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明書院記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九华山志》 古籍
唯一号: 120020020221002823
颗粒名称: 陽明書院記
分类号: K928.3
页数: 6
页码: 十二至十四
摘要: 收錄於周赟所纂《九華山志》內雜文《陽明書院記》。
关键词: 地方志 九华山

内容

鄒守益號東郭安福人正德辛未進士歴仕至尚書謚文莊
  陽明書院記
  青陽九華山之勝與匡廬武夷競秀至求太白始發
  其奇嗣是詩人隱士仙釋之流相與經營其間而未
  有以聖賢之學倡而振之者宏治壬戌陽明王先生
  以恤刑至池愛其勝而遊焉至正德庚辰以獻俘江
  上復携邑之諸生江學曾柯喬施宗道以游盡蒐山
  川之秘凡越月而去嘗宴坐東巖作詩日淳氣日凋
  薄鄒魯亡眞承各勉希聖志母爲塵所縈慨然欲建
  畫屋于化城寺之西以資諸生藏修而未果也嘉靖
  戊子金臺祝君增令茲邑諏俗稽典始克成其志中
  建正堂大書日勉志東西有廊室而亭其後日仰止
  合而命之日陽明書院池守韓君楷二守張君邦教
  往視而嘉之更議置田以膳學者而九華之名將與
  白鹿雲谷煥然照方策矣諸生樂其績之成也不遠
  南都以來徵言守益竊聞緒言之教矣先生之學以
  希聖爲志而希聖之功以致良知爲則良知也者非
  自外至天命之性靈昭不昧自塗之人至於聖人同
  也特在不爲塵所縈而已矣二三子亦知塵之害乎
  目之本體至精至明妍媸皂白卑高大小無能遁形
  者也一塵縈之則泰山秋毫莫之別矣良知之精明
  也奚啻於目而物欲之雜然前陳投問而抵隙皆塵
  也故戒愼恐懼之功如臨深淵如履薄冰所以保其
  精明不使纎塵之或縈之也纎塵不縈則無所好樂
  忿懥而精明之凝定廓然大公矣親愛賤惡無所辟
  而精明之運用物來順應矣大公之謂中順應之謂
  和中以立天下之大本而天德純矣和以行天下之
  達道而王道備矣此鄒魯之真承也古先聖王兢兢
  業業克勤克儉不邇不殖亦臨亦保率是道也故堯
  舜禹湯以是道君天下明孔顏曾孟以是道爲天下
  師後之學者見聖賢之君師天下其成功文草巍巍
  若登天然而遂以爲不可階譬諸入明堂清廟之中
  見其重門層閣千萬方員前瞻後盻眩然以駭矣而
  不知所以剏造圖回規矩之外無他術也二三子其
  將求之規矩乎將求之方員乎良知之教操規矩以
  出方員也而摹方俲員者復開然以禪疑之嗚呼愛
  親敬長吾良知也親親長長以達天下將非致吾之
  良知乎惻隱羞惡吾良知也擴而■之以保四海將
  非致吾之良知乎孰爲禮孰爲非禮吾良知也非禮
  勿視聽言動而天下歸仁將非致吾之良知乎是鄒
  魯之眞承也而禪之疑禪之學外人倫棄事物遺肝
  膽耳目而要之下可以治天下國家其可以同年而
  語乎書院之建羣多干而育之固將使之脫末學之
  支離闢異端之空寂而進之以聖賢之歸也二三子
  之朝夕于斯也其務各致其良知勿使縈於塵而旦
  矣處則以是求其志達則以是行其義毀譽不能搖
  利害不能屈殀壽不能贰使尚論道術者按名責實
  炳炳有徵焉則知良有司鼓舞之典而為聖代作人
  之助規摹宏遠矣豈緊山水巌壑之遇而已乎

知识出处

九华山志

《九华山志》

九华山志是描述九华山之史地艺文掌故之典籍。本文八卷,首一卷。本书的编辑,始于明·嘉靖年间(1522~1566)。在此之前,虽有若干描述九华山之诗文,但迄未撰成方志。直至明·嘉靖五年(1526)王一槐始辑山志六卷;万历朝二度重修,万历二十一年(1593),知县蔡立身主持重修成为八卷。清康熙、乾隆二朝均有续修,然皆散佚无考。至光绪二十六年(1900) 纂修为十卷,考证较前书正确,文亦较工。民国·印光嘱修三名山志,九华即其一。除依据前志之外,并增立圣迹、梵刹、高僧、灵应、檀施等各门。

阅读

相关人物

鄒守益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