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置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焦山志》 古籍
唯一号: 120020020221003711
颗粒名称: 建置
分类号: K29
页数: 30
页码: 五至二十
摘要: 吳雲所輯《焦山志》內建置。
关键词: 地方志 焦山

内容

行宮恭建焦山南而倚參天之峭壁俯萬里之長江後
  山曰獅子巖一曰海雲巖外羅京口諸峰則象山當
  其前左圖山而右北固兼雄秀燕麗之觀考其基地
  似卽宋海雲堂之舊址天秘名區待時而興再固然
  哉盧志云金山當吳楚之衝南北舟楫來往便於登
  陟而焦山爲僻自
  蠻輿曡至
  宸翰親題有若以本色論山水我意在此不在彼之句
  焦山聲價增重不啻倍之山之鍾靈以効輝媚宜矣
  又茲地舊有題額曰天開勝境相傳爲宋人書中有
  娑羅樹又名七葉樹亭亭直上如葢如幢亦他山所
  稀有也阮氏焦山采略云乾隆辛未以來
  高宗純皇帝曡經
  臨幸至壬午
  南巡大吏先一年請建
  行宮有禪堂舊址名天開勝境卽其處恭建有罨畫窗
  鏡江樓竹樓諸勝雖屢蒙
  翠華莅止未嘗備嚴更之衛最後甲辰
  迴蠻時始一
  駐蹕案道光咸豐年間歲久失修日就傾圯今石壁香
  林庵後卽
  行宮故址也
  定慧寺古名普濟寺傳燈錄載爲厯代祖庭瓶自東漢
  興平間唐僧法寶寂重建宋易名普濟庵元祐初僧
  了元主此復名寺景定癸亥燬於火僧德愼復建郡
  守陳均爲之記元易名焦山寺尋燬於兵明宣德中
  僧覺初心重建正統間其徒宏衍招之門廬計九十
  八間梵宇之盛始與北固金山埒矣
  國朝康熙四十二年
  聖祖仁皇帝賜額改今名
  山門在定慧寺前之右康熙已丑釋行載募歙人程某
  建舊爲海不揚波亭址因天水胡纘宗書海不揚波
  四字故名
  人勝坊在天王殿前明萬厯丁丑八月郡守張純同知
  苗煥通判張汝正劉琚推官吳道卿丹徒縣知縣楊
  廷相立其陰刻漢隱士焦先生三詔坊九字上有丹
  徒縣耆老歐陽淸姚濟姚智本寺主持智沂同督造
  安慶汪一漣書
  天王殿在山南大雄殿前明正統間釋宏衍建
  御碑亭二在天王殿前左右
  大雄殿在天王殿後唐枯木成禪師開山中有枯木堂
  宋了元元聞叟明覺初宏衍相繼修建宏治中都綱
  妙福等復葺而新之歲久寖頹我
  朝康熙二十一年邑人高拱斗新安方成可重修
  千佛閣在大雄殿東久廢
  伽藍殿舊在石肯堂後海峰庵前康熙乙酉殿與庵俱
  圯移伽藍像於大雄殿左明應殿祀之明應殿舊祀
  漢隱士焦光後隱士移祀今祠殿奉伽藍舊有明應
  殿額今失
  祖師殿在大雄殿右
  藏經閣在大雄殿後舊爲藏經殿明正統十二年勅賜
  大藏全部恐撫周忱建殿藏之正德丁卯僧妙寕重
  修崇禎壬申燬我
  朝康熙二十八年僧興上改建爲閣五十五年僧行載
  募歙人程某重修咸豐年間閣燬同治五年僧大須
  募資兵部侍郎彭玉麟京口都統魁玉署常鎭通海
  道許道身候補道陳慶長倡捐重建
  曬經臺在藏經閣前
  御書樓在方丈內
  方丈舊在大雄殿東內有枯木堂於乾隆三十年移建
  於大雄殿西舊爲玉峰庵
  華嚴樓在
