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遠縣志卷之七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怀远县志》 古籍
唯一号: 120020020221005558
颗粒名称: 懷遠縣志卷之七
分类号: K295.44
页数: 27
页码: 一至十四
摘要: 孫讓所修懷遠縣地方志之《營建志》。
关键词: 地方志 怀远县

内容

賜同進士出身安徽鳳陽府懷遠縣知綠孫讓修
  營建志
  縣城古荊山城也因荊山之麓淮渦交於前舊志云本梁魏戰爭時所筑周世
  宗置鎮淮軍而城始大曁宋夏貴與元對境倚爲重鎭舊有五門東曰禹會西
  日捧玉南曰青龍北日還京又有小東門城後廢歷元至明景泰元年知縣王
  道始因故址修築尋復堙圯五德六年盜起中丞叢公檄知縣李豫城荊山爲
  中都扞蔽旋亦廢僅存遺址及西南二門嘉靖以來縣無城造於各街巷門首
  署額以存舊制東曰賓旭西曰含暉南曰迎熏北曰朝京小北門日拱元小西
  門曰鳳池迄今因之
  新城在淮北崇禎末年流寇所往屠掠巡撫朱大典移節鳳陽具題城懷遠報
  可時盱眙丞劉樾蓊當事主之題懷遠令實董厥事又欽天監戴圓銜命卜度
  周若干里不詧形勢妄擇邑之東南最窪處衆欲爭之迫於上指莫敢齟齬于
  是毀壇壝廢橋樑不惟民間傳石搜括一空而力者盡財者盡矣城成下令徙
  民靡有應者母論官暑學宮前社民盧無力更置且從兩山瞰之如在釜底歲
  甲申劉藩叛兵南下民寗望妻以遁未嘗進保新城
  江南通志懷遠縣舊城相傳南北朝時所築周圍九里十三步高因荊阜深
  阻渦淮明景泰初知縣王道因舊址修建其後傾圯遂無城郭崇正時流寇
  猖獗巡撫朱大典請城荊山詔遣欽天監戴圓度地於淮河兩岸始建新城
  僅周三里二百餘步按故城遺址自上洪循山之麓迤〓而西至老西門止
  長十五里皆截山腰築之其東面濱渦長十三里地皆窪下相傳舊時臨水
  列七十二炮臺綿延錯峙以爲守禦今遺址無一存者蓋縣本宋時置軍處
  意存扼險不在憑守今旣爲縣之所治則倉庫犴獄之所寄百姓所恃以爲
  固自宜周築垣堞以備不虞而其地形逼狹縱可十三四里廣不盈一二里
  且濱水之地時有泛遇立址必不能堅完明末於治北改築城垣又以所處
  非地曠而不居誠非策也縣境古城址頗多非地形散漫風氣不聚卽臨側
  渦淮處勢單弱惟舊馬頭城迤東數十里羣山環拱地勢雄厚又西扼長淮
  北控上窰亦得形便建置事重非所敢議姑存其說以俟後人
  知縣嘉在荊山東洪武二年知縣唐蔚剏建萬歷十年知縣鄭際可設處磚石
  修築圍牆周可二里許歷年因之時加修葺大門五間明嘉靖年知縣商承
  學重修築土石爲基上建更樓三間國朝順治九年傅鎭國重修康熙九年
  知縣趙憲鼎改創今制儀門三間中左右三門隆慶二年知縣王之佐重修
  有耳房二所左爲守門人宿所右貯狱卒刑具康熙九年趙憲鼎重修大堂
  三間天順三年知縣鄧瑜建前有抱廈三間歲久傾圯十一年夏知縣鄭際可
  重修崇禎丙子春爲流寇所焚知縣陳邦翰重修順治九年知縣傅鎭國始創
  瓦廈三間康熙五十二年知縣錢鑑復修大堂前兩旁東西科房各七間爲
  書吏治辦文書之所後遭寇燬順治二年知縣潘登貴重修四年知縣傅鎮圖
  重修康熙六十年知縣唐暄重修大堂前甬道旁左右皂班房各三間嘉慶
  二十一年移建儀門內俱向西川堂五間二堂三間嘉靖間知縣任俊商承
  學相繼建隆慶六年知縣林大槐重修東廂稿房二間明季燬于賊順治五年
  知縣袁調重修西廂東房三間康熙五十九年知縣唐暄建宅門一座署曰
  帥正門過道房三間內三堂三間堂之左庫房一間右治事房三間寢室五
  間後房五間內書房廚房各三間帥正門之右花廳五間爲接見賓客之所
