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五溪橋亭樓坊記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九华山志》 古籍
唯一号: 120020020221002828
颗粒名称: 建五溪橋亭樓坊記
分类号: K928.3
页数: 5
页码: 二十四至二十六
摘要: 收錄於周赟所纂《九華山志》內雜文《建五溪橋亭樓坊記》。
关键词: 地方志 九华山

内容

蘇萬民江陵人舉人本邑令萬曆四年任修青陽及九華山志擢監察御史
  建五溪橋亭樓坊記
  五溪之水源出九華北流梅根入大江溪橋去九華
  不二十里而近登橋奉天柱雲門諸峰宛如圖書誠
  邑中勝槩也溪不甚廣春夏水漲漂迅不可航舊有
  橋橋之西有小山山上有玩華亭址乃都憲彭公命
  建亭廢碑蝕獨溪山之勝存耳夫橋之造不一人亦
  不一次就工者鮮如石垜木梁乃兵憲馮公鎮池時
  營也歲久腐欲傾萬歷四年二月余始到逾橋危之
  暫命支以木三四月間洪濤衝大傾矣往來人病涉
  欲橋渡且弗得矧冀亭榭■閣之一登覽哉夏五月
  按臺唐公道經橋見圯甚目余修之云此王政之一
  端也予隨名工度費人人有難色且日非數千金不
  可余思時詘舉羸安敢輕議又逾月因候送兵憲公
  同步至玩華亭址觀之亦云有司五務不可緩余乃
  謀諸邑耆民吳仕範章元縉等十人進之堂下勸論
  靡不欣欣承焉又據案草疏授僧人了瑾遍募通邑
  大夫干庶施財助工余首捐俸爲倡通邑之大夫士
  庶咸多寡悦輪計簿可得若干金擇日起工十耆民
  同委官施表臣等竭心殫力先以十數桔槹運水別
  流合溪作三泓每一泓濶三丈高二丈七尺左右有
  差下築松椿於沙爲橋垜駐脚之基基固方■以石
  石採於溪傍之山用匠若干工費若干金民工無筭
  至某月日橋將告成適按臺唐公又經此覩其壯固
  喜甚兵憲公始以工大難就爲恐旣見次緒尤喜甚
  而又有復舊亭之命矣余親詣橋西山額去遺址數
  武得一壙坪命工開築爲堂三楹堂之上搆亭一座
  少側對華亭之左取舊毁四峰庵所供神像廟之因
  民之請也廟之前為小室設床帳備往來宦遊者憇
  焉橋西建石華表四柱橋東建樓三大問下週以磚
  石上開八窗立一佛龕於中樓前左建關王祠擇一
  黃冠守之并守樓中什物右建碑亭藏新舊詩文刻
  石樓臺亭榭東西峙立吃然煥然一大觀矣向橋圯
  人欲渡且艱今遊者玩者目眩而應接不暇行旅心
  急而步遲恐不畢其覽焉凡慕九華之勝者過此亦
  少酬心賞奚俟登化城上東岩乎是役也按臺唐公
  首命之兵憲馮公太府王公共主之二府俞公四府
  吳公協贊之三府范公樂成之余縣職奉而行之者
  也勤其役者十耆民爲最環五溪之百姓如子來焉
  承委人役孰不宣力效勞於余何與哉橋募金所建
  亭堂坊廟贖金所建樓十耆民所建橋名化成堂名
  立夷亭更名望華樓名陽華皆兵憲公之命名書額
  也工完首未共十七閱月謨記之以遺後云

知识出处

九华山志

《九华山志》

九华山志是描述九华山之史地艺文掌故之典籍。本文八卷,首一卷。本书的编辑,始于明·嘉靖年间(1522~1566)。在此之前,虽有若干描述九华山之诗文,但迄未撰成方志。直至明·嘉靖五年(1526)王一槐始辑山志六卷;万历朝二度重修,万历二十一年(1593),知县蔡立身主持重修成为八卷。清康熙、乾隆二朝均有续修,然皆散佚无考。至光绪二十六年(1900) 纂修为十卷,考证较前书正确,文亦较工。民国·印光嘱修三名山志,九华即其一。除依据前志之外,并增立圣迹、梵刹、高僧、灵应、檀施等各门。

阅读

相关人物

蘇萬民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