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图书馆
安徽省图书馆
机构用户
安徽省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古籍善本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儀衛軒遺書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仪卫轩遗书》
古籍
唯一号:
120020020221001174
颗粒名称:
儀衛軒遺書
分类号:
I056
页数:
139
摘要:
方東樹所著遺書。
关键词:
书信
遗书
内容
桐城方東樹薯植之著受紫業後弟宗誠編輯
昭昧詹言節錄
傳曰詩人感而有思思而積積而滿滿而作言之不足故長言之
長言之不足故嗟嘆咏歌之愚按以此意求詩玩三百篇與離騷
及漢魏人作自見夫論詩之教以興觀窮怨為用言有物故聞之
足感味之彌旨傳之愈久而常新臣子之于君父夫婦凡弟朋友
天時物理人事之感無古今一也故曰詩之為學情性而己
思積而滿乃有異觀溢出為奇若苐强索為之終不得滿量所謂
滿者非意滿情滿即景滿否則有得于古作家文法變化滿以朱
子三峽橋詩與東坡較乃知僅能詞足盡意强做得一二句終不
得滿無有奇觀矧不及朱子詩者耶
朱子曰文章要有本領此存乎識與道理有源頭則自然着實否
則沒要緊又曰湏靠寔說得有條不要架空細巧論議明白曉然
可知愚謂詩亦然否則沒要然緊無歸宿何関有無
古人皆于本領上用工夫故文字有氣骨今人只于■枝葉上粉
餙下稍又並枝葉沒了文字成不見作文人靣目則其文可有可
無詩亦然
詩文與行己非有二事以此為學道格物中之一功則求通其詞
求通其意自不容已天不假易豈輕心已掉旦夕速化之所能也
大學傳曰君子無所不用其極屈子曰夫何極而不至兮故逺聞
而難■
詩以言志今人自己無志可言强學他人說話故開口即脫莭此
謂言之無物不立誠若又不觧文法變化精神措注之妙非不達
意即成語錄腐談是謂言之無文無序若夫有物有序矣而德非
其人又不免鸚鵡猩猩之誚荘子曰其者精誠之至也不精不誠
不能動人吾嘗讀相如蔡邕文了無所動于心屈子則淵淵理窟
真與四子六經同其精蘊陶公杜公韓公亦然故嘗論蜀士如相
如楊雄譙周皆名教之罪人雖有文學何足算也
最要是一誠不誠無物誠身修詞非有二道試觀杜公凡贈寄之
作無不情真意摯至今讀之猶為感動無他誠焉耳彼以料語粧
點敷衍門靣何曾動題秋毫之末
修辞立誠未有無本而能立言者且學無止境道無終極凡居身
居學纔有一毫偽意即不寔纔有一毫盈滿意便止而不長進只
管勤勤不息加得一分工夫自然不同故曰其用功深者其妆名
也逺
懽虞之詞雖工如小謝所處之境本無甚逆因欲寄雅懷于詩特
地尋出懷歸無宦情及別離等意以作詩本其實口中不要富貴
而身戀之不舍朝雨之篇自供結狀豈能如陶公之至性恬淡懷
抱如洗也又其于君臣之際經世之志汎汎若浮苴溧木太情
愫故鮑及小謝除冩景之外無一語能動人但其情文并合氣韵
芳竭不愧大雅其餘諸人又併鮑謝識本家貲但向句法模擬汎
泊嗷于作家風旨益渺然矣
嘗論凡著一書必使無一理之不具否則偏隘此孟子所謂觀水
之瀾容光必照自然發露非舖陳賣美使盡見也凡著一書必有
宗旨否則淺陋無本一望絕潢断港黄茅白葦而己窃謂此二意
作詩亦然湏妙會其旨不可執著著若執著則必將高張土梗稗
販腥腐豈惟不可當著書抑于斯文真脉逺矣
屈子杜公時出見道語經濟語然惟于旁見側出忽然露出乃妙
若寔用子正靣則似傳注語錄而腐矣或即古人指點或即事指
點或即物指點愈不倫不類愈見妙逺不測苦諸亦然不宜自巳
正述恐失之畀儉寒乞若說則索興說之湏是悲壮蒼凉沉痛令
人感動心脾如奉先述懷■■作
固貴立意然古人只似帶出借指點或借証明而措語又必新警
從無正衍寔說此當于十九首漢魏阮公求之若宏袁咏史謇滯
吃吶叔夜贈二郭舖陳平鈍真無敢足今世詩人咏懷擬古祗觧
此而己
但從詩作詩而詩外無餘境道理則祗為詩人而己此非必餘事
作詩之說蓋要言之有物自己有真懷抱耳故曰乃知君子必用
才文章境詩罷地有餘篇中發清省又曰高懷見物理詩家一標
準清詩近道要識子用心苦情窮造化學贯天人際令但從古人
句格尋求而不得其意用非落窠四即成模擬形似造能真理詩
外有餘境矣而才力不雄句法不妙不快人意又成鈍根
古人文字淵奥非精思冥會不能遽通思之既通則其情文併合
辞理扼要變化曲折甘苦難易之分齊愜心滿志直是可歌可泣
可興可觀可羣可怨可以事父與君可以勵志風世味之彌旨而
不可厭僻者學之非淺則偽深隐則如設覆射謎矜露為奇則如
牛鬼蛇神全失蘊韵其氣骨輕浮而麓硬其意味短淺而不通
孟子曰誦其詩讀其書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論其世也此為學詩
最初之本事即以意逆志之教若王阮亭詩止于掇章稱咏而已
徒賞其一二佳篇佳句不過如鳥獸好音之過耳不論其人為何
如又安問其志為何如也此何與于詩教也
韓公云為古文豈獨取其句讀不類于今者耶思古人而不得見
學古道則欲兼通其詞通其詞者本志乎古道者也公之意以詞
為筌蹄世論公為因文見道觀此則公寔因道求文而併得其文
焉顧求句讀不類于今非學文之本而己為三昧秘宻田饒曰鷄
有五德而君猶淪而食之以其所從來近也今欲學詩文當審斯
二義
求通其辞求通其意也求通其意必論世以知其懷抱然後再研
其語句之工拙得失所在及其所以然以別高下决從違而其所
以學之之功則在講求文理義此學詩之正軌也又有文理義皆
得而不必求其意論其世苐如烏獸好音之遏耳亦為人所愛賞
而不欲廢者如齊梁人及唐韋柳王維是也此禅家别傳無関志
持者也
李習之云文理義三者兼并乃能獨立于一時而不泯于後代習
之學于韓公故其精審如此乃法言也微言也
文者辞也其法萬變而大要在必去陳言理者所陳事理物理義
理也見理未周不賅不備体物未亮状之不工道思不深性識不
超則終于粗淺凡近而已義者法也古人不可及只是文法高妙
無定而有定不可執著不可告語妙運從心隨手多變有法則體
成無法則傖荒率爾操觚縱有佳意佳語而安置布放不得其所
退之所以譏六朝人為亂雜無章也
非淹貫墳籍不能取詞非深思格物體道躬行不能成理非數十
年深究古人精思妙悟不觧義法
古人用意深微含蓄文法精嚴宻邃如十九首漢魏阮公諸賢之
作皆深不可識後世淺士末嘗若心研說多亂道誤觧於辞且未
通安能索觧此猶言其當篇用意若夫古人所處之時所值之事
及作詩歲月必合前後考之而始可見如陶公阮公謝公茍不知
其世不考其次則於其語句之妙反若曼羡無謂何由得其義知
其味會其精神之妙乎故吾於陶公謝公皆依事大概移易前後
題目編次俾其語意諸事明事曉而後得以領其妙及其語言之
次第如首夏猶清和猶字承南亭朱明句來客程倦水宿承初徃
桐廬富春渚七里瀧道路憶山中來否則此倦字不句力無精神
信手填凑若今人所為矣姑舉此以隅反可也
荘以放曠屈以窮愁古今詩人不出此二大泒進之則為經矣漢
代諸遺篇陳思仲宣意思沉痛文法奇縱字句堅實皆去不逺阮
公似屈兼似經淵明兼似莊兼似道此皆不得僅以詩人目之其
後惟杜公本小雅屈于之志集古今之大成而全渾其迹韓公後
出本六經根本盛大包孕象多巍然自一世界東坡横截古今使
後人不知有古其不可及在此然後遂開人作滑俗詩不求復古
亦在此太白亦奄有古今而迹未全化亦覺甚實處微不及阮陶
杜韓蘇子由論太白一生所得如浮花浪■好事喜名不知義理
之所在今觀其詩似有然者要之天生不再之才矣南宋以來詩
家無有出李杜韓蘇四公境界更不向上求故亦無復如如四公
者一二深學即能避李蘇亦止追尋到杜韓而止乃其才既非天
授又不知杜韓之導源經騷津逮漢魏奄有鮑謝處故終亦不能
到杜韓也
李習之曰創意遣辞皆不相師故其讀春秋也如未嘗有詩云云
窃謂此所謂入簷蔔之林不■餘香者當其讀時學時先湏具此
意識以專取之既造微有得然後更徙而之他如曹阮陶謝鮑杜
韓蘇黃諸家一一用功寔見各開門戶獨有千古者方有得力處
否則優孟笑啼皆偽也
朱子曰學文學詩湏看得一家文字熟向後看他人亦易知姬傳
先生云凡學詩文且當就此一家用功良久盡其能真有所得然
後舍而之他不然未有不失于孟浪者
朱子論韓文曰韓子之為文雖以力去陳言為務而又必以文從
字順各識其職為貴朱子言乃指文字利害之指要深趣貫精粗
而不二者矣淺俗之輩指前相襲一題至前一種鄙淺凡近公家
作料之意與辞充塞胸中喉吻茟端任意支給雅俗莫辨頃刻可
以章前不知有所謂格律品藻之說迷悶迎拒之艱萬手雷同為
傖俗可鄙為浮淺無物為粗曠可賤為織巧可憎為凡近無奇為
滑易不留為平順寡要為遣詞㪚漫無警為用意膚泛無當凡此
皆不知去陳言之病也又有一種浮淺俗士末嘗深究古人文律
貫序無統僻晦醫昧顛倒脫莭尋其意緒不得明了或輕重失■
或急哭無序或比擬不論或疎宻離合浮且切不分調垂聲哑或
思不周到或事義多露袞贅疣否隔為駢拇枝指或下字懦又不
切不確不典凡此皆為不知文從字理順各識其職之病
大抵筆懦力薄不足以自達其意或有才華矣而又粗曠此皆辞
上事若氣體輕浮寡要不歸不能持論是理上事貫乎二者詞理
俱得而文法不妙亦猶夫凡猶而已其要歸于學識
有文通而理不通者是學上事有理通而文不通者是才上事文
與理俱清通而平滯無奇妙高古驚人是法上事然徒講義法而
不觧精神氣脉則於古人之妙終有未領會悟入處是識上事
王厚齊云蘇子由評品文章至佳者輒云不帶聲色何義門云不
帶聲色則有得於經矣愚謂此二說有得有失矣湏善叅之否則
徒高無當如唐書論韓修之文如太羙元酒有典則而薄滋味窃
