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阳县图书馆
平阳县图书馆
机构用户
平阳县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张禹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二十辑)》
唯一号:
113530020230001815
人物姓名:
张禹
人物异名:
原名:王思翔
文件路径:
1135/01/object/PDF/113510020230000014/001
起始页:
0091.pdf
性别:
男
时代:
当代
出生年:
1922
籍贯:
平阳县宜山九板桥(现属苍南县)
传略
张禹,原名王思翔,知名作家、文学评论家、编辑家,编审职称。“张禹”是他的笔名之一,中年以后才成为正式名字。他还有许多笔名,用得较多的是:于人、凤兮、王十洲等。系解放前加盟中国民主同盟的老盟员,担任过安徽省政协第四、五、六届委员。 他1922年7月21日出生于平阳县宜山九板桥(现属苍南县),后迁居鳌江塘川。1934年鳌江小学毕业后,进县城宣文书院专攻古文。1935年,以优异成绩考取温州市省立中学公费生。1939年初,与同学数人到皖南投奔新四军未成,考入“第三战区战时干部训练团”(后该团改编为“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三分校”)。毕业后,被分配到赣州一家书店工作。不久转人新闻出版界,先后在《江西青年报》、《文化服务》杂志任编辑,发表杂文和时事评论,宣传抗日、鼓吹民主与进步。1941年夏,因转送秘密印刷品揭露国民党制造“皖南事变”的阴谋,被专员蒋经国以“共党嫌疑”罪名拘捕入狱。半年后经友人保释出狱,借奔母丧为由,谢绝蒋经国为他安排的军政机关职位,回乡隐居,继续在各种报刊上发表进步文章。 1942年至1945年上半年,他用犀利的笔调在《东南日报》、《前线日报》、《平报》等报刊上发表了数百篇针砭时弊的杂文,被人认为是战时东南地区在读者中最具影响力的作者之一。写于1944年的文学评论《关于(愤怒的葡萄)》,洋洋洒洒四五万字,全方位评价了美国著名作家约翰·斯坦培克的这部长篇小说,深受名作家许杰的推重。1945年秋,他的报告《春暖花开之前》在《东南日报》上刊出,使当时平阳县长张韶舞的残暴腐败罪行大白于天下,引起极大公愤,皆日贪官可杀。张调遣全县军警追捕他,井密令“抓获就地枪决”。他幸得亲友掩护逃离虎口,绕道上海,于翌年3月抵台湾。 他在台湾通过老关系出任《和平日报》主笔。和同事周梦江一起,在“老台共”谢雪红及其他文化界爱国人士的支持下,在报社内安插了一批当地进步记者,使这份军方机关报一度成为民众对地方事务发表意见的“自由论坛”。他主持的副刊,发表了大陆进步作家的大量作品,第一次向台湾读者提供中国新文学运动的优秀成果和“五四“倡导的民主、科学精神。他又和谢雪红等创办《新知识》杂志,从大陆持不同政见的各种报刊中选载评论全国重大问题的文章,并援用毛泽东关于“新三民主义”的论点发表了《论三民民主的文化》,引起全岛文化界的强烈反响,被台湾警备司令部撤掉《和平日报》主笔职务,下降为记者。稍后,又与著名作家杨逵创办《文化交流》,继续介绍“五四“佳作,同时致力于搜集整理和研究台湾文化史料,团结台湾文化界人士,开展宣传祖国进步思想活动,争取民主自由。2001年春,北京出版的《新文学史料》杂志发表一组文章,对半个世纪前的台湾《和平日报》副刊和《新知识》、《文化交流》杂志,作了很高的历史评价。1947年,台湾爆发了震撼世界的“二·二八”起义。《和平日报》在他和杨達的主持下继续出报,支持以谢雪红为首的革命群众,为正义斗争而鼓与呼。直到国民党军队进驻台中市时,他才离开报社搭乘帆船逃离台湾漂泊回乡。身无分文,只携带一些搜集来的起义资料。他在故乡闭门奋笔,用了三四个月时间,写出七八万字的长篇报告文学《台湾二月革命记》(初稿题为《台变目击记》)。他以亲身经历者的所见所闻,并援引官方文件和统计数字作依据,客观地叙述了这一次起义的前后过程。这部作品在国民党“白色恐怖“下未能公开发表,直至1949年才在上海出版。出版后引起美国、日本等国学者的关注,被一些著作多次引用;还秘密流入台湾,成为研究台湾近代史的珍贵资料。 1947年秋,他应聘为《浙瓯日报》主笔,直至1949年5月温州解放。他在这段时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为温州地区“民盟”领导人之一。他通过中共地下组织与浙南游击纵队领导人胡景瑊、郑伯永等联系密切,为秘密出版的《民主报》撰写新闻评论,还编写了《新民主主义经济》(署名“赵明”)小册子交地下党组织油印散发。同时创办以文学性为主的《联合周报》,发表莫洛(马骅)、唐湜等进步文学作品。 解放初期,他在浙南游击纵队机关报《浙南日报》和《进步报》、《当代日报》(杭州)任编辑。1949年冬,台湾民主自治同盟总部迁到上海,主席谢雪红征得他同意后,调他到上海任“台盟“总部干事。1950年春,他在业余与友人创办“泥土(出版)社”。一直到1954年,他是“泥土社”事实上的主编,经他编发的书稿累计有几百种之多。