  御書樓後乾隆四十一年兵部侍郎伊簴也爲僧淸鏡
  建
  伊樓在
  御書樓前乾隆四十一年亦伊簾也建郡人王文治題
  海雲樓在法堂後石肯堂上
  法堂在海雲樓前
  石肯堂在方丈內
  容聽閣舊在玉峰庵內今廢
  嗚鶴樓舊在玉峰庵內僧普師建今廢
  浮玉山房在海西庵內明崇禎辛未陳元策題額今改
  爲書藏樓下爲仰止軒
  焦公祠在定慧寺右仰止軒前祀漢隱士焦光舊在大
  雄殿東名明應殿宋祥符間嘗感夢眞廟封明應公
  親製詞以告刻石幢於殿中所謂御製寶幢是也隆
  興中郡守方滋請於胡加封英濟稱英濟明應公祠
  郡人蘇師德爲記米芾有銘初肖像加衮冕明天順
  初郡守林鶚改深衣大帶未幾復用衮冕壬午郡守
  姚堂重修尚書沈固撰記正德初御史聞人詮書額
  壬申郡守羅循復改深衣大帶後不知何時又加衮
  冕萬厯甲午巡按御史李鳳翔易以隱士服并伐石
  爲文記之我
  朝順治癸巳僧興上移像祀山麓而以舊祠改祀伽藍
  張萊京口三山志云焦公祠殿前古柏二株甚蒼望
  相傳唐宋物也
  海西庵舊名漢隱庵在天王殿西明正德壬申僧妙寕
  建今改建焦公祠後舊庵移入方丈是爲雲水堂
  潮音閣在焦公祠後久廢今卽其址移建海西庵
  御書瘞鶴銘碑亭在焦公祠右
  大悲閣其下爲石肯堂藏明人畫華嚴五十三參像今
  閣移建處士祠右卽今枕江樓故址堂與像仍存方
  丈
  三峰閣在三詔洞側後圯僧元湝卽其址建華嚴閣久
  廢
  壯觀亭在山西南明天順間郡守姚堂建取李白登高
  壯觀天地間之句徐有貞撰記正德壬申僧妙寕重
  建久廢乾隆間改建
  御碑亭今廢
  觀音閣在山頂西南緣觀音崖纍石以建舊名觀音庵
  創自宋泰州楊季立明茂苑錢觀修成化問都綱妙
  福等重建萬厯間管如淸修近揚州吳稽祖復建咸
  豐三年被寇焚燬今關神勇殿左旁廢基卽觀音閣
  故址也
  空翠山房在觀音閣旁久廢
  大悲亭卽善財亭故址在觀音閣後久廢
  烟雲閣在觀音崖側明郭山人第建久廢
  佳處亭在觀音閣右上踞石壁取坡公爲我佳處留茅
  庵句舊有楊一淸碑記萬厯丙申郡守王應麟更名
  會景天啟中郡守王秉鑑重建仰止軒後廢改建關
  神勇殿咸豐三年被寇焚燬
  護法庵在觀音崖下內有地藏閣明內監黨存仁建別
  屋供奉沈香關神勇像仍留玉帶并古爐瓶主事施
  浚明爲之記久廢
  集鳳賣在觀音崖側明郭山人第築久廢乾隆間重築
  道光十年延州張井題大觀臺三字碣咸豐三年被
  寇焚燬今卽其地建關神勇殿
  飛雲室在觀音崖明萬厯間郡人夏禹鼎建大學士申
  時行書額久廢
  關神勇殿在觀音閣右舊爲佳處亭咸豐三年被寇焚
  燬同治元年常鎭通海道許道身爲僧月溪重建於
  集鳳鞏故世
  望江亭在山頂西張萊京口三山志云昔人謂登是亭
  而望焉則■■淏淏稽天而白者皆江水也故名今
  久廢不復知其遺址
  雲深庵在別峰庵下舊名雲聲庵明萬厯庚子廬陵王
  爾康建庵後曰海棠屏康熙已酉歲屏圯江中庵遂
  廢乾隆壬午歲移建海若庵之右改今名
  別峰庵在山頂東北一名別山庵明萬歷六年餘姚呂
  元重建乾隆壬午再建庵內天開圖畫額爲熊靑岳
  相國書款署甲子仲冬淸涼賜履題聯爲陳涵星刺
  史書句云滄海雲開騰日月淸江潮落舞蛟龍款署
