缸窑村与浙南烧陶工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六辑》 图书
唯一号: 113520020230001916
颗粒名称: 缸窑村与浙南烧陶工业
分类号: F426.71
页数: 3
页码: 50-52
摘要: 本文记述了缸窑村位于平阳县,因陶土资源丰富而以烧陶闻名,历史悠久。陶器产品种类繁多,曾经发展辉煌。从私人作坊到国营厂,再到私人作坊,现今仍面临技术落后、设备简陋等问题,需要加快发展步伐。
关键词: 缸窑村 烧陶工业

内容

缸窑村位于平阳县腾蛟区鹤溪镇的西北方,由于该村陶土资源丰富,陶器产品质量高,缸窑烧陶,遂远近知名。
  据民间传说,在缸窑烧陶以前,鹤溪岭下盛产陶器,共十八条窑,几年前,文物部门往岭下进行古窑址调查,发现有较厚的陶片堆积层,后因土质不如缸窑,土层不厚,逐渐迁到缸窑村。
  明朝万历年问,缸窑村有谢、余、蔡三姓共三十来户人家,开始烧陶为生。但陶瓷制作,工序较多,有挖泥、捣泥、制坯、晒坯、上釉、装窑、烧窑、搬运等等都是手工劳动。烧陶工业发展了,劳动力不足,只好雇工,于是从四面八方迁来不少人,村民随着烧陶工业的发展而发展,现在已经有300多户人家,从事烧陶生产。
  缸窑陶器产品硬度高、不脱釉、耐酸度高达99%以上,有工业陶器、民用陶器、渔业陶器等。工业陶器有耐酸埕、塔、管、硫磺筒、缸砖等;民用陶器有缸、甕、坛、缽、壶等;渔业陶器有渔网用的单卡、双卡、网堕以及繁殖海带用的浮筒等,此外,烧陶留下的破碎的陶片又是建造盐场不可缺少的材料。
  历来缸窑烧陶的生产方式原为私人作坊,专门生产民用陶器。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当地人谢伯和出资创办缸窑陶器厂,三十一年,经县政府批准改名为“陶器生产合作社”,并在温州设有业务处,推销陶器产品。三十五年,在化学专家苏步皋(苏步青教授的哥哥现居台湾)帮助下,开始生产化学工业用的耐酸埕,销往南京、上海等地,深受用户欢迎。解放前夕,生产合作社散伙,恢复私人作坊。
  解放后,1954年由苏增财、谢如观等人带头组织了陶器生产合作小组,1957年扩大为生产合作社,1958年转为耐酸器材厂,性质属地方国营,职工300多人,有4条龙窑一条倒炎窑,并开始采用机械化生产,是缸窑烧陶工业的全盛时期。耐酸陶器产品畅销南京、上海、杭州等地。1964年,我国为了支援阿尔巴尼亚建设炼焦炉,需要一批缸砖,(耐火砖)在国内又找不到质量上乘的缸砖。后来,我省有关部门介绍,缸窑土质好,可以试试。于是,生产缸砖的任务就落到缸窑耐酸器材厂头上来了,在上海援外部门派员指导下,经厂技术人员、工人日夜奋战,缸砖试产成功了。出窑后送上海鉴定,经加温至一千二百度后立即浇上冷水,完好无损,同时又经高压、吸水等检验,缸砖质量完全合格。缸砖的试产成功,不但解决了我国援外任务,同时还解决了上海焦化厂的缸砖问题。但由于设备落后,产量不高。上海焦化厂提出要派员帮助缸窑耐酸器材厂建设隧道窑,以提高产量,因资金不足,没有建成。
  五十年代,缸窑烧陶在浙南地区有一定的影响,瑞安等地纷纷派人前来学习,同时缸窑也有不少烧陶师傅到瑞安、文成、永嘉、龙泉以及福建蒲城、福鼎、霞浦等地,帮助建厂烧窑。如瑞安华侨陶瓷厂的前身就是聘请缸窑村谢如农、谢如岩、谢如俭为技术员创办的。
  现在,由于缸窑生产设备简陋,技术落后,资金不足,又因烧陶利润不高,仍然恢复过去的私人作坊式生产。看来要加快缸窑烧陶工业的发展,尚须经过一番努力。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六辑

《平阳文史资料第六辑》

本书收录了关于马星野、李基中、黄胤、杜贤宏、闻理朴、陈强、黄云卿、联源竹箝、秀溪茹刨、鳌江当店、林景熙、山门“二·二六”事件、腾蛟驷马水电站、张韶舞、平阳话剧《南京路之血》、平阳“会市”及龙船的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白洪祉
责任者
苏步皋
相关人物
苏增财
相关人物
谢如观
相关人物
谢如农
相关人物
谢如岩
相关人物
谢如俭
相关人物
谢伯和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平阳县
相关地名
腾蛟区
相关地名
鹤溪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