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宛陵集後序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宛陵先生集》 古籍
唯一号: 120020020221000715
颗粒名称: 刻宛陵集後序
分类号: I26
页数: 8
页码: 七至九
摘要: 陳俊為宛陵先生集撰後序。
关键词: 古典文学 古典散文

内容

夫詩之為道天矣迄上下數千
  伯世怡者競悉悉生人力精韵
  之卒迺稱入室者代重望數子
  馬豈不亦嘉哉今之譚詩者率
  充李唐至宋臣下不啻腐鼠棄
  之夫李唐皆設斯羅士寓內壹
  有聖俞以詩名當皆最號宗工
  者〓如永牀乃永牀卑卑下之
  曰吾不如也聖俞名延益振上
  自君公下逮余卒獲一什即為
  琬琰至契丹人官金購其詩或
  織以為裳服自辟王未業詩家
  未有若斯烈者也我
  意嚮徃而若甫兮華又極千古
  材拾哉雅師諒矣儻以擬之騷
  選三伯篇不當三舍避邪夫文
  固因時道〓氣化辟之蒼跡禹
  碑秦〓溪安豕鍾王更易體畫各
  殊同文剛一使上論者遂謂蒼
  禹〓後不復有書理也已哉宋
  于大雅矣默其沈困下僚不得
  振響廟廊民竟其材志斯殆遇
  寔為之永牀。詩必窮內後了
  不其然與瓶中獲刻宛陵集歲
  父散棄今
  撫臺宋公百其族孫㕘知純父
  氏請屬宣城姜令奇方梓之既
  敘諸首矣乃裔孫鄉進士一科
  復徵言于不穀碩俊匪守詩者
  然生後聖俞數伯年得守兹土
  恒介斤初仰止烏而中丞公墳
  撫之餘改鏡遺風表章前詰竊
  望靈其盛舉也輙不自忍忍書
  之末簡云
  萬曆內子仲夏月吉直隷寧國
  府知府南海陳俊撰

知识出处

宛陵先生集

《宛陵先生集》

别集。六十卷。拾遗一卷,附录一卷。北宋梅尧臣撰。《宛陵先生集》中存诗近三千首。梅尧臣在诗歌理论上强调《诗经》、《离骚》的创作传统,他在《答韩三子华韩五持国韩六玉如见赠述诗》中说:“迩来道颇丧,有作皆空言。”对西昆派浮艳空洞的诗风进行了激烈的批判,提出诗歌创作应是“因事有所激,因物兴以通”。在艺术风格上他也有独特见解,《读邵不疑学士诗卷》说“作诗无古今,惟造平淡难”,提倡“平淡”的艺术境界。他的这些主张是在唐诗以后开辟了一条新的艺术途径,对后代诗人具有一定的影响。

阅读

相关人物

陈俊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