  康熙丁酉仲秋浙西陳士鑪題
  準提壇在別峰庵內久廢
  御碑亭在山頂今廢
  鎭寺塔在山巓舊無塔元大德二年江浙僉省周文英
  通渡江阻風默禱建塔有頃風止乃捐貲創造厯九
  年而成後以倭亂燬塔基尚存
  吸江亭舊在山西明宏治中都綱妙福僧妙瑛移建於
  西峰頂卽舊鎭寺塔基也嘉靖十年郡守劉可重建
  萬厯間僧覺周重修乾隆二十六年改建東峰頂卽
  四而佛亭
  海雲堂在大雄殿左久廢案新舊郡邑志俱云海雲堂
  卽方丈舊藏有周鼎玉佛楊文襄公玉帶各一鼎久
  失所在知縣龐時雍訪得之
  枯木堂在海雲堂左宋釋枯木成建萬厯庚寅都綱覺
  周寺僧明一等重修華亭唐文獻題選佛場額王稱
  登書釋宏恩題枯木堂額久廢
  俯金亭在吸江亭西久廢
  飛仙亭在山上久廢
  江山偉觀亭在山上久廢
  禮斗壇在焦仙嶺側明郭山人第重築久廢
  海門庵在山東北隅明成化間僧宗成重建其旁竹樓
  乾隆壬午建今廢
  玉峰庵舊在定慧寺右後改建山之東麓海門庵右
  友竹庵在玉峰庵右
  能山庵舊爲朝陽庵在友竹庵右明正統間僧宏遠建
  乾隆間重建改名碧山別墅後改今名
  文星閣在山東南隅高三級嘉慶元年建同治三年六
  月十八日燬
  文殊閣舊名五聖庵在文星閣北
  海雲庵在文殊閣右
  水陸閣在海雲庵內門嘉靖甲子釋圓瑾募繪水陸變
  像一百五十三軸欲建閣而未成越十世孫義足發
  心募建藏之
  寶墨亭在海雲庵丙舊有二一覆瘞鶴銘宋初建一覆
  陀羅尼經石幢咸湻中建俱廢乾隆壬午重建仍錢
  殿撰升寶墨亭額
  石壁庵在海雲庵右內藏張卽之金剛經石刻
  宛在堂在石壁庵內有明宗伯益都趙秉忠題綠雪靑
  螺額
  秋屏聞在石壁庵内
  香林庵舊在寶蓮閣右今移建閣前石壁庵右
  江聲閣舊在香林庵內久廢
  寶蓮庵在石壁庵右創自宋釋了元明正統間僧宏衍
  重修遂攺名寶蓮閣在香林庵內內有寶蓮閣額爲
  滄江趙祥書
  三官殿舊在華嚴閣右乾隆辛酉僧義果移建於眞武
  殿側南對象山渡
  眞武殿在自然庵內明宏治丁巳都綱妙福等建順治
  辛丑僧德戒重修今攺建爲北極樓
  自然庵舊在半山觀音崖右明宏治間移置眞武殿之
  右高鑑書額又天然圖畫額滄江趙祥書又鄭燮書
  聯云山光撲面因新雨江水回頭爲晚潮乾隆壬午
  重建
  黃葉樓在自然庵北極閣後道光二年建江蘇巡撫陶
  澍題額并書
  迴龍軒在自然庵內明談其徵篆書額今廢
  松寥閣在自然庵西明萬厯間釋明湛建用李白焦山
  望松寥之意因名松寥山房後爲松寥閣松寥山房
  額曲阿于玉全題雪浪洪恩書有陳鵬年聯云千年
  鶴鉢依然立萬丈龍宮奪得來又聯云月色如畫江
  流有聲
  東庵卽祖覺庵在松寥閣西明正統間僧覺初心建後
  攺爲二書院祀郡守錢升邑令尚廷輔乾隆壬午重
  建
  問渡亭在書院外臨江乾隆壬午重建
  水晶庵在天王殿東舊爲一笑雙桂二軒廢址明成化
  乙巳僧都綱妙福改建我
  朝順治辛丑僧德定重修今重建
  曉靑堂在水晶庵內淮南杜首昌題額射陵宋曹書
  月波樓在水晶庵內
  忠節祠舊在海峰庵內祀宋揚州都統制徐芳及夫人
  王氏明鄒元標撰記後廢我
  朝乾隆七年裔孫克偉等重立石移像祀水晶庵舊祠
  忠節二字額爲南皋書款署萬厯歲次曰亥孟冬刑
