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前后的平阳金融战线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平陽文史資料选辑第七辑》 图书
唯一号: 113520020230001970
颗粒名称: 解放前后的平阳金融战线
分类号: F832.97
页数: 5
页码: 116-120
摘要: 本文描述了1949年春,随着解放军南下渡江,金元券贬值一日数跌,广大群众恢复以物易物;解放后,平阳县人民恢复了“以物易物”的交易方式,逐步清理金银买卖,推广人民币的发行,建立新型金融机构。人民银行开展储蓄业务,发展人民储蓄,重点转移到金库建设和业务拓展,促进国家金融事业健康发展。
关键词: 金元券贬值 储蓄业务 人民币发行

内容

1949年春,百万雄师渡江南下,国民党政权面临崩溃之际,他们发行的“金元券”(即金圆券)一日数跌,几成废纸。广大群众怨声载道,有人戏仿南唐李后主《虞美人》词,将物价上涨和金元券的贬值描绘得淋漓尽致。
  物价上涨何时了,米价知多少?
  小民日夜盼东风,旧事不堪回首贬值中。
  伪币教训应犹在,只是圈圈改,
  问君能有几多圈,恰似两行眼泪流不完。
  在浙南解放前夕,金元券己无法继续在市场流通。这时候,我县人民和浙南地区一样,不得不恢复“以物易物”的原始办法。较大的交易在城市以黄金,棉纱为标准,在农村集镇则以稻谷为标准。至于零星集市贸易,家家户户搜尽囊箧,将仅有遗存的银元、银角和铜元拿到市场进行交易。遗憾的是,黄金和银元留存在民间的为数不多,因为1948年8月19日,民国政府颁布《金元券发行办法》时,标榜金元券为金本位货币,说它的每一圆金元含金量为0.22217公分,规定以原法币300万元兑换金元券一元。同时发布了《人民所有金银外币处理办法》,用强制手段收兑民间所藏的金银。他们以纯金1市两折金元券200元,纯金1市两折金元券3元;银元每枚折金元券2元的1价,限期于当年9月20日前向当地国家银行兑换,大肆搜括民间储藏的金银。除了有些人置若罔闻,拒不送兑,保存部分金银外,群众留存的金银己为数不多。不过铜元未在政令强制兑换之列,所以民间存量较多,这时候正好发挥市场流通的作用,可惜铜元的价值低,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
  1949年5月12日,平阳县城解放,浙南游击纵队第一支队进驻县城,当晚接收了原浙江省银行平阳代理金库,我当时正在这里工作。翌日,他们在完成鳌江军事任务后,到省银行鳌江办事处接收时,银行人员对交出金银库存有不同看法。为了慎重起见,双方会同请示当时中共鳌江区委书记黄庆生同志,经黄解释后,双方顺利交接。
  平阳县委机关进驻县城后,积极筹备成立人民政府。在五位筹备委员中,苏松和黄庆生同志都是我的老同学。他俩向我做了思想工作,瞩咐我坚守岗位,团结周围职工,保护国家财产,静待上级银行的指示。因为银行属国家企事业单位,有它垂直领导的特点,地方人民政府决定不直接进行干预。
  平阳代理金库归原浙江省银行鳌江办事处所辖,共有员工17人,我们遵照中共平阳县委的指示,耐心等待了一个月,到6月12日解放大军南下后,才由温州军管会派张建功、贾惠恩二同志来平阳接管。经过八天的筹备工作,全体员工通过政治学习,接受了党的政策和思想教育,于6月21日宣布“中国人民银行平阳办事处”在城关正式成立。上级任命张建功同志为办事处主任,原省银行鳌江办事处主任史惺法为副主任,并在鳌江镇设立分理处。从此,我县诞生了社会主义的新型金融机构。
  建行伊始,业务从零开始,头绪纷繁。当务之急是怎样推广人民币的发行。当时首先考虑到金元券的处理问题,为了减轻群众蒙受的损失,根据上级规定,以每元人民币(旧币)收兑金元券13500元的代价公开进行回收。据回忆,全县人民送来兑换的金元券为数不多,数月后将其装入麻袋,只计斤数,无法计金额与张数,全部运往温州售给造纸厂作纸浆原料。