謂經者道之腴也其味無窮何止但有典則矧經亦自有極其声
色者在也王何皆非深于文事者皮層之論耳
屈子之詞與意已為昔人用熟至今日皆成陳言故選体詩不可
再學當懸已為戒無學究盗襲坌集自以為古意令人憎厭故貴
必有以易之令見自家靣目否則人可用處處可■此杜韓蘓黃
所以不肯隨人作計必自成一家誠百世師也大約古人讀深胸
襟高皆各有自家英旨而非徒取諸人夫屈子幾於經淺者昧其
道而襲其辞安得不取憎於人朱子論柳宗元對天問以為學未
聞道而誇多衒巧之意猶有雜乎其間按柳此文乃以正屈子者
而猶然况不及柳者乎
以六經較荘子覺荘子意新奇佻巧以六經較屈子覺屈子辞層
費繁縟然而一則醒豁呈露一則沉欝深痛皆天也之至文也所
以並驅六經中獨立千載後
張曲江以風之道與寄為上故一篇一咏莫非興寄此意是矣然
僻者為之則又入於空泛捕風捉影似是而非夫六義風雅頌賦
比興兼之奈何獨主風與興之二端乎大約天下義理及古今載
籍文字惟變所適無所不備但用各有當不能觀其會通主一廢
一而偏提一端即為病痛知味者鮮所以末流多岐也
朱子曰行文要緊健有氣勢鋒刅利快忌軟弱寬緩按此宋歐蘇
曾王皆能之然嫌太流易不如唐人厚重然又非鍊句減字法真
知文者自觧之以詩言之東坡則是有氣勢緊健鋒刅快利但失
之流易不厚重以此不及杜韓在坡則自得超妙而猥庸才識學
之則但得其流易之失矣
朱子論孟子說義理精細明白活潑潑地荀子說了許多令人對
之如吃糙米飯又論作文不可如秃茟冩字全無鋒刅可觀愚謂
作文雖有本領而如喫糙米飯如秃茟冩字不得古人行文之妙
則皆無當如作者故本領固最要而文法高妙別有能事
文字要奇偉有精采有英氣奇氣荀子國語皆靡委繁絮不能振
起此亦非関世盛世衰如變風變雅離騷豈非衰世之文而戰國
楚漢尤為乱世其文奇偉亘古莫及但奇出之自然乃妙■有意
如此又入如客氣矜張偽本假象此只存乎其人讀書深志氣偉
耳若專學詩文不去讀聖賢書培養本源終費力不長進只知韓
公便是百世師
文字忌語雜氣輕既無根秪又無功力尚不能深清雅潔無論奇
偉
朱子論文忌意凡思緩
歐六
居士傅
輭弱沒緊要不仔細
辭意一直無餘浮淺不稳絮
說理要精細
却不要絮
巧
東坡詩
傷巧
詩
昧晦
荊公
子固
不足歐公輕薄沉
南豐改后山
文一事可思
愚謂此雖論文皆可通
之于詩
古人得法怗數行專精學之便足名家歐公得舊本韓文終身學
之此即宗杲寸鉄殺人之恉孟子謂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
資身居安則取之左右逢其源古之人進德修業未有不如此而
蚤有譽於天下者也右軍云使寡人耽之若此未必謝之
學萬卷書又深觧古人文法而其氣懦弱其辞早緩無奇者陸士
是也豈真患才之多與抑人之得天者固各有所限也如荀子之
義理本領豈不足而其文乃不如李斯故知詩文雖貴本領義理
而其工妙又別有能事在
用意高深用法高深而字句不典不古不堅老仍不能脫凡近淺
俗股字句亦為文家一大事
字句文法雖詩文末事而欲求精其學非先于此實下功夫不得
此古人不傳之秘謝鮑韓黃屡以詔人但淺人不察耳
不知用法則板俗不知用意則淺近不知選字造語則滑熟平易
言李太白言他人之語為春無草木山無烟霞可悟西崑諸公之
句即洞山禪所云十成死句也郭景純云林無静樹川無停流嵇
中㪚云手揮五絃目送飛雲此皆所謂一唱不作一喝用也可悟
死句之無味然專講之又恐纎佻為鐘譚惡習
用事忌出一處一書如既本昔人陳意事詞又出一處此最不可
姑舉某詩某句以荊凡對臧穀為例
意巳經前人說過切忌襲用或借作證或借指点作概嘆如魏武
帝用微子東山詩劉越石用太公諸人而自已行文以驅使之則
可凡正發議正用事而又冗衍無不墮陳腐學究無味■根者然
觧用吾說而誠不立功不深亦徒粗曠傖氣言者心聲未可强而
能也
氣勢之說如所云筆未到氣己吞高屋建瓴懸河洩海此蘇氏所
擅場但嫌太盡一徃無餘故當濟以■挫之說■挫之說如所云
有徃必妆無垂不縮修軍欲以巧服人盤馬彎弓惜不發此惟杜
韓最絕太史公之文如此六經周秦皆如此
固須是用杜公混茫飛動氣勢為上然■有一步滑郎㪚漫
觀于人身及萬物動植皆全是氣所鼓蕩氣■絕即腐敗臭惡不
可近詩文亦然若無氣主之皆臭惡腐敗也
又有一種器物有形無氣雖亦供是世用而不可以例詩文詩文
者生氣也若滿紙如剪綵雕刻無生氣乃應試舘閣體耳
氣之精者為神必至能神方能不朽而衣被後世彼僞者非氣骨
輕浮即腐敗臭穢而無灵氣也者
用茟之妙翩若驚鴻宛若遊龍如百尺■■宛轉如落花廻風將
飛更舞終不遽落如青雲在霄舒展不定此惟十九首阮公漢魏
諸賢最妙於此若太史公史記年月表序尤妙荘子則更滅其迹
杜公奉先述懷一起語勢浩然凡十層十四換茟何减史遷荘子
齊物論起数莭尤入化
凡作文與詩有一題本分所當有者有作家自己才學識襟抱之
所有者既自家有才有學識又必深有得于古人真傳一脉方為
作者若儘於詞足盡題奚有異觀
漢魏之人無不飛行絕跡精深超奇妙奇恣受化蕩漾不可执著
然自厚重不佻■一講馳■而又會古人深妙則入于粗獷僞俗
固是要厚重然却非叚落板滯一片承■無變化法妙者山谷學
杜韓一字一步不敢滑而于中又其参差章法變化之妙以此■
推可悟詩家起法之意孫過庭論書法遟疾可叅悟
姚薑塢先生曰字句章法文之淺者神氣體勢皆因之而見又曰
凡文字貴持重不可太近颯灑恐流于輕利快便之習凡文字輕
便不入古■說仙才便有此病太白東坡皆有此患又曰昌黎于
作序原由能節潔而文法高古高古余以此言移之于詩如杜公
陶謝皆然而漢魏阮公尤錯綜变化不見迹及尋其意緒又莫不
有歸宿每見小才說一事非平舖挨敘冗絮可憎即缺無頭緒尋
其意脉不得明了
又曰大凡文字援据雖有詳畧然必具見端末
又曰文法要莽蒼硬札高古
又曰宋以後不講句字之奇是一大病余謂獨南豐講之而世人
不之知嘗謂南豐字句極奇而少鼓蕩之氣又篇法少變換断斬
送折■挫無兀傲起落故不及杜韓大約南豐學陶謝鮑韓工夫
到地其失不放一字一句有有車之用無無車之用然以句格求
之則其至者直與陶謝鮑韓並有千古其次者亦非宋以來詩家
所梦及惜乎世罕傳誦遂令元文處幽不得與六一介甫山谷並
耀豈其文盛而詩晦亦有命存耶公自言但取當時能托意不論
何代有知音公固不以世俗之知縈其曠逺之高致矣
又曰文字最忌低頭說話余謂大抵有一两行五六句平衍騃說
即非古如賈生文句句逆接橫接杜詩亦然韓公詩間有顺敘者
文則無挨茟
以杜韓為之歸則足以盡習之論六經之語而無不包矣韓公畫
記云非一工人之所能運思盖聚集象工人之長耳古人為學功
力甚深研求勤久苦心深詣萬水千山而後造之非易易也周檪
園因王右軍厯從人學書謂古人成一藝亦必脚下行數千里路
目中見古人手筆乃始成名今人習一師之言不出鄉里而執一
巳之見遂以自大此河伯夜即之智也
邱壑萬状惟有杜公古今一人而已
詩文湏神氣渾涵不露圭角漢魏以下惟公能爾大謝以人巧肖
天工巳自遜之是根本不逮然猶自渾厚
謝鮑根本湏不深然皆自見真不作客氣假象此所以能為一大
宗後來如宋代山谷放翁時不免客氣假象而放翁尤多至明代
空同輩則全是客氣假象
凡學詩之法一曰創意艱苦避凡俗淺近習熟腐語常談凡人意
中所有二曰造言其忌避亦同創意及常人茟下皆同者必造別
一番言語却又非以艱深文淺陋大約皆刻意求與古逺三曰選
字必避舊熟亦不可僻以謝鮑為法用字必典用典又避熟典湏
換生又虛字不可隨手輕用湏老而古法四曰隷事避陳言湏如
韓公翻新用五曰文法以断為貴送攝突起崢嶸飛身動
倒挽不許一筆平順挨接入不言出不辞離合虚寔参差
伸縮六曰章法有見于起處有見于中間有見于末妆以二句■
上起下一句■上一句起下或二句橫截然此粗淺之迹如大謝
如此若漢魏陶公上及風騷無不變化入妙不可執著鮑及小謝
若有若無間有之亦甚短淺然自成章齊梁以下有句無章迨于
杜韓乃以史漢為之幾與六經同工歐蘇黃王章法尤顕此所以
為復古也
有章法無氣則成死形木偶有氣無章法則成粗俗莽夫大約詩
文以氣脉為上氣所以行也脉綰章法而隐焉者也章法形骸也
脉所以細束形骸者也章法在外可見脉不可見氣脉之精妙是
為神至矣俗人先無句進次無章法進次無氣以此求之數百年
不得一作者其在兹乎
文字深精在法與意華妙在興象與詞
題之正靣只宜指点帶出不宜絮衍
題面題緒作恉歸宿必交必清楚又忌太分明
古大家無不交代題目清楚明白者此是一大事作者與庸手凡
俗所由判霄塵也譬名手作畫無不交代谿徑道路明白者然既
要清楚交代又不許挨順平舖直序騃蹇冗絮緩弱漢魏人大扺
皆草蛇灰線神化不測不令人見茍尋繹而通之無不血脉貫注
生氣天成不容分毫移動昔人譬之無縫天衣又曰羙人細意熨
貼平裁縫滅盡針線跡此非觧讀六經及秦漢人文法不能悟入
試取詩書及大學中庸經傳沉潜玩味自當有觧悟處
亦有平舖直賦而其氣体自高峻不可及如頌雅諸作豈必草蛇
灰線之引脉乎秦風小戎典制潤情並舉而不相害可以識古人
之体例大約古人之文無不是直底後人都要曲曲則方能雄但
非直率無運轉耳讀小戎詩可識橫空■硬拉雜造瓶之法
■百詩于文章之事無與然其言有精當可取者如云古又宜本
色而牧齊則点染矣宜单行而牧齊則排偶矣此言亦可通之于
詩詩可以名染排偶矣然循而為則入卑俗
詩文必有奇稜必有正汁却不許換衍
秪是一熟字不用以避陳言然却不是求僻乃是博觀而選用之
故也此不可以餖飣外楽能之必讀書而後能之至于興寄用意
忌熟亦非外楽客氣假象所能辨若中無所有向他人借口祗開
口便被識者所笑二者既得又湏實下深苦功夫精思審便古人
行文用茟章法音響之變化同異而其知之故湏使後世讀其言
服其工妙而又考其人論其世皆本其平生性情行事而載之乃