  其前院之左爲廊房五間隔以垣花廳之後屋五間帥正門之左爲幕僚房
  前後三層共十六間其東爲望古亭登眺見兩山焉
  大堂東蕭曹祠三間後屋三間嘉慶二十一年建
  大堂西馬王廟三間嘉慶二十一年建
  按儀門外有重修縣署一碑乃明嘉靖二十三年知縣秋逢慶新修衙署
  記邑人房憲撰文唐寗書碑大半剝落不復但錄舊志旣不載其文而於
  修署諸官中獨不及秋逢慶其漏略可知矣
  嘉慶二十三年重修縣署碑記曰讓以嘉慶十八年夏始受懷遠縣事視其〓
  舍牆棟皆傾倚支拄屋穿漏遇雨輒如露坐庭院甚曠而土垣縱横蕪穢雜集
  不可以廁足也惟寢室數楹及室後書舍數楹尚完釐可居蓋前任曾詳請葺
  治所治僅此而力已竭遂中輟焉是歲邑大水日夕馳驅泥潦中不遑恤所居
  嗣乃無歲不潦民匱於力官匱於藏苟目偃息而己今年春雨暘應時麥以有
  秋乃籌附貯之款鳩工庀材繕而治之其始議也正其傾危彌其罅漏除其穢
  積期于財不傷役不久民不勞而已及其爲之也則榱棟之朽蠧者不可以不
  更瓴甋之破碎者不可以不易牆垣之基拆者不可以不撤而復築積穢之所
  滌而空者不可以不周爲之垣窮規度之力悉稽課之勞極省嗇之方盡籌備
  之計廑而德成雖僅興於苟完而所費之鏹以干計者二而贏矣然後之毀廢
  已久其更新之不易如此而前令之不肯輕舉以自貽其累者良有由也懷遠
  固饒邑也高宜黍菽下宜梁稻淮渦沙濠以經之郭陂灌浸諸塘以蓄之有諸
  湖以潴之有名山以殖之今乃百利無一存十歲而九告饑其故何也淮渦下
  流塡泌日久雨澤稍熙卽成漫溢則疏濬之法宜修音時塘堰並已廢壞雨澤
  稍衍焦土一片則提堰之法宜修湖壖之地壇曼案衍無可潴波水則俱水嘆
  則俱嘆則溝渠之利宜修山皆童阜樵蘇不入則種樹之法宜修又縣治惟阻
  山據淮以爲固舊無城落倉庫犴獄惟恃扞掫擊柝以爲固惴惴然不可以久
  也則城隄之制宜修今不修于彼而修十此是謂本未倒置緩急易務雖然此
  其與〓舍之功奚啻十百倍蓰而已一〓舍之修如此推此以及諸役抑可知
  也此懦者之所以望而卻平籌之而氣阻者也計所修完聽事之左蕭曹祠三
  楹其右馬神祠三楹接見賓客之所三楹益其二其東爲廊房六楹皆新之其
  聽事及治书處及幕僚房皆葺之書而勒諸壁以俟來者以志吾愧而自訟焉
  嘉慶二十三年十月知縣事陽湖孫讓記
  主簿署在大堂左舊爲糧馬廳縣丞署後裁縣丞主簿居之年久圯壞後主簿
  移駐龍亢其地遂成廢圃幷入縣署中矣其移駐龍亢僦民房以居別無〓舍
  列經請建格于經意而輟
  典史署往大堂右正房十一間廂房七間
  庫樓三間樓前徵收錢糧房三間在署東萬歷八年知縣鄭際可慮關防不嚴
  改建成樓里甲封納錢糧幷收貯在官等物但一樓孤懸四面空僻大費防衛
  之力云
  監獄在儀門西獄神祠三間吏宿所二間虎頭門一間內東號三間南號三間
  北號三間女監三間廚棚一間祠後外監九間
  城守千總署在學前街正房十一間廂房十五間
  察院舊志云察院舊在縣東南因淮水湮没改建縣西荊山之麓大堂三間扁
  曰澄清後川二堂三間爲寢宴之所左右廂房六間置廚安書房儀門三間兩
  廂爲〓隸房大門三間前有貞度肅寮二坊面立煦壁通牆一圍今改爲義倉
  按義倉今亦廢
  上窰公館舊志云明萬歷十三年知縣王公以上窰爲冠蓋往來孔道設處公
  料建公館一所前後廳幷川堂各三間前後中門大門及廚廁皂役等房皆備
  按萬歷十三年知縣爲經仁恆三十年則王存敬也舊志有誤後傾圮乾隆三十五年知縣佘模更建嘉慶二十一年
  重建
  修公館碑記略曰上窰鎭地當孔道路屬衝衢每遇大憲經臨必信宿於此
  苦無公廨甚不便焉誌載先明原有公館一所於康熙五十一年倒塌地爲
  民人借棲吾邑侯佘公考舊址興修宋慶玉李以奇願買地以遷公許之因
  另買閣門外口作新等衛地一叚弓口四至載契公捐俸鳩工始于庚寅九
  月上旬成于十月下浣未及五旬而館成公卽子十月擢守穎川公去而公
