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院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怀远县志》 古籍
唯一号: 120020020221005537
颗粒名称: 書院
分类号: K29
页数: 5
页码: 二十三至二十五
摘要: 此篇介紹了懷遠縣書院的具體情況。
关键词: 怀远县 县志 地方志

内容

西山書院舊志云嘉靖十三年巡按張公惟恕委木縣知縣杜朝聘建後廢
  袁靖三十年知縣何立重修祀前清軍副使楊公瞻尋亦圮
  洪山畫院舊志云康熙三十年知縣黃啓祚建今廢
  文昌書院舊府志在荊山麓明嘉靖十三年建後廢國朝康熙五十六年
  邑紳士李佺等重建周回牆垣雍正元年知縣唐暄與邑紳更修葺今亦廢
  眞儒書院嘉慶十三年知縣郭翰屏欲創書院與紳士楊士緯何垣孫素等
  勸捐經費紳士劉天行等前後樂輸錢凡六千二百二十三千零時有各樂輸姓名銀數清
  單榜示買楊步階宅一區係監生李長齡倡首捐錢二百四十千契買楊步階宅一區呈公東至街心西至衙牆南至塘北至楊前中後
  凡三叚前叚東口六弓一尺西口六弓一尺南口十五弓北口十五弓中叚東口十一弓半西口十二弓一尺南口六弓四尺北口六弓四尺後叚東口二十
  三弓半西口二十三弓南口二十五弓四尺北口二十二弓四尺嘉慶二十二年武舉金奎等呈稱長齡用錢二百四十千買楊姓房地捐施書院恐房主久
  戀不移遂同生等酌議寫立前任郭名下以杜糾纏長齡物故未經稟明恐年深湮沒伏乞存案計呈文契一紙如稟存案又張容卓捐當
  房四間亦楊步堦業當價錢四十千幷繳存公又買楊自安宅地一區東至街西至楊南至劉北至楊東口七弓一尺
  西口五弓二尺南口十五弓北口十五弓價錢八十千改建書院十五年七月落成大門三間東向門左
  右耳房各三間西向左角門一間東向二門左右學舍各三間西向講堂五間
  東向兩廂學舍左右各六間南北向後堂三間東向左右廂各三間南北向凡
  三十六間監生田忠監造凡用錢三千七百十四千零內田忠捐錢一千又除置買房
  價及各正用存錢一千九百零一千發典商吉長泰方安義孫義和存典生息
  以爲延請山長修金各卷存案十八年四月楊士緯何垣呈稱前有何垣墊發房價捐錢十五千李謙順墊用商辦樂輸筵席
  費捐錢十八千未經列入榜示並聲明李長齡倡首捐房一節知縣郭候勒石時附入其生童住院膏火之需尚未遑計
  及也二十一年武進李君兆洛來爲主講署其門日眞儒書院知縣孫讓爲文
  泐石以記之而署講堂曰席珍後堂則前主講六安關君元煇署曰敷經書室
  其左右廂亦學齋也舊以居僕隸爲疱湢正室三楹皆東向炎夏無以禦暑二
  十二年讓於數經書室之右增建齋室二間南嚮左廂之後傳庖室二間重葺
  左廂三間額日逸我齊院故楊處士尚渾居齊額亦楊舊署也葺屋後其裔孫
  奉以貽焉重葺右廂三間南北啟牖西墉闢戶以達南嚮之齋李君題之曰如
  是住屋後隙地植若榴百本屋右地最窪下因而浚爲池環紆數十步輦荊山
  石半繚之圍溷亦具凡增建屋五間重修屋六間用錢□百□一□千零其貲
  則以修志經費之餘充焉自是內外齋舍頗完整可居而生徒膏火之資則尚
  有待於邑之能者共成之也
  眞儒書院記曰懷遠舊有書院在荊山之麓其圮已久莫之葺也嘉慶十三
  
  年前縣令郭君翰屏與邑紳士買官署東北楊氏故宅庀而新之門廊堂室
  皆具讓受邑事延友人前庶常李君兆洛爲主講而李君始爲之署其勝曰
  眞儒蓋取後漢書桓榮傳語也桓氏邑之龍亢人以治歐陽尚書傳侍講禁
  中子孫代爲帝師弈世名德與東京相終始今邑人士猶能砥礪文學取科
  名致貴顯甲於旁邑非其遣澤歟夫教育之法昉於虞書其所以爲教四言
  而巳曰直曰寬曰剛曰簡直則無邪寬則有容剛則寡欲簡則致一天下固
  未有挾迂迥詭僻之意見小欲速淺嘗輒止柔曼委隨逐世俗爲憧擾而可
  以成學者也然則褒衣博帶之士往來誦習於斯者可以知所法矣能純其
  心如彥林之仕不苟祿辭隆從窳乎能平其矜如春卿之蘊藉相厭不以辭
  長勝人乎能厲其氣如文林之一餐不受於人乎能專其志如仲思之白首
  好禮乎夫而後以禮樂蒸以風雅潤以文詞斯其於儒也庶幾矣韓氏詩外
  傳曰儒之言需也千舉萬變其道不窮無立錐之地而明察足以持天下嚴
  居穴處而王侯不能與爭名此之謂也若徒以車馬衣服之賜誇稽古之榮
  而相歆以爲學之利則猶非李君名院之意也夫嘉慶二十一年十月知縣
  孫讓記
  各紳民樂輸姓名銀數清册前知縣事郭翰屏欲勒句未果而去今爲附刻
  於碑陰俾有可考
  除書院經費有存典生息之舉外紳士宮唐林孫四姓共捐元銀八百兩請
  存典商生息以備邑中鄉會試盤費之用紳士楊姓捐文銀三百兩馬獻廷
  又捐錢二百千均請存典生息以邑諸生鄕試之用俱如所請交典商吉長
  長泰方義孫義和一體存典生息存案其赴都應一切考試不得領

知识出处

怀远县志

《怀远县志》

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怀远县志》,由知县孙让(江苏武进人)纂修。其修志经过,孙让在序录中提及:“嘉庆十九年(1814年)来司是邦,甫任事,即索玩旧志,既知其得失,欲重辑之。至二十二年(1817年),乃克与县中贤土大夫筹之,而前庶常知风台县事武进李君兆洛,适来主讲县之真儒书院,因质以编纂事。李君令凤台时,作凤台志,以精核见称,爰共榷,本其体例,恢而广之,条贯略定,纂辑过半矣。其冬,李君以事去,代者为明经武进董君士赐,复与董君续加搜讨,至二十三年(1818年)七月书成。”此志为活字本,28卷,约60万字,上海图书馆、南京大学图书馆、安徽省档案馆和图书馆、本县档案馆均有藏本,天津图书馆、本县图书馆有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重版铅印本。

阅读

相关人物

孫讓
责任者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