能不朽此雖末藝而豈虚浮無本之淺士所能僞為之哉昔人謂
李伯時畫佛菩薩以為聖賢
仙
佛
使人敬而生悟窈謂詩教亦然此
孔子所謂可以興可以觀也
昔人言六經以外無文章謂其理其詞其法皆備但人不肯用心
求之耳苟用力於六經兼取秦漢人之
文
求
通其詞求通其意何患
不獨有千古惜余悟之晚精力以衰不能精誦矣後學其以余為
鍳而懔之也韓公一生只用得此功故獨步千古
古人文法之妙一言以蔽之曰語不接而意接血脉贯續詞語高
簡六經之文皆是也俗人接則平順騃蹇不接則直是不通韓公
曰口前截断苐二句太白云雲台閣道連窈冥湏於此會之
姚薑塢先生論黄黎洲文曰流攬多愛浸淫於後代文集而不自
振亦由其才思不奇識尢卑凡好易而畏難故也窈謂令人所以
不及古者悉坐此病地醜德齊自謂雄長卒莫相尚余生平論文
少可多否友人或嫌忌之以為刻不知此固古人之秘宻教也韓
公非三代兩漢之書不敢觀謝茂秦不許用唐以後事皆恐狃于
近而不振也
曹子建孫過庭皆曰家有南威之容乃可論於淑媛有龍泉之利
然後議于断割以此意求之如退之于厚習之明允之論文杜公
之論詩殆若孔孟宗師思程朱之講道說經乃可謂以般若般羅
者矣其餘則不過知觧宗徒其所自造則未也如陸士衡劉彦和
鍾仲偉司空表聖皆是既非身有則其言或出如揣摩不免空華
目翳徃徃未諦若夫宋以來詩詰諸書指陳偏隘雅俗雜猱任意
抑揚是非倒置已既不便閱者又迷由已本未深詣精觧也陳思
王曰吾亦不能妄嘆者畏後人之■余也
厯城周編修論文章有所法而後能有所變而後大二語可謂名
言世人坐先不得真信好古不知其深妙而思取法惟以面目相
襲浮淺雷同何况於變王禹卿論書曰勤于力者不能知精于知
者不能至此二語亦名言也朱子曰李杜韓柳初亦學選詩然杜
韓变多柳李变少以子朱之言推之蘇黃承李杜韓之後而又能
變李杜韓故意離而去之所以為自立也自此以外千餘年詩家
除大厯長慶温李西崑諸小乘別記不論其餘名家無不為李杜
韓蘇黃五家嗣法泒者至于漢魏阮陶謝鮑皆成絕響故後世詩
人只可謂之學李杜韓蘇黃而不能變不可謂能變選詩也如放
翁之于坡青邱之于太白空同之于少陵是也
姚姬傳先生長教樹曰大凡初學詩文必先知古人迷悶難似否
則其人必終於此事無望矣先生之教但言求合之難如此矧其
變也蓋合可言也變不可言也近世有一二庸妄鉅子未嘗至合
而輒矜求变其所為变但糅以市井諧諢優料白童孺婦媪淺鄙
凡近惡劣之言而濟之以雜博餖飣故事蕩滅典則欺誣後生遂
令古法全亡大雅殄絕則又不如且求合之為猶存古法也
王厚齊曰李義山謂昌黎文若元氣荆公謂少陵詩與元氣侔以
元氣詩文又非奇偉精采云云所可盡
北征南山體格不侔昔評論以為南山可不作者滯論也論詩文
政不當如此比較南山盖京都賦體而移之于詩也北征是小雅
九章之比
讀北征南山可得滿象並可悟元氣
叚落明白始于東漢
如班叔皮王
命論■作
昔賢以此為文章之衰然詩猶
末爾如十九首刃孔伯海曹公父子劉阮陶公劉琨皆魏晉人作
而高古如彼不特此也如謝鮑之参差猶存古法但短淺耳今俗
士尚不能觧觧鮑謝何况漢魏之天衣無縫者耶
剏造新詞真下清語尤貴入耳不繁
用意高妙興象高妙文法髙妙而非深觧古人則不得
好用虚字承■此宋後時文體最易軟弱湏橫空盤硬中間擺落
断剪多少軟弱辞意自然高古此惟杜韓二公為然其用虚字必
用之于逆折倒投令人不測湏于三百篇及杜韓用字虚處加意
研踹
據鮑杜韓其于間字語助看似不經意寔則無不堅確老重成鍊
者無一懦字率字便文漫下此是一小事而最為一大法門苟不
悟此終不成作家也然却非雕飾細巧只是稳重老辣耳如太白
豈非作祖不二大機大用全備世人不得其深苦之意及文法茟
茟之險作用之妙而但襲其詞率成滑易此不原不足為太白病
但下流不可處要當戒之嘗論太白之後真知太白真能學太白
惟有歐陽公其言太白用思用茟之險曰迴視蜀道如平小此語
世無知者余嘗論荘子太白皆憤激痛哭流涕嬉笑怒罵但人皆
被他瞞過以為放逹非也
孟東出于鮑明逺以園中秋㪚■篇觀之可見但東野思深而才
小篇幅枯隘氣促莭短苦多而甘少耳東野山谷白石皆嫌太露
圭角
大約古文及書畫詩四者之禮也其用法取境亦一氣骨間架體
勢之外別有不可思議之妙凡古人所為品藻此四者之語可聚
觀而通之也
凡詩文書畫以精神為主精神者氣之華也
太約今之學者非在流俗裹打交滚即在鬼窟裏作活計高者又
在古人勝境中作優孟衣冠求其卓然自立冥心孤詣信而好古
敏以求之洗清面目與天下相見者其人不數遘也
欲成面目全在字句音莭尤在性情使人千載下如相接對
作詩切忌議論此最易近腐絮經近學究
敘充情景湏得畫意為最上乘
三百篇離騷漢魏為本為體以杜韓為面目以謝鮑黃為作用
三者皆以脫盡凡情為聖境
以議論起易入陳腐㪚滑輕漫以序事起忌平舖直衍冗絮迂緩
此為謝鮑山谷最工前人謂小謝工于發端乃是一格耳末足蔽
一切法也惟杜公峥嶸飛動之勢遂為古今苐一妙象然專學之
又有病惟真好學深與思者辨之
漢魏阮陶公皆出之自然天成惟大謝以人巧奪天工太白文法
全同漢魏渾化不可測杜韓短篇皆然惟長篇不免有多傷之病
而氣脉茟勢壮濶亦非漢魏所能及此專論五言
精深華妙康樂兼擅其羙士衡于此四字全無
詩文以■怪瑋麗為奇然非粗獷傖俗客氣矜張餖局飣句字而氣
骨輕浮者可貌襲也姚薑塢先生曰柳州論鐘乳書從李斯逐客
書來然如中叚設米奇麗處李則隨意揮斥不露圭角而葩艷陸
離柳則似有意搜用怪奇費力摸擬而筋骨呈露愚謂學者可即
此意尋之當有悟入處又如韓蘇石鼓自然奇偉而吳渊穎觀秦
承相斯驛山刻石墨本碑則為有意搜用字料而傖俗餖飣氣骨
輕浮至錢牧翁華山碑益為無取
東坡石鼓飛動奇縱有不可一世之概故自佳然似有意使才又
貪使事不及韓氣体肅穆沉重海峯謂蘇勝韓非篤論也以余較
之坡石鼓不如韓石鼓不如杜李潮分八小篆歌文法縱橫高
古奇妙要之此三詩更古今天壤如華嶽三峯矣至義山詩韓碑
前輩謂足匹韓愚謂此詩雖句法雄傑而氣窒勢平所以然者韓
深于古文義山僅以駢儷体作用之但加精鍊琢造句法老成己
耳
詩以豪宕奇恣為貴此惟李杜韓蘇四公有之前此則惟漢魏曹
阮陶公孔伯海刻越石数賢而已謝鮑己不能然
讀古人詩文當湏賞其茟勢健■雄快處文法高古渾運處詞氣
柳揚■挫處轉換用力處精神非常處清真動人處運掉簡省茟
力嶄絕處章法深妙不可測識處又湏賞其興象逼真處或疾雷
怒濤或凄風苦雨或麗日春敷或清秋皎潔或玉佩瓊琚或蕭椮
寂寥凡天地四時萬物之情状可悲可泣一涉其筆如見目前而
工拙高下又存其文法之妙至於義理淵深處則在乎其人之所
學所志所造所養
讀古人湏觀其氣韵氣者氣味也韵者態度風致也如對名花其
可愛處必在形色之外氣韵分雅俗意象分大小高下茟勢分强
弱而古人妙處十得六七矣
詩文苐一茟力要强薑先生評韓公紀夢詩曰以崚■健倔之
筆敘状情事亦詩所未有愚謂韓公筆力無非崚■健倔學者
姑即此一篇求之如真有觧悟定自得力此詩頗難觧不得其
真詮則引人入磊落假象
姜白石擺落一切冥心獨造能如此陳意陳言固去矣又恐字句
率滑開傖荒一泒必湏以鮑謝韓黃為之圭臬于選字隸事必典
必切必有來力如此固免于白腹杜撰矣又恐撏撦稗販平常習
孰濫惡如舘閣翰林伎俩則其俗陋相沿終于大雅無能悟入又
必湏如謝鮑之取生韓公之翻新乃始真觧去陳言耳
漢魏阮公陶公杜韓皆全是自道己意而筆力强文法妙言皆有本尋
其意緒皆一線明白有歸宿令人了然其餘名多不免客氣假象並非
從自家胸臆性真流水出如體陵雜擬陸士衡等擬古吾不知其何為
而作也惟大家學有本源故說自己本分話雖一滴一勺一卷一撮皆
足見其本孟子所容光水瀾也如是方合於興觀窮怨六義之旨
古人詩文無不通篇一義到底者此是微言湏深思元悟母忽
惟陶公則全是胸肊自流出不學人而自成無詩意為詩而已至東坡
亦如是固是天生不再之賢
雖杜韓猶是先學人而後自成家如杜同谷七歌從胡笳十八拍來韓
南山詩從京都賦耒
鮑謝作詩用力勤苦於彼今居然可見
漢魏曹阮杜韓非但陳義高深意脉明白而又無不明白文法高古硬
札其起處雄濶茟闢頭湧來可不端倪其接處橫絕恣肆变化忽來忽
止不可執著所以為雄康樂似犯騃蹇滯病而實則經營苦思凝厚■
折深不可測髙不可及
子建阮公皆雄渾高古而阮公精神文法蟠空恣肆神化無方九奇子
建荘重直似六經阮公似史邊荘子
陶公別是一種自然清深去三百篇未逺
謝公厚重沉深明逺雖俊逸獨出似猶遜之
人約阮陶諸皆不自學詩來惟鮑謝始有意作耳
淵明擬古是用古人格作自家詩
能多讀書隷事有所迎拒方能去陳出新入妙否則雖亦典切而拘拘
本事無意外之奇望而知為中不足而求助於外非熟則僻冬不當行
姬傳先生云阮亭四法一典字中有體之典有近体絕句之典近体絕
句之典必不可入古詩者其逺諧則三字亦然可知非博必不能典
韓公縱橫變化若不及杜公而邱壑亦多盖是特地变不欲似杜非不
能也坡公亦縱橫变化邱壑亦多前人以李杜韓蘇稱日久定論也山
谷之似杜韓在句格至縱橫变化則無之
以謝韓鮑黃深苦為則則凡漢魏六代三唐之熟境熟意熟詞熟字熟
調熟貌皆陳言不可用非但此也湏知六經亦陳言不可襲用如入之
則必使人妙
大約真學者則能見古人之不可到如龍蛇之不可搏天路險艱之不
可廾迷悶畏苦欲罷不能竭才卓爾否則無不以古人易與動茟即擬
自以為似究古人之只是撏撦法耳優孟法耳試執優伶而問以所演
扮之古人其志意懷抱與夫才情因宜時發適变而不執之故豈有及
哉
大約學人好為髙論而不求真知盡客氣也
阮亭標舉神韵固為雅音然亦由才氣局拘不能包羅故不喜中州集
此杜公所譏未掣鯨魚碧海中者也
韋公之學陶多得興象秀傑之句而其中無物也譬如空華禅說而已
故阮亭獨喜之陶公豈僅如此而已哉
作詩必用本題故典及字句作料乃是鈍根王阮亭乃一生不悟阮亭
用事多出餖飣與讀有得溢出為奇者逈不侔玩李杜韓蘇所讀之書