  部司郎中鄒元標題并移於此彭澤令撰記
  圜悟庵舊名接待庵在石公山卽焦山塔院宋隆興初
  建元大德丁酉重修釋思修撰記今俗名避風館
  望雲堂見丹徒縣志久廢
  御書閣藏宋太祖御製水陸疏文久廢
  贊善閣見唐圖經久廢
  海雲樓明正統間僧宏衍建久廢
  得月亭明嘉靖壬子容城楊繼盛嘗登此亭賦詩題壁
  久廢案盧志王志作碍月亭
  一漚亭有二一在山上一在焦山渡之東宋寶祐中總
  領趙與訔建今俱廢
  海峰庵舊在明應殿後明宏治乙西釋妙瑛建今廢
  海若庵舊名海神廟乾隆二十六年兩淮聰政高恆建
  沈尚書德潛題聯云境可滄江曠山因眞隱高三十
  七年分住自然庵僧光治號慧通重修殿宇起建僧
  寮王文治書額鄭燮題聯云楚尾吳頭一片靑山入
  座淮南江北半潭秋水烹茶
  木犀軒在石肯堂右有古木犀一株王文治題額云聞
  木犀香否
  留聲閣乾隆四十八年揚州江鶴亭方伯潘蔚谷司馬
  建住持淸恆題寺僧覺源記
  月波臺在焦公祠右佛香樓下嘉慶四年禪堂僧如初
  捐百金買歸以奉香火向有臺久廢陽湖洪太史亮
  吉同翠屏洲王山人豫避暑山中訪方丈僧淸恆重
  建如舊式因名之曰月波顧鶴慶書額
  東昇樓在文殊閣南僧湛月募建同治三年六月燬
  楊忠愍公仰止軒舊在水晶庵久廢嘉慶十二年儀徵
  阮宮保元同丹徒王豫及住持僧巨超移置漢隱庵
  並記勒石
  還石山房在海西庵右揚州潘司馬景伯建以貯五石
  圖石刻洪亮吉書額
  詩徵閣在漢隱庵嘉慶丁卯儀徵阮宮保元與王豫纂
  江蘇詩徵於此寺僧借庵屬豫顏其閣因卽以詩徵
  名之歸安姚侍郎文田書額巳卯夏元開雕粵東庚
  辰冬告竣除夕率賓僚設酒脯祭之一時傳爲盛事
  焦山書藏在焦公祠內儀徵阮宮保元作記并書額嘉
  慶十八年江都丁觀察淮建樓五楹與杭州靈隱寺
  書藏同一盛舉
  天上江山第一樓右七字米海岳書見宋刻鳳聖帖金
  匱錢泳雙鉤刻之焦山書藏以名其樓
  飲江樓在松寥閣前嘉慶二十一年歙鄉鮑觀察崇城
  建
  夕陽樓在觀音崖左嘉慶二十一年歙縣鮑觀察崇城
  建寺僧淸恆題郡人郭琦書丹徒嚴保庸題聯云夕
  陽無限好高處不勝寒咸豐三年被寇焚燬
  印心石屋在定慧寺東江岸道光十六年丙申江蘇巡
  撫陶澍恭摹
  御賜印心石屋四字立石建屋一時名人圖咏並勒石
  壁間
  佛香樓在焦公祠右常鎭通海道許道身奉母居此有
  許彭壽書佛香樓額又有極樂軒額歸安吳雲書
  枕江閣在焦公祠右卽大悲閣故址常鎭通海道趙炳
  麟重修同治二年許道身署道篆時復拓瀕江小閣
  始攺今名
  吸江樓在東峰頂舊名吸江亭卽四面佛亭也同治十
  年常鎭通海道沈秉成重建爲樓始攺今名並記勒
  石

知识出处

焦山志

《焦山志》

《焦山志》同治四年(1865)刻本,共二十六卷。 分为:卷首为宸翰及御赐。 卷一,山水建置。 卷二至卷三,周鼎。 卷四,西汉定陶鼎(附杂器)。 卷五至卷六,瘗鹤铭等。记载了焦山的历史沿革、行政区划、地理环境、风俗文化、历史人物、重大事件、人口民族、自然资源、民俗宗教等焦山相关内容。

阅读

相关人物

吳雲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