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置沿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宣城县志》 古籍
唯一号: 120020020221000019
颗粒名称: 建置沿革
分类号: K295.43
页数: 27
页码: 一至十五
摘要: 袁朝選等所修《宣城縣志》中建置沿革之內容。
关键词: 地方志 县志

内容

攷隋志宣城舊日宛陵置宣城郡平陳郡廢仍併懷安
  甯國當塗浚遒入焉此改宛陵爲宣城之始閱唐宋元
  明至於
  本朝遂爲邑之定名志所稱浚遒卽逡遒取聲近也
  縣治沿革表
  唐虞夏商揚州
  周吳
  春秋後越
  戰國楚
  秦揚州鄣郡
  漢初鄣郡
  武帝元封二年揚州部丹陽郡宛陵縣
  東漢揚州丹陽郡宛陵縣
  三國
  吳大帝揚州丹陽郡宛陵縣
  晉
  武帝太康二年揚州宣城郡宛陵縣
  元帝揚州宣城郡宛陵縣
  成帝咸和初揚州宣城郡宛陵縣
  劉宋
  孝武大明六年揚州宣城郡宛陵縣
  明帝泰始二年
  揚州宣城郡宛陵縣
  顺帝昇明初揚州宣城郡宛陵縣
  梁
  武帝末南豫州宣城郡宛陵縣
  明
  太祖洪武初直隸寗國府宣城縣
  皇清
  世祖章皇帝顺治二年江南布政使司甯國府宣城縣倚郭中
  聖祖仁皇帝康熙五年安徽布政使司甯國府宣城縣要缺繁疲難
  厯代沿革紀事
  部省
  邑隷於郡郡
  隷於省志邑
  必本省郡者
  明所統屬耳
  州郡
  縣治
  唐
  揚州
  虞
  揚州
  夏
  揚州
  殷
  揚州
  周
  揚州
  舊志始以泰
  伯五世孫周
  章封吳子都
  勾吳地屬吳
  元王三年越
  滅吳地屬越
  顯王三十五
  年楚滅越乃
  屬
  楚
  秦
  鄣郡
  萬厯志始皇
  二十五年按
  史記本紀作
  二十六年表
  作二十七年
  分天下爲三
  十六郡以江
  左西境置鄣
  郡西北屬九
  江東南屬會
  稽以浙爲界
  理故鄣括地
  志鄣郡在長
  興縣南八十
  里通鑑胡三
  省注故鄣縣
  漢屬丹陽郡
  其地本秦鄣
  郡所治故
  日故鄣
  漢
  揚州
  省志按武帝
  分天下爲十
  三州揚州雖
  用禹貢舊號
  不必州域相
  同也後漢及
  晉倣此〇宋
  書志揚州刺
  史前漢未
  有所治
  丹陽郡
  前漢志注故
  鄣郡屬江都
  元封二年更
  名屬揚州劉
  敞日秦分三
  十六郡無鄣
  郡鄣郡之置
  又未知何帝
  按吳王濞傳
  及廣陵國注
  有故鄣郡鄣
  郡字乃後人
  追書吳地此
  注但當云故
  鄣屬江都郡
  字羨文耳按
  劉說爲地理
  家獻疑存之
  以資
  博考
  宛陵縣
  漢武帝元封二年改
  鄣郡爲丹陽郡治宛
  陵隷揚州剌史部統