博瞻精熟故其使事取字宻切瞻給如數家珍今人未嘗讀一書而徒
恃販買餖飣故多不切不確切矣確矣徃徃又藞䕢不合雖山谷不免
比病
近代真知詩文無如鄉先輩劉海峯姚薑塢惜抱三先者薑塢所論極
超詣深微可謂得三昧真詮直與古作者通魂授意但其所自造猶是
凡響塵境此不可觧惜翁才不逮海峯故其奇恣縱木鋒刃雄健皆不
能及而清深諧則無客氣假象能造古人之室而得其潔韵真意轉在
海峯之上海峯能得古人超妙但本源不深徒恃才敏輕心以掉速化
剽襲不免有詩無人故不能成家開宗衣被百世也
海峯才自髙茟勢縱濶大取意取境無不雅吾鄉前後諸賢無一能望
其項背誠不世之才然其情不能令人感動冩景不能变易人耳目陳
義不深而多誠激此由其本源不深意識虛浮而其詞又習熟滑易多
襲古人形貌古人皆甘苦並見海峯但有甘而無苦此由其才高亦性
情之為也
詩文以避熟創造為奇而海峯不免太似古人以海峯之才而更能苦
思創造豈近世諸詩家可及哉愚嘗論方劉姚三家各得才學識之一
望溪之學海峯之才惜翁之識使能合之則直與韓歐並轡矣此雖以
古文論而造詣前体所得大概如是
海峯才勝阮亭而功力不及阮亭頗有功力但自處大厯不敢一窺李
杜韓無論經騷以此是阮亭自量才分其識又勝於不量力者故亦足
名家
學古而真有得即有敗茟必不逺倍於大雅其本不二也嘗見後世詩
文家亦頗有似古人處而其他篇或篇中忽又入以極凡近卑陋語與
令庸俗底下者無異則其人心中於古人必無真知真好故不能真見
雅俗之变辨如王謝子弟雖遭顚造次决不作市井乞兒相以此推之
則海峯之全似古人而無不雅者政不易到盖其本領已同于古但未
及變耳豈尋常所可及哉以文言之震川無不雅荆川則時露凡俗其
餘更不足譏
東坡下茟擺脱一切空諸依傍直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所以能為一
大宗然滑易之病末流不可處故今湏以韓黄薬之放翁多有客氣假
象自家却有面目然不能出坡境界
山谷不能出杜境界却有自家面目
韓黃之學古人皆求與之逺故欲離而去之以自立明以來詩家皆求
與人似所以多成剽襲滑熟
求與古人似必求與俗人逺若不先與俗人逺則求似古人亦不可得
矣
唐之名家皆自漢魏六代人出杜韓更逺溯經騷宋以後人皆止于唐
淮蘇公自我作祖一切離而去之然使人于古人深苦奥妙宻之旨遂
不復聞亦公之故也
聖人論學曰博學審問慎思明辨辨之不明則已無識真古人不感其
知已後人不宣其教思愚無所知而于論學論文好刻酷求真語無隱
賸偶出示人皆嫌憎之以為不當詆訐前賢或又以為詞氣激直不能
淵雅失儒者氣象是皆薬石以然思惟求保一已羙善之名而無公天
下開來學之切意含糊■■使至理不明厯觀孔孟程朱之言無是也
韓歐蘇黃之言無是也君子取人貴怒及論學術不得不嚴大聲疾呼
人猶不應况於騎墻两可輕行浮弹以掣鯨魚裦衣博帶以赴敵塲菖
陽甘草以救況寒大熱之疾乎
潜邱言講學問經濟隨地可以及物詩不中用此言可警心韓公所以
言餘事作詩人也
儀衛軒遺書
桐城方東樹著
昭昧詹言節録
五言詩以漢魏為宗用意古厚氣體髙渾盖去三百篇未逺雖不必盡
賢人君子之辞而措意立言末乘風雅惟其興寄遥深文法髙妙後人
不能盡識徃徃昧其本觧而徒摭其句格面目■相倣效遂成熟濫可
厭李空同何大復輩且蔽于此况其他乎雖然嘗欲通其蔽以為捧心
學步者誠失矣而並西子邯郸絕之非徒使正色絕響亦恐無以待天
下豪傑之士即于李杜韓之于漢魏豈不廾其堂嚌其胔而又發揮旁
達益拓其疆宇乎古今作者之心源本流通萬世而無間亦在好學者
之立志苦研耳方今且溯源於六經三百篇屈源宋玉之所為而顧謂
漢魏之如天之絕人以廾躋也不幾于因噎廢食歟
昔人稱韓魏詩曰天衣無縫又曰一字千金驚心動魄此二語最說得
好今當即此二語深求而觧悟其所以然自然有得力處唐書稱王昌
齡詩緒宻而思清此誠勝境然此只可對粗才為說若漢魏文法高妙
詎止此耶
古人各道其胸臆今人無其胸臆而强學其詞所以為客氣假象漢魏
最高而難知而其詞又學者所共習誦以易襲之熟辞步難知之髙境
欲不為客氣假象也得乎
夫人亦不熟各有其胸臆而不學則率皆凡鄙淺俗或嘗學矣而不深
究古人文法之妙則其詞成又率皆凡近淺劣有其胸臆又稍知文法
而立志不絕用功不深終不能求合古人而泯然離其迹也
漢魏人用茟断截離合倒装逆轉参差變化一波三折空中轉換搏捖
無一滯筆平順迂緩騃蹇謝鮑巳不能知後來惟李杜韓蘇四家能盡
其變勢
鮑俊免生峭澁固奇警謝渾厚精螎而不能如漢魏之豪宕縱恣飛動
剽忽也
漢魏人如龍跳虎臥雄渾一氣觸手變化而歸於重厚不似後人尚氣
勢騁馳驟詞意筆勢或傷太盡轉致筋弛脉散通篇無含蓄留人處也
穆穆清風至此詩詞旨俱未詳不敢强通以意測之言衣此袍以望
所思中間删去棄我不終一叚情事古人文法茟力得斬截處即斬截
也津梁山三字着眼言勢利交也亦屈子餘恉
大抵古詩皆從騒出比興多而盾言少及健安漸盾變為質至陶公乃
一洗為白道此即所謂去陳言也後來杜韓遂宗之以立極其實三百
篇本体固如是也
以讌詩子建就帝語衍為頌祝盖不得不爾湏諒之余生平最惡其人
昔人有言魏公九錫出于粲手非潘元茂也使粲此詩止于含情欲待
誰豈不雅音乎公幹止于慕悦繁華惟應瑒建章台作句妆微存規意
必合此數詩而全觀之乃見當日七子谷極其一時才情意思可以覘
其所蘊蓄也㨿文選注仲宣此詩侍曹操讌非侍文帝吳蓉池比則後
半不可少然粲以周公文武王聖武■語稱曾操不一而足豈非謂媚
子哉觀謝康樂之于宋以其詞平貼過仲宣逺矣又如士衡之頌■懷
宜也以頌賈謐則悖矣顏延年之頌元凶雖失然當日位在明丙固不
得豫探其凶而絕之也君子論世平情可也要之皆文士齷齪猥鄙所
為而巳以孔伯海結根固所在言之則仲宣為典莭以呂望老匹夫句
■之則仲宣頌之日神武聖君是為無羞惡是非之心豈余苛責之哉
陳思天盾既髙抗懷忠義又深以學問遭遇閱厯操心慮患故發言忠
悃不詭于道情至之語千載下猶為感激悲涕此詩之正聲獨有千古
不虛耳同時惟仲宣局面濶大語意清警差足相敵偉長公幹輔佐之
耳
子建樂府諸篇意厚詞贍氣格渾雄但被後人盗襲熟濫幾成習見陳
言故在今曰不容復擬政與古詩十九首同成窠臼究其真精妙蘊固
分毫未損亦分毫未昭盱衡今昔子羙退之而外恐真知其所至之境
者不数覯也
余嘗論曹操凌君逼上天下不知有帝其惡塞于天也而王粲刘楨輩
當此乱世饕其豢養昵比私門謟媚容苟以志士潔身守道之義如龐
公■人衡之則羞役賤行也是可以阮公陶公陳思杜韓並論哉但取
其一能乃亦流傳不朽文士之不足校人品也久矣粲為伯喈所赏伯
喈懷董仲宣藉曹名澆身毁方以■聚而已范史馬融傳論言之詳矣
昭昧詹節録
讀阮
阮公別於曹王另為一泒其旨指所及昔賢皆怯言之休文所觧粗畧
膚淺毫無發明顏延年曰阮在晋文代常慮禍患故發此咏又曰身任
亂朝常恐罹謗遇祸因■發咏故每有憂生之嗟雖志在剌譏而文多
隙避百代之下難以情測故粗明大意畧其幽旨延年之說當矣而何
義門謂顏說為非豈以其忠悃激發痛心府朝而不徒為一己祸福生
死也乎姚薑塢先生譏何不當一一舉其事以寔之夫誦其詩則必知
其人論其世求通其詞求通其意于讀阮詩尤切何以觧惟排徊蓬池
上及王子年十五二篇為尤寔王子篇未喻蓬池篇何觧得之但其後
半猶未之末明耳窃謂無儔匹指贾充鍾會輩諸小人助惡篡弑貪功
而懷忠良執守綱常義之君子無人故已哀傷憔悴而著此詩託言覊
放延年所謂隱避也此全從屈子惜誦同極異路九辨覊旅而無友生
■意出咏言著斯章即重著以自明大約不深觧離騷不足以讀阮
詩
學選詩當避選體此是微言密旨杜韓所以為百師世也不但避其詞
與格尤當避其意盖選詩之詞格與意為後人指襲在今日已成習熟
陳言徃者海峯先生好擬古人之意格豈不謂客氣偽詩乎今學漢魏
阮公當爾也且阮以尤不易學必處阮公之遇懷阮公之志與事乃見
其沉痛傷心今既非其人而于其詩讀之尚未能通其詞達其意得其
旨趣歸宿毫無真得力處而漫云吾學阮公亦見其自謾而已
太白胸襟超矌其詩体格宏放文法高妙亦與阮公同但氣格不相似
又無阮公之切憂深痛故其沉至亦若不及之然古人各有千古政不
必規似前人也阮公為人志氣宏放其語宏放求之古今惟太白與之
匹故合論之
聖人但惡不義之富貴耳非樂枯槁也觀阮公炎光萬里篇詞旨雄傑
分明自謂非荘周言道其本寔如此非若世士但學古人偽為髙言夸
語而考其立身貪污鄙下言與行違也讀公詩可以窺其立身行意本
末表裏陶公韓公杜公亦然其餘不過人而己
古之著書者皆自見其心胸面日聖賢不論矣如屈子荘乎史遷阮公
陶公杜公韓公皆然偽者作詩文另是一人作人又另是一人雖著其
書大帙重編而考其人之本末另是一物此詩文所以目多而愈不足
重也相如子雲蔡邕皆是修詞不立誠世人皆恕子雲劇秦羙新以為
谷子雲作法言孝至篇末云周公以來未有漢公之懿也勤勞則過于
阿衡漢典二百一十載而中天其庶以乎此殆天奪其魄使之自者于
篇喪心無恥之極而云法言平心論之非先王之法言不敢言此何等
言而言之如此司馬温公獨取此亦其蔽也論衡言子云著法言蜀富
人賫錢十萬願載于書子云不聽謂其不為才動由今觀之世舍簞食
豆羙之義也
學詩當從三百篇來以屈子漢魏阮公淵明嗣之如此方見吟咏之本
所謂感而有思思而積積而滿滿而作及其成章使人諷之自得于興
觀窮怨之旨至於文詞色法工拙高下時其餘事耳
有德者必有言詩雖吟咏短章足當著書可以覘其人之性德學識操
持之本末古今不過数人而已阮公陶公杜韓也
讀陶公詩湏知其直書即目直書胸肊逼真而皆道膄乃得之盾之六
經孔孟義理詞旨皆無倍焉斯與之同流矣否則止不過詩人文士之
流
讀阮公陶公杜韓湏求其本領兼取其文法盖義理與文辞合焉者也
謝鮑但取其剏言造句及律法之■謝又優于鮑若小謝小庾不過句
