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源竹筘 饮誉天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六辑》 图书
唯一号: 113520020230001915
颗粒名称: 联源竹筘 饮誉天下
分类号: F426.81
页数: 6
页码: 44-49
摘要: 本文记述了联源竹筘起源于明万历年间,经过几百年的发展与传承,在近代经历转机后依然保持生机。始于王氏兄弟,后与林家合作,制作精工竹筘久负盛名,成为联源村重要产业。
关键词: 联源竹筘 工艺制作 产业发展

内容

“丝丝入扣”这句成语,比喻做事认真细致,条理分明。追本溯源,是指织丝、织绸、织布的时候,根据经线都必须穿过筘齿,然后经过与纬线交错结织、扣压而成布的意思。
  筘,纺织工业中必不可少的器材。原料为竹,称竹筘。
  联源竹筘,历史悠远,久负盛名,精工制作,全国少有。
  联源,在我县腾蛟区带溪乡,是南宋著名爱国诗人林景熙的故乡林泗源与其当年的花园——翔园的合称。
  联源竹筘已有400余年历史,至今久盛不衰,方兴未艾。
  早在明朝万历年间(约公元1583年左右)福建安溪筘匠王思勋偕同其弟王思赞,翻山越岭,徒步徙瓯,择地谋生。王氏兄弟足遍永嘉、瑞安、平阳诸县,喜出望外地在平阳北港一带发现,大片大片“水贵竹林”。水贵竹是制造竹筘的唯一原料(至少在当时是这样),使他们可以重操旧业,于是,他们便在带溪的林泗源,买下了宋时林景熙的花园——翔园,定居,从而开始了王氏兄弟在浙瓯的制筘业生涯。至于林泗源的林氏,宋时仕途显赫。宋亡后,遂趋清薄,因此,出卖祖遗花园自然也在情理之中了。
  安溪与泉州毗邻,距樟州、榕城(今福州)尚近。唐宋以来,泉、樟、榕工商外贸甚盛,且泉州又有“中国海上丝绸之路始发口岸”之称。制筘为安溪王氏祖传手工业,独家经营。为了保护这一产业的专利权限与长期稳固,他们制定了一条不可逾越的家规:工艺技术只准传给王家男子,女儿不可涉足(女儿属于外人);尚且,个中奥秘一师只传一徒,严防技艺外泄。王氏筘业如此一代相传一代,绵延不绝,但也没有丝毫发展。王思勋成为万历年间王氏筘业一代名匠,成为安溪筘业的掌门人。他胸怀壮志,力图长进,竭力主张技术开放(当然指在王家男子中开放),发展生产,扩大销路。然而他的主张受到了族长和兄弟们的坚决反对,并且公然指责他是王氏“叛逆”。王思勋苦于无法施展抱负,带领积极支持他的主张的三弟王思赞,背着大哥与两位小弟,悄然盗掘了祖坟,带走了故父的遗骨(故母遗骨留归大哥与四、五弟),远走高飞,摆脱“四面楚歌”之逆境。据传说:王思勋在带溪定居翌年,因思念同胞手足之情,曾遣其弟思赞返故乡安溪,劝说三位兄弟来瓯共振筘业。然而,他们都因为眷恋故土而不愿离乡背井。
  王思勋作为安溪王氏筘业一代唯一掌握“个中奥秘”的掌门人,他的“出走”使安溪筘业中断(至少是高精筘中断),导致了泉、樟、榕丝绸纺织业一度瘫痪;
  王思勋的到来,为浙瓯纺织业带来生机。也许出于感激卖地之情和睦邻相处之谊的缘由,王思勋一破常规,将制筘技术全部传授给林泗源的林氏族人。自此王、林携手,通力合作,声威大振。不过,此后直至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期的漫长数百年中,再也没有重蹈过王思勋“技术开放”的步履,这一工艺技术长期固执地在王、林少数男子中遗传、继承,四邻乡里的苏、吴、陈等诸姓氏外人始终不得问津。
  浙瓯王氏竹筘数百年来几经周折,数度易名。王思勋兄弟初来之时,号称“王氏竹筘”。王氏兄弟故后直至解放初期几百年中,翔园作为浙瓯竹筘发祥地,又是名人故园,所以称作“翔园竹筘”是很得体的。建国伊始,筘匠们在人民政府的引导下,首创合作企业,于五〇年成立“联胜竹筘生产合作社”,并在温州市小南门开设“温州联胜竹筘商店”由政府指派国家工作人员一名,作为常驻温州代表,以便于与外省市纺织厂家洽谈业务。这个时期的竹筘由政府命名为“联胜竹筘”。翔园与林泗源紧挨近靠,却并非同一行政村。翔园属带溪乡腾溪村,林泗源则归该乡的腾带村。后来因为这两个行政村过大不易管理,遂将翔园与林泗源从各自的行政村中划出来,另外成立了联源村。又因这个时候竹筘受到钢筘的冲击,联胜竹筘社已不复存在,因此,从那时直至今天,人们管叫之为“联源竹筘”。