  縣十七其一日宛陵
  其十七日宣城〇舊
  志按宛陵宣城之名
  皆始於此然漢之宣
  城治青弋江爲宛陵
  西境而漢之宛陵則
  今宣城也〇後漢北
  理志序日凡郡治在
  縣者先書宛陵爲十
  七縣之首其爲丹陽
  郡治明矣資治通鑑
  洪适注亦日丹陽治
  宛陵綱目質實亦然
  南畿志江甯府志並
  同或云治姑孰者非
  也
  後漢
  揚州
  省志世祖中
  興十三州如
  故
  丹陽郡
  府志後漢丹
  陽郡治如故
  宛陵郡
  後漢書志丹陽郡宛
  陵縣府志省宣城地
  入宛陵統縣十六宛
  陵一〇一統志永和
  間析置宣城郡桓帝
  時省南畿志永和四
  年析置宣城郡漢末
  有宣城長杭徐而吳
  書亦有孫權平定宣
  城諸事蓋范氏後漢
  書原缺地志係後人
  所補分合細故自多
  遺略〇南畿志云東
  漢顺帝時置宣城縣
  然前漢志亦有之非
  顺帝時始置當是省
  而復志也〇按嘉定
  宣城志宣城縣名在
  東都巳著後漢度尚
  傳注云宣城縣在南
  陵縣東通典云縣在
  青弋江北寰宇記輿
  地廣記祥符
  圖經所載同
  三國吳大帝
  揚州
  通典吳置五
  州揚治建業
  通鑑注吳揚
  州統丹陽宣
  城毘陵吳吳
  興新都等郡
  丹陽郡
  舊志按吳孫
  權以建安十
  七年領丹陽
  郡改秣陵爲
  建業都焉丹
  揚移治當在
  此時省志按
  丹陽郡治宛
  陵兩漢書同
  三國吳仍治
  宛陵非建業
  也吳主權改
  秣陵爲建業
  黃武四年遷
  都於此宋書
  所謂秣陵其
  地本名金陵
  者也晉武帝
  太康二年分
  丹陽爲宣城
  郡治宛陵而
  丹陽始移治
  建業晉宋二
  書所載確然
  明白舊志云
  孫權徒都丹
  陽者
  非也
  宛陵縣
  建安十三年吳主孫
  權析宛陵南境置甯
  國懷安二縣〇省志
  按晉志武帝平吳分
  丹陽之宣城等十一
  縣立宣城郡是吳復
  有宣城
  縣也
  晉
  陽州
  省志武帝分
  天下爲十九
  州揚州所統
  郡國仍舊
  宣城郡
  宋書志晉武
  帝分丹陽郡
  立省志丹楊
  楊字漢以阜
  晉宋二書並
  以木晉書云
  以丹楊山多
  赤柳名也萬
  厯志武帝平
  吳太康二年
  徒丹陽郡治
  建業別置宣
  城郡治宛陵
  元帝初闕年
  封子裒爲宣
  城郡公治内
  史理郡後爲
  瑯琊王食邑
  內史攝
  事如故
  宛陵縣
  武帝分丹陽爲宣城
  郡治宛陵統縣十一
  首宛陵次宣城〇成
  帝咸和初闕年析丹
  楊南境置淮南僑郡
  於于湖與宣城並設
  又僑置逡遒縣於宣
  城北境隸淮南郡宋
  書志漢作逡遒晉作
  逡道舊志逡遒城在
  今縣北六十里南畿
  志在府東北六十里
  南朝宋南齊梁陳
  南豫州
  宋書志武帝
  永初二年分
  淮東爲南豫
