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修山志陳序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九华山志》 古籍
唯一号: 120020020221002495
颗粒名称: 嘉靖修山志陳序
分类号: K928.3
页数: 6
页码: 一至三
摘要: 此篇為陳鳳梧為修九華山志所作的序,介紹了九華山的風景名勝。
关键词: 地方志 山志 九华山

内容

大江以南山之峭拔而秀麗者莫如九華葢其高數
  千丈上有九峰若蓮花然合諸峰凡九十有九扶輿
  磅礴之氣實於是乎鐘焉然其地僻在青池之南
  江百里而遠故禹跡之所不經職方之所不載自昔
  以九子稱至唐李太白始易今名詠之以詩且讀書
  其中而九華名遂聞於天上嗣是名人文士登高覽
  勝往往加題品焉予初筮仕巳慕其勝而未獲一登
  寰靖乙酉秋奉命巡撫江南明年丙戌遍行諸郡十
  月之交由徽而池所經郡邑率深山大谷行部所罕
  至者入青陽境將十餘里忽見峰巒融結璀璨奪目
  固巳心偉而神會之旣再節行臺則茲山適對峙乎
  前若錦屏若芙蓉恍然心曠神怡而忘其撫政之填
  委也比竣事戒行欲償斯游前朝霧晦冥風雨驟作
  然吾意巳決遂出城而南倏雲開日霽吏民咸有喜
  色老僧迎而慰曰曩時士大夫之游遇陰雨者十常
  八九今且陰而復晴殆山靈之默相乎旣入山口烟
  嵐森列若天柱老人二神雲門諸峰皆爭奇獻秀於
  雲霄之表予喟然歎日此天設而地藏乎抑神劈而
  鬼鑿乎褰帷而觀接應不暇約行三十餘里上半霄
  亭陟天橋至化城寺乃謁太白書院遂登絕頂露坐
  金地藏塔前對神光嶺夕陽西沉皓月東出光景
  異累九十九峰厯厯可數神清境絕眞天下之奇觀
  也巳而霜氣凜然不可久坐而入寺宿漏下二十刻
  矣詰旦下山天色微晦而峰巒尚可辨將午至玩華
  亭少憇復縱觀焉凡得詩若干首付老僧藏之山中
  旣抵池郡取九華舊志閲之僅有邑人陳清隱諸詩
  而採錄未備乃命銅陵王教諭一槐重輯之稿旣具
  而予以休致南還乃授之門人韓太守楷俾終其事
  焉越嵗政通人和韓太守與張貳守邦教再加叅校
  編成新志首之以峰巖泉洞次之以亭堂寺院又次
  之以古今詩文考據精博凡爲卷六將付青陽祝知
  縣增刻之以傳郡守貳以予嘗與聞斯志也走使請
  爲之序予嘗東陟岱宗南躋衡嶽中登嵩高西北上
  太行其表鎮一方巍然高而大則有矣未有九華之
  奇秀者也矧山以氣而靈抑以人而勝若太白之流
  風餘韻諸名公之詞賦翰墨又所以重乎茲山也志
  之作其可少乎憶予之謁青陽廟學也方病其宮牆
  不挹九華之秀及詢其人才則日科目弗利耳亟檄
  有司遷之而靣茲山焉今秋大比舉於鄉者得二人
  也其爲功不旣多乎予方徜徉泉石夢想九華有不
  可再遊之期又恨不得結茅山阿以靜修而終老焉
  故因其請也幸得託名其間輙序而歸之
  嘉靖五年嵗次丙戌江南廵撫部院陳鳳梧譔

知识出处

九华山志

《九华山志》

九华山志是描述九华山之史地艺文掌故之典籍。本文八卷,首一卷。本书的编辑,始于明·嘉靖年间(1522~1566)。在此之前,虽有若干描述九华山之诗文,但迄未撰成方志。直至明·嘉靖五年(1526)王一槐始辑山志六卷;万历朝二度重修,万历二十一年(1593),知县蔡立身主持重修成为八卷。清康熙、乾隆二朝均有续修,然皆散佚无考。至光绪二十六年(1900) 纂修为十卷,考证较前书正确,文亦较工。民国·印光嘱修三名山志,九华即其一。除依据前志之外,并增立圣迹、梵刹、高僧、灵应、檀施等各门。

阅读

相关人物

陳鳳梧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安徽池州九华山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