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二日記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管见随笔》 古籍
唯一号: 120020020221002301
颗粒名称: 二十二日記
分类号: I207.6
页数: 5
摘要: 鄧鑒堂于光緒甲辰年二十二日所作關於志士憤中國衰弱見侮外夷為憤激之設的日記。
关键词: 清代 散文 随笔

内容

今日志士憤中國衰弱見侮外夷為憤激之設謂為崇讓尚柔
  之過似乎中國之民皆為古時聖人禮讓之教名分之制所悞
  者故力取强夷之説以矯正之曰平權曰自由曰獨立曰銕血
  主義曰侵畧主義以權强為本位以争競為進取以之救一時
  之偏則可而要不可為無獘之方也其流將與禮教之獘殊途
  同歸此正如拋物曲線其兩端相去正不遠也盖中國當文明
  未開之先其民性亦與生番野夷等相焉相殘互相吞噬強者
  存而弱者亡矣後聖人作見此道之不可以乆且不忍同類之
  相殘也於是為之定上下之分以生其敬畏別親疎乏誼以厚
  其慈愛教之禮讓以敦其和睦凡此皆所以息争止殺使民得
  安其生而全其性而文明之以所由起也然乆之則積重而偏
  文弱之獘所不能免外國開闢較後文教亦較晚野風未除與
  之相遇不免為所凌侮然此特一時之獘耳争競酷烈之極終
  非歸於退讓不可試觀歐洲各國向以兵争為事自普法一戰
  一日殺人十餘萬■無天日各國相顧皆有戒心自此不敢妄
  開兵釁近漸有倡弭兵之説者矣果使各圖勢均文明大啟必
  終有去力争而崇禮讓之一日然兵雖不用忘戰必危能戰而
  後可以言和能争而後可以言讓至彼時則詰而戎兵張皇六
  師有國者又當時箴儆于朝夕矣盖事理循環窮極必反聖人
  救世隨時處中時勢未至聖人亦不能併制而兼防之如以一
  時之獘遂凝聖人立法有失則誤矣天下事兩弱相遇則相讓
  而不争兩强相遇則相畏而不争惟以强遇弱則其争必甚故
  苟欲免人之爭必須自振使弱不自振則此愈讓彼愈争終無
  安息之日矣故棄争崇讓之時必須在各國力均之後
  外國議院競尚適説口利之入畧識政途運以華美舖張之語
  歆動人心即可僥倖名譽為重望之所歸恐不免有以言取人
  之獘然一人之胸臆必先吐露于當前使衆人一决其可否可
  行則行否則人得而阻之以視中國政府一切政事一二人議
  之於宻勿之地外人不得與聞知而叅未議欲名便行不問民
  生之利病不察民心之從違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非至
  天怒人怨禍亂迫初不自知其行政之不善者逈不侔哉

知识出处

管见随笔

《管见随笔》

字子莹,号淡仙。清末贡生。1908年与张桂萼等组织“劝学所”,后任安徽省通志馆采访员。民国初与杨景松、张子杨等创办“漆园诗社”,为重修蒙城县志主要编纂人之一。后以行医、教书为业。著有《管见随笔》、《淡仙文集》等。《管见随笔》是作者的一本散文杂著,共四卷。

阅读

相关人物

鄧鑒堂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