他在《文汇报》、《大公报》副刊以及《文艺报》、《文艺月报》等杂志上发表了多篇文学评论,1953年结集出版《文艺的任务及其他》。1951年,在《文汇报》发表了《论“赶任务”》短文,批评了当时流行的粗制滥造以图解政策口号来“赶任务”的某些作品,掀起了轩然大波。一些作家以绝对权威的口吻,指斥他反对文艺为政治服务,违反毛泽东文艺思想。此后,他所写的文学评论,除《评陈学昭的小说〈土地〉》在《文艺月报》上发表外,统统被压掉了。长篇论文《〈野草〉札记》也只好在卫俊秀的《鲁迅〈野草〉探索》一书中以“代序”印出。 1954年冬,他从上海被调往安徽省文联工作。由于“泥土社”曾编辑出版过包括胡风在内的“七月派”作家群大量作品,1955年“反胡风运动”中被视为“胡风集团出版社”,他被定为“胡风反革命集团骨干分子”。1957年,又被错划“右派”。此后,沉冤达20多年之久,直至1979年才得以改正、平反。他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磨难,仍然保持坚定的政治信念。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坚持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和中国古籍,结合自身经历的数十年复杂历史进行深刻反思。后来他多次对人谈及,这20年特殊的生活使他有机会目睹并亲身感受中国历史的沉重负担:贫穷和愚昧及其必然产生的政治、文化灾难。这样就使他开始摆脱以往的思想局限,为日后投身思想解放运动奠定了基石。 平反后,他任安徽省文联《清明》杂志编辑,为编辑部撰写了新年献词——《写在一九八〇春天》,大力鼓吹思想解放,反响很大。此时他虽已年届花甲,但全身心投入工作,与编辑部同仁通力合作,在刊物上陆续推出《天云山传奇》(鲁彦周)、《张玉良传》(石楠)等中长篇小说,深受广大读者喜爱。他善于从大量的来稿中发现优秀作品和新出现的有潜力的作者,使《清明》新人新作不断涌现。《张玉良传》作者原只写了三四万字,就搁下了。他分析了初稿,给予充分肯定;又多次具体指导,帮助其定稿,并在《淸明》上一次性刊完这部10万多家的长篇小说。类似的故事在安徽流传的还有:为替朋友出版一部小说遗稿,他和作家祝兴义两人,把自己关在一家旅馆里,化了十几个日日夜夜,按出版社与作者生前约定的修改计划,最后完成了这部三四十万字的小说。他既不署名,也不收取分文编辑费。在他经手发表的作品和论文中,有不少是受作者委托而作过大量加工修改的,倾注了他的心血、学识和才华,令人叹服不已。得到他鼓励、推荐的作者还有许多,包括现已成名的徐孝鱼、叶林、相南翔、严丽霞等一批作家。他也很关心家乡文学事业,帮助故乡老友发表作品,曾任平阳县文联《南雁》、苍南县文联《南窗》顾问。在复出之后的十余年编辑生涯中,他甘守寂寞,默默无闻地为他人作嫁衣裳,赢得广泛好评,但他从不张扬自己,不谋取任何私利,有时为坚持己见,竟不惜开罪权威,甚至自己多年老友。他认为每一个编辑都应当遵守基本职业道德。各人因主客观的限制,在工作中难免会有失误,但绝不可以丧失做一个鲁迅所说的“革命人”的原则立场。他常常自嘲迂腐固执,却始终严守信念,绝不后退。 新时期的思想解放运动激发了他的创作热情。在繁忙的编辑工作之余,还写了三四十万字,包括一批回忆录和随笔、散文、旧体诗词,以及若干篇文学评论,有的被转载于资料性刊物或选人一些选本。由于久经磨难,对历史、社会、人生每有独特的感悟,他后期的随笔常有一种深湛厚重而又平和飘逸的风格,仿佛漫游于古今中外的无垠天地,摒绝一切世俗羁绊。后期的文学评论也摆脱早期的“左”倾教条痕迹,常能从艺术形象的具体剖析着手,对作家和作品的成败作哲学的观照,然后果断提出自己的结论。现在,他把发表过的随笔、散文《我与胡风》、《忆杨逵》、《忆“泥土社”》等20万字结集为《灯下漫笔》;文学评论《略论鲁彦周作品中的几个妇女形象》、《论白先勇和他的〈台北人〉》、《厄运里开出的幻美之花——谈唐湜诗歌创作》等20万字结集为《老调集》。 1988年离休后,他出任国家八五规划重点图书《诗学大辞典》(中国卷)副主编,具体负责编辑工作,历时6年。他在编纂中厚今而不薄古,详近而不略远。此书的特点大致有以下4点:一、挖掘了不少已濒于泯没的20世纪40年代战乱时期的诗人诗作;二、排除五四以来无视传统诗词创作的观点,新旧诗诗人、诗作一视同仁;三、收入海外诗人诗作,包括美国、南洋等国家和地区的华人华诗;四、不“捧杀”和“棒杀”年轻诗人。评介年轻诗人从简从略,鞭策他们继续在诗路奋进,由自己续写辉煌。1994年,他在台北出版了《台湾旧事》(与周梦江合著)。 2000年底,倦鸟归飞,叶落归根,他从安徽省合肥市回到故乡,定居于鳌江镇。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二十辑)》
本辑包含了多篇由不同作者撰写的文章,涵盖了多个主题,如人物年谱、悼念挽联、新闻职业与大学教育、国宝追踪、往事回顾、家族传记、时代记录者、地方历史和文化等多个方面。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