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昌镠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平陽文史資料第十二辑》
唯一号: 113530020230004688
人物姓名: 刘昌镠
人物异名: 字:公美
文件路径: 1135/01/object/PDF/113510020230000032/001
起始页: 0033.pdf
性别:
时代: 民国
出生年: 1914
卒年: 1946
亲属: 刘绍宽

传略

刘昌镠,字公美,(1914~1946年),吾邑宿孺刘绍宽先生长孙。少时聪颖过人。十一岁毕业于平阳县立一小后,即以优异成绩考入省立第十中学初中部。初中毕业后继续在高中部学习;以后随乐清王鹤清先生去北京转学到北京师范大学附中。1932年考入清华大学化学系,学业进步很快,成为同班中最优秀学生之一。他不但学业优异,当1935年国民党政府实施对日本侵略妥协的不抵抗政策时,刘昌镠也积极参加“一二·九”学生爱国运动,在《市街》杂志发表文章,以自己亲身的经历抗议对爱国学生运动残酷的镇压。毕业后,应王鹤清先生的邀请,去广州勷勤大学担任助教,后任浙江植物油料厂工程师;1937年清华大学化学系决定请昌镠返校担任助教,可是此时“七·七”事变已爆发,华北已沦陷。形势急转直下,吾乡在清华、燕京、北洋、北大、南开等校读书的部分学生回到故乡后就在鳌江成立了平阳青年抗日救亡团,并创办了临时中学,宣传抗战,培育失学青年。昌镠则与部分同志留平阳城区分团,主持宣传工作。他亲自组织以抗日救亡为题的话剧演出,并率领救亡团青年作登山锻炼.不幸在一次登山活动中,因疲劳过度而咯血,其后即得肺结核症。

知识出处

平陽文史資料第十二辑

《平陽文史資料第十二辑》

本书收录了平阳地区历史和人物的回忆文章的集合。文章涵盖了多个主题,包括英语专家吴景荣教授、革命家邓扫空、池传盈先生的生平、世界竹类专家林维治、刘昌镠先生的二三事、张仲谦与夏承焘的诗词缘、许可先生的传略、好县官何子祥、民国时期开明县长徐用、会稽郡东部都尉、县人民政权初建时的史实、平阳人在丽水办的浙东书店、白区地下革命斗争、海匪黄吕正被击记、训政时期的国民党平阳县党部、平阳戏剧与艺人、解放初期的平阳小学教育、1946~1947年平中学生运动、崛起的萧江镇、平阳县第一个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的诞生、以及沧海桑田话鳌江等多个方面的内容。这些文章由不同的作者撰写,提供了对平阳地区丰富多样的历史和文化背景的深入了解。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