  之德政有難忘因勒石以作甘棠之遺愛焉乾隆三十五年十一月
  渡淮河渡口淮自入縣境後曰新店渡縣南七十五里曰洛河渡縣南七十里曰新
  城口渡縣南五十里曰黃疃窰渡縣南四十五里曰馬頭城渡縣南二十里曰上洪渡縣南五里曰
  下洪渡縣東三里曰屾河口渡縣東北四里曰祖師廟渡縣東北六里曰張家莊渡縣東北十五里
  渦河渡口自界溝集入境曰界溝集上曰渡界溝集下渡在龍亢西十五里曰黃家窪
  渡在龍亢集四十里曰龍亢上渡下渡附龍亢集曰王家渡在龍亢集東三里曰何家溜上渡下
  渡附何溜曰王家渡何溜東三里曰雙溝集渡何溜東十五里曰呂家淺渡縣西三十里曰龍窩
  渡縣西二十五里曰沙溝渡縣西十五里曰陳家莊渡縣西十里曰瓦子岡渡縣西北十二里曰龜山
  頭渡縣西北三里曰板橋口渡縣北二里曰文昌閣渡縣北二里曰陳家巷渡縣北二里白火星
  閣渡縣北二里曰四門閣渡縣北二里曰水巷渡縣北二里曰阮家巷渡縣東北二里半曰陶家巷
  渡縣東北三里曰大王廟渡縣東北三里曰秃尾溝渡縣東北三里曰關口渡縣東北三里曰賈
  家渡縣東北三里半曰芮家巷渡縣東北四里淝河渡口自陳家集入境曰張家淺渡縣西北九
  十里曰魏家渡縣西北八十里曰邱家渡龍亢北十里曰烏雲寺渡附烏雲寺曰韓家渡縣西北七十里
  曰張家渡縣西北六十五里曰郁家渡縣西北六十里曰高家渡縣西北五十八里曰金家渡縣西北五
  十七里曰王家渡縣西北五十五里曰劉家渡縣西北五十里曰錢家渡縣西北四十五里曰羅河渡
  渡縣西北三十里曰楊家渡縣西北二十五里欠河渡口曰陸家渡縣西三十五里尤村南洛河渡口
  曰上窰渡縣南五十里大橋圯始設大河渡口曰天河橋渡縣東南十五里天河橋淤始設
  諸橋跨洛河之憍曰上窰橋在縣南五十里上窰石橋七衖長三十六丈今圯跨天河之橋曰胡家
  橋縣東南十四里曰王家橋縣東南三十五里曰童家橋縣東南三十里曰康家橋縣東南二十五里舊志里人康
  應文建曰天河橋縣東南十五里本名萬華橋邑人俞起龍建今橋衖淤實乾隆二十五年有賣布石姓者修橋兩岸之路歲歲不輟者十五年
  嘉慶十二年鍜工蔣姓者復修築之今廢跨黑河之橋曰李冢橋縣西南七十五里曰袁家橋縣南西七十四里
  曰谷家橋縣西南七十三里曰黃家橋縣西南七十里曰耿家橋縣西南七十里曰武家橋縣西南七十里
  耿家村東曰臧家橋縣西南六十五里曰王家橋縣西南六十四里曰黃家橋縣西南六十里跨欠河之
  橋曰劉鐵壩縣西南六十里曰龍王廟橋縣西南五十里曰砂礓壩橋縣西三十五里曰上橋縣西南十
  五里曰下橋縣西南十四里今圯跨渦河之橋曰大新橋縣治北一里舊志云七衖長三十六丈闊六尺下壘石墩上架以木
  明知縣王存敬糾衆建之行者稱便崇祯庚辰知縣劉樾蓊奉文建城盡析以修新城雍正初知縣唐暄即大新橋址創漏口浮橋名曰鳴鳳今久廢跨
  抄河之橋曰西大橋縣西七十六里龍亢集北二里由烏雲寺赴固鎭之孔道也曰滙源憍縣西七十五里龍亢集北一里土名
  東大橋石砌曰蕭家橋縣西七十二里龍亢集東北跨抄河尾由雙龍橋赴宿州之孔道也跨肥河之橋曰陳家集橋
  縣西北二十五里曰新橋縣西北四十五里橋當孔道圯後重修復圯於水急宜修復曰蘇家集橋在縣北二十里石橋長里許嘉
  慶年里人魏華九蘇懷周倡建曰曹家河橋縣北四十里生員曹之彥修大石橋曰胡家口橋縣東北十八里大石橋曰
  梅家橋縣東北二十五里大石橋曰劉家橋縣東北三十里三又河西今圯宜修跨淸溝河之橋曰年家橋
  縣西北七十五里十湖諸水入淸溝處石橋曰崔家橋縣西北六十四里石橋三衖曰宋家大橋縣西北五十里包家集南石橋
  曰潘家橋縣西北四十五里木橋曰钮家橋縣北三十八里張八營西北大石橋曰老橋縣北三十四里張八營北大石
  橋曰新橋縣北三十二里張八營東石橋曰島橋縣北三十里張八營東石橋曰石橋縣北二十四里里人孫政建曰