  州通鑑注宋
  泰始中以揚
  州之淮南宣
  城爲南豫
  州治宣城
  宣城郡
  孝武帝大明
  六年停淮南
  郡以宣城郡
  兼領移治于
  湖尋還治宛
  陵〇府志南
  朝宋以後郡
  復置守〇明
  帝泰始二年
  析宣城郡復
  置淮南郡隷
  揚州順帝昇
  明初闕年淮
  南郡復停以
  宣城郡兼領
  〇陳改南豫
  州稱宣州諸
  郡仍隷並闕
  年舊唐書宣
  城下注云梁
  置南豫州隋
  改爲宣州煬
  帝復爲宣城
  郡皆此治所
  似與陳改南
  豫州稱宣州
  合
  宛陵縣
  宋書志宣城太守領
  縣十宛陵一宣城五
  〇南齊書志宣城郡
  統縣十一宛陵三宣
  城八〇宋書志宣城
  太守宛陵令漢舊縣
  南齊書志同梁陳因
  之後省宣城縣入宛
  陵
  隋
  揚州
  省志文帝省
  諸郡析置州
  縣煬帝併省
  諸州尋卽改
  州爲郡然史
  臣所書仍以
  禹貢周職方
  九州統諸郡
  縣今仍
  其舊
  宣州宣城郡
  隋書志舊置
  南豫州平陳
  改爲宣州〇
  煬帝大業初
  闕年復稱宣
  城郡州停
  宣城縣
  萬厯志文帝開皇九
  年平陳幷省諸縣改
  宣城郡爲宣州刺史
  降行守事統縣六宣
  城一宛陵甯國懷安
  浚遒省入治宛陵此
  併宛陵爲宣城之始
  自後言宣城卽宛陵
  也又按隋志所併四
  縣有當塗無宛陵萬
  厯志誤〇省志按宋
  南齊志宣城郡有宛
  陵宣城二縣隋志宣
  城縣註舊日宛陵葢
  陳梁間併宣城入宛
  陵隋又改宛陵爲宣
  城
  也
  唐
  江南西道
  省志太宗分
  天下爲十道
  明皇又分江
  南爲東西道
  〇新唐書志
  江南西道採
  訪使治洪州
  豫章郡舊唐
  書志肅宗以
  後觀察使治
  宣
  州
  宣州宣城郡
  唐高祖武德
  三年置宣州
  總管府七年
  改置宣州都
  督督宣潛猷
  池四州太宗
  貞觀元年罷
  都督府元宗
  天寳元年改
  州復稱宣城
  郡置守隷江
  南西道採訪
  使按此條萬
  厯府志原從
  新唐書後改
  作隷江南道
  誤肅宗乾元
  元年復稱宣
  州改採訪使
  爲觀察處置
  使宣歙觀察
  治宣州〇昭
  宗大順元年
  以宣州號甯
  國軍授楊行
  密節度使嘉
  靖志云景福
  元年州復升
  爲府按唐末
  史記諸事往
  往稱宣州是
  雖號甯國軍
  實未改
  稱爲府
  宣城縣
  武德三年置宣州總
  管府析宣城置甯國
  懷安二縣六年省甯
  國懷安仍併爲宣城
  舊唐書作七年今從
  新唐書天寳三載復
  析置甯國新唐書云
  析宣城當塗置按當
  塗去甯國遠疑誤〇
  萬歷府志自乾元以
  後宣州統縣十宣城
  一望康熙府志僖宗
  光啟三年宣州統縣
  八其一宣城爲望縣
  時諸縣有
  望緊等目
  
