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華半霄亭山神廟碑記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九华山志》 古籍
唯一号: 120020020221002854
颗粒名称: 九華半霄亭山神廟碑記
分类号: K928.3
页数: 7
页码: 七十五至七十八
摘要: 收錄於周赟所纂《九華山志》內雜文《九華半霄亭山神廟碑記》。
关键词: 地方志 九华山

内容

古者社稷有姓名而山川無姓名蓋勾龍治土柱棄
  播穀功由人興故有姓名若夫山川其流峙在未始
  有人之先有此山川斯有此神無姓名也九華半霄
  亭有廟巍然踞中山之勝蓋山神廟也廟無碑記何
  以知爲山神以彼釋氏依託此山塔院香火如此其
  盛豈本山之神反無一椽之庇乎前有妖僧造作廟
  中聯匾謂是寺門下司土其神爲昌黎文公蓋以公
  闢佛故爲此邪說以欺世耳青人士見而惡之抗稟
  學使李公公怒立檄縣毁其聯匾捕僧杖逐之噫是
  僧此舉是因儒闢佛而佛亦闢儒也豈知儒可以闢
  佛而佛不可闢儒夫儒者佛之所賴以生者也既賴
  儒者有父子夫婦以生其眼耳口鼻之身又賴儒者
  有士農工商以養其色聲香味之身佛而闢儒是自
  闢其所賴以生者矣且夫闢之者絕之也儒者之闢
  佛絕其教而非絕其人將使還其父子夫婦之倫復
  其士農工賈之業而已若以佛闢儒則將并其人而
  絕之且卽并學佛之人而並絕之矣何也自絕其所
  賴以生者也葢儒者之道在所同而佛者之道求其
  異故儒者之心欲天下盡人皆儒而其道始同佛者
  之心欲天下千百人儒一二人佛而其異始立試推
  諸闢佛之心豈不欲盡天上之人有儒而無佛哉而
  無如闢不勝闢此千百人中終有一二人為佛遂使
  爲儒之千百人疑者半而信者半於是乎佛者乃得
  以張唇鼓舌而生育温飽乎其間使無其人踵而闢
  之將恐此千百人皆靡然爲佛而天下之儒絕天下
  之儒絕則天上已生之佛孰衣食是未生之佛孰胎
  息是然則闢佛專在崇儒而其勢亦兼存佛自有佛
  以來佛之得以生生不絕者皆闢佛者之賜也由是
  觀之漢明梁武固佛氏之慈母而傳子文公則佛氏
  之嚴父耳九華山神而非文公則巳神而果爲文公
  瞿曇有知有不率五百阿羅漢感戴瞻依焚香而膜
  拜者哉然則古來名儒皆闢佛而古來名僧會不闢
  儒者葢籌之審矣夫先王祀典五岳視三公非妄言
  冥福也以其能興雲兩出寶藏實有利於民生耳今
  以九華之高大靈秀度之亦當在侯伯之列其神尊
  貴又豈隸人門下者使山神而隸門下必其爲后土
  之門可知也使文公而隸門下必其爲孔子之門可
  知也況夫佛者空耳釋迦本西域王子其國自有殿
  宇府庫百官有司以隸其門下惟一切屏棄以歸於
  空故謂之佛今竭民脂膏以起金碧輝煌之塔院已
  大與佛性相反而謂佛更欲強屈夫誠實不空者以
  隸此空空之門下不亦妄乎丙戌冬甯國周贇鐸是
  邦始遊九華憇半霄亭二三子述其事并請作記以
  勒諸石蓋諸生知廟神非文公而未知山神之本不
  隸人門下僧苐知文公之闢佛而不知闢佛者之大
  有德於佛也惜乎山僧受杖以去未有舉此理以告
  之者

知识出处

九华山志

《九华山志》

九华山志是描述九华山之史地艺文掌故之典籍。本文八卷,首一卷。本书的编辑,始于明·嘉靖年间(1522~1566)。在此之前,虽有若干描述九华山之诗文,但迄未撰成方志。直至明·嘉靖五年(1526)王一槐始辑山志六卷;万历朝二度重修,万历二十一年(1593),知县蔡立身主持重修成为八卷。清康熙、乾隆二朝均有续修,然皆散佚无考。至光绪二十六年(1900) 纂修为十卷,考证较前书正确,文亦较工。民国·印光嘱修三名山志,九华即其一。除依据前志之外,并增立圣迹、梵刹、高僧、灵应、檀施等各门。

阅读

相关人物

周贇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