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遊九華詩文而其用心之不同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九华山志》 古籍
唯一号: 120020020221003058
颗粒名称: 同一遊九華詩文而其用心之不同
分类号: K928.3
页数: 7
页码: 八至十一
摘要: 清周贇等重修的《九華山志》,記述同一遊九華詩文而其用心之不同。
关键词: 地方志 九华山

内容

同一遊九華詩文而其用心之不同有如冰炭非學
  佛留闢佛耳予所著山門新語於六聲分韵外尚有
  四種未刊有原佛一篇大旨謂在昔西方之人好殺
  好淫好爲盜雖老子西遊因其俗信鬼而設天堂地
  獄之說以相勸戒而卒不改維衛國太子釋迦者自
  以將爲國王有化民之責而舊染已深非空言所能
  化也乃出家刻苦其身而以空化之以國有御廚牲
  牢之飬槩棄之而蔬素一食於禽獸且不忍殺而況
  於人乎而凶民好殺之心皆感化於慈悲矣國有後
  宮嬪御之奉槩棄之而隻身禪定於妻妾且不忍滛
  而況人之妻女乎而邪民好淫之心皆感化於清靜
  矣國有內府珍寶之富槩棄之而食以一鉢衣以半
  衫而貪民好爲盜之心皆感化於高潔矣此其所以
  爲佛也然佛固西方之聖人而不得比於中國之聖
  人蓋中國之人性在三五未作之前已勝於世尊成
  道之後矣及聖人出有詩書禮樂以教之有爵賞兵
  刑以齊之人有五倫民有四業其道行之萬世而無
  獘此中國聖人所以建中立極也若佛之矯枉遇正
  方之中國聖人則行似伯夷夫伯夷餓死而成清聖
  其成清聖在仁而不在餓死釋迦出家而成佛其成
  佛在慈悲清靜高潔而不在出家而況仁者愛人若
  教人餓死尚得謂之仁乎慈悲者愛物若教人出家
  而絕生理尚得謂之慈悲乎葢伯夷之心以爲使我
  失君臣父子之倫以生不如全君臣父子之倫以死
  我且以死全君臣父子之倫則人之不死者安忍自
  棄其君臣父子之倫乎誠以人而失其君臣父子之
  倫其爲禍視餓死而更烈也夫行烈於餓死之禍伯
  夷不得日而以餓死救之而謂人之以餓死棄其君
  臣父子之倫者伯夷得不匍匐救之哉則伯夷餓死
  之心正不忍人之餓死也明矣釋迦之心以爲使我
  身爲陶王徒自保其夫妻父子之親而視人皆不保
  其夫妻父子之親下如我一人獨絕其夫妻父子而
  使衆人皆保其夫妻父子我可自絕其夫妻父子以
  全人之夫妻父子而人之各有其夫妻父子者何忍
  害人之夫妻父子乎誠以出家而夫妻父子之種絕
  其爲禍視殺淫與盜而尤撡也夫以殺淫與盜之禍
  釋迦且不惜出家以救之而況視殺淫盜爲尤撡之
  禍釋迦得不焚身救之哉則釋迦甲家之心正不忍
  人之出家也明矣且夫佛者損已以利人者也故惟
  國王太子乃可以出家而民人斷不可出家國王太
  子又必不去其國乃可以出家尺地莫非其有也一
  民莫非其臣也故釋迦之日食一缽是蠲其千石萬
  鍾以食吾民也釋迦之身衣半衫是蠲其千笥萬褚
  以衣吾民也此所謂損己以利人也彼西方之民膜
  拜爭迎而供養恐後者食君之千石萬鍾而以區區
  一缽供養其君衣君之千笥萬褚而以區區半衫供
  養其君則所謂奉佛者乃臣子報君恩於萬一者也
  若民人而出家不耕而食不織而衣雖一缽半衫皆
  損人以利己也又况不止一鉢半衫其與佛相去若
  何哉是民人一出家而即與佛道大相反矣以與佛
  道大相反之人而供養之是悖佛也嗟乎學佛而學
  其出家何以異於學清聖而學其餓死哉是故學佛
  但當齒佛之慈悲清靜省潔而不當學太子之出家
  闢佛惟闢與佛道大相反之學佛者而非闢行比伯
  夷之佛夫然則學佛者亦闢佛闢佛者亦學佛而學
  佛之心與闢佛之心遂合而爲一心此余原佛之語
  所以爲自有佛道數于年來之新語也敢舉以告遊
  九華之學佛闢佛而不同心者

知识出处

九华山志

《九华山志》

九华山志是描述九华山之史地艺文掌故之典籍。本文八卷,首一卷。本书的编辑,始于明·嘉靖年间(1522~1566)。在此之前,虽有若干描述九华山之诗文,但迄未撰成方志。直至明·嘉靖五年(1526)王一槐始辑山志六卷;万历朝二度重修,万历二十一年(1593),知县蔡立身主持重修成为八卷。清康熙、乾隆二朝均有续修,然皆散佚无考。至光绪二十六年(1900) 纂修为十卷,考证较前书正确,文亦较工。民国·印光嘱修三名山志,九华即其一。除依据前志之外,并增立圣迹、梵刹、高僧、灵应、檀施等各门。

阅读

相关人物

謝維喈
责任者
周贇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