清新非但本領義理未深即文法亦無甚深妙但0句佳耳
讀陶公詩專取其真事真情真景真理真不煩繩削而自合謝鮑則專
事繩削而其佳處則在以繩削而造于真
如阮公陶公曷嘗有意為詩內性既充率其胸肊而為發德音耳鐘嶸
乃謂陶公出于應璩又處之以七品何其陋哉宜乎葉石林之闢之也
阮公陶公自爾深人無淺語不當以詩人求之
陶公詩於聖人所言詩教皆得然無經制大篇則于雅頌之義為缺故
不及杜韓之為備體奄有六義之全也
觀昭明選詩及分類真乃無所知然其論陶詩却有見如云人言陶詩
篇篇有酒吾觀其意不在酒亦寄酒為迹者也又曰其文章不羣詞彩
精■跌宕昭彰獨超象■抑揚爽朗莫之與京語事理則指而可想論
懷抱則矌而具真貞志不道苦莭自非大賢篤志與道污隆孰能如此
讀陶詩者宜繹會此言
詩品謂陶詩出于應璩此語固甚陋然其曰文体省静殆無長語篤意
真古辞興婉愜每觀其文想其人德世嘆其盾直如歡言酌春酒日暮
天無雲風華清靡豈直為田家語耶此論陶最篤讀陶詩者宜繹會之
山谷云謝鮑諸人鑪錘之巧不遗餘力有意于工拙也淵明直寄馬耳
形影神三詩用荘子之理見人生賢愚貴賤穷通壽妖莫非天定人當
委連任化無為欣戚喜懼於其中以作庸人無益之擾即有意於醉酒
立善皆非達道之自然後來佛學寔地如是此誠足觧拘牽形役之累
然似不如屈子九歌之有下落至於康樂見亦如此而一歸之子寄情
山水尤為沒下稍于聖人大中至正盡人理之學皆未有逹此雒閩以
前人其學識到此而止由今觀之杜公悲天憫人忠君愛國而不責子
之賢愚其識抱較陶公更篤寔正大也記此與後之知道者詳之
飲酒二十首㨿序亦是雅詩直書胸肊直書即事借飲酒為題耳非
咏飲酒也阮公咏懐杜公秦川雜詩退之秋懷皆同此■即所謂遣興
也人有興物生感而言以遣之是必有名理名言奇情奇懷奇句而後
同于著書不拘一事一物一時一地一人悲喻辛苦雜然而陳而各有
性情欲有本色各有天懷學識才力要必各自有其千古而後為至者
也
昭昧詹言節錄
讀大謝
讀謝公能識其經營慘澹迷悶深苦而又元氣結撰斯得之矣醴空同
求之皮外豈得為能知大謝者哉
大約康樂清曠有似陶公而氣之騫舉詞之奔會造化天工全皆不逮
固由其根底源頭本領不逮矣而出之以雕緡堅凝老重寔能別開一
宗
南史本傅云縱橫俊發過顏延之而深密不如此非知言謝公政自深
密耳
謝公思深氣沉無一字率意漫下學者當先求觀于此較之退之山谷
尤嚴此實一大宗門也
古人不經意字句似出已意便文白道而寔有典此一大法門惟謝鮑
两家猶深嚴于此後人淺陋與復知此但率語耳
如謝公乃是學者之詩可謂精深華妙但學人不得其精深而浮貪其
華妙則亦終歸于詞恉膚偽氣骨輕浮如空同輩而已
曹洞禅不犯正位切忌死語康楽貌似犯此似沉滯平純氣勢不起其
寔竟体空灵邁徃曲折■挫非静對久之不能深觧其妙
謝公氣韵沉酣精嚴法律力透紙背似顏魯以書
謝公全用小雅離騷意境字句而氣格■健沉欎
謝公不過言山水烟霞邱壑之羙已志在此賞心無與同耳千篇一律
惟其思深氣沉風格凝重造語工妙興象宛然人自不能及陶公說不
要富貴是真不要康樂本以憤惋而詩中故作恬淡以比陶公則探其
深淺逺近居然有湖江澗沚之別
古人處變格革之際其立言皆可覘其志性如孔北海阮公固激發忠
憤情見乎詞陶公淡而忘之猶有荊軻■作康樂仕不得志却自以脫
屣富貴模山範水流連光景言之不一而足如是而已其志無先朝思
也韓亡秦帝之詩作于有罪之後但枝拄門面耳何謂忠義動君子也
當日盧陵王論曰靈運空踈延之隘薄鮮能以名節自立可謂知言矣
古人作詩各有本領心志所結動輒及之不自覺所謂雅言也如阮公
之痛心府朝憂生慮患杜公之繫心君國哀時憫人韓公之修業明道
語関世教言言有物太白胸中蓄理至多逐事而發無不有興觀窮怨
之旨是皆于三百篇騷人未逺也
謝公功力學問天分皆可謂登峯造極雖道思本領未深不如陶而其
病疾煙霞亦寔自胸中流出不似後人客氣假象自己道不得却向他
人借口也
謝公每一篇經营章法措注虛實髙下淺深其文法至深頗不易識其
造句天然渾成興家不可思議執著均非他家所及此所以能成一大
宗碩師百世不祧也今學謝詩且當求觀此等處然余之閱之也恒昔
昭而今昧故今一一記之
陶公不煩繩削謝則全由繩削一天事一人功也
史言灵運居永嘉西堂思詩竟曰不就又與顏延之受詔擬樂府久之
乃就可見其得之苦艱不易也今之詩人搖茟轉吻頃刻滿篇不有所
謂難何由能及古人
謝詩力厚思深語足氣完字典句渾法密机圓氣韵沉酣
謝詩用事如樵隱俱在山妙善異能同乱流趋正絕來人忘新術執㦸
一以疲和樂隆所缺似此凡數十百處暫見似白道而寔皆用典此是
一大法門古人無不然當先求觀此等乃不率易下語有同傖父牽率
驅使故事寡情不歸
謝詩看似有滯晦不能快亮■健非也乃正其用意深曲沉厚不佻不
可及處湏細意抽繹玩索乃知杜子羙作用多出此等凡謝詩前面後
面正面按部就班無一乱者所謂老成深重每層中有中鋒煞料語姑
即登池上樓一首求之亦可見又如九日送孔今過廬陵王墓有叙述
有序步驟安間中鋒煞料一徃精深如吮而出
謝公造句極巧而出之不覺但見渾成巧之至也以人巧造天工
杜公山水造句多自謝鮑出
謝詩以綠水芙蓉天然去雕飾為佳又有一種常滯語如初出郡擬古
等不必不佳然無得學之恐成習氣皮毛搔癢不著似是而非為無當
耳學者取謝鮑奇警句法而仍湏自加以神明作用乃妙深觀杜韓則
謝之為謝杜韓之為善學而妙皆自見矣盖杜韓能兼鮑謝謝不能有
杜韓也
杜公能兼大謝而寔駕出其上空同自以能學杜而不能夢見大謝以
此推之則學之有本無本真偽之別居然見矣太白亦能兼太大謝而
宏放實勝之
謝之比於杜韓則謝似班固杜韓似史遷顏比于謝則虎賁之似中即
神不同矣
觀康樂詩純是功力如挽强駑規矩步武寸步不失如養本鷄伏伺不
輕動一步自命意顧題布局選字下語如香象渡河直沉水底又如纍
其如都廬尋橦如痀瘘承蜩一口氣不敢出恐麄也又如造凌風台稱
停材木分毫不得偏畸及其成功如衍師之為像人人巧奪天工力足
以赴巧智足以彌失古今一人而己布射遼丸嵇琴阮少嘯張旭之于
書退之之于文皆同一深造自得又恠康樂作詩用意靜細縝密如此
其所潤湼槃經亦莊列精言而其行身披猖悖誕如彼而卒以殺身可
嘆也乃知其言而不能行全無已內反之功得道不行咎殃立至謝之
謂矣
謝以起處有凝對者亦似鮑有極■健亦有平敘不甚警者亦有峥嶸
飛勢之動者但力自厚而不流與杜茟力雄快馳驟者不同湏分別之
如能合陶杜漢魏而兼其勝乃可俯視謝鮑而豈易得此人乎
杜牧之稱元白向無佛處稱尊此最是俗人輕妄之病若見得古人深
苦如此則豈敢妄自侈大故今且以韓鮑謝黃為之祈嚮可以已輕率
滑便之病
謝詩起結順逆離合插補惨淡經營用法用甲意極深然究不及漢魏阮
公杜韓者以邊幅拘隘無長江大河渾灝流轉華嶽滄海之觀能變易
人之神志此存乎義理本源及文法髙妙非関篇什長短也試觀阮公
可見然今且不可以此便生輕忽謝鮑之見盖其至處非餘人可及也
太鍊則傷氣鮑謝兩家若不善學則恐不免峭促不舒之病不如三百
篇漢魏阮公以及杜韓混茫浩然一氣也
謝鮑元氣渾淪流注于篇內但不怒張馳驟呈露于外耳非無氣也乃
故凝之固之抑遏之如匣劍光柙虎兕
謝詩用意沉厚酣恣可以窺其天懷學力讀之久令人不能釋
又曰惠休所云初日芙渠皎然所云風流自賞正未易識取而何義門
還舊園作見顏范二中書篇當之似非謝公所允耳愚謂何固不深觧
詩者此篇阮亭未入選甚有見但二釋所云初日芙蓉即是風流自賞
盖言其葩艷天然不俟雕飾必欲釋之亦不雖如潜虬媚幽姿猿嗚誠
知曙昏旦變風候首夏猶清和池塘生春草
月
明
照積雪等句亦未嘗不
可想見但此乃指一句一語言之恐二釋所品皆止言其華而未及
其精深今■苦索之而謝詩之精深始顕要之精深猶可以學力至華
妙則其才之得于天分者不可及也華妙而不精深固為浮艷精深而
乏華妙則有同嚼蠟雖巧如偃師亦止象人而己如顏延之是也
鮑謝杜韓造語皆極奇險深曲却皆出以為老不傷巧才傚之不即
稳或傷巧而輕或晦不辞
康樂無一字不稳老無一字不典重無一字不沉厚深密如成德之士
求幾微之過而不得寔甚明逺但其本領不過莊佛無多變境不逮杜
韓如長江大河含茹古今擺動宇宙也
讀莊子熟則知康樂所發全是莊理
玩謝鮑元暉所讀書亦不甚多但能精熟浹洽故用來稳切故異于後
人之撏撦餖飣也看來康樂全得力一部莊理其于此書用功甚深兼
熟郭注古人有一部得力書一生用之不穷尺錘也觀康樂之所言即
其所潤湼盤經也故當非餘人所及
讀古人詩其用意湏會之于意言之表方可云善继其志
附顏延之
顏詩凝厚典盾鈎深持重力足氣完差與康樂相埒但功力有餘天才
不足而觀奇意外之妙不及謝精警又不及明逺俊逸峭警■所謂詞
足意盡而已
顏詩以氣体魄力勝崇竤典則有海嶽殿閣氣象足以讋寒儉山林之
曕此其長也不善學者但成死句余終不取然正當以此與鮑謝同参
可以測古人之優劣而擇所從也
顏詩全在用字密典則楷式其寔短淺其所長在此病亦在此然學者
用功先從顏詩下手可以藥傖父措大無學率爾填砌之陋
顏詩若若傷密不逮諸作者然趙宋以後輕滑颯洒便利輕快之体久
不識此古音古貌矣
顏比于謝幾于有山無草木樹■霞之病
朱子論荀子如喫糙米飯顏詩寔有此不但不能活潑地並不能
如康樂之精深華妙
昔人稱小謝工于發端如顏延之每起莊重典則橫濶涵盖有冠冕制
作體勢興象固佳但久恐有流獘成為装点門靣可憎也與小謝之妙
象神會者不同
昭昧詹言節錄
讀鮑
鮑詩全在字句講求而行之以逸氣故無騃緩弱平■鈍死句■茟他
人輕率滑易則不留人容氣假象則無真味動人韓杜常師其句格衣
被百世豈徒然哉
明逺雖以俊逸有氣為獨妙而字字鍊步步留以澁為厚無步滑凡
太鍊澁則傷氣明逺獨俊逸又時出奇警所以獨步千秋
讀鮑詩於去陳言之法尤嚴只是一熟字不用然使之但易以生而不
典則空踈杜撰亦能之徒用典而不切無真境真味則又如嚼蠟吃糙
