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隱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焦山志》 古籍
唯一号: 120020020221004269
颗粒名称: 高隱
分类号: K928.3
页数: 7
页码: 一至四
摘要: 吴云所编辑的《焦山志》中高隐的部分。
关键词: 风景名胜 地方志

内容


  焦光字孝若與曰焦先漢末隱居京口江中之譙山結
  草爲廬後野火燒其廬因露寝大雪袒臥不移人以
  爲死就視如故其所隱居處遂名焦山
  舊丹徒縣志京口三山志云焦山焦光所隱後卒
  蔡邕爲贊宋眞宗封光明應公勅朕邇者染疾未
  瘳忽夢老人入殿自謂東南隱者焦光持丹奉獻
  寧覺卽愈詢之近臣曰光乃漢末高隱邀遊天塹
  洞隱焦山甘貧樂道三題不起廉節自持
  新丹徒縣志云焦山志云焦光焦先必非一人漢
  蔡邕之所贊宋眞宗之所夢者光也晉魚豢魏畧
  皇甫謐高士傳之所載者先也顧冷士嵋謁焦先
  生祠堂記曰先辨之大旨謂邕以初平三年被害
  先至魏嘉平中尚在耳何契晴江閣集亦謂弱所
  贊應是光不是先考邕贊載在古文苑但稱以焦
  君而不名其斷然非焦先固無可疑卽謂之焦光
  亦無確據烏知漢末不更有三詔不起之焦君乎
  事隔千載未敢以臆說測之疑以傳疑可耳
  傅先生少好道入焦山石室中積七年而太極老君詣
  之與之木鑽使穿一石盤厚五尺許云穿此盤便當
  得道其人乃晝夜穿之積四十七年鑽盡石穿遂得
  神丹乃升太淸爲南嶽眞人此有志之士也陶宏景真誥
  黃觀子少好道家奉佛道朝朝朝拜叩頭求乞長生如
  此積四十九年後遂服食入焦山太極真人百四十
  事試之皆遍遂服金丹而詠大洞眞經今補仙官爲
  太極左仙卿有至志者也非佛所能致是其中寸定
  矣同上
  唐
  周隱遙洞庭山道士自云甪里先生之孫山上有其祖
  角里廟甪里村言其數世得道嘗居焦山中學太陰
  鍊形之道死於崖窟中囑其弟子曰檢視我屍勿令
  爲他物所犯六年後若再生當以衣裳衣我弟子視
  之初則臭穢蟲壞惟五臟不變依言閉護之至六年
  往看乃身全卻生弟子備湯沐以新衣衣之髮鬒而
  黑髭麤而直若獸鬛焉十六年又死如前更七年復
  生如此三度己四十年餘近八十歲狀貌如三十許
  人隋煬帝聞之徵至東都頒賜蕭厚恩禮隆異也懇
  乞還山尋還本郡貞觀中召至長安於內殿安置間
  修習之道對曰臣所修者匹夫之志功不及物利惟
  一身帝王修道一言之利萬國蒙福得道之效速於
  人臣區區所學非九重萬乘之所修也懇求還山尋
  亦遂其所適仙傳拾遺
  按吳郡志引令狐楚作周先生住山記云先生名隱
  遙字息元號大元先生汝南人也顧志
  明
  郭第字次甫蘇州人少意氣豪橫好遊晚游京口自號
  五游子登焦山斬莽棘築望二層曰飛雲又築禮斗
  壇丹室置藥竈旁列名畫法書鼎彝手題跋殊矯矯
  異所交多文人嘗冬事掩關三四日絕食暖氣煦煦
  若蒸弗饑也然好飲酒酒後坐山巓高嘯聲動林木
  夜深冠芙蓉冠佩劒跣足禮斗壇上向北斗拜禱王
  世貞李攀龍汪道昆屠隆輩數入山訪第與共談當
  世事輒不平屠隆向京口故老言第以惡嚴相國嵩
  圖之而未果因遁跡荒山修鍊形法居數載藥散名
  畫法書鼎彝諸玩好焚香枯坐無疾而逝舊丹徒縣志常
  爲嵩岱遊有廣篇朱彝尊明誅綜

知识出处

焦山志

《焦山志》

《焦山志》同治四年(1865)刻本,共二十六卷。 分为:卷首为宸翰及御赐。 卷一,山水建置。 卷二至卷三,周鼎。 卷四,西汉定陶鼎(附杂器)。 卷五至卷六,瘗鹤铭等。记载了焦山的历史沿革、行政区划、地理环境、风俗文化、历史人物、重大事件、人口民族、自然资源、民俗宗教等焦山相关内容。

阅读

相关人物

吳雲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