  翔园竹筘精工制作、技术上乘,轻巧玲珑、经久耐用、规格齐全、备受欢迎。王氏兄弟开业不足一年,竹筘销路从瓯江南北迅速向处州、台州、婺州、杭嘉湖地区及毗邻的闽、苏、皖、赣诸省推进扩展;销售的渠道亦由原来的送货行卖变为纺织业户登门求购,后来还出现了一批专业竹筘商贾。穿梭来往于南方州省,长期从事推销翔园竹筘。直至钢筘出现之前,这些省市州县的所有丝绸棉麻纺织行业,无一家不长期使用翔园竹筘。殊不知此前竹筘产于何处?据诸多长期经营翔园竹筘的商贾们说:包括翔园在内,、南方只有三家制筘行业。一为福州南门头,一为处州太平村。但是,他们生产的都是派作织棉麻的粗筘。太平筘坊是翔园竹筘的“初级技术”,对于丝绸精筘自然是望尘莫及,不敢问津。至于福州南门头筘坊,是否为安溪王氏筘业的延续?自然也只能制作些棉麻粗筘。
  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现代,工厂化的纺织大企业的钢筘取代了竹筘,翔园竹筘一度受到冲击,但“江南土布”在全国的畅销和民间、家庭纺织业的存在,翔园竹筘並未销声匿迹。
  随着八十年代新兴的塑料编织业的蓬勃茁起,联源竹筘又出现奇迹般的转机。近年,联源竹筘在神州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那里有塑料编织工业,那里就有联源竹筘。偏远的西南边陲,亦时有来人大宗采购。据统计,编织业“热门”之季,联源村日销竹筘4500张以上,价值少说也有六、七千元。每天进村采购人员达四、五十人之众。采购员们走门串户,挨家“抢购”,互拉“门头”,互交舌战。即是“慢行”之日,这个村每日产销竹筘也不下于2000张的可观之数。
  制筘业作为家庭副业,如今又遍及联源村与邻近村落的家家户户,制作工艺也不再对“外人”继续封锁。联源村的男男女女,邻村的苏、吴、陈、白、谢诸姓氏中的有志者,个个都已成了联源竹筘的能工巧匠、行家里手了。
  话说回来。北港有句饶有趣味的民谚:“500眼竹筘今天落得如此苧布”。北港多闽语,闽语中的“苧布”音同“地步”。大意是:500眼竹筘本是织洋布的高档货,而今却沦作织苧麻布的低档筘,这当真有点儿大才小用。的确,竹筘档次的高低相差甚巨。其实,500眼竹筘並非高档,织丝绸的竹筘高达七、八百眼。据老筘匠林步琴告诉笔者:他们曾为杭州丝绸厂制作过一千一百眼高精筘。在制筘业上能者如云的联源村,当今真正能够制作这种高精竹筘的高手,恐已为数不多了。据笔者所知,除几位日薄西山的老筘匠外,王、林两家而今各自仅有一个“竹筘传人”,(千真万确,独一无二)。上面所说近年联源制筘盛况,指的仅是塑料编织袋竹筘,此筘简易粗俗,仅100余眼,属筘中“粗制品”,与丝绸筘恐有天壤之别。
  近海识水性,靠山知鸟音。笔者身处“竹筘圣地”,虽无实践经验,耳闻目睹,其中工艺当是略知一二。制筘的确是一门高深精细的手工艺术。就制作一张一千一百眼丝绸筘而言,需要在80公分长的筘柱上结扎2200支形同纸薄的筘篾,每支筘篾上还必须用纱线结结实实地缠绕四个结环。光结扎筘篾这一环节,就得经过11000多道手续。然而,这在整个制筘工艺之中还只能说是“初级技术”,仅仅是娘们与黄毛丫头儿干的粗活儿。技艺最高恐怕在于原料加工。按筘业术语:“过篾”难上难,“三门”是关键。三门是加工原料的“刀门”,即“竖门”、“倒门”、“笕门”。过好“三门”关,必须做到“三力”统一协调、眼力准确无误、手力均匀平衡、心力持之以恒,一丝不苟、分毫不偏。否则,将毛竹爿制成均匀细薄,形同纸张的筘篾谈何容易?除此之外,制作这样一张竹筘还需要经过十几道环节,七千余个手头。关关卡卡都具有各自高、精、细、硬的专项技术。不然的话,联源竹筘安能在四百多年的岁月涤荡,时代变迁中固若金汤,一统天下?
  随着改革开放的潮流,联源人又迈出了新的步伐。他们已经成功地推出了新颖的竹钢混合筘和竹柱全钢筘。可喜的是,更新换代的新产品而今又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好势头。
  竹筘,使一代又一代的联源人赖以生存。
  竹筘,使一批又一批的联源人发家致富。
  诗一首
  王卉
  蒙冤往事传文史,心斥贪官见志方;
  今日同仁老皆矣,龙年梓里话沧桑;
  读《平阳文史资料》第五辑,老同窗谢瑞谈所记的《平中十学生事件》当时受害之情历历如昨,感而作此诗。戊辰岁首藤翁王卉并识。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六辑

《平阳文史资料第六辑》

本书收录了关于马星野、李基中、黄胤、杜贤宏、闻理朴、陈强、黄云卿、联源竹箝、秀溪茹刨、鳌江当店、林景熙、山门“二·二六”事件、腾蛟驷马水电站、张韶舞、平阳话剧《南京路之血》、平阳“会市”及龙船的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林步宽
责任者
林景熙
相关人物
王思勋
相关人物
王思赞
相关人物