  周家口橋縣東北三十里修建未成跨蘆溝之稽曰蘆溝橋縣北四十八石橋曰韋家橋縣東北四十五
  里曰蘆溝集橋縣東北四十里跨澥河之橋曰方家店橋縣西北九十里曰石板橋凡十七衖縣西北八
  十里宿州瓦疃集南懷遠宿州于此分界橋亦分修曰薛家橋在高莊集東北縣西北七十里曰安家集大橋在縣西北六十三里
  宿州安家集南與縣分界九衖里人嚴大鵬等建曰喬家橋縣東北六十三里曰宋家橋縣東北六十里淮東南諸溝
  之橋跨龍王溝者曰碾盤橋縣西南九十里曰方家橋舊志在縣西南七十五里新店集跨大澗溝
  者曰三步兩橋縣西南七十二里曰經家橋縣西南七十里洛河鎭南曰官橋縣西南七十五里邑人汪永安修
  跨木欒泉入郭陂塘者曰王家橋縣南四十里禹帝廟東北嘉慶十三年里人周淮等重修改名太平橋尙未結頂曰
  珍珠橋縣南三十五里跨考城諸山澗者曰中僊橋縣南五十里考城集中曰下僊橋考城集東閣北
  首曰石麟橋考城集西閣外百餘步雍正十一年鄉人張琮重修有碑記乾隆六十年復經里人重修碑立華嚴寺門西曰羅漢橋
  在石麟橋西按舊志有新橋嘉靖時邑人耿慧建上僊橋隆慶時邑人耿約建永豐橋萬歷時王松沈繼保同建觀首橋萬歷時廬州人王松建通濟橋萬
  歷時耿約建俱在考城左右今久傾廢基址無存跨上盤塘溝者曰永濟橋縣東南五十里考城東三里土名東大橋通鳳穎大
  路萬歷二十八年孫秉陽修建永濟橋碑記云縣南五十里考城集東三里有通津橋當壽穎濠泗之衝下有泉水歷冬夏不涸橋東一里爲盤塘塘南爲大
  橋澗水發源于鳳陽縣之龍喜山北流入盤塘至通津橋匯爲巨浸歲久橋壤十石壅阻一遇淋潦則水橫溢萬歷已亥春穎道兵憲楊公駐節壽春行部過
  其地而病之有王松者尙義人也毅然身任其事捐金募工疏溝澮以防流潦築蹊堰以利往來跨途迎水爲橋三衖高可二十尺闊可十六丈堅緻牢實坦
  若康莊橋功旣成水道亦利自此而北入於郭陂浸潤甚溥是役也經始於己亥之冬吿成於庚子之春楊公復過而見之喜其功之自松出也行縣勞已冠
  帶銀花紗幣之賜〓觀於里巷且扁其門以示優異邑侯劉公一鵬遂易橋名爲永濟橋用楊公題門語也竊惟周禮司險知川澤之阻達其道路而單襄公
  過陳見川之不梁也遂以覘國之不競由斯以觀則橋道所係於政體非少矣楊公獎王松以樹勸也亦以風乎長人者也楊公定興人諱繼先丙戍進士碑
  在考城東嶽宮乾隆三十七年里人王大謨宮連岫重修今漸頽圯現議重修跨塗山西南麓水者曰雙橋縣西南七里曰
  上洪橋石橋淮縣東南五里舊志通泉橋在大道邑人周棟建疑即此跨塗山西麓水者曰下洪橋縣東南四里
  跨李家溝者曰李家橋縣東五里跨砂礓溝者曰板橋縣東八里跨黃家溝者曰賈家橋
  縣東十二里跨三官溝者曰三官橋縣東十四里跨塗山南麓水者曰西九龍橋縣東二十五里
  當官路跨黃山澗水合西馬厰湖水者曰東九龍橋縣東二十五里當官路曰石橋縣東二十五里
  曰悔家橋縣東二十里跨塗山東麓水者曰草窪子石橋縣東十八里跨席家溝者曰
  席家橋縣東二十八里跨化陂湖㲼水入席家溝者曰張公橋縣東三十里當官路淮西諸溝
  之橋跨周家廟溝者曰廟北橋縣西南五十四里曰廟南橋縣西南五十四里跨大潑村溝
  者曰常家橋縣西南五十里曰廖家橋縣西南五十里曰胡家橋縣西南四十七里曰五里橋縣西南四
  十五里跨隔溝者曰吳詠橋縣西南三十里曰郭莊橋縣西南二十五里舊志生員唐斌建曰隔溝橋縣西南二
  十三里舊志明邑人周輔等建跨荊山南麓大澗者曰荊南橋縣南六里一名道人橋舊志明景泰五年邑人何景吳敏等建
  跨荊山東南麓水者曰大聖寺橋縣南三里明嘉靖三十二年楊時秀重修大聖寺橋記云懷遠大聖寺自督學侍御黃公
  命與學宮相易移于荊山南麓枕荊面塗襟過帶淮山水幽勝可游可眺寺中設萬壽龍位遇令節邑有位土夫咸集於內習朝賀儀遵明制也寺後當荊南
  半壁遇雨則水由寺左右澗迤𥚃以趨於淮澗有石梁達於寺歷歲旣久斷者過半無異略彴歲壬子東橋袁君鏜出囊貲命匠鳩工伐石陶土仍舊址而新