  解放前夕金元券的急剧贬值,留给广大群众印象太深刻了,造成群众对使用纸币丧失了信心。使解放初期的金银买卖仍继续了一段时间,严重干扰了人民币的流通和金融市场走向正常化。从1949年7月到1950年2月,物价曾几次掀起涨风,不仅影响到人民币币值的稳定,也给社会带来不安的因素。人民银行针对这一情况,积极配合党政开展宣传,大力宣讲人民币是社会主义新中国发行的货币,它不同于资本主义银行的货币,更与金元券有根本的区别。
  为了提高人民币的信誉和考虑到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根据上级行的部署,清理了解放前银行的存款。广大劳动人民在旧社会遭受的损失,却能在新社会的银行里得到补偿,这就大大提高共产党的威信。群众反映:“国民党欠下的债,人民政府却代他偿还,真是梦想不到的事啊!”
  在群众情绪逐步得到稳定之后,人民银行进一步开拓人民币的阵地。人民政府明令禁止金银在市场上流通,我县人民银行也配合工商、公安部门采取严厉的行政措施,对个别顽固不法商人给以打击。还经常组织力量到轮船埠头和各处交通要口,对旅客进行检查,分别情况,将金银进行有价兑换。对不法商人的非法买卖,则断然予以没收。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金银在市场上逐步敛迹。据统计:1949年底全县共入库黄金2890克,白银11万1164克,银元14955枚。接着于1951——1952年土改和抗美援朝运动中,更进一步激发了广大群众的爱国热情,自愿捐献飞机大炮,全县共捐献黄金3万2825克,白银106万72.15克,银元135092枚,不仅增加了抗美援朝的力量,也使国家掌握了更多的金银财富。
  在打击金银买卖活动,稳定市场工作告一段落之后,为了巩固人民币的信誉,保障人民生活,进一步安定民心。195'0年春,国家在发行“胜科折实公债”的同时,银行还举办了“折实储蓄”和“保本保值储蓄”。折实储蓄的办法是.根据群众生活的主要必需品,包括粮、油、盐、布等各一定数量的当日价格,组合成折实单位(也称工资分),每天由温州市公布分值牌价。凡薪给制的职工工资,都按此牌价计给。储户到银行参加储蓄时,存、取款也按当日牌价执行。“保本保值储蓄”则由储户择优而取,如物价趋向降低,则按原值计算利息,如物价上涨,则按折实牌价计取。这是银行保障储户利益的既实际又具体的有效措施,因此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和赞扬。后未因物价已趋稳定,保值已失去作用,到1952年,所有折实办法,包括上述两种储蓄,也就停办了。
  胜利折实公债的发行,在当时起过一定的作用。全县曾发行2万6050分,折合人民币59663.57元(折新币),其中:商业2万0167分,工业2922分,职761分,其他阶层共190分。
  当物价已经稳定,社会秩序已趋向安定的时侯,银行根据形势的发展,将工作重点转移到业务开展方面,如建立金库,使各项财政税收及时集中国库。同时增设机构,先后在鳌江、矾山、水头、宜山、桥墩等甲型营业所设立了“发行库保管点”,以加强现金调拨和控制投放。县支行则增设现金管理股,广泛推行转帐结算以加强现金管理,大力发展人民储蓄,广泛吸收社会闲散资金支援国家建设。并积极开展存、放、汇业务,使国家银行在社会主义金融战线上发挥了它的应有作用。随着银行业务的不断扩大,1951年4月,经上级批准,将中国人民银行平阳办事处改称为县支行;鳌江和矾山两个营业所改称为办事处。从此,平阳县的金融事业,在党的领导下,走上了健康发展的康庄大道。

知识出处

平陽文史資料选辑第七辑

《平陽文史資料选辑第七辑》

本书收录了《忆闽浙边抗日救亡干部学校》、《在艰难困苦中生存发展》、《谈谈平阳与鳌江的解放》、《下关武装起义》、《王扬西先生传略》和《受命于解放前夕》等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马允元
责任者
黄庆生
相关人物
苏松
相关人物
张建功
相关人物
贾惠恩
相关人物
史惺法
相关人物
马允元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平阳县
相关地名
鳌江镇
相关地名
温州市
相关地名
矾山镇
相关地名
宜山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