米飯既豈真境又加奇警所以為至
鮑詩面目以澁鍊典寔沉奥剏生為佳足以藥輕浮滑率淺易之病然
其至處乃在逸氣沉響警奇也
鮑不及漢魏阮公之渾浩流轉然故約之鍊之如制馬駒使就羈勒一
步不肯放縱故成此体故鮑謝丙家皆能作祖若杜則是就漢魏極力
開拓而又能包有鮑謝極古今之正变不可以尋常詩家相例
杜韓皆常取鮑句格是其才力能兼之孟東野曾南豊專息駕于此豈
曰非工然門徑狹矣
南豊學鮑學韓可謂工極但体平而無其勢轉似逮東野
南豊學鮑學韓句句字字與之同工無一字不著力而不如鮑與韓者
只是平漫無勢知南豊之失則知學詩之利病矣
南豐似專在句字學而未深講篇体陸士衡頗講篇体而于字句又失
之流易然而南豊不可及其於鮑韓為嫡子矣
姜白石冥心獨造擺落一切直書即目誠為獨造然終是宋体文体後
人學之恐有流病不典而淺易則空踈人弄筆便能之故不如明逺字
字典字字鍊步步留境象深固奥澁語重法密氣徃勢留響沉句峭可
為楷式
明逺句法工妙唐宋大家常撫擬之
謝鮑丙家起句多千錘百鍊秀絕寰區山谷常學之而恒不逮細鐸鮑
詩其交代章法己逺不逮謝公之明確徃徃片不分無■束離合斷續
向背之法乃知習之所謂文法甚難匪易後惟韓最精細不苟愈看愈
分明
明逺有精鈍清鍊一徃沉厚種如東武吟薊北門行杜公常擬之又
如霞石觸風峰起穹跨負天石句法峭秀杜公所擬也淚竹感湘别則
韓公所擬也
作詩固是貴有本領而字句率滑不典不固終無以自■于流俗傖父
所為今以鮑謝丙家為之的于謝取華妙章法一字不率苟隨意于鮑
取其生峭澁奥字鍊步步留而又一徃俊逸
鮑每于一字上見生熟此一大公案
作詩本領是一事氣格体勢文法是一事句法字法是一事薑塢先生
曰昭明所選鮑樂府分八首阮亭只取三首放歌行亦不錄蒙所未喻
喻愚謂放歌行或尚可去若不取白頭吟真是不知子都之姣矣
欲學明逺湏自廬山四詩入且辨清門徑靣目引入作澁一路專事鍊
字鍊句鍊意警創奇警生奥無筆涉習常境杜韓於此亦所取法然
非三反靜對不知其味濬發心思益人神智
鮑不如漢魏阮公文法高妙茟勢縱恣橫溢不費力亦不如社韓豪宕
變化然氣体堅寔警心動魄要亦百世師也
謝鮑丙雄並峙難分優劣謝之本領名理境界肅穆沉重似稍勝之然
俊逸活潑亦不逮明逺作詩文者能尋求作者未盡之長引而伸之以
益吾短于鮑謝丙家尤宜觀之杜公可見又明逺詩似有不亮之句及
冗剩語康樂無之
昭昧詹言節錄
讀小謝
元暉别具一副筆墨開齊梁而冠乎齊梁不苐獨步齊梁直是獨步千
古盖前乎此後乎此未有若此者也本傳以清麗稱之休文以奇響推
之而詳著之曰調與金石諧思逐風雲上太白稱其清發驚人元暉自
云圓羙流暢如弹丸以此数者求之其于謝詩思過半矣
元暉詩如花之初放月之初盈駘蕩之情圖滿之輝令人魂醉祇是思
深語意含蓄不肯說煞說盡至其音響亦然
大抵下字必典而不空率造語必新而不襲熟凝重有法思清文明而
不為輕便滑易同一用事而尤必擇其新切者同一感寄而恒含蓄同
一冩景而必新清古之作者皆同而元暉尤極意芊綿蒨麗其于之■
公之蒼凉悲壯子建之質厚高古蘇李阮公之激蕩淵明之脫口
自然仲宣之跌宕壮濶公幹之■健親切康樂明逺之工巧奇皆不
一襲似故克自成一家退之所謂力去陳言如是然元暉公幹康
樂明逺三家時相出入締情纏綿似公幹琢句似謝鮑
昔人稱小謝工于發端此是一大法門古人皆然而康樂明逺顏延之
尤可見大抵蓄意高逺深曲自無平率然如顏延之特也有意久之又
成装点客氣可憎故又湏兼取公幹之脫口如白話■健親切然不善
學之又成平率惟康樂惠連元暉兼二羙無二病至于陶公之無容心
于修辞琢句杜公之峥嶸飛動元氣渾連聖矣不可以此例論
阮亭標典逺諸則四法求之小謝求可謂盡之然專求之四法而略彼
神明亦終是作偽詩死詩而矣阮亭盖未能證是也
元暉不尚氣而用意雕句亦以雕句故傷氣也然有典有句而思新故
自千古惟摩詰能繼其聲然浮而無盾不如元暉氣韵沉著也若俗人
既無氣又無句又淺率無深思乃為今人之詩矣
韓公掃齊梁以為乱雜而無章而小謝猶自有章未可概斥
小庾不讓小謝而謝体較高
小謝情優于鮑令人如或遇之而明有氣体較又高于小謝
昭昧詹言節錄
讀杜
杜公包括宇宙含茹古今全是元氣逈如江河之挾象流以朝宗于海
矣
錢牧翁為譏山谷為不善學杜以為末能得杜真氣脉其言似也但杜
之真氣脉錢亦未能知耳觀于空同之生吞活剥方知山谷真為善學
錢不足以知之但山谷所得于杜專取其苦澁渗淡律脉嚴峭一種以
易夫向來一切意浮功淺皮傅無真意者耳其于巨刄摩天乾坤擺蕩
者寔未能也然此種自是不容輕學山谷未必不知但以各有性情學
問力量不欲隨人作計而假象客氣而反後之耳不然如空同以得杜
真氣脉者而何以又失之邪平心而論山谷之學杜韓所得甚深非空
回牧翁之撫取声音笑貌者所及知也
觀選詩造語奇巧己極其至但無大氣脉变化杜公以六經史漢作用
行之空前後作者古今一人而以韓公家法亦同此而文休為多氣
格叚落章法較杜為露圭角然造語去陳言獨立千古至于蘇公全以
豪宕疏古之氣騁其茟勢一片滾去無復古人矜慎凝重此亦是一大
變亦為古今無二之境但末流易開俗人滑易多甘苦少之就今欲
矯世人學蘇之失當反之于杜韓然學杜韓不得氣作脉用則又徒為
陳腐學究皮毛及兒童强作觧事令人嘔噦而已
杜韓之真氣脉作用在讀聖賢古人書義理志氣胸襟源頭領上今以猥鄙不學淺士徒向紙上求之曰吾學杜吾學韓是奚足辨其塗轍
窺其深際
杜韓盡讀萬卷書其志氣以稷契周孔為公又于古人詩文變態萬方
無不融會于胸中而以其不世出之茟力变化出之比此豈尋常齷齪文
士所能辨哉
山谷之學杜韓在于觧意創造言不肯似之政以離而去之為難能空
同牧翁于此尚未觧又方以似之為能是尚不足以知谷又安知杜韓
微之曰壮浪縱恣擺去拘束模冩物象此語最好然余謂此三言蘇公
亦能之退
之云巨刃摩天揚崖垠劃崩豁乾擺雷硠光燄萬丈百■入
腸此惟李杜韓蘇四公獨有千古而李差不如杜亦誠如微之所云也
大約飛揚聿兀之氣崢嶸飛動之勢一氣噴薄真味盎然沉欎■挫蒼
凉悲壮隨意下筆而皆具元氣讀之而無不感動心脾者杜公也
杜公詩境盡于自序公孫剧数語學者于此求之思過半矣退之云口
前截新第二色又曰樂馬彎*惜不發叱皆古人不傳秘逺東城華所
未到氣己吞自是絕境而有流病孫過庭論書曰未悟淹流偏追勁疾
不能迅速翻效重夫勁速者超逸之机遲留者賞會之致將反其速行
臻會羙之方專溺于遲終爽絕命之妙能速不速所謂淹留因遲就遲
詎名賞會比語杜韓外千餘年無人知得徐鼎成臣曰文速則意思敏
壮緩則体势疎漫猶死論也自刘辰翁以來及近代■杜諸家多瞎說
乱道並其字句多未能觧間有語句說得知者而其人于詩又道不得
一句此乃釋家謂之知觧宗徒其于作佛盖逺也經師講經亦然
欲學杜韓湏
知義法粗胚令列其統例如左如剏意
去浮淺
俗陋
造言
忌平
頭習
孰選字
與造語亦
同去陳熟
同
章法
有奇有正無
一定之形
起法
有破空橫空而來有快刃
劈下有巨筆重壓有勇猛
湧現徃復跌宕有峥嶸飛動從鮑謝來者
多是凝外山谷多用此法以避迂緩平冗
轉接
多用橫空而来三法
断無順接正接
氣脉
草蛇灰線多即用之
■以為章法者
茟力截止
恐冗絮說
不盡也
不經意助語間字
必堅老
生稳
倒
截逆挽不測豫吞
此最是精神旺處與一直下者
不同孟子莊子多此法
離合
專言
敘事
事外曲致
專言冩
情景
意象大小逺近皆令逼真
情真景真能
感動人
■挫
徃用
之未轉
接
前
交代
題靣題之情
事歸宿意恉
参差
專用之行文
陳局叙情事
而其秘妙尤在于声響不肯馳
驟故用之■挫以迴旋之不肯全使氣勢故用截止筆力斬截之
不肯平順說盡故用離合橫截逆提到晚■插摇接至于意境高古
雄深則存乎其人之學問
義胸襟所謂本領不徒向文字上求也
文法不過虚實離合伸縮而以奇正用之入神至使鬼神莫測在詩惟
漢魏阮公杜韓有之而韓于文神化詩猶不及杜
山谷隷事間不免有强拉硬入按之本處語势文理否隔無情作但語
不安亦使文氣與意藞䕢不合盖山谷但觧取生避熟與人逺故甯不
工不諧而不顧致此大病古人曾未有此不得以山谷而恕之使遺悞
來學也乃知韓公排奡而必曰妥貼方為無病山谷直是有未妥貼耳
朱子亦謂韓文以文從字順各識其賤為貴凡如此■利害之說慕習
之輩尚其慎諸
長篇易知
其舖陳氣勢警妙人人易見惟短篇意深而隐言約而微莭
短勢長法變筆古似莊寔諷似緩寔迫愈悲愈恢如阮公勢面不可迫
勢所謂雲聚岫如■者而凡一切品藻之妙又不足以語之矣
篇短語無多若截不断則相承一片直滾順放譬如乘馬下坡前篇又
無多也豈不迫促局步無駐足分尚有何势尚有何奇何處見用筆將
使題分不得盡况求異觀故短篇尤在有邱壑截得断断愈多愈便用
奇愈斬削愈見茟力断而後接用横用對靣用逆用離用側用遙接大
放開倐妆轉有先後有正位一毫也不久不乱盖長篇用法不難亦易
見奇惟短篇必湏精用之盖有不得已者耳凡如是■說古人皆知之
皆用之而未之嘗言以言則非真也而余乃言之甚慚淺躁矣
世人徒慕公詩無一人
求通公志故不但不能及之並求真知而觧之
亦罕見如公在潭州入湖南時咏懷二首此公將沒時迫以衰病心志
沉莞語言陷滯誠若不可人意然苟求其志則風調清深毫氣自在雖
次苐無端由要見一種感慨嘆惜之情終非他人所及盖公一生壞忠
國濟時之志至是老而將死决知不能行所為矣故作此二詩所謂■
■幽曠心拳拳異平素又曰意深陳苦詞不啻明訢之矣是時遭臧玠
之乱軍諸困急目擊悲憫與送韋諷上閬州詩同意而又方将逺適炎
瘴其意甚惨嗚甚哀乃自公歿至今千餘年無人人尋及然則作詩以
貽後人孰克知之故母思之今行誼氣志問學才力固断不能及公假
能及之而所遭如此亦何施用韓公曰雖幾于成其用于人也奚取焉
又曰不知真似古人亦何得于今人也徃嘗作■太白詩云九泉欲共