  之不日而橋成復募衆力於橋東西累石築岸各數十尺以護焉雖雨暴水激橋無損矣工旣竣請予文以記之昔者司險知川津之阳而達其道路於是乎
  橋梁重焉故門戶道橋謂之啓城郭牆塹謂之寨啓塞之急不可一日而闕也先儒謂一命之土苟存心於愛物於人必有所濟予每愛是言今袁君未膺一
  命而能利人濟物如此可重哉袁君吾鄉善士也淳慈雅厚性好種德即是役驗之可知以按風士記陽羨有橋南北七十二尺世傳爲袁君所立是舉之功
  將垂不朽後世其志謂之袁君橋也乎按舊志名普渡橋跨荊山東麓水入碧溪澗者曰道前橋縣南半里舊志東西
  二坐明萬歷七年知縣吳文光建在西者知縣鄭際可易以石足民橋縣南半里舊志在預備倉前跨碧溪澗者曰碧溪橋
  縣南半里舊志有二一在察院前一在察院右蓋幷寒水橋皆謂之碧溪橋也曰水寒橋縣南半里曰旣濟橋縣南半里在學宮前舊志
  有環帶橋在儒學前邑人周棟建宜即此曰金水橋縣東南一里半舊志寒水橋在環帶東上通碧溪澗宜即此跨荊山東麓水
  由金水橋入淮者曰太極橋舊志縣西金家溝邑民王萬榮建縣西字有誤跨荊山北麓水者曰魏家
  橋縣北二里曰獨石橋縣北一里半曰橋梁廟縣北一里舊志北門橋在朝京門外宜即此曰靑龍橋縣東半里
  乾隆十三年重修靑龍橋並大路碑記略云懷邑縣治之東有橋曰靑龍其西大路直貫賓旭門旣聯地脈復處要衝橋之創建無考惟傳萬歷間冠帶儒士
  張大仁始修相沿二百年橋雖幸存而路已崩卸殆盡僅存者復崎嶇鑄削險若羊腸鳥可以咫尺闤門之地而令有此畏塗也里之人擬加畚鍤特以集夫
  負土工費浩繁未敢輕發丙寅秋闕里孔侯由安淮報最調撫茲土下車後於一切興建有關地方者整頓尤無不力由是民心傾戴一化於使君之所行有
  富恆九者慨然倡議謀欲鳩工興築勸募之勤雖戴星霜冒寒雨而不顧也感其誠者捐資爲助是役也經始於丁卯季秋吿成於戊辰仰夏爲時不逾六月
  新路之寬平堅厚較勝從前即積雨連旬無虞齧食路與橋從此益資利濟若富者亦將與前朝之張大仁後先媲美於無窮也無撰人名跨社稷
  壇北水者曰建甯橋縣北一里舊志在含揮門外通蓮池水人淮跨𨫼子塘水者曰永安橋縣北一里舊志
  邑人梅松建梅臻重修跨荊山北麓水入渦河故道曰玉帶橋縣西北二里在荊山北當官路曰含龍洞
  橋縣北三里跨城北濠者曰北門橋縣治北三里石砌洛河東諸溝之橋跨大磨山水者
  曰沈家橋縣東南八十五里曰五里橋縣東南八十五里跨裴家汊者曰張家橋縣東南八十里跨
  瞿家溝者曰趙家橋縣南五十里曰霍家橋縣東南五十五里洛河西諸溝之橋跨九龍橋
  水者曰九龍橋縣南七十五里跨高唐澗者曰夏家橋縣南七十里曰四門橋縣南七十里曰
  顧家橋縣南七十里曰談家橋縣南七十里天河南諸溝之橋跨閘溝者曰劉家橋縣東
  南四十里在楊家廟南曰成家橋縣東南三十五里成家橋東曰小橋縣東南三十二里在蓮花池北跨歷山水入天
  河者曰李王壩橋縣東南三十五里跨家橋東跨祝家汊者曰尤家橋縣南二十五里嘉慶十年里人重修天
  河北跨塗山東南諸澗之橋曰劉家橋縣東南八里曰陸家橋縣東南十里生員李延輝修曰
  官橋縣東南十五里黑河北諸溝之橋跨新溝者曰雙龍橋縣西南五十七里曰耿家橋縣西南六
  十里曰韋家橋縣西南六十一里跨新溝㲼水東合當臨溝者曰張家橋縣西南五十七里曰張
  家橋縣西南五十里曰陳家橋縣西南五十里跨當臨溝者曰李家橋縣西南五十五里曰張家
  橋縣西南五十二里曰陳家橋縣西南五十里曰趙家橋縣西南五十里曰朱疃憍縣西南五十里曰胡家
  橋縣西南五十里曰符家橋縣西南五十五里舊志有符家橋縣西南四十五里居民符琛建宜即此曰李家橋縣西南五十八里
  跨張家溝者曰陳冢橋縣西南四十里曰陳家橋縣西南四十里曰張家橋縣西南四十五里曰胡
  疃廟橋縣西南四十五里曰李家橋縣西南四十七里曰耿家橋縣南四十八里曰新橋縣西南四十八里
  曰趙家橋縣西南四十九里欠河南諸溝之橋跨平阿由水入瀾漢溝曰尹家橋縣西十七
