結山半松石圍禪關
老僧乞食歸說法方瀾翻一身水中月百年溪
上煙試為諸僧語當作如是觀轉之若有會栩
柳迷往還遙鐘忽驚覺營然忘吾天起看階下
菌朝露
光正鮮
釋隱禪太白山十景用偉載禪師韻
深徑回松萬峯堆裏
百千松徧繞僧廬秋復
冬質破重巒驀直去隔林還聽一聲鐘○清關
噴雪清溪如帶鎻禪關雪浪奔騰亂石間自
有天機藏不住一時噴出萬重山雙池印景
內外雙池印短襟煙*倒插崖潭深清波一
似禪心定皓月當空萬景沉○西禍分鐘一
條白練太匆匆隔斷祗園澗水東分到鐘聲向
西去滿山風雨一林中○玲瓏天鑿無端鑿
出翠微軒探得玪瓏造化源今古是非從此起
山前山後聽啼猿太白生雲出岫無心淡
復濃幾回環繞最高峰何當一掃浮嵐凈四面
依然積翠重○東谷秋紅夕陽東谷一天秋
爲愛殘紅特上樓霜葉似花寒不落誤人遙指
萬峯頭○南山晚翠晚來濃翠逼人寒山北
山南不厭看看到山窮水盡處碧琅耳補萬千
竿○平臺舖月臺砌週遭一望平石欄徒倚
到殘更寒鐘敲破天邊月普放清光大地明○
鳳崗修竹翠鳳雙雙去又來平崗修竹鎖
蒼苔虛心覓得真消息祗許山僧一徑開
寄禪敬安太白山結茅詩
山僧性愛山不樂人間住
欲持瓢笠行更入雲深處
又太白山居用王右丞韻
結茅淩絕頂終日對前峯目斷
三秋雁心清五夜鐘欲招池上
月疎種澗邊松氣變知時易春雷起蟄龍偶
隨樵子入得往最高峯自汲寒潭水時聞遠寺
鐘雨餘方看竹雪盡始憐松
冥坐本無事何心制毒龍
奉化江五民夢遊太白山詩
李白昔遊天姥山鏡湖
一夜夢回還我昨遊興
記翩翩手攜玉女驂青鸞下視碧海上青天置
身非復人世間遙指一福煙嶂瓚奇勝仿佛曾
躋攀濤聲謖謖松當關認是大白青螺鬟奇石
人立危欲顛青藤一縷如絲纏峯巒出沒走雲
煙石根玉乳流潺潺中有招提不計年漢魏之
後梁唐前瓊樓玉宇比櫛連紫芝瑤草森芊眼
鐘磬一聲北斗寒窅然世外仙乎仙紛紛遊客
來參禪浮邱之袖洪崖肩我亦凡管沈巖前笑
與太白
談滄田
無名僧詩
太白靈山厚羣岑盡仰徒摘星風水
滴上帝義緣逢景關玲瓏窟名標鉢
盂峯塔藏迷識蟒池養化魚龍種竹狂心歇裁
松逸興濃靈鐘驚午夢啼鳥透禪系支代梵僧
萃列朝孟主執馨翰
森傑閣古今壯神容
知识出处
《天童寺续志》
天童寺续志,二卷。民国释莲萍纂辑。民国九年(1920)天童寺刊本。先是天童寺住持净心和尚感于康熙本《天童寺志》搜采未详,疏漏甚多,遂聘请释莲萍编辑《续志》。阅三年而书成。继任住持文质和尚主持刊刻。
阅读
相关地名
天童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