寃魂語佳句何湏謝眺驚此皆可為拊心泣血也者朱子論屈子九章
以為詞大抵多直致無潤色而惜徃日悲回風又其臨絕之音以故顛
倒重複倔强踈鹵尤憤懣而極悲哀讀之人太息流涕而不能己愚謂
杜公居虁居潭諸詩正是如此後人不繹其志而哀其情徒據語言末
學究頭巾之智嘵然俱以朱子藉口競訾短虁詩以為不工所謂以
尺蠖繩蛟龍也譬如膏梁紈袴皃餐腐吞腥而笑曵齊之食薇莊周之
補衣穿履亦太無知矣悲回風曰吾怒徃昔之所異兮悼來者之愁
公之此詩正是如此朱子之論虁詩猶其論九章耳非必苦訾之也乃
刘辰翁評歲晏行曰子羙晚年詩多雜乱無次山谷專主此等流獘至
輩至不可讀夫山谷所主時愛其生辣苦澁風調清深豪宕感激亦菖
歌之嗜耳夫豈齷齪文士所知又如上水遺懷篙工密逞巧一叚政
以篙工濟危險之灘振觸時無賢傑以濟艱屯乃淵懷比興最深切處
而鄭少谷評曰詩何得如是此皆杜逗滯處篇有之云若爾則說
命之舟楫正月之輔車皆逗滯耶杜集韓集皆可當一部經書讀而僻
儒以一孔之見未窺底蘊浮情淺識部肆膚談互相糾評以為能事
遂奮筆而著之說下烏足為有亡哉
杜公立志許身稷契全與屈子同讀離騷久自見之
深觀康樂終落苐二乘不及杜韓逺甚盖杜韓能包康樂康樂不能兼
有杜韓非特杜韓即太白子瞻縱宕橫教变化■挫壮浪恣肆飛越終
非鮑謝所敢望昔人以李杜韓蘇四公並稱盖論定之言姑試言之昔
人論書嫌聖教序板俗謝詩盖亦略如此政以其精深密麗無一敗筆
而恣肆超妙不可方物處少也試觀蘭亭爭坐帖塗抹潦草而天機神
化非聖教可同觀矣以詩論之三百篇離騷漢魏李杜韓蘇與文家莊
子史遷同為活潑地謝詩于文似班固于書似聖教序其不可及在
此而其品終落苐二亦坐此但世人尚未能窺謝鮑之精深法律而何
能知李杜韓蘇之根本盛大不過優孟衣冠穿窬盗竊而己是說也後
人湏深繹吾言否則以余為罪為謬誕也
昭昧詹言節錄
讀韓
讀杜韓两家皆當以李習之論六經之語求之乃見其全量此以本領
作用言之至其茟性選字造語隸事則各不同而周于文法髙古奇恣
变化壮浪縱宕橫跨古今
選体造語極其奇变但茟勢不能壮浪縱恣又託興隱緩自家胸襟面
目不能呈露固由其本領淺薄亦由篇局短茟力懦氣魄小發不出來
至杜韓始極其揮斥固是其胸襟髙本領髙實由讀書多茟力强文法
髙古而文法所以高古由其立志髙取法高用心苦具奥密在力在去
陳言而己去陳言非止字句先在去熟意凡前人所己道過之意與詞
力禁不得襲用此所以為苦也于用意戒之于隸事戒之凡經前人習
熟一概力禁之所以苦也
杜公如造化元氣韓如六經直書白誥皆道臾誤元氣
韓公當知其如潮處非但義理層見叠出其茟勢湧出讀攔不回望之
不可極測之來去無端涯不可穷不可竭當師其腸胃繞萬象精神驅
五兵奇崛戰門鬼神而又無不文從字順各識其聀所謂妥貼力排奡
也
韓公文体多而造境造言精神兀傲氣韵沉酣茟勢驟波瀾老成意象
曠逺句字奇警獨步千古與元氣侔
韓蘇並稱然蘇公如祖師禪入佛入魔無不可者吾不敢以為宗而獨
取杜韓又杜韓蘇並稱以其七言歌行瑰詭縱蕩安態盡变所以為大
家至五言則蘇未能與三家並之也
韓公筆力强造語奇取境濶蓄勢逺用法变化而深嚴橫跨古今奄有
百家但間有長語漫勢傷多成習氣此病杜公亦有之
杜韓有一種真率樸直白道不煩繩削而自合者此必湏先從艱穷怪
变過來然後乃得造此若未曾苦用力便擬此種則枯短淺率而已
如公南溪始泛三篇寄亢協律四篇送李翱寄鄂岳李大夫等皆是文
体白道但序事而一徃清切愈朴愈真耐人吟風山谷后山專推此種
昔人譏其舍百牢而取一臠余罷此詩寔佳但未有其道膄而專學其
貌則必成流病失之则朴率陋淺又開偽体矣
韓公去陳言之法真是百世師但其義精微學者不易知如云公詩無
一字無來厯皆有來厯皆陳言也而何謂務去之也則全在于反用翻
用故著手成新代巧腐為神奇也非如小才淺學剽剥餖飣換用生僻
之可厭適見其內不足而求助于外客兵又不服用但覺齟齬不安而
己醜笑甚焉
原本前哲却句直書莭目所以非蹈襲陳言此是三昧微言苟能如
言下契悟比子裨家叅證一霎直透三関矣
既觧此意則直取真境而脫撫擬之迹故曰还他本■不獵取近似之
詞然而不别剏造一等語句使必己出自成一家則仍是陳言則又以
熟辞晦其新意也此山谷所以得自成一家亦百世師也
選字固非剽剥餖飣換用生僻求助於外然亦不可不精擇但讀書不
博縱欲擇之而無可擇如■人居室什器無多不得不將就用故物矣
詩文畢竟以豪宕奇偉有氣為上然纔欲如此又恐入于粗獷猛萬骨
莭粗硬傖氣故又當研詞理務極精純不得矜張妄使客氣則氣骨
粗浮而成傖俗
詩文貴有雄直之氣但又恐太放故又當深求古法倒折逆挽截止橫
空新續離合諸勢惟有得于經則自臻其勝
髙詞媲皇墳與至室不雕琢神功謝鋤耘是两境上艱穷恠变下言平
淡此公自述兼此二能不拘一律也
■字避陳熟固矣而于不經意語助虛字尤宜措意必使堅重稳老不
同便文隨意帶使此惟杜韓二家最不苟東坡則多率便矣然要自稍
老非庸懦比
山谷放翁尤時有客氣假象陶公李杜韓蘇無之六一亦時有客氣假
象
讀漢魏阮公陶公杜韓必求通其詞求通其意不獨詩也凡讀古書皆
鮑謝意湏短淺然亦必有其歸宿古大家作者無不歸之意此是微言
一大宗旨聖凡正俗之分以此
六一學韓才氣不能奔放而獨得情韵與文法此一詩家深趣自歐以
後諸家未有一人能成就似歐者則亦豈易到也
韓公亦是長篇易知短篇用意深微文法奇变隱藏難識尤莫如秋懷
十一首矣
秋懷終是豪宕非■体也此元和十年公由外即降為國子博士時
作即作進學觧之意也有怨意有歛退自策厲意而直書目前即事指
点惝恍迷離似莊似諷朱子言孟子說義理精細明白活潑地可以
状此詩意境
秋怌始如宋玉以摇落自比此其本旨也謝■連作清綺其未盎
如然尤未若公之奇恣根本淵浩無不包也
昭昧詹言節錄
讀山谷
涪翁以驚一義剏一義為奇意一事格一事境一事句一事■字一事
隸事一事音莭一事著意與人逺此恪守韓公去陳言詞必已出之
之教也故不為凡一醜一醜淺一醜俗一醜氣骨輕浮一醜不涉毫
端句下凡前人勝境世所程式效慕者尤不許一毫近似之所以避陳
言羞雷同也而于音莭尤別剏一種兀傲奇崛之響其神氣即隨此以
見杜韓後真用功深造而自成一家遂開古今一大法門亦百世之師
也
山谷甯律不諧而不使句弱甯用字不工而不使語俗觀此則阮亭
標四法一諧字非至教矣諧則易弱又阮亭愛好用字求所以俗
也世士真知此意者少將誰語乎
山谷立意求與人逺奈何今日動好自詡吾詩似某代某家而冐與為
近又有一種傖父野士魔鬼亦不肯學人而隨口諢俗家陋畢集而以
此傾動一世如某是者坐使大雅淪亡然後一二中才又奉阮亭為正
法眼藏以其學古而意思格律猶有本也大約此二泒互橫相勝壓而
真作者不世出久矣山谷曰隨人作計終後人自成一家始逼真而又1
曰領畧古法生新奇末有不思古而孟浪魯莽如夜即河伯向無佛處
稱尊者也昔安禄山常有銅頭鉄額魔鬼五百相隨日見李林甫林
甫前後所從皆仙官無数此鬼遂皆恐怖遁逃故禄山見林甫攝懼不
敢動此事亦可喻文章道德之邪正真僞也朱子曰詩文古人多模放
前人久久自成家又曰文章要學人做*韓亦學人做但其所得深不專
從學得又曰湏是自看得一家文字真識得某處好某處有病却再去
看那一家使自然見得優劣如何若看得人未破不曾子細真知但
掉他人口風學舌乱道開口便被人笑話文字亦然
山谷之不如韓杜者無巨刃摩天乾坤擺蕩雄直揮斥渾茫飛動沛然
浩然之氣而沈■欎勃深曲奇兀之致亦所獨得非意淺茟懦調弱者
所可到也今選五言除海峯所取十篇寔具雄逺壮濶之意益以補選
二十餘篇大略備以如次韵伯氏長蘆寺勞坑入前城寄宗汝為遏致
屯田刘公隱廬留王即餞薛樂道等皆至佳海峯失之也
學者湏要胸襟髙識趣超義理宏筆力强比皆詩文本領不可强而能
不從學詩得也
凡諸家大抵語氣雌弱境界隘小氯骨輕浮縱有佳句不過前人熟徑
即有標新力
领異又失之新巧傖俗乃知作家之未易到也詩文句意
忌巧東坡時失之此遂開俗人故作者甯樸無巧至于凡近習俗庸熟
不足議矣要之惟學山谷能已諸病故陳后山雖僅得其鍊清沉健洗
词剥渺寂之一体而終勝治態凡響江境者也
學黄必深源于杜韓而學杜韓必以經騷漢魏阮陶謝鮑為之源取境
古用筆銳造語樸使氣奇選安堅神兀骨重思沉意厚此亦詩家極至
之詣也
惜抱論玉溪矯敝涓易用思太過而僻晦之病又生窃謂后寔尔山谷
無之然山谷矯敝滑熟時有藞䕢不合枯促寡昧處杜韓蘇無之杜韓
蘇間有貪弩末處漢魏阮公陶公大謝太白無之
黃只是求與人逺所謂逺者合格境意音字音響言之此六者有與人
近即為習熟非韓黃宗旨矣
又貴清凡肥濃厨饌忌不用
又貴奇凡落想落茟為人人意中所能有能到者忌不用必出人意表
崛峭破空不自人間來
又貴截断必口前截浙苐二句凡絮平接衍叙太明白太傾盡者忌
英筆奇氣傑句髙境自成一家則韓黄其導師也
黃詩秘密在隷事下字之妙拈來不測然亦在貪使事使字每令氣脉
緩隔如次韵時進叔篇此一病一利皆可悟見學者由此隅反可也此
詩與字雨字腐字三韵莭去則文意不足讀之寔牽强未安于此乃嘆
韓公押强韵皆稳不可及也此病陳后山然可悟人才性大小不可强
能
文從字順言有序李韓杜蘇皆然黄則不能皆然矣雖古人筆力貴斬
截起勢貴奇特然如山谷過家起處亦無大序矣
附論陳后山
姚薑塢先生曰后山云少好詩老而不厭
按后山與謝康樂卒年皆四
十九而己自云老故不老矣
及見黃豫章盡焚其稿而學焉豫章謂譬之奕焉弟子高師一著僅能
及之爭先則後之矣東樹按此即智過于師乃堪傅法智與師齊減師
半德之旨以此繩后山皆減于黃半也
又云新城云后山詩反覆觀之終落鈍根按此意不可不知然新城
雖不落鈍根而深造孤詣卓然有立逺不逮后山搃不如杜公不隨後
生■点亦不薄今亦不愛古惟清麗與鄰風騷與親之為正等正識也
又云后山於詩果有未悟入處按此論后山誠然但先生論詩文妙