  五代
  吳南唐
  職方考梁初
  十一國至周
  之季在者七
  國自江以南
  二十一州爲
  南唐自浙東
  西十三州爲
  吳越通考同
  宣州甯國軍
  南畿志唐大
  順中升宣州
  爲甯國軍吳
  南唐因之〇
  萬厯志唐大
  祐十二年吳
  封徐溫齊國
  公以昇潤宣
  常池黃六州
  爲齊國是年
  卽梁貞明元
  年十六年
  徐溫進中書
  令楊隆演進
  位吳王改元
  武義其六年
  演卒弟溥僣
  帝位改元乾
  貞宣州屬吳
  又七年改元
  天祚以溫養
  子徐知誥封
  齊王十月禪
  位於齊王是
  爲南唐宣
  州屬焉
  宣城縣
  南唐先主昇元元年
  以甯國軍之當塗廣
  德隷江甯府本軍統
  縣六宣城一〇舊志
  按六縣之制
  實定於此時
  宋
  江南東路
  省志太宗分
  天下爲十五
  路仁宗分爲
  十八神宗又
  分爲二十三
  有江南東西
  路〇宋史志
  建康軍節度
  領江南東路
  建炎元年爲
  帥
  府
  甯國府
  康熙志太祖
  初召諸鎭還
  京師分命朝
  臣出典州郡
  號權知州軍
  事開寳八年
  南唐平改甯
  國軍仍稱宣
  州隷江南東
  路〇孝宗乾
  道二年八月
  升宣州爲甯
  國府孝宗以
  紹興三十年
  立爲皇子嘗
  授甯國軍節
  度使〇嘉定
  宣城志乾道
  二年本州士
  庶吳符等狀
  陳乞陞改府
  額且援洪建
  鼎州例爲請
  有司以聞詔
  給舍擬定甯
  國府爲名制
  可八月勅下
  知州軍事命
  左朝請大夫
  臣允協書寗
  國府三字揭
  於麗譙自是
  軍府之重
  壓於江左
  宣城縣
  宋史志甯國府宣城
  縣〇開寳八年改甯
  國軍仍稱宣州統縣
  六如南唐宣城一望
  〇太宗太平興國四
  年宣州仍統縣六宣
  城
  一
  元
  江浙行中書省
  江東建康道
  廉訪司
  省志元置行
  省以統各路
  及府而州與
  縣屬焉按宋
  之路猶唐之
  道元之路猶
  宋之府
  與州耳
  甯國路
  萬歷志世祖
  至元十二年
  卽宋德祐元
  年改府稱甯
  國路置總管
  府隷江東建
  康道肅政廉
  訪司以建康
  甯國太平徽
  州池州信州
  饒州廣德八
  路屬之治建
  康仍隸江浙
  行中書省置
  錄事司〇成
  宗大德八年
  徒江東建康
  道廉訪司治
  甯國路以監
  察御史鈎考
  建康
  簿書
  宣城縣
  元史志甯國路宣城
  縣上倚郭〇按元舊
  立四廂至元十四年
  廢四廂創立統縣六
  宣城一上南陵二中
  涇三中甯國四中旌
  德五中太平六中〇
  舊志今六縣序次始
  此
  明
  南直隸
  舊志太祖改
  甯國府直隷
  京師成祖永
  樂中都燕後
  改稱南京諸
  府直隷如故
  甯國府
  初太祖以元
  順帝至正十
  七年下甯國
  路改稱甯安
  府二十一年
  改宣城府二
  十六年改宣
  州府吳元年
  四月定
  今名
  宣城縣
  乾隆癸酉府志甯國
  府統縣六如元宣城
  一南陵二涇三甯國
  四旌德五太平六明
  一統志六縣宣城甯
  國涇太平旌德南陵
  序次誤
  國朝
  江南承宣布
  政使司
  安徽承宣布
  政使司
  省志順治二
  年平定江南
  改置江南承
  宣布政使司
  駐江甯十八
  年爲左布政
  使領安徽甯
  池太廬鳳淮
  揚九府徐滁
  和廣四州分
  置右布政使
  駐蘇州領江
  蘇松常鎭五
  府康熙正年
  右布政使增
  領淮揚二府
  及徐州六年
  定爲江蘇安
  徽二布政使
  司領府州如
  故〇按乾隆
  二十六年江
  甯布政使改
  領江淮揚徐
  四府海通二
  州蘇州布政
  使改領蘇松
  常鎭四府及
  太倉州增置
  安徽布政使
  駐安慶領安
  徽甯池太廬
  鳳穎八府廣
  滁和六泗五
  州
  甯國府
  隷安徽承宣
  布政使司
  宣城縣
  舊志甯國府統縣六
  皆如故宣城一中南
  陵二中涇三中甯國
  四簡旌德五中太平
  六
  中

知识出处

宣城县志

《宣城县志》

《宣城县志》成书于清光绪十四年(1888),历两任知县李应泰、范葆廉编纂完成。光绪《宣城县志》130余万字,贯通古今,上自唐虞夏商,迄于当朝,煌煌两千余年汇于一志。是近现代宣城县历史上最后一部县志,给后人留下了极其珍贵的地方史料。

阅读

相关人物

袁朝選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宣城縣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