  南五里跨瀾漢溝者曰新橋縣西南五十五里曰大士橋縣西南五十里曰蝦蟆橋縣西南五十里曰
  趙冢橋縣西南五十里跨當臨溝北水入瀾漢溝者曰何家橋縣西南五十里曰張家橋
  縣西南五十里曰龍家橋縣西南五十里跨柳溝者曰范家橋縣西南四十二里曰盧家橋縣西南四十里
  曰李家橋縣西南三十里曰陸家橋縣西南廿八里曰邵家橋縣西南二十六里跨査家湖北入柳
  溝水者曰謝家橋縣西南四十里曰邵家橋縣西南四十里曰魯家橋縣西南四十里跨官溝者曰
  岡廟橋縣西南三十七里曰陸家橋縣西南三十五里曰彭家橋縣西南三十五里曰葉家橋縣西南三
  十五里曰萬家橋縣西南三十五里曰耿家橋縣西南三十二里曰邵家橋縣西南三十里曰邵家橋
  縣西南三十里曰老橋縣西南二十五里欠河北諸溝之橋跨金溝者曰楊家橋縣西八十里跨
  孫家溝者曰孫家橋縣西八十里曰新集橋縣西八十里曰朱家橋縣西八十里跨尙家溝
  者曰尙家大橋縣西八十里跨老婆溝者曰盧家橋縣西七十五里跨團頭溝者曰王家
  橋縣西八十里跨王家清者曰王家橋縣西七十里曰干家橋縣西七十里曰王家橋縣西七十
  里跨大聖寺溝者曰韓家橋縣西六十五里曰裴家橋縣西六十五里曰王家橋縣西六十五里曰
  楊家橋縣西六十五里跨大聖寺東小溝者曰倪家橋縣西六十三里曰明家橋縣西六十三里跨
  東臨溝者曰韓家橋縣西五十里曰梅家橋縣西四十八里曰朱家橋縣西四十八里跨馬前溝
  者曰閔家橋縣西三十五里渦河南諸溝之橋跨鈕家溝者曰鈕家橋縣西九十里跨楊
  家溝者曰邵家橋縣西七十二里跨陳家溝者曰陳家橋縣西六十里跨朱家溝者曰朱
  家橋縣西五十五里何溜西五里跨毛家溝者曰毛家橋縣西五十二里生員邵壯行建跨殷家溝者曰
  殷家橋縣西四十九里跨東毛家溝者曰毛家橋縣西四十五里何溜東五里跨羅家溝者劉家
  橋縣西三十里跨吳家溝者曰吳家橋縣西二十二里場河壩北三里跨十里溝者曰十里橋縣西十里
  跨柳升唐溝者曰柳升唐溝橋縣西五里跨蕭家溝者曰梅家橋舊志縣西五里曰西門
  大橋跨張家嘴溝者曰銀錠橋縣西三里渦河北諸溝之橋跨湯家大溝者曰湯溝
  橋縣西七十五里龍亢西六里跨新溝者曰新溝橋縣西七十里跨帖家溝者曰亦靈橋縣西六十
  里明崇禎十一年建亦靈橋碑記云渦淝相望不及十里東流俱距於淮際中土而兩顧之如環池焉其中地形最下無原丘之集居民鮮少湖畝實過其半
  各決所壅及會衆流遂成巨浸俗名之曰溝周禮一畝之間廣尺深尺曰畝一同之間廣二尋深二仞曰澮故益稷云𤀹畝澮距川也畝澮之間有遂有溝有
  洫皆通地中水道若今所名爲溝者皆昔之澮也溝于此地亦不一二數莫若帖家溝爲最大源雖近而流叢匯若雜而根𤀹洶洶焉儼一江河之險居人宿
  有成橋之志每以功繁輒止自甲戍歲滲槍南指益用不遑矣戊寅歲陳君痛懲往懈糾集鄉中諸君子共贊厥功仲春月辛亥基始季夏月乙酉吿成僅二
  旬有一日耳夫何數十年來之積願視若挾山超海之難而茲若摧拈擠墜之易也詎非積忱所格有鬼神輸運之靈平請名之焉亦靈橋已而謀之工人勒
  石以彰休光庶乎諸君之功其昭昭矣無撰人名今圯跨楊家窪者曰王家橋縣西五十里石橋曰張家橋縣西四十
  里磚橋跨宮家溝者曰宮家橋縣西三十七里似溜東北十里石橋已圮跨巨家溝者曰陳廚橋縣西三十
  五里石橋跨湯家溝者曰湯家橋縣西二十八里龍窩集西北石橋跨張家溝者曰張家橋縣西二十里龍
  窩集東石橋曰孫家橋縣西北二十里龍窩集東石橋跨黃家溝者曰利渉橋在縣北四里馬頭集明萬歷十八年邑人
  楊嘉猷利渉橋記云渦水之北集曰馬頭其地隆然中起淫雨集則水環四周而會于南之大路人跡馬蹄蹴蹋紛然居民咸苦之嘉靖中有道人劉俸者持
  齋好善嘗伐石志有建橋功未大就僅通流水而己迨萬歷壬□歲省祭官薛登迺召匠建石橋一坐長五丈廣一丈七尺費出薛私副憲斗南孫公題之曰
