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振贺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三十八辑》
唯一号: 113530020230003967
人物姓名: 陈振贺
文件路径: 1135/01/object/PDF/113510020230000027/001
起始页: 0147.pdf
性别:
时代:
出生年: 1885
卒年: 1935
亲属: 陈宏瑾

传略

陈振贺,男,生于1885年,卒于1935年,早年留学海外,知书达礼,热衷教育。民国十六年(1927),其毕业于黄埔军校四期的儿子陈宏瑾,在参加北伐战争中不幸阵亡,其后数年间,陈家陆续领到当时政府发放的抚恤金计600元白银。民国二十四年(1935),陈振贺病危,在弥留之际再三嘱咐其夫人吕妙贞:“家中无论怎样困难,绝不可将抚恤金花掉,要把这笔钱用在支教或其他善事上。”民国三十一年(1942)夏,族内裔孙陈铎民筹办南雁中学,亟待兴建校舍。时陈夫人花700余元白银,购买了大量杉木、石磉等建材,正筹备于坎头坑内营造庵堂修善。陈铎民获知此事,特登门造访,吕妙贞深明大义,毅然将全部建材捐献给南雁中学。她随即发动100多个陈氏宗亲,敲锣打鼓义务抬送木料到二十里外的水头街,一时轰动了北港地区,此举掀起了“雁中”募捐支教的热潮。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三十八辑

《平阳文史资料第三十八辑》

本书收集多篇关于平阳地区历史、文化、人物和事件的文章,展现了平阳丰富多彩的历史底蕴和文化特色。其中包括对苏步青教授故乡情的追忆、对马秀权教授优秀品格的缅怀、对南戏在平阳和剧中的遗存剧目的探讨,以及对平阳历史上著名人物、事件和地点的介绍。这些文章不仅展现了平阳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也呈现了该地区人民的精神风貌和生活变迁。通过这些文章,读者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平阳的历史、文化和人物,感受这个地区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