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陵先生集拾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宛陵先生集》 古籍
唯一号: 120020020221000711
颗粒名称: 宛陵先生集拾遺
分类号: I222.7
页数: 4
页码: 一至二
摘要: 宋代梅堯臣作詩成集,此為其文集拾遺。
关键词: 古体诗 诗集 近体诗

内容

得餘千李尉錄示唐人千越亭詩因以
  寄題
  餘水之千越之鄙築基相對琵琶尾琵琶日日
  有秋聲鴈過洞庭風入葦南斗憂湖波不起長
  刀剡峰碧耳耳婦娥夜出在寒谿青銅瑩磨光
  幾里朝因吳客幅蒲輕滿紙如蠶書可喜
  送君石秘校尉河內
  古縣太行下老槐三四株以言新作吏不似舊
  爲儒黄綬心猶壯青雲志豈無漢朝吾逺祖不
  道此官麤
  雙羊山會慶堂記
  余以附城之地勢勝神靈所栖故建閣日寶童
  以嚴帝書爲堂曰會慶以安吾先君先叔畫像
  有僧澄展願歲時奉香火澄展先叔於其有恩
  雖然昨之不欲背本堂之前許其置佛俾報恩
  奉佛兩得焉况吾之親域在其右欲因以固護
  初余一發意吾鄕孝子義士咸耶以資噫愛人
  之愛親者知其有親也不愛人之愛親者知其
  不有親也不有其親則孟子所謂慕少艾慕妻
  子慕君者歟余老矣慕親而不可得見見墳傍
  之草樹不敢慢常若吾親髮髴在其下唯恐令
  傷一草樹切切焉不忍去欲常居此則業爲王
  官欲致爲臣又無以自給僧能專事藉以守之
  守之必精紫其宇無令棄俗趣而樂處之余之
  存心者此耳堂之經輩始終由吾里人張景崇
  景崇力爲之者愛吾有其心以吾貧不能自爲
  也衆人亦甲景崇然後從而愛之愛他人之愛
  親者於其親可知矣吾不得不書以示後人知
  吾鄕之多禮義又書其姓于石隂至和二年八
  月初吉宛陵梅堯臣記

知识出处

宛陵先生集

《宛陵先生集》

别集。六十卷。拾遗一卷,附录一卷。北宋梅尧臣撰。《宛陵先生集》中存诗近三千首。梅尧臣在诗歌理论上强调《诗经》、《离骚》的创作传统,他在《答韩三子华韩五持国韩六玉如见赠述诗》中说:“迩来道颇丧,有作皆空言。”对西昆派浮艳空洞的诗风进行了激烈的批判,提出诗歌创作应是“因事有所激,因物兴以通”。在艺术风格上他也有独特见解,《读邵不疑学士诗卷》说“作诗无古今,惟造平淡难”,提倡“平淡”的艺术境界。他的这些主张是在唐诗以后开辟了一条新的艺术途径,对后代诗人具有一定的影响。

阅读

相关人物

梅堯臣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