  利涉薛君尋卒鄉人□君燕孫君大武等四十餘人恐其湮也請記勒石以垂永久當劉君伐石時曷知有薛君之成橋薛君建橋時易知有諸君之請記然
  而先後數十年間彼倡此和無毫髮爽者惟其義耳庸詎知自今以後無好義者出如劉如薛諸君者耶余素重義舉且事在可風故樂爲之記曰大
  板橋縣北四里曰邵家橋縣北二里舊志名新通橋義民邵自有建淝河南諸溝之橋跨項家溝者曰項
  家橋縣西北百五里跨出家溝者曰田家橋百縣西北三里跨胡家溝者曰胡家橋縣西北九十里
  跨沖田溝者曰公修橋縣西北八十五里龍亢北十二里跨宋家溝者曰丁家橋縣西北五十五里口
  橋跨三官廟西溝者曰常家橋縣西北五十里跨香家溝者曰李家橋縣北二十里曰楊
  家橋縣北十七里里人楊宗修建曰陸家橋縣北十六里曰王家憍縣北十五里曰趙家橋縣北十四里
  曰劉家橋縣北十三里曰章家橋縣北十三里曰路家橋縣北十三里曰朱家橋縣北十三里大磚橋
  跨邱家窪者曰邱家橋縣北二十里大石橋肥河北諸溝之橋跨無量溝皆曰闞疃集橋
  縣西北七十里大木橋曰李興集橋縣西北六十里磚橋曰明家橋縣西北六十里李興集南石橋跨汊水入無量
  溝者曰劉家橋縣西北五十五里李興集東里南大石橋跨唐溝者曰陳家橋縣西北五十五里跨小石
  澗溝者曰張家橋縣西北六十里新集西北里人張占太建石橋曰滕家橋縣西北五十八里曰張家橋縣西
  北五十八里石橋一衖曰趙家橋縣西北五十三里曰李家橋縣西北五十三里跨大石澗溝者曰邵
  家橋縣西北六十里人和集磚橋三衖曰大通橋縣西北五十七里三官臺旁甎橋三衖曰萬善橋縣西北五十里新集東石
  橋五衖跨斜溝者曰老橋縣西北三十五里跨石羊溝者曰劉家橋縣西北三十里淸溝北諸溝
  之橋跨大石澗溝者曰錢家橋縣西北六十五里分水廟北石橋跨天堰溝者曰黃家橋縣北五十
  五里石橋曰火星廟南橋縣北四十五里石橋曰北橋縣北四十五里石橋曰老橋縣北四十二里甎橋曰賈家
  橋縣北四十里石橋跨鴨溝者曰鴨溝橋縣北三十三里跨黄水溝者曰呂家橋縣東北三十五里
  跨界溝者曰八林橋縣東北四十里曹老集東南澥河南諸溝之橋跨呂溝者曰張家橋縣西
  北八十五里跨西寥溝者曰王家磚橋縣西北七十五里跨東寥溝者曰崔冢橋縣西北七十五里
  跨北大溝者曰王家橋縣西北七十里曰喬家橋縣西北七十里曰王家橋縣西北七十里跨靑龍
  溝者曰王家橋縣北六十里曰崔家橋縣北六十里跨長八郞溝者曰宋家橋縣西北六十二里
  曰崔家橋縣北六十里跨臨溝者曰嚴豕橋縣北五十六里曰張家橋縣北五十七里曰嚴家橋
  縣北六
  十里
  街巷新城向無街巷縣治在荊山東麓前爲縣前街西過許孝子坊爲明孝子許本
  忠建出誠求門轉北爲縣西街過天留坊爲明薛環妻徐氏建康熙五十七年舉人李佺重修因經火不焚故易此名
  爲西門岡西北出含暉門爲官路又西北四里達於老西門自誠求門轉爲誠
  求街又南轉西爲城隍廟街城隍廟在焉又西出鳳池門南轉爲鐵爐巷達於
  碧溪橋自城隍廟街東爲學巷宮在焉又東至魁星閣又南出既濟門舊迎氣門爲
  蟠桃街達於大聖寺自學巷之東轉北爲學前街北過城守汎干總署又北過
  縣前街東口惠保門直惠保門者爲朝陽門舊賓旭門東達於靑龍橋自惠保門又
  北爲縣東街過文武節憲坊爲明廣東提學副使孫秉陽建又北過眞儒書院又北轉西爲縣
  後街達於西門岡自書院直北出朝京門過橋梁廟爲傘巷拐轉西爲傘巷又
  西出景霞門舊拱元門爲官路路北有宋節婦坊爲增生宋元模妻宮氏建又西四里達於老西
  門自傘巷西口轉北爲文昌街又北過姑節媳貞坊爲宋孫氏宋楊氏建又北過百歲坊
  爲宋何氏建轉東爲佟家樓自佟家樓西口又北爲文昌閣轉西爲板橋街又西過
  含龍洞橋又西爲劉家拐又西過江節婦坊爲江佩妻楊氏建又西三里過觀音閣
  叉四達於老西門自文昌街出文昌閣西北爲土街自文昌閣轉東爲新街又
  東過火星閣又東過四門閣爲順河街又東四里過懷遷關又東過玉皇閣爲