悟燭照可謂得無上正等正覺而其所自造甚凡近殊無奇特逺不逮
所知而豈知之易而才分有所限與
又云后山自謂黃出理寔勝萬其陳言妙語乃可稱破萬卷者然外貌
枯稿如息夫人絕世一笑自難
又曰后山之師杜如穆柳之徒學文于韓也后山之祖子羙不識其混
茫飛動沉欎■頓挫而溺其鈍澁迂拙以為髙其師涪翁不得其瑰瑋卓
詭天骨開張而眈字洗剥渺寂以為奇又云后山五七古學杜韓其不
可人意者殆如桓宣武之似刘司空其五古意境句格森沉淡澁之致
于老杜亦虎賁之似而無老杜之雄欎混奇偉之境其五七律清純沉
健一削治態瘁音亦未可輕蔑
姚薑塢先生論后山之學杜學韓黃不至處云云愚甞細啇其故此非
學之不至得其粗似而遺其神明精神之用云■也直由其天才不强
耳任淵論后山詩如曹洞禅不犯正位切忌死語愚謂此亦非大乘之
談又后山用意求與人逺但太過深轉竭索無味又時藞䕢不合此不
可謂非山谷遺之病也若大謝杜韓用意極深曲而句無不稳洽
續昭昧詹言莭錄
七律之妙在講章法與句法句法不成就則隨手砌凑軟弱平緩神不
王氣不壮無雄奇傑特章法不成就則率漫複乱無先後起結銜承次
苐淺深開合細大逺近虛寔之分令人對之昏昧不得爽谿姑句法則
湏如鑄成一字不可移易又湏有奇警華妙典貴声響律切高亮章法
則湏一氣呵成開合動蕩首尾一綫贯注
固是要交代点逗分明而叙述又湏变化切忌正說寔說早敘挨講則
成呆滯鈍根死氯或搃挈或倒我或橫截或補点不出離合錯綜草蛇
灰線千頭萬緒在乎一心之運化而己故嘗謂詩與古文一也不觧文
事必不能當詩家箸籙震川謂曉得文章掇頭文字就可做了諦觀陶
謝杜韓諸大家深嚴遽密律法森然無或苟且信手者也一題数首每
首又各有主意主句湏使讀者尋繹分明一一拈得出然後乃見其用
意用法及行文变化之妙合之又共成一大章法如杜公秋興諸將■
是也故欲自家詩好必先在善讀古人能真識得古人而後乃可言學
朱子詩經序言之詳矣
詩人成詞不出情景二端二端又各有虚實逺近大小死活之殊不可
混淆不可拘板大約宜分冩見界畫或二句景或二句情或前情後景
前景後情或上下四字三字互相形容尤在情景交融如在目前使人
津咏不置乃妙
起句湏莊重峰勢鎮壓含盖得一篇体勢起忌用宋人輕側之茟如放
翁早歲那知世事艱湏以為戒而以高館張燈酒復清風急天高猿嘯
哀玉露凋傷楓樹林■為法震川論史記起勢來得勇猛者圈杜公多
有之杜又有一起四句將題情叙緒盡後半換茟換意換勢或轉或托
開大開大合惟杜公有之小才不能也尋常五六多作轉勢不如仍挺
起作揚勢更佳結句大約別出一層補完題蘊湏有不盡逺想大概如
此不可執箸結句要出場用意雖髙大深逺沉著忌淺近浮佻凡俗用
字湏典覆忌熟忌舊却又忌生僻隷事以蘇黃為極則所謂雲山經
用始鮮明也以我用事驅使得他為我用乃妙若使事重滯見事不見
我如錢牧翁王阮亭多有此病韓公多翻用使熟者皆生化朽腐為神
奇比一秘巧也謝茂秦戒用大歴以後事雖拘然不可曉其意但有一
種題若不用後世事則不能成詞以古事不給今用也至佛典字宜戒
用杜公輞川尚不覺坡公己嫌太多近日如錢牧翁則見習氣可憎
令人欲噦
興會選色湏鮮明妍茂忌衰颯黯淡
音響最要■調髙則響大約即在所用之字平仄隂陽上講湏深明双
聲叠韵喜忌以求沈約四声之說同一仄声而用入声用上去声音
全别今人都不講矣
何謂二泒一曰杜子美如太史公文以踈氣為主雄奇飛動縱恣壮浪
凌跨古今包舉天地此為極境一曰王摩詰如班盖堅文以密字為主
莊■妙好備三十二相瑤房絳闕仙官儀仗非復塵間色相李東川次
輔之謂之王李
杜公所以冠絕古今諸家只是沉欎■挫奇橫恣肆起結承轉曲變化
穷極茟勢逈不猶人山谷專如此苦用心
韓公云艱怪變得徃徃造平淡後人只是出之容易湏是苦勿先趋
平淡
七律句法先湏學堅峻用力進以雄奇傑特典貴警■惟其自然所出
搃之語不驚人死不休也最忌巧巧則傷氣而輕卑矣晚唐是也
詩有用力不用力之分然學詩先必用力久之不見用力之痕所謂炫
爛之極歸于早淡此非易到不可先從事如此恐入如淺俗流易也故
謂學者宜先學鮑謝不可便學陶公七律宜先從王李義山山谷入門字字著力但又恐費力
有痕迹入于撏撦餖飣成西崑泒故又當以杜
公從肺腑中流出自然
渾成者為則要之此二泒前人已分立門户湏
善体之七古宜從韓公入
學一家而能尋求其末盡之羙引而伸之以益吾短則不至優孟衣冠
安床架屋之病如空同之于杜青邱之于太白雖盡其能事作用終不
免如吞剥撏撦太似之譏必如韓公山谷方是自成一家不隨人作計
古之作者未有不如此而能立門戶者也
詩不可墮理趣固也然使非義豊理富隨事得理灼然見作詩之意何
以合于與觀羣怨足以感人而使千載下誦者流連諷咏而不置也此
如容光觀瀾隨處觸發而測之益深自可窺其蘊蓄惟多讀有本者如
非即比詩語句而作講義也若乃無所欲語而强為之詞盗襲剿窃雷
同百家客意易雜支離泛演意既無真詞復陳熟何取也
大約胸襟高立志高見地髙則命意自髙講論精功力深则自能崇格
讀書多取材富則能隷事聞見廣閱歴深則能締情要之尤貴于立誠
立誠則語真自無客氣浮情膚詞長語寡情不歸之病
昭昧詹言莭錄
王輞川
■川如詩亦稱一祖然比之杜公真于維摩之于如來確然别為一泒
尋其所至只是以興象超逺渾然元氣為人所莫及髙華精警極声色
之宗而不落人間声色所以可貴然愚乃不喜之以其無血氣無性情
也譬如絳闕仙官非不尊貴而于世無益又如畫工圖冩逼削非實物
何以用之稱詩而無當如興觀羣怨失風騷之旨逺聖人之教亦何取
乎政如司馬相如之文使世間無此殊無所損但以資如官閣詞人醖
釀句法以為應制之用誠為好手耳
輞川敘題細密不漏又能設色取景虛實布置二如今科舉作墨
卷相似誠萬選之技也歷觀古今陋才不能叙題從順故率不通
李東川
于鱗以東川配輞川姚先生以為不允東川視輞川氣体渾厚微不及
之而意興超逺則固相近
昭昧詹言莭錄
劉文芳
七律宗泒李東川色相華羙所以輔輞川為一泒而文房又所以輔東
川者也大厯十子以文房為最詩重比興比但以物相比興則因物感
觸言在如此而義寄如彼如闗■兔置樛木觧此則言有餘味而不
盡于句中又有興而兼比者亦終取興不取比也若夫興在象外则雖
比亦興然则與最時之要用也文房詩多興在象外專以此求之則成
句皆有餘味不盡之之妙矣較宋人議論涉理趣以文語錄為詩者有
有灵蠢仙凡之別用宋人体若更無奇警出塵之妙則入庸鄙下劣魔
魔道也詩最下者為編事為涉理趣文房足救之
劉夢得
西塞山懷古词西塞山属武昌府此地孫策周瑜桓元刘裕事甚多此
所獨懷王濬一事此詩昔人皆入然選按以杜公咏懷古蹟則此詩無
甚奇警勝妙大約夢得才大一直說去不見艱難喫力是其勝于諸家
處然少■挫沉欎又無自己在詩內所以不及杜公愚以為此無可學
處不及樂天有面目格調猶足為後人取法也後來王荊公七律似夢
得然荊公却造句若思用力有足取法處柳子厚才又大于夢得然
境地得失與夢得相似至其五言則妙絕古今非劉所及也
續昭昧詹言莭錄
白樂公
西湖留別起二句叙題字錘鍊而出之不覺其為對取三四趺出
空圖警妙腦運虚為寔五六周旋題面妆句轉到拍題用筆用意不
肯使一直筆句句回旅曲折■挫皆從意匠經營錘鍊而出不似夢得
子厚但放筆直下也先歛後放變代沉約浮声切響此等足取法矣然
猶營地上語耳杜公包有夢得子厚樂天而有精深華羙不測之妙
李義山
玉谿七律前人謂能嗣響杜公則誠未可輕視愚謂七律除杜以輞川
雨正宗外大厯十字刘文房及白傅亦足稱宗尚皆不及義山別爲一
泒不可不精擇明辨
前人稱義山者多矣譽之訾之各有見地湏善會之如蔡天啟謂其用
事深僻語工而意不及范景文謂詩家病使事太多賀棠謂義某篇
政如木蘭雖■牟■才檔馳逐金戈铁馬間夢魂猶在沿黛也又曰魏晋
以降多工賦體義山猶兼比興愚謂藻飾太甚則比興隱而不見矣釋
石林曰詩人論少林忠君愛國一飯不忘而目義山為浪子以綺麗華
極玉台金樓之體也以上諸論皆有見亦平充得寔許彦周謂學義山
可以薬淺沒鄙俗之病愚謂不善學如義山改恐得此病許盖讋其編事
之富謂為不鄙陋耳不知編事富政是陋處
義山以孤兒崛起自見于世一時鉅公争相延攬可謂奇士矣然二十
五歲始得苐二十六歲始得昏奔走崎嶇兵乱間卒擠捆以死年僅中
壽迹其生平足為流涕然而讀其詩不能使人考其志事以興敬而起
哀則皆其藻華淹沒其性情面目也如是而曰能得比興則三篇篇屈
子杜公獨無鄙興乎學者可因以知其故而僅所從事矣今就七律論
之姚■三七二首最為嚴潔則其可宗處固己明白而諸家訾之者亦
可以息矣
蘇子曕
東坡只用長慶体格不必髙而自以真骨面目與天下相見隨意吐属
自然髙妙奇氣峰几情景湧見如在目前此豈樂天平敘淺易可及舉
輞川之声色華抄東川之章法徃復義山之藻飾琢鍊山谷之有意几
傲皆一舉而空之絕無依傍是故古今奇才無雨自別為一種筆墨脱
盡蹊徑之外彼世之凡才陋士腹儉情鄙率以其滑易卑熟淺近之語
侈然自命為吾學蘇也而蘇公遂流毒天下矣政與太白同一為人受
過然其才大學富用事奔凑立亦開俗人流易滑輕之病
黃魯直
山谷之學杜絕去形摹盡洗面目全在作用意匠經營善學得髓古今
一人而已論山谷者惟薑塢惜抱二姚先生之言此最精當後人無以
易也
欲知萬詩湏先知杜真能知社則知黃矣杜七律所以橫絕諸家只是
沉著■挫恣肆變
化陽開隂闔不可方物山谷之學專在此某處所謂
作用義山之學在句法氣格空同專在形貌三人之中以山谷松為最此
定論矣
知识出处
《仪卫轩遗书》
清桐城派方东树著,方东树 ,清代中期文学家及著名思想家,他取蘧伯玉五十知非、卫武公耄而好学之意;以“仪卫”名轩,自号“仪卫”老人,故后世学者称仪卫先生。有《仪卫轩文集》《昭昧詹言》等。
阅读
相关人物
方東樹
责任者
方宗誠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