  東街東達於屾河口自傘巷拐拐轉東爲西門街又東至新城西門轉南爲順
  城街東南達於金水橋自傘巷拐直北爲南豐集又北過佟家樓東口爲畢家
  拐直北達於火星閣自畢家拐東轉北爲故衣街又北達於四門閣舊志有南南倉街徐
  洪街新開街及縣東街許節家街婦李烈婦等坊今皆廢
  道路渦河北由馬頭集西北十六里至草寺又西北十五里至張家集又西
  北二十五里空李興集又西北十五里至趙家集交宿州界由馬頭集北十八
  里至蘇家集又北十二里至張八營又北十二里至火星廟又北二十里至何
  家集又北一里至澥河渡口交靈璧界屾河北由菜市東北二十里至梅家橋
  又東北十五里至曹老集東界溝交靈璧界由菜市東十五里至桃園又東十
  里至蚌埠界牌交鳳陽界
  縣東南西官路詳兵防志
  集鎭淮南天河北二上洪縣東南五里秦家山集縣東南二十里淮西洛北天河南七
  馬頭城縣南十二里新城口縣南五十里上窰縣南五十五里龍頭壩縣東南七十里盤龍集縣東南四十五
  里考城縣東南五十里宮家集縣東南四十里淮南洛西三洛河集縣南六十里新店集縣南里慶十五八
  九龍岡縣南九十里淮西欠南十一上橋縣西南十五里茅塘集縣西南三十里廖家巷縣西南三十六
  里胡疃集縣西南四十六里朱疃橋縣西南五十里常家墳縣西南五十里永寗集縣西南六十二里五乂
  路縣西南六十八里唐家集縣西南六十里潘家集縣西南五十里劉家集縣西南五十三里欠北渦南六唐
  家店縣西三十里何家溜縣西五十里貢家集縣西六十里寨頭鋪縣西九十里張家廟縣西八十里
  南新集縣西八十里渦北肥南十四屾河榮市縣東北五里馬頭集縣北四里小街縣北三里龍
  窩集縣西二十五里雙溝集縣西三十五里龍凢集縣西七十五里丁家集縣西北五十五里張家集縣西北三
  十五里龍王廟縣西北二十六里草寺集縣西北二十三里蘇家集縣北二十里胡家口縣北二十二里太
  平集縣北二十里梅家橋縣東北二十五里肥北澥南十八曹老集縣東北四十里周家集縣束北三
  十五里張家店縣東北三四十里蘆溝集縣東北王十五里何家集縣北六十里北新集縣北六十里高
  莊集縣北六十五里高皇集縣北六十四里包家集縣西北五十四里人和集縣西北五十八里陳家集縣西
  北七十里闕疃集縣西北七十里西陳家集縣西北百十里李興集縣西北六十五里西新集縣西北五十里古
  城集縣西北二十里張八營縣西北三十二里太平集縣西北五十八里
  監生許鏞校字

知识出处

怀远县志

《怀远县志》

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怀远县志》,由知县孙让(江苏武进人)纂修。其修志经过,孙让在序录中提及:“嘉庆十九年(1814年)来司是邦,甫任事,即索玩旧志,既知其得失,欲重辑之。至二十二年(1817年),乃克与县中贤土大夫筹之,而前庶常知风台县事武进李君兆洛,适来主讲县之真儒书院,因质以编纂事。李君令凤台时,作凤台志,以精核见称,爰共榷,本其体例,恢而广之,条贯略定,纂辑过半矣。其冬,李君以事去,代者为明经武进董君士赐,复与董君续加搜讨,至二十三年(1818年)七月书成。”此志为活字本,28卷,约60万字,上海图书馆、南京大学图书馆、安徽省档案馆和图书馆、本县档案馆均有藏本,天津图书馆、本县图书馆有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重版铅印本。

阅读

相关人物

孫讓
责任者